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随着中国的入世,中西方的文化交流将往广度和深度上发展.应从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实质入手,分析入世后文化交流可能导致的新形势,提出应对策略,并对高校的文化价值取向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房泽庆 《科技信息》2012,(9):217-217,196
中西方的传统节日文化,是在其各自相对独立的文化系统中发育成长起来的两种文化形态,具有独具一格的鲜明特色和自成体系的丰富内容。本文通过对中西传统节日文化深层结构的挖掘,我们发现,在价值取向上,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体现了儒家的集体主义,而西方传统节日文化则体现了个人主义。在比较文化的视野中探讨中西节日文化的价值取向可以帮助我们客观、系统地去认识中西传统节日文化的民族性及独特性,对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的发扬光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张红革 《中国西部科技》2009,8(35):85-85,82
文章通过从中西方文化产生的背景、中西方音乐形态、中西方音乐风格的比较和哲学的角度,分析和概括了中西方音乐特色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企业文化的形成、运用,在很大程度上要与时代背景相结合。我国现代企业要精心打造企业自身的文化,以企业文化为导向促进人力资源管理,以谋取企业最大的经济效益并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不但要学习西方经典的管理理论,更要有自己的文化构建取向,真正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中西方文化的发展模式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西方思想家为文化发展模式的建立都付出了不懈的努力,但由于东西方文化所孕育的土壤不同,两者产生了明显地差异。试图通过对中西方文化发展模式的形成过程、动能差异进行比较分析,希冀对看待中西方文化提供一些依据和启示。  相似文献   

6.
从文化学的视角考察中西方法律制度,中西方法律制度的不同是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表现,但这种差异并不意味着文化的优劣成败。基于人类世界的一般性和人类生活的共同性,中西方文化、中西方法律制度有比较、借鉴的可能。只是在比较、借鉴的过程中,我们应有清醒的主体性意识,追求并努力实现中西方法学的平等交流和沟通。  相似文献   

7.
本文界定了文化、传统文化和教育价值取向的概念;对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背景之下的中西教育的目的、内容的一些区别进行了比较;分析了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对当代中国人的教育价值取向所产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简述价值取向的哲学意义,并结合奥运的宗旨,从整体上分析了各国对奥运的价值取向;回顾奥运追求和平的历史,得出北京奥运追求世界和平的价值取向;回顾韩国等因承办奥运而带来国民生产总值猛增的范例,提出我们要以北京奥运为契机促进经济发展的取向;讲述奥运文化的西方性和北京文化,指出北京奥运在弘扬奥运文化的同时,要向世界展示我国古建筑的蕴义和中国人民的优良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9.
中西方文化的融合是历史发展的潮流,中西方文化的融合必将对中西方的文化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但这种融合不是同一,而是保持各自鲜明的个性,我们学习西方文化好的东西,对弘扬中华文化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界定了文化、传统文化和教育价值取向的概念;对东文文化与西方文化曳景之下的中西教育的目的、内容的一些区别进行了比较;分析了传统文成其是传统文化中的价值和思维方式对当代中国人的教育价值取向所产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实际上是语言的交融及文化整合过程。了解中西文化差异,对避免跨文化交际失误,减少国际交流中的误解,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具有重要的作用。从风俗习惯差异、价值观差异、成语表达差异、称谓用语文化差异、独特的文化等方面解析了中西文化差异及其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西方早期的文化传播研究,是一道文化人类学的命题。当前,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对我国文化传播学研究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如何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需要",应该成为我们研究文化传播学的出发点,而文化传播学这门年轻的学科,应该是一个立足于传播学的分支学科。由此出发,我们可以界定文化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即主要研究的是人文知识、文学、艺术、新闻、娱乐等内容,重点关注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电影、演出、图书馆、博物馆、文物考古等领域的信息传播。  相似文献   

13.
周作人叛国附敌“事件”的“产生”,“有无数互相交的力”。多年来,学术界忽视了道德视角这一种“力”,而它是诸力中最具周氏个性“这一个”。道德的核心观念是个人和整体(国家、民族、社会)利益的关系问题。周氏道德原则是“利己”第一。它以我国道法两家和西方人类学的伦理思想为渊源。由它派生的道德准则、道德控制(良知)是导致周氏叛国投敌的重要内因之一。揭示它,对未来社会的科学发展和人们的自由全面发展都有现实的警示价值。  相似文献   

14.
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未曾存在过龙的图腾,说中国人是“龙的传人”是“误谈”,这是不了解龙产生的历史及龙所体现的民族精神。历史记载、考古事实等都证明,从开天辟地的盘古,到人祖伏羲、女娲,到炎帝神龙氏、黄帝轩辕氏,直至夏禹一族均为龙图腾——龙之传人;中国南北许多民族的图腾和象征都是龙。龙是中华凝聚力的象征、中华儿女大团结的象征、中华民族“和合精神”的象征。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红楼梦》原文本的回目和杨译本的回目为例,对比了英汉语言表达形式的差异,进而探讨了产生语言表达差异的原因——英汉思维方式的不同,揭示英汉思维差异对翻译的影响,为我们的翻译实践提供有益的启发与帮助。  相似文献   

16.
从服装的平面结构与立体结构浅析中西方服装观念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服装,一般是由造型、材料、色彩并通过工艺制作而构成的。其中材料是构成服装的物质基础,色彩虽然都附着在材料上,但它却另有诱人的魅力,而造型则是区别于其他类服装的主要表征形式,是服装设计中最关键的要素。本文通过对中、西服装造型结构的比较与研究,使我们在服装设计中更深刻地看清中、西服装各自的特点、长处和短处,在借鉴西方服装立体结构优点的同时,更好地继承中华服装那种素洁、含蓄、委婉、深沉的服饰之美和平面简洁的服装结构之美。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认为,中西哲学家在人生幸福方面有很大的不同。在西方,马克思主义阵营以外的哲学家有很多都没有良好的家庭关系和社会关系,很多人都有忧郁症、疑病症和畏惧遗传病等病态性倾向,不少人甚至有近于“发疯的内心痛苦”,进而有严重的自杀倾向;他们的人生是不幸的、痛苦的。西方的分析思维使西方哲学家比中国哲学家更注重个体,往往把自己从集体和社会中独立出来,同时,西方哲学家又因过分看重细节,喜欢深入研究,遇事往往爱钻牛角尖,时常陷入死胡同不能自拔,其哲学观点也有很多不科学、不全面的地方,这是西方哲学家精神痛苦的哲学根源。中国的综合思维则使中国哲学家更具整体意识,因而能更好地把握人和自然的关系而有所侧重,其哲学更贴近社会人生;中国的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精神则使中国哲学家性情优良,他们有良好的家庭关系和社会关系,其人生也比西方哲学家幸福。因此,热爱西方哲学的人们,应该更加注重中国哲学的精神,这是哲学家人生幸福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8.
再论中西精神--答朱金高先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综合思维与分析思维都是我们全面、深入地认识客观世界所必需的思维方式。人类认识客观世界一般是先通过综合思维了解其全貌,再通过分析思维深入地认识其各个方面。中国以综合思维见长,这使我们比西方更能认识客观存在的全貌,又使我们中国人能更好地把自己和社会联系起来,其社会制度也更能兼顾社会各阶层的利益。这正是古代中国比西方发达、文明的重要原因。到近代,人类完成了对客观存在的全貌的认识,需要分门别类、更加深入地认识客观存在,这时西方的分析思维就更有优势;西方的分析思维又使他们更重自我,善于对外扩张。这是近代西方崛起、中国滑坡的主要原因。而根源于中国综合思维的社会、集体意识,又使中国人在民族危亡之际,众志成城,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社会变革,也使中国对内对外都有良好的社会关系。西方则长期动荡不安。比较而言,根源于综合思维、以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为核心的中国精神更有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中国的大同与马克思主张的共产主义以及综合与分析两种思维方式的分工协作,才是我们社会稳定、家庭幸福的根本保障。因此,我们应以中国精神改造西方精神,以西方精神完善中国精神,然后中西合璧,提升人类思想文化的层次。唯其如此,我们才能获得真正而彻底的幸福。  相似文献   

19.
文章在分析20世纪上半叶中国民间文学翻译借鉴西方民俗学的历程后,总结出西方民俗学在中国本土化的两个特征:阶段性特点,以西方民俗学为最终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误“将现代化”视同于“西化”,简单地用中国材料去印证西方的阐释系统,未能面对中国的民间文学现实。但西方的学术价值在开阔中国人的视野,训练规范化的思维方面仍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20.
每个人潜意识中都有偷窥他人的欲望,窥性是人性与生俱来的弱点。中西神话中有关偷窥的描写从多个角度透露了各自文化的内涵:西方的命运不可抗拒和中国的命运自主,西方的重理智与中国的重人情,西方的神具有无上的权力而中国的神却受到凡人的挑战,西方重视个性的张扬而中国重视群体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