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失能老人长期照护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的社会问题。在公办养老机构入住难的情况下,到民办养老机构养老是失能老人较好的选择。而现阶段的民办养老机构因数量有限、资金供给严重不足、照护服务人员素质不高和流动性大的问题远远不能满足失能老人的需求。应提高政策法规支持力度为民办养老机构提供发展环境;拓宽筹资渠道增强民办养老机构资金供给能力;壮大护理人员队伍,转变护理观念;完善监督评估机制以提高民办养老机构长期照护服务供给能力。  相似文献   

2.
用户价值和风险是影响云服务纵深化应用的重要因素,为解决这一障碍,最有效的措施是在云服务定价中考虑这些因素。在传统固定定价和按用量定价机制基础上构建混合定价模型,在以往文献探讨单一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研究用户价值与风险双重因素影响下的云服务定价策略。研究表明:云服务提供商应在用户价值较低的市场中提供固定定价机制,在用户价值较高的市场提供混合定价机制,混合定价机制比单一定价机制在市场占有率方面更有优势;伴随风险增大,用户更偏好按用量定价机制购买云服务;交易成本高低是按用量定价机制能否创造价值的关键,随着交易成本不断降低,混合定价机制下的云服务提供商利润和社会福利最优。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辽宁省大连市、鞍山市、本溪市等七所城市的社区工作者进行问卷调查,发现社区为低收入老年群体居家养老方面主要提供日间照料、上门服务和家政服务等,在医疗保健、经济困难与精神文化三大方面还存在不足,建议政府加大购买服务,充分利用社区的公共资源,建立连锁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建立适合低收入老年人的规范化服务化的养老服务机构、对无子女的老人养老要重点关注、营造多元化养老服务模式,以此满足以城市低收入老年人多元化的养老需求。  相似文献   

4.
作为发展中人口大国,我国人口老龄化状况日趋加深,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农村大量青壮年外出务工,农村留守老人数量激增,研究农村老人养老服务供给显得尤为必要。研究表明:农村养老服务仍倾向于家庭养老;自我养老是农村老年人的无奈之举。同时,农村养老服务供给面临供需不匹配、观念陈旧等困境。其解决之策是倡导农村养老服务新模式、落实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构建农村养老服务新平台以及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相似文献   

5.
我国养老服务市场亟待发展,提升养老机构服务效率是推进养老服务市场发展的必然要求。基于2021年《中国民政统计年鉴》中养老机构相关数据,运用DEA—BCC模型测算了国内31个省份养老机构服务效率,结合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从整体性角度揭示影响我国养老机构服务效率的因素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我国养老机构整体服务效率欠佳;单个因素不能影响养老机构的服务效率;养老机构普遍存在规模不合理性,部分地区需要控制养老机构的规模;医疗水平与资源配置对于提升服务效率起到重要的支持作用;存在4条关键路径可以提升养老机构服务效率。  相似文献   

6.
研究医养结合模式下延续性护理对机构入住老人的作用。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月期间白银市中心医院养结合服务机构入住老人85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2组,对照组(n=42)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n=43)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医养结合模式下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自护能力评分、生活自理能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精神状态评分。干预后两组各维度自护能力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干预后研究组各维度自护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生活自理能力、生活质量、精神状态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干预后研究组生活自理能力、生活质量、精神状态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医养结合模式下延续性护理可提高机构入住老人自护能力、生活自理能力,且有助于改善生活质量、精神状态。  相似文献   

7.
摘要:作为发展中人口大国,我国人口老龄化状况日趋加深,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农村大量青 壮年外出务工,农村留守老人数量激增,研究农村老人养老服务供给显得尤为必要。研究表明:农村养老服务仍倾向于家庭养 老;自我养老是农村老年人的无奈之举。同时,农村养老服务供给面临供需不匹配、观念陈旧等困境。其解决之策是倡导农村 养老服务新模式、落实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构建农村养老服务新平台以及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相似文献   

8.
正1月24日,北京市第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向社会通报《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实施情况。该《条例》是全国首部居家养老地方法规,自去年5月实施以来,北京市调整养老服务工作重点,将77%的养老服务专项资金投入到居家养老,由过去政府直管包办向"政府购买服务、引导市场服务、激活社会服务"转变,初步出了切实可行的养老服务"北京模式",为老年人创造更好的居家养老环境。试点助餐服务体系建设,解决老年人吃饭难问题2015年,北京市从解决老人吃饭问题入手,投入资金4495万元在城六区和顺义、房山共8个区开展养老助餐服务体系建设试点,为老年人提供配餐、助餐和送餐服务,力求从根本上解决老年  相似文献   

9.
针对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保障问题,采用青岛市老龄办2014年对胶州市老年人口的调查数据,把空巢老人与非空巢老人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胶州市农村老人的空巢率高达81%,男性、80岁以下、有配偶、有两个孩子、身体健康、能自理且有住房的老年人更倾向选择空巢。目前,农村老人仍然以传统的家庭养老为主要的养老模式,对社区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的需求意愿都不高,但是相对而言,空巢老人接受各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意愿明显高于非空巢老人。随着家庭养老功能的日趋弱化,亟待发展社会化养老,从社区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两个方面分别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以解决农村空巢老人面临的养老困境。  相似文献   

10.
近来,对"以房养老"可行性的探讨成为我国学理界的又一热点问题。在我国,社会福利社会化改革打破了政府为主体的单一模式,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市场、社会和家庭及个人等非政府主体参与的多元化模式。而市场经济改革加速了国家责任收缩,从而导致老人社会福利责任结构的失衡。因此,通过对老人社会福利责任结构的分析,找出其失衡所在,并进行对策反思就显得尤为迫切。  相似文献   

11.
社区"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为社区老年人提供医疗、照料、护理于一体的养老服务,在我国严重老龄化及家庭社区化的背景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该新型养老模式推行的最大问题在于卫生服务机构与养老机构开展"医养结合"的利益协调.利用两阶段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对社区"医养结合"下卫生服务机构与养老机构的合作行为展开研究,分析两者在博弈中的最佳成本和收益策略,结合模拟仿真实验探讨两者在进行"医养结合"中的行为机理以及阻碍"医养结合"的关键因素.应该完善医保与养老费用的衔接体系,助力"医养结合"模式建设;形成"居委会-医疗-养老"三方的协商机制,促进"医养结合"有效开展;加强"医"和"养"双方的服务渗透,建立"医养"双向服务通道,提高"医养结合"服务水平.加大政策、资金、人才等扶持力度,保证"医养结合"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文章基于实地调查数据,利用Logit模型进行分析,研究了居住方式、消费能力对中老年人选择医养结合养老保障的影响。研究发现,对于支出水平较高的中老年人群体,他们选择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的概率低于中低支出水平的中老年人群体;相较于与配偶、子女共同居住的中老年人群体,独自居住的中老年人对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需求反而不高;以及拥有社会养老、医疗保险的老人更愿意选择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因此面对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不断加强的现状,为促进医养结合养老保障模式的更好发展,提高老龄人口的生活质量,需要管理部门通过多角度、多方面、多途径寻求解决办法,最大化发挥政府、社区和市场的作用,以及积极引导家庭成员之间人文关怀的提升,提供更好的外部环境和更多的选择以满足社会养老服务市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爱心护理院”是我国近年来.为适应老年群体、特别是对于需要护理的高龄老人进行专业护理服务的新设施.也是我国养老机构中的一种新类型。  相似文献   

14.
在快速城镇化、人口及社会经济转型的宏观背景下,城市空间组织问题具有典型的动态性、开放性和复杂性特征,使传统的自上而下的静态空间规划方法难以满足科学决策的需求。以探索空间决策支持模拟系统的建立过程为目标,该文以北京城市养老服务设施布局为例,基于多智能体的模拟技术,通过辨识养老服务需求和供给的关键主体及分析主体的决策行为规则和相互作用关系,构建了"城市养老设施布局的决策支持模拟模型"。在主体辨识、行为规则、相互作用关系输入的基础上构建了养老服务设施布局的评估指标,据此对不同政策情景的效果进行了比较,提出了政策调整和参数优化的方案。研究结果表明:若想实现养老机构的合理和高效配置,仅仅制定总量和总体比例的目标是不够的(如北京市制定的2020年达到9064的目标),需要进一步细化关键政策因子(如养老机构的收费、区位等),来优化空间布局。研究发现,对养老机构收费和空间区位的约束对老年人选择或入住机构的影响十分显著:收费2 000元以下养老机构占总机构数的比例为70%时资源配置效率和需求得到最好满足;80%的养老机构布局在六环以内的城区时养老机构的床位使用率最高,资源利用效率最好。以上工作拓展了多智能体模拟技术在城市空间规划决策支持方面的应用,为城市公共服务配置决策、城市空间模拟决策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15.
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对养老护理服务产业创新发展具有推动作用,能够提高护理人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增加护理机构数量、解决养老护理服务有效需求缺乏的问题和缓解政府的财政压力等。长期护理保险发展的配套措施应包括建立完善的护理保险法规、政策和有效率的护理保险部门,制定护理保险行业准入机制,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增加护理资源以及提高民众护理保险意识等。最后,提出了大连市长期护理保险的发展模式和经营管理方案。  相似文献   

16.
<正>近日,我国首部养老机构发展专题研究报告发布。据该报告调研显示,我国全国养老机构空置率高达48%,而在受访的257家养老机构中,有32.5%处于亏损状态。报告还显示,截至2014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已达2.12亿,高龄老年人口数量达到2400万,失能老年人口接近4000万。如此庞大的老年人群,以及越来越多的高龄老人、失能老人,意味着养老服务需求迅猛增长。一方是不断攀升的需求,一方却是持续萎靡的供给。问题出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严峻,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对解决我国养老难题、构建和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具有重要作用。在阐述新公共服务理论内容和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必要性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借鉴新公共服务理论提出了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时政府、社会组织、社区和公民层面的协调合作模型。  相似文献   

18.
随着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和老龄化速度的加快,留守老人的养老问题亟待解决,本文首先分析了留守老人的三大养老需求,提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其次通过与机构养老、家庭养老的比较,来突出留守老人居家养老的优势;最后,针对目前农村居家养老面临的问题,探讨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9.
王镇 《科技信息》2013,(7):25-26
"社区养老"是以家庭养老为主,社区机构养老为辅,在为居家老人照料服务方面,又以上门服务为主,托老所服务为辅的整合社会各方力量的养老模式。[1]它吸收了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方式的优点和可操作性,把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的最佳结合点集中在社区。是针对中国社会转型期在21世纪上半叶所面临的巨大老龄化问题所提出的一种新型养老方式。本文以徐州市社区养老的现状为例,从现状、优缺点以及模式完善等角度出发,详细介绍社区养老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为了促使老年人健康养老,提升老年养老质量和幸福感,以老年人购买保健品行为作为切入点,对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大连地区老年人购买保健品行为,发现有购买意愿的老年人无法得到保健品可靠信息,部分老年人自身保健意识欠缺,老年人缺少投资性消费的资本,子女过度购买保健品等问题。因此,健全保健市场服务机制,培养老年人及子女健康保健意识,完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不断探索我国新型医养保健模式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