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研究无患子皂苷和黄酮在不同器官中的含量及其在叶中的积累动态,并对彼此间相关关系进行探讨,可为无患子的综合高效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无患子为材料,分别用香草醛-高氯酸比色法和分光光度法检测其花、果、枝、根等器官及8个时期叶片的总皂苷和总黄酮含量。【结果】总皂苷和总黄酮在不同器官中的分布存在差异,各器官中的总皂苷质量分数(0.98%~13.26%)均显著高于总黄酮质量分数(0.31%~1.74%);果皮中的总皂苷含量最高(13.26%),其次为花(5.68%~6.21%)和叶(4.11%,8个时期平均值);各器官中总黄酮质量分数由大到小顺序为:叶(1.74%,8个时期平均值)、花苞(0.88%)、花朵(0.74%)、根(0.53%)、枝(0.44%)、果皮(0.31%)。叶中总皂苷和总黄酮在1个年生长周期内的积累规律不同,总皂苷含量总体上呈逐渐升高趋势,总黄酮含量波动变化。总皂苷含量与总黄酮含量间存在一定的负相关关系。【结论】无患子总皂苷和总黄酮在不同器官中的分布及其在叶中的积累规律各异,皂苷和黄酮的积累可能存在着间接竞争关系;除传统利用果皮部位,花和叶也是积累皂苷和黄酮的主要器官,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建议合理采收及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2.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鱼腥草不同部位中槲皮素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一种快速、简便、准确测量鱼腥草中槲皮素含量的方法。5%盐酸乙醇提取鱼腥草中槲皮素,在流动相:乙腈-0.4%磷酸(v/v=45:55),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370nm条件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进行检测。槲皮素线性范围为0.0012~0.12mg/mL,r=0.9997;平均回收率为91.93%,RSD=2.71%。本法操作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槲皮素含量的测定。同时,对鱼腥草不同部位槲皮素含量进行测定,表明不同部位的鱼腥草中槲皮素含量差异很大,为评价其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产地文冠木中槲皮素和总黄酮的含量.结果显示HPLC测定槲皮素含量在0.40μg/mL-8.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2),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00%,(RSD=2.44%);7个不同产地的文冠木中槲皮素含量为0.0088%-0.0143 %,总黄酮以芦丁计在8μg/mL-48μg/mL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3),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1.3%,(RSD=1.45%);7个不同产地的文冠木中总黄酮含量为3.27%-10.57%.不同产地的总黄酮含量分布与槲皮素基本相似,其中以内蒙古鄂尔多斯产文冠木中的槲皮素和总黄酮含量最高,安徽毫州产的最低.该方法准确、灵敏、稳定,可用于文冠木药材的质量监控与评价.  相似文献   

4.
天山花楸中总黄酮和槲皮素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芦丁、槲皮素为标准品建立了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天山花楸叶中总黄酮的含量和果实中槲皮素含量的测定方法,分别采用5% NaNO2~10%Al(NO3)3~4%NaOH和2%AlCl3显色系统,并分别在510nm和422nm处进行了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天山花楸果实中总黄酮为7.75%(RSD%=1.09),在1.596~6.384mg/100mL(R^2=0.9999)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7月天山花楸叶子中槲皮素为0.777%(RSD%=0.66)、8月其叶子中槲皮素为0.397%(RSD%=0.81),叶子中槲皮素在0.241~0.723mg/100mL(R^2=0.9995)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相似文献   

5.
不同生长周期罗汉果叶中总黄酮含量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生长周期罗汉果叶中黄酮苷元槲皮素、山奈酚以及总黄酮的含量,并分析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槲皮素含量在5月份前为0,6月份出现槲皮素,而后逐渐提高,12月份达到最大值0.69%;山奈酚含量在5~7月份内增长较快,到7月份后趋于平缓,10月份达到最大值(1.02%);总黄酮含量从5月份开始增长较快,在6月份达到1.74%,6~11月份缓慢增长至2.22%,12月份达最大值(2.78%),次年1月份急剧下降至0.34%。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不同炮制方法对槐花有效成分百分含量的影响,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不同炮制方法炮制后的槐花中芦丁、槲皮素进行测定,比色法对鞣质的测定,从而比较不同炮制方法对槐花有效成分百分含量的影响.芦丁百分含量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为:炒槐花醋炙槐花生品槐花槐花炭,醋炙槐花和炒花槐差别不明显;槲皮素百分含量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为:槐花炭炒槐花醋炙槐花生品槐花;鞣质百分含量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为:炒槐花醋炙槐花生品槐花槐花炭.结果表明,不同炮制方法的槐花中有效成分有一定差异.芦丁随着炮制温度的升高百分含量增加,但在一定温度后呈递减趋势;槲皮素会随时间增加逐渐增加;鞣质随炮制温度增加而增加,当到达一定加热温度后随时间增加变小.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湿地植物氮素在各器官中的分布特征,探讨湿地植物组织器官氮含量变化对湿地生态系统氮循环的影响,以白洋淀湿地典型植物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芦苇各部位器官中全氮含量的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芦苇地上器官叶片、地上茎和叶鞘的全氮含量随季节变化呈指数下降,在4月份最高,分别为(43.07±2.66),(27.40±4.04),(20.04±3.10)g/kg;而根状茎则呈先减后增再减的动态变化趋势,最大值出现在8月,为(13.34±5.07)g/kg.芦苇地下器官氮积累量大于地上器官.各月份芦苇叶片氮积累量高于叶鞘全氮含量,根状茎氮积累量高于地上茎.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不同栽培年限对走马胎(Ardisia gigantifolia Stapf.)生长、生物量及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拟为走马胎药材应用和采收提供科学依据。以1-5年生走马胎植株为试验材料,用全株挖掘的方法测算其生物量,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其有效成分。结果表明:走马胎株高、基茎及各器官的生物量随栽培年限延长呈显著(P<0.05)增加趋势,生物量增量由大到小依次为根、茎、叶;根、茎生物量增速最快出现在第4年,最慢在第5年。栽培年限可显著影响走马胎各器官的生物量分配比(P<0.05),其中根比重为0.30-0.51,普遍高于茎、叶,且最大值出现在第4年。走马胎有效成分含量总体呈现根>叶>茎的趋势;3年生植株各器官的总皂苷含量最高,1年生茎、叶的总酚、总黄酮含量最高,2年和4年生根的总酚、总黄酮含量最高。综上,走马胎最佳药用部分为根系,栽培3-4年采收比较合适。  相似文献   

9.
采用水提法、有机溶剂提取法、索式抽提法、超声波法等4种方法分别提取鱼腥草不同部位(根、茎、叶及全草)的黄酮,结果表明:索式提取法为鱼腥草总黄酮的最佳提取方法,鱼腥草不同部位的总黄酮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叶、全草、茎、根.  相似文献   

10.
不同产地大叶白麻叶片槲皮素与总黄酮含量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叶白麻是一种重要的中草药,其叶片槲皮素等黄酮类物质具有多重生理活性,在日本和我国新疆地区广为利用,但对其有效成分空间差异的研究却鲜有报道,因此该资源的利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本研究采集不同产地处于花期的野生大叶白麻叶片。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槲皮素的含量。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种群的大叶白麻叶片中槲皮素与总黄酮的含量均呈现显著的地理差异,槲皮素与总黄酮含量最高的为新疆库尔勒种群,含量最低者为新疆阿克苏种群。建议在资源植物大叶白麻的开发与利用时,既要考虑种群的数量优势,也应重视其种群间客观存在的品质差异。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鱼腥草在不同季节营养成分的变化,主要对不同季节栽培的鱼腥草的水分、蛋白质、油脂、可溶性糖、维生素C共5种营养成分的质量分数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鱼腥草在春季水分与维生素C的质量分数较高,且富含其他多种营养成分,是极其开发利用价值的野生蔬菜,适于鲜食及保健加工。夏季油脂、粗纤维含量较多,适用药用,蛋白质、可溶性的测定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2.
不同营养部位、树龄银杏叶黄酮含量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银杏不同营养部位、树龄的叶黄酮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不同营养部位叶黄酮含量的变化规律为长枝>中短枝>树冠>短枝,枝条上部叶>中部叶>下部叶,长枝上的叶黄酮含量为顶部叶>中部叶>基部叶,树冠上、中、下部叶黄酮含量呈现高-中-低的变化规律。不同树龄的银杏叶黄酮含量随树龄的增长呈递减趋势,尤其是15年以上成年大树黄酮含量下降的更加明显,几乎是幼龄小树的1/2。同时还对不同时期的银杏叶黄酮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银杏叶黄酮含量以10月份最高。因此,以叶用栽培为目的的银杏,应以10月份采摘为宜。  相似文献   

13.
鱼腥草染色体核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去壁低渗染色体制片方法,对鱼腥草腋芽细胞染色体制片,研究其染色体组型,结果表明:鱼腥草为二倍体、染色体数目为22;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2x=22=10m 10sm 2t,第1、3、4、6、7号染色体为中间着丝点染色体,第2、5、8、9、10号染色体为近中着丝点染色体,第11号染色体为端部着丝点染色体,单倍染色体数为11;该染色体组内最长与最短染色体长度比值为3.73,臂比大于2:1的染色体为5、10、11号,共3对,占该基因组内染色体总数的27.3%,故鱼腥草的核型为2B型.  相似文献   

14.
银杏营养生长与叶黄酮、内酯含量变化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银杏营养生长和叶黄酮、内酯含量变化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从4月4日到5月16日是叶长生长的速生期;叶宽的主要生长时期则是从4月上旬到5月中下旬;而叶面积的速生期最长,从4月初到5月底。从萌芽到5月下旬是银杏新梢加长生长的主要时期;新梢加粗生长的主要时期则是从萌芽到6月中下旬,随着生长期的延长生长速度逐渐加快,分别在5月下旬和6月中下旬达到生长高峰期,在此之后生长速度逐渐减慢直到停止。研究结果还表明银杏从萌芽到展叶期叶黄酮含量较高,即4月份叶黄酮含量出现一个高峰期,但随着叶片的逐渐生长,黄酮含量反而逐日下降,7月份是全年含量最低点,从8月份又开始逐渐上升,直到10月份达到最大;而内酯含量自春季芽萌动后呈逐渐增加趋势,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其含量达到最大值。由此可以确定银杏叶的最佳采叶期应是10月份。  相似文献   

15.
湖北省大别山地区常见野生药用植物资源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和开发民族野生药用植物资源,实地调查了湖北省大别山地区常见野生药用植物资源并对其进行了物种鉴定;报道了其中30种药用植物的主要药用经验和资源概况.调查结果表明:夏枯草、龙牙草、鱼腥草、紫苏、费菜以及鸡眼草、截叶铁扫帚、白马骨等资源极其丰富;提出了加强近缘药用植物品质的比较研究、保护优质野生中药材资源以及重点研究开发应用野生中药材等必要性.  相似文献   

16.
鱼腥草提取物抑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鱼腥草 (Houttuyniacordata)提取物对几种常见微生物进行抑菌试验 ,结果表明 :鱼腥草提取物对多种微生物的繁殖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杆菌、青霉菌、黑曲霉菌及酵母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 0 .2 5 %、1%、2 %、8%、8%、8% ,且耐高温短时的热处理 .  相似文献   

17.
鱼腥草中总黄酮提取及其抗过敏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确定鱼腥草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条件,并对其抗过敏活性进行研究.经响应曲面优化实验确定了最佳提取条件:提取时间X1=51.min,液固体积比X2=49.03:1,提取温度X3=7.05℃,在此条件下黄酮质量分数为9.03%.对鱼腥草抗过敏功能评价表明:鱼腥草的提取液对透明质酸酶有较强的抑制作用,鱼腥草对透明质酸酶的抑制作用比甜茶强,得到鱼腥草提取液的抗过敏剂量-效应关系,对小鼠的抑制率为35.05%,在剂量为300 mg/kg时能非常显著地抑制组胺诱导的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