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九五"期间,本市连续五年对区县的科技进步进行了监测.实践证明,科技进步监测是衡量一个地区科技进步水平的标志,也是全面推动区县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有力举措.五年来,津南区始终把科技进步监测工作当作推动全区科技进步,加快实施科教兴区战略的强有力的手段,以科技进步监测工作为动力,加快了全区科技事业和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相似文献   

2.
唐洁  李小芬 《天津科技》2005,32(2):16-17
依据天津市科技进步监测结果,分析了区县及工业集团公司的科技进步综合水平,肯定其取得的成效,同时也指出了凸显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2011年度天津市区县科技进步监测结果显示,15个区县科技进步整体实力大幅度提高,进入第一集团军的数量明显增多,科技投入增长迅猛,但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亟待改进的问题,对此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4.
董法源 《天津科技》2005,32(5):68-71
指出科技进步监测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区县的科技进步,要重视发挥监测的作用.从位次、增幅和趋势三个方面进行数据比较,为运用监测结果促进科技进步奠定基础.提出了运用监测的客观性、引导性和对比性,促进区县科技进步的具体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中国工业科技竞争力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原毅军  李国峰 《科学技术与工程》2006,6(13):1992-19951999
科技竞争力是产业竞争力中最重要的构成因素.产业科技竞争力综合评价对于全面、科学、客观地反映产业依靠科技进步提升竞争力的潜力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评价产业科技竞争力的方法有很多,尝试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举例对2002年中国工业主要10个产业的科技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并依据评价结果对中国工业主要产业科技竞争力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对科技进步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根据宝坻区科技监测指标不稳定、科技进步在全市18个区县排名还比较靠后的现状,提出了对策措施,指出政府和企业应提高认识,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吸引人才,增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7.
全国科技进步统计监测是国家科学技术部自1993年开展的对全国科技进步状况的监测及综合评价的研究,并连续出版了《全国科技进步统计监报告》。经过“九五”、“十五”期间评价制度的逐渐规范和完善后,《监测报告》已成为一部国内权威性最高的科技进步水平评价报告。从报告的数据结果和分析,可以客观地评价地区科技进步的状况以及需要继续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区县作为天津市科技进步的重要支撑,呈现出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创新潜力,为实现全市科技工作任务和落实规划目标做出了突出贡献。基于2014年度区县科技进步统计监测数据,力图通过对监测结果的梳理、分析和总结,深入研究天津市区县在科技投入、科技产出、高新技术产业化和科技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等方面的优势、潜力和不足,准确反映区县科技进步状况,全面评价区县科技进步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以期为政府各部门,尤其是各级科技管理部门提供数据支撑和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9.
浙江省2003年度县(市区)科技进步统计监测结果近日揭晓,我市13区(县市)科技进步情况有了较好的发展。现根据省统计局、省科技厅公布的数据及与全省88个县(市区)比较,分析如下:一、综合科技实力和水平 ——萧山、滨江实力较强,几个老城区水平较高,5个区县发展较快杭州市辖13个区(县市)2003年科技进步统计监测综合评价结果见表1。从科技进步综合实力来看,萧山区在全省名列第1位,滨江区列第7位,余杭区列第11位,显示了明显的优势。从科技进步综合水平来看,我市有6个区(县市)进入全省前10位。其中拱墅区居第1位,滨江区居第2位,西湖区居第3位,上城…  相似文献   

10.
<正>为探讨目前辽宁省科技发展中的优势与不足,根据全国科技进步统计监测及综合评价课题组公布的有关评价结果,对辽宁的科技进步水平进行了简要分析。结果表明,辽宁省综合科技进步水平稳步提升,在科技进步环境、科技活动产出方面取得  相似文献   

11.
武冲 《创新科技》2015,(6):33-35
根据科技部公布的《全国科技进步统计监测报告》,将湖北省2009年至2013年的科技活动投入与产出的统计监测结果与京、沪、粤三个发达省市的科技活动投入与产出的统计监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找出湖北省与其他三省市之间存在的差距,挖掘出制约湖北省科技进步水平进一步提高的"瓶颈"因素,进而深层次揭示因素背后的成因,有针对性地提出湖北应在企业科技投入、发明专利和技术出口三方面进一步加大力度。  相似文献   

12.
科学的发展具有技术传统和精神传统,而且形成了社会建制.技术也是社会地建构起来的.科学技术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文化功能.科技文化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结晶,它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基本标尺.在科技创新活动中,要注重人文关怀.科技的发展和文化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是一个同步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的不断转型,科技在促进经济增长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深入研究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利用索罗余值法测算1990-2013福建省的科技贡献率,分析科技进步对福建省经济发展的影响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 新兴科技在给人类社会带来进步与福祉的同时, 其潜在的不确定性也使得各种风险和危机日益显现。分析了当前中国科技伦理问题频发的历史成因, 提出这既是现代科学建制化与职业化发展的历史必然, 也是学习赶超过程中后发劣势的结果呈现, 同时还和中西方不同文化的伦理环境密切相关。由此认为, 加强科技伦理治理建设、 引导科技向善发展是中国未来科技实现弯道跨越的高质量发展、 保持全方位竞争力的必由之路。在路径选择方面, 建议科技发展与伦理治理应同步并行, 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局立场上, 以伦理治理促科技创新, 通过伦理治理的弯道跨越,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相似文献   

15.
圣人创造发明科技论体现了重视人类自身力量的科学思想;有机整体自然科技观,强调从世界的统一性和事物联系性中来思考和解决问题,但在此基础上创造出的具有无限包容性的理论,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中国自然科学走上独立研究的道路,使其始终包含在思辨哲学和其它文化形态中;重科学技术的现实功用的价值取向,促进了古代技术的大发展,但不太注重对科学事理或成因的探寻,阻碍了中国古代科学研究工作的全面发展;重经验总结、轻科学理论创造的科技倾向,局限于对实际操作程序的记录,基本上没有超出经验层次和升华到系统的理论体系,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中国古代自然科学理论的创造发展。  相似文献   

16.
科学技术革命是由科学理论与方法以及重大技术变革所引起的科学技术的飞跃性质变,通过科学技术革命,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科学思维方式、科学的面貌与发展方向,而且有力推动了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革新和生产组织创新,从而大大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和生产效率,引起生产关系和社会生活的一系列变革.科技革命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决定力量,但科技革命对农业的生产具有双重的作用.本文在介绍科技革命的基础上,分析了科技革命对农业生产的巨大推动作用,以及由其带来的农业生产中的不利影响,探讨了杨凌现代农业科技的发展,提出要充分利用科技革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趋利避害地促进农业的快速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7.
对上海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空间集聚进行分析,得出研究结论:与上海的研发机构和高新技术企业的高度集聚不同,科技型中小企业在空间形态上具有"中心外围"的特点,外环以内是主要集聚区,远郊区县分布相对分散.集聚模式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依托高新技术园区、高等院校以及科研院所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主要属于开发功能优先型;另一种是依托所在区县的支柱产业的中小企业,这类企业广泛分布在各个区县,与所在区县的产业结构关联性较强,属于承接边际产品转移、市场指向型.  相似文献   

18.
2006年2月。国务院正式颁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纲要》中科技中介服务体系作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构成之一被提出,指出我国要“建设社会化、网络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近年来。科技中介规模逐年扩大.新型组织形式和服务模式不断涌现.网络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已初见端傥。科技中介机构在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工艺、支撑区域创新和产业升级、促进中小企业创新创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本文就《纲要》实施以来我国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取得的进展进行了综合报道。  相似文献   

19.
 科技研发、应用、服务活动中,创新性进展精彩纷呈,突破性应用层出不穷,人性化服务耳目一新。但作为人类活动,其中必然存在错漏、不端,因而需要揭露和质疑,通过反思和防范促进科学技术更好发展。本文遴选10件2018年社会关注度较高、颇具争议或负面影响重大的科技事件,以期引发进一步反思。  相似文献   

20.
 以创新动力论为理论基础,从科技人力支持、科技物质支持、城市创新偏好、城市需求拉动和城市科技服务5个方面,选取18个评价指标,采用时序全局因子分析的方法,对2003-2012年浙江11个城市的科技驱动力进行评价,对城市科技驱动力的动态变化规律进行分析。运用系统聚类方法将城市划分为3个层次,运用梯度分析将城市划分为由低至高的3个梯度,分析显示城市科技驱动力的空间分异原因在于城市创新偏好和城市科技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