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用二苯基氯化膦对三乙烯四胺乙基膦酸-磷酸氢锆载体Zr(HPO4)2-2x「O3PCH2CH2)3-NH2」xH2O(简称ZP-TETAEPA)表面进行二苯基膦化,制得了二苯基膦化的载体ZP-TETAEPA-DPP和相应的负载络合钯催化剂ZP-TETAEPA-DPP-Pd,用IR,TG,DTA及元素分析对它们进行了表征,着重研究了x值所反映的活性基团在载体表面的空间分布对ZP-TETAEPA-DPP  相似文献   

2.
合成了中位-四-邻氨基苯基卟啉配合物,并研究它在0.5mol/LH_2SO_4介质中的氧化还原性能。结果表明利用化学法和电化学法均可将Fe(Ⅲ)TAPP还原为Fe(Ⅱ)TAPP,后者在H_2SO_4介质中具有一定稳定性,可以通过氧的化学氧化或电化学氧化重新转变为Fe(Ⅲ)TAPP.电化学和光谱电化学实验证明该铁卟啉对氧的电还原具有较好的催化作用,催化过程可由EC机理加以解释.  相似文献   

3.
聚苯胺修饰铂电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恒电位法和循环伏安法,研究酸性水溶液中苯胺在铂电极上电化学聚合的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初步探讨了聚合机理。结果表明,用恒电位法合成聚苯胺(PAn)时,电位应控制在0.70~0.85V之间,且苯胺的聚夸反应是通过阳离子自由基中间体进行的;用循环伏安法制备PAn膜时,扫描上限一般不超过0.90V。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影响PAn电化学行为的因素及电化学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4.
聚苯胺薄膜电极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文中在Pt电极上用循环伏安、恒电位和恒电流电化学聚合方法制备聚苯胺(PAn)薄膜,对PAn膜电化学合成条件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循环伏安法的扫描电位上限、扫描速度、恒电位法的聚合电位、恒电流法电流密度等因素对PAn膜的物理和循环伏安特性都有很大的影响,同时酸性介质的浓度以及氯离子搀杂也极大地影响着PAn膜的性能。  相似文献   

5.
HRP的电化学固定化及HRP/P—OPD酶电极的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电化学固定化方法制备含辣根过氧化物酶的聚邻苯二胺(HRP/P-OPD)膜电极,改变聚合用溶液的酸度和所含支持电解质的成分,研究酶的固定化过程及其对所得酶电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依电聚合条件而异,酶可能以不同途径进入聚合物基质中.支持电解质的品种会影响酶膜的形成速度、组成和稳定性.所得HRP/P-OPD膜电极可在溶液不含电子传递体的条件下催化H2O2的还原,电聚合过程中进入酶膜的寡聚体可能充当酶的电子传递体  相似文献   

6.
廖肃然  吕亚非 《河南科学》1999,17(4):378-381
采用粘度法测得了PPTA/尼龙-101分子复合体系在硫酸溶液中的粘度数据,作出了ηsp-c、「η」-Xp及α-Xp的关系曲线,显示ηsp-c与「η」-Xp关系曲线都呈直线,α-Xp的关系曲线中,α〉0,表明PPTA和尼龙-1010在复合体系中是相容的,且在PPTA含量为10%左右,α值最大,表明其相容性最好。并从分子链结构方面对组间相容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提纯过的漆酚在Na2SO4的乙醇/水溶液中用恒电位法,以铂或不锈钢为研究电极,其电位不低于0.680V(vs.SCE),进行电化学聚合,获得电化学聚合漆酚(EPU)。探讨了较适宜的聚合方式及反应条件,采用红外光谱、差热-热重(DTA-TG)等手段进行表征,确定其结构。研究发现,采用恒电位(1.600V)在不锈钢电极上电化学氧化聚合50min可获得EPU,其聚合部位主要在于漆酚的长侧碳链基上的不饱和双键。  相似文献   

8.
用恒电位法在电化学聚合吡咯的同时,将酪氨酸酶固定在导电聚吡咯膜内,制成一种灵敏、稳定的酪氨酸酶电极。讨论了溶液p H 值和聚合电位对酶固定化的影响,对酶分子嵌入前后吡咯膜的 S E M 图和 C V 曲线进行了分析和比较。该电极响应对甲苯酚的线性范围为5 .0 ×10 - 8 ~1 .0 ×10 - 6 mol· L- 1 ,最适p H 值为6 .6 ,酶反应表观上遵循 Michaelis_ Menten 动力学,表观米氏常数为2 .2 ×10 - 5 mol· L- 1 。  相似文献   

9.
PPTA/尼龙—1010分子复合材料热行为与力学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肃然  吕亚非 《河南科学》1999,17(3):254-257
采用共沉淀法制得了PPTA/尼龙-1010分子复合材料,并对其熔融特性、拉伸性能作了测试。结果发现由于PPTA的加入,可以提高尼龙-1010熔点和结晶温度,提高尼龙-1010的拉伸强度和模量,并对PPTA增强尼龙-1010的机理进行了初探。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以不锈钢为电极、高氯酸为掺杂剂、水为溶剂,将苯胺(An)直接聚合成具有较好导电性能(电导率为6.67s·cm-1)和机械性能(抗张强度为0.34N·mm-2,断裂伸长率为12.6%)的聚苯胺(PAn)自支撑膜的电化学方法,并探讨了电化学聚合反应条件对PAn膜性能的影响,同时借助SEM、IR、ESR等手段表征了所得的聚合物膜。  相似文献   

11.
以葛根淀粉为基材,丙三醇为增塑剂,吐温20和司盘80为表面活性剂,采用流延法制备可食性葛根淀粉膜,并考察表面活性剂对葛根淀粉膜液及膜的结构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表面活性剂均能够有效降低膜液的表面张力,可与葛根淀粉发生络合反应而形成单螺旋V型结晶,降低淀粉膜的拉伸强度、提高其断裂伸长率;吐温20可以增强淀粉膜液在玻璃及石蜡基材上的润湿性,使淀粉膜更加平整光滑,提高了淀粉膜的水溶性;司盘80可以增加膜的表面粗糙度,但降低了其透湿性;相比单一表面活性剂,混合表面活性剂的加入未能有效改善淀粉膜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2.
TiO2多孔性薄膜的制备及其环境净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溶胶-凝胶工艺,以聚乙二醇(PEG)为造孔剂,不锈钢丝网为金属基底,制备了TiO2多孔性薄膜。通过IR,SEM,BET,Raman光谱等测试方法对TiO2多孔性薄膜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控制制备条件得到的TiO2薄膜具有锐钛矿晶型和多孔性结构。TiO2多孔性薄膜的光催化性能与煅烧温度和镀膜次数密切相关。450℃热处理、镀膜4次的TiO2多孔性薄膜具有较高的活性和稳定性,其对气相甲醛的降解率比普通TiO2薄膜高28.8%,在TiO2多孔性薄膜连续使用4次后,甲醛的降解率仍维持在80%以上。  相似文献   

13.
固载葡萄糖氧化酶的壳聚糖/二氧化硅杂化膜的制备及表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利用生物相容性良好的天然高分子聚合物壳聚糖(CS)与甲基三甲氧基硅烷(MTOS)通过原位溶胶-凝胶法制备壳聚糖/二氧化硅有机无机杂化复合膜,用此膜对葡萄糖氧化酶进行固定,用红外光谱法、扫描电镜法对膜进行了表征.以电沉积普鲁士蓝的玻碳电极和固定化酶膜构建葡萄糖生物传感器,用循环伏安法和记时电流法对固定化酶的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用于研制固定化酶生物传感器时,杂化膜比单纯的壳聚糖膜对底物的响应时间快并能很好地保持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14.
采用中频孪生磁控溅射技术,以Q235碳钢为基体,通过调整薄膜沉积过程中基体负偏压大小,制备TiAlN薄膜.采用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薄膜表面形貌,采用动电位极化试验研究薄膜的电化学腐蚀行为,用台阶仪和显微硬度计测量薄膜的厚度和硬度,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测试薄膜的组织成分.结果表明,TiAlN薄膜表面平整,粗糙度低.随偏压的增大,膜厚、显微硬度和耐腐蚀性都呈现也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负偏压增大到60 V时,薄膜的腐蚀电位和腐蚀电流密度分别为-256.2 mV和7.81×10-6A/cm2,抗腐蚀能力最强.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检测结果表明,随负偏压幅的增大,Al/Ti原子比降低.  相似文献   

15.
在硅酸盐体系电解液中加入CrO3制备微弧氧化膜,并研究不同电压下CrO3对AZ91D镁合金微弧氧化膜的影响.结果表明:硅酸盐系电解液中CrO3的加入使膜层中生成新的物相MgCr2O4,该物相具有尖晶石结构,有利于提高膜层的耐蚀性,且CrO3加入后获得绿色的微弧氧化膜,其中起显色作用的物质就是MgCr2O4.随着CrO3...  相似文献   

16.
通过硅酸乙酯和生漆膜的化学反应,对天然生漆膜进行化学修饰.用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热重法等,对该修饰膜进行测试表征.结果表明,漆膜易与硅酸乙酯发生化学反应并生成致密的漆酚硅聚合物修饰膜.与生漆膜相比,该修饰膜具有更优异的耐热性和耐酸碱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17.
明胶/丝素共混多孔膜的制备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冷冻干燥法制备明胶与家蚕丝素的共混多孔蛋白膜,探讨了交联剂用量,共混比例及冷冻温度对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指出戊二醛对共混多膜具有明显的交联作用,膜内丝素与明胶的相容性较好,蛋白质的结构以无定形为主,通过与明胶共混,能够改善多孔丝素膜的拉伸性能。  相似文献   

18.
液膜厚度是研究液膜流动特性的重要参数,为了得到液膜流动过程中厚度的变化规律,对竖直平板表面上由重力驱动的水膜流动进行实验测量。自主设计并搭建降液膜流动实验台,利用电容式液膜测厚仪统计分析层流流动,距离入口25cm处的流动液膜厚度随时间的演化状况。实验结果表明:在时间域上,观测点的液膜厚度值不断发生变化。Re=297时,0至70 s内的流动液膜的波动性平稳,厚度平均值接近168.5um 。Re=462与Re=627时,在0至40 s时间段内波动较强烈,40至70 s的液膜流动趋于平稳状态。Re=814时,所测时间段0-70 s,液膜波动较剧烈,波动幅度增大。液膜厚度与雷诺数呈正线性相关关系。当Re=814时,每个时间点的液膜厚度在360um以上,高于其他三种不同雷诺数时的液膜厚度。高雷诺数时液膜的波动状况更加剧烈,减小雷诺数有利于形成光滑的液膜。从侧面体现出流动液膜具有不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根据油溶性缓蚀剂涂膜作用机制,将缓蚀剂涂膜层近似认为易流动膜层和不易流动膜层,研究缓蚀剂涂膜流动失效规律。根据易流动膜层内流速分布规律,分析其厚度随流动时间的变化规律;基于分子浓差扩散方程,建立不易流动膜层厚度失效定解方程,并建立描述油膜失效速率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金属板表面缓蚀剂涂膜的失效是流动与分子扩散共同作用的结果;缓蚀剂主剂在气流场内流动致使涂膜厚度迅速下降;有效成分吸附在金属表面,难以发生流动,因分子扩散而失效,膜层厚度变化缓慢;拟合曲线与试验数据吻合很好。  相似文献   

20.
聚碳酸酯多孔增透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聚碳酸酯(PC)与聚苯乙烯(PS)进行溶液共混后旋涂成膜(spin-coating),然后利用共混薄膜在成膜后期及热处理过程中会产生相分离的特点,采用溶剂抽提技术,将薄膜中的PS组分去掉来制备聚碳酸酯基多孔增透膜,并通过改变两高分子组分间的质量比及溶液浓度来调节薄膜的增透效果.由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测试结果可知:在二氯甲烷溶剂(3 wt%)中,PC/PS=70/30(w/w)条件下形成的PC多孔膜,其最大透过率可达到96%以上,此外该薄膜还具有聚碳酸酯材料的优良力学性能及热稳定性等优点,是一种很有应用前景的薄膜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