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 毫秒
1.
为提高系统故障诊断的诊断度,Somani 和Peleg提出了t/k诊断故障策略. n维折叠超立方体网络是具有2n个顶点,(n+1)2n-1条边的(n+1)-维正则图,它是n维超立方体网络增加2n-1补边得到的.中证明了当n≥6和1≤k≤n+1时n维超立方体网络是t/k可诊断的,其中t=(k+1)(n+1)-1/2(k+1)(k+2)+1.  相似文献   

2.
故障诊断度在衡量一个多处理机系统的可靠性上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悲观诊断策略(也称作t/t-诊断策略)在允许最多一个处理机误诊的情况下,能极大地提高多处理机系统的自我诊断度。本文主要证明了在 PMC诊断模型下,分层立方网络HCNn 是(2n)/(2n)-可诊断的,同时,也给出了时间复杂度比原有的诊断算法较优的t/t-诊断算法。  相似文献   

3.
诊断度是多处理器系统互连网络能够诊断的最大故障结点的个数,它是度量多处理器系统故障诊断能力的一个重要参数.2012年,Peng等提出了一种新的诊断方法g-好邻诊断度,它要求每个非故障顶点至少有g个非故障邻点.n-维折叠交叉立方体网络FCQn是由交叉立方体网络CQn增加2n-1条边后所得.该文利用1-好邻诊断度作为评价可靠性的重要度量,对折叠交叉立方体网络的可靠性进行分析,得到折叠交叉立方体网络的1-好邻诊断度.证明了在PMC模型与MM*模型下FCQn的1-好邻诊断度分别等于2n+1,n≥5和2n+1,n≥6.  相似文献   

4.
互连网络故障诊断的一个新的方法是g限制诊断度,该方法限制每个无故障分支至少有(g+1)个无故障节点.作为一种良好的互联网络拓扑结构,n维泡型星图BS_n具有许多良好的性质.文章证明了在n≥5的PMC模型和在n≥12的MM~*模型下BS_n的3-限制诊断度是8n-20.  相似文献   

5.
诊断度是多处理器系统互连网络能够诊断的最大故障结点的个数,它是度量多处理器系统故障诊断能力的一种参数。g好邻条件诊断度是2012年提出的一种新的诊断度,它要求每个非故障顶点至少有g个非故障邻点。研究了交换超立方体EH(s,t)在PMC模型下的g好邻条件诊断度,证明了EH(s,t)(1≤s≤t,0≤g≤s)在PMC模型下的g好邻条件诊断度为2g(s+2-g)-1.  相似文献   

6.
条件诊断度作为一个新的度量指标能更好地评估互连网络的诊断度。通过对以交换立方EH(s,t)(t≥s≥3)为模型的多处理机系统的容错性分析, 证明了其在PMC诊断模型下的条件诊断度为4s-3, 其大小几乎为其传统诊断度的4倍。此外,还确定了对偶立方体网络DCn的条件诊断度为4n-3。  相似文献   

7.
容错性对于互联网络来说极为重要,这是因为网络规模的扩大会导致一些元器件的脆弱性.为维持多处理机系统的高可靠性能有必要将故障处理机识别和替换下来,这一过程通常称为故障诊断分析.通过对扭立方连接网络TN n的容错性分析,确定了其在PMC诊断模型下的条件诊断度,并给出简易的t/t-诊断算法.  相似文献   

8.
多处理器系统的故障诊断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g-超条件诊断度是于2016年提出的度量系统自我故障诊断能力的一类新的参数,它是在每个非故障结点组成的分支至少包含g+1个顶点的假设下,系统G能够一次性识别的故障结点的个数。g-超条件诊断度能够更精确地度量异构环境下系统互连网络的自我故障诊断能力。文章研究了n-维双射连接(BC)网络在PMC和MM*模型下的g-超条件诊断度,给出了n-维BC网络在两种模型下g-超条件诊断度的下界。在此基础上,确定了超立方体在PMC和MM*模型下g-超条件诊断度,改进了相关结果。最后,我们给出了当1≤g≤3时,BC网络在PMC和MM*模型下的g-超条件诊断度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9.
k元n方体因其良好的拓扑性质和特殊的结构成为多处理机系统最常用的互连网络之一.图的局部连通度是衡量网络可靠性的重要参数.极大局部连通图是以局部连通度为度量指标时最可靠的一类网络.证明了具有至多2n-2个故障点的k元n方体网络仍具有极大局部连通性.  相似文献   

10.
在系统级故障诊断集团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减少点连通度、降低测试成本的优化设计方法,研究了其一步可诊断的特性,并给出了一种优化设计算法。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给出一种非线性计算量较小的动态线性模拟电路多频故障诊断法。该方法采用多频激励建立的非线性故障诊断方程组及其雅克比矩阵,结构简单,计算机容易实现。非线性方程组的求解采用局部收敛的牛顿——拉普逊迭代法,速度较快。本文还研究了电路的可诊断性以及测试频率的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12.
离散事件系统满足可诊断性是设计故障诊断算法的前提,因此研究可诊断性验证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故障发生后无死锁是研究可诊断性问题常见的假设之一,限制了可诊断性验证方法的应用范围.本文在去掉故障发生后无死锁假设的基础上,首先提出了标签可达图的概念和构建算法,其次提出了一种新的可诊断性验证算法来验证有界Petri网是否满足可诊断...  相似文献   

13.
讨论了经典故障诊断文献在可诊性、诊断算法、模型分类等问题上的疏漏,强调指出:①在任何非全参数估计下,不应错误地认为第二类容差电路的故障可诊性与电路元件的标称值无关。②非线性二乘故障定位准则有严重理论缺陷,③电路元件容差并非始终构成诊断困难。④第一类容差电路有良好的故障可诊性。⑤三个诊断方法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PMC模型的基础上,利用模糊理论提出了更接近于实际的模糊模型,讨论了各单元重要程度及故障的隶属函数的建立,论证了该模型的F-t一步和顺序可诊断性,得到了与PMC模型平行的新结论.  相似文献   

15.
快速可重组制造系统的可诊断性设计原理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为保证快速可重组制造系统的工作质量 ,给出了其可诊断性的定义 ,在快速可重组制造系统结构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可诊断性的概率模型和矩阵模型 ,根据矩阵模型得出保证快速可重组制造系统具有完全可诊断性时系数矩阵应为满秩矩阵 ,并进行了论证。实践证明这个方法能快速地用于快速重组系统的可诊断性估计  相似文献   

16.
Conditionally t-diagnosable and t-diagnosable are important in system level diagnosis.There-fore, it is valuable to identify whether the system is conditionally t-diagnosable or t-diagnosable and derive the corresponding conditional diagnosability and diagnosability.In the paper, distinguishable measures of pairs of distinct faulty sets with a new perspective on establishing functions are focused. Applying distinguishable function and decision function, it is determined whether a system is condi-tionally t-diagnosable ( or t-diagnosable ) or not under the PMC ( Preparata, Metze, and Chien ) model directly.Based on the decision function, a novel conditional diagnosability algorithm under the PMC model is introduced which can calculate conditional diagnosability rapidly.  相似文献   

17.
为了克服实时诊断信息在形成和传递过程中的畸变而导致故障诊断结果的错误,在基于粗糙集理论(Rough Set Theory,简称RST)的高压输电线系统故障诊断模型的研究基础上,充分利用神经网络(Neural Networks,简称NN)的泛化能力和粗糙集理论强大的定性分析能力,构造了RST与NN相结合的故障诊断模型。首先利用RST从诊断样本中提取领域知识,然后利用所提取的诊断对象知识属性形成诊断NN的初始结构,进而增强诊断NN的智能性和容错性。通过高压输电线系统故障诊断的仿真结果比较,证明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和通用性。该模型即使在诊断信息不完整的情况下,也具有高的诊断容错性能,因此在电力系统实时故障诊断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本文考虑如下形式的二阶双曲方程: 其中A(t)=L_1(t)+L_2(t)依赖于时间t,当L_1(t)正定,L_1~(-1)(t)L_2(t)全连续时,我们就标准的Galèrkin有限元方法,给出半离散解的H~1模和L_2模误差估计。  相似文献   

19.
本文是关于动态模拟电路故障诊断中测试点选择问题的研究,在作者提出的关于诊断方程的雅可比矩阵的秩几乎处处恒等这一概念的基础上,研究了对动态电路的多频率诊断法的内在关系,给出了若干重要定理来解决测试点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