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河南省平原区域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士可  高红莉  张硌 《河南科学》2010,28(8):1034-1039
总结了河南省平原区域农业生产条件、发展现状及制约因素,对该区域生态农业循环经济传统模式和现代多元复合模式的特点和优劣进行分析,指出河南省平原区域发展生态农业循环经济必须采用多元复合优化模式,实现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物质多层次利用的农业生产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2.
我国区域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创新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循环经济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最终实现以最少的农业资源投入,带来最大的农业产出,同时尽可能实现农业污染零排放。在对我国现有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特点及不足进行剖析的基础上,对适应我国农业发展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进行了创新研究,包括家庭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农业龙头企业循环经济模式、农业园区循环经济模式及城镇化农业循环经济模式,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模式,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在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应以循环经济来探索我国变革传统的农业经济增长与发展模式,走可持续农业的发展道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相似文献   

4.
农业是我国的基础性产业,对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文章分析了我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现状和模式选择,提出了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四条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5.
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与社会公众参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提出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适合我国具体国情的选择,也是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发展循环经济有助于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应该引导公众树立循环经济的新理念,积极倡导节约资源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并努力构筑公众参与循环经济的平台。  相似文献   

6.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本文阐述了农业循环经济的内涵,提出了农业循环经济的三种可持续发展模式和长效的发展机制。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要求,农业循环经济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7.
陈竑  刘文炜  梁冕 《广西科学院学报》2006,22(3):171-173,177
分析较适合于南宁市发展的恭城模式、弄拉模式、"三高"农业模式和有机农业模式等农村循环经济模式,并根据循环经济原理进一步改进完善生态脆弱区域的弄拉模式,优化其产业结构.结合南宁市不同生态区域特点,提出应在南宁市生态良好及一般地区重点推广恭城模式和"三高"农业模式,在生态条件恶劣地区推广经过改进完善的弄拉模式,在较为封闭的区域重点推广有机农业模式,逐步建立南宁市农业循环经济基础框架,真正推进农业循环经济在南宁市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李妍 《天津科技》2007,34(3):85-88
对德国、日本、美国、丹麦等发达国家和我国的循环经济立法模式进行分析比较,指出我国循环经济立法还不完善,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循环经济发展思路,并列举了深圳、上海、贵阳等地区关于循环经济的立法现状。  相似文献   

9.
试论我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模式及主要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建设新农村,改善生态环境,保持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确保粮食安全,本文总结了中国当前农业循环经济的主要发展模式,并结合我国社会实际情况,提出了进一步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0.
农业循环经济的客观必然性包括: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从物质层面上看,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建立节约型社会的根本途径;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出发,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也是当务之急.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具有丰富的农业资源,但是多年来农业经济片面追求粮食产量和经济效益,农业生态系统破坏严重,本文通过分析黑龙江省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结合黑龙江省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 提出发展循环经济运作模式及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1.
对河北省发展县域经济的深层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河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做法和成效,认为河北省县域经济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各地也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为借鉴先进省份的好做法,笔者简要分析了河北省与县域经济发展较好的浙江、山东省的差距,认为河北省发展县域经济存在的7个问题:解放思想不够;经济总量少、规模小;可用土地有限;资金匮乏;产业结构不协调、发展不平衡;外向经济发展缓慢、环境不够优化;面临的人口资源压力大.提出了8条建议:撤市并县,扩大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培养开放型干部,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参与环渤海地区合作;培植县域特色产业和发展城市化;抓好农业结构调整;发展民营经济;走生态化发展之路;实施人才战略,提高素质,转化剩余劳动力.  相似文献   

12.
以福建建设生态省为契机,建设生态城区是促进丰泽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措施。要实现丰泽生态城区可持续发展应当以循环经济为依托,科学、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和工业布局,大力发展环保型生态工业;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城市生态农业;整合资源,大力发展生态观光休闲旅游业;构建综合资源生态网,建设生态中心城区。  相似文献   

13.
资源型城市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意义,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像产业结构单一和生态环境脆弱等桎梏其进一步发展的瓶颈问题,能否成功转型,关系到国家和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转型过程中,农业产业化凭借其产业优势和特点,通过完善和创新"公司+农户"模式、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产业链、重点发展特色化高效农业与利用城乡一体化的推动作用等具体途径对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周蔚 《实验室科学》2010,13(4):180-182
在生态危机及环境恶化的压力下,发展低碳经济既是国际大背景,更是我国自身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具体到暖通行业,从空调系统的设计运行中通过改进设计理念,采用新产品,运行维护中实现多方面可调节以及能源的回收以及再利用等五种手段可以做到切实减少能源的浪费。  相似文献   

15.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以福建省为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基于对农业循环经济内涵的理解,以农业生产活动的四个环节(投入—利用—产出—效应)为切入点,选取相应的评价指标,构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探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障碍性因素的诊断方法,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对福建省1991—2004年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和主要障碍因素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评价期间,福建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大致可划分为快速发展、稳速发展和加速发展三个阶段,农业循环经济化趋势进一步加强;资源循环利用是目前制约福建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障碍度累计贡献率为30.92%,其次为资源减量投入、生态效应,其限制作用分别为28.49%、26.19%.  相似文献   

16.
地方生态知识是当地人在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对环境、动植物资源以及农业生产等方面积累的能力与技术,,地方生态知识的内涵取决于族群的特定生存环境,当地人的价值取向影响地方生态知识的传承。人口较少民族与外来文化接触和融合的过程,也是对传统地方生态知识做出评估和取舍的过程。对人类学田野调查资料的量化研究表明,生活在高山峡谷中的独龙族、门巴族与珞巴族对于本民族传统生态知识的态度,受市场经济利益导向的趋势明显。当地人依据传统生态知识为自身带来经济收入的程度对其筛选与扬弃,由此导致人与环境的关系从和谐逐步走向对立。因此,在人口较少民族地区实施经济项目时,需要充分考虑当地人的习惯与文化,在保护与传承地方生态知识的基础上发展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中国东部沿海省份,山东省外贸“大”而不“强”,对外贸易发展水平与广东、浙江、江苏等其他沿海省份相比有较大差距.笔者从时空角度出发,抓住贸易特点和地域格局两条主线,分析了山东省对外贸易在全国的地位、发展速度、出口贸易方式、出口贸易结构和空间格局的现状,发现山东省对外贸易水平在持续发展的同时还存在着加工贸易出口所占比重偏低、商品结构层次较低、地域发展不均衡等问题,并借此对山东省的外贸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长三角社会发展科技协同创新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三角洲两省一市在社会发展科技领域具有协同创新的良好基础和条件。两省一市应围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改善生活环境的共同目标和共性需求,在生态环境、人口与健康、循环经济、人居环境、公共安全等重点领域,坚持关键技术攻关、技术集成和工程示范相结合,紧密衔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以若干重大科技项目为依托,切实加强协同创新。  相似文献   

19.
河南省属于水资源严重紧缺的地区,加强再生水等非常规水资源利用对于缓解全省水资源短缺、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促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首次系统对河南省再生水利用的模式进行研究,提出了企业/社区小循环利用模式、工业园区中循环利用模式、社会大循环利用模式三类模式.通过相关实证研究,提出的三大类再生水利用模式基本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