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为了了解高职院校大学生日常营养膳食情况,提高营养水平,保障大学生膳食营养的摄入和身体健康,作者对青海省3所职业技术学院在校学生的营养知识、营养态度和饮食行为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发现存在营养知识欠缺,营养搭配不合理,不重视早餐,饮食无规律等问题,就此提出了改善大学生营养状况的建议,加强营养知识的宣传教育;应根据青海高原环境的具体特点做到合理营养、均衡膳食、足量获取各种营养素;培养大学生形成良好的饮食行为,保证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西安市在校大学生的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现状与饮食消费观的相关性,为高校大学生营养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该研究为非实验性研究,采用自编调查问卷,对西安市在校500名大学生进行营养知信行(KAP)与饮食消费观调查,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 18.0对数据进行分析,描述西安市在校大学生学生的营养KAP现状以及与饮食消费观念的相关性。结果西安市在校大学生营养知识掌握情况得分处于及格水平,营养饮食行为得分处于良好水平,营养态度得分处于优秀水平,饮食消费观得分处于优秀水平。营养KAP与饮食消费观之间有正性相关关系(P0.05)。结论西安市在校大学生营养知识掌握情况较为一般,营养饮食行为较好,营养态度较为积极,饮食消费观较为积极,且营养KAP与饮食消费观之间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3.
调查重庆工学院学生营养知识现状及饮食行为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果表明:大部分在校大学生缺乏必要的营养知识,不了解与合理膳食密切相关的营养素的食物来源和食物分类;学生中存在许多不良饮食行为,如挑食、偏食及不吃早餐等。但调查结果也表明,大学生对营养知识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希望得到相关营养的指导。为保证大学生身体健康,顺利完成学业,应对大学生加强营养知识教育,纠正不良饮食行为。  相似文献   

4.
当代大学生在饮食行为上存在不良的饮食习惯、膳食结构不合理等诸多问题,使一些中老年易得的疾病正渐渐逼近大学生。为此帮助大学生获得科学的营养知识,树立正确的营养观念和形成健康的饮食消费行为习惯,从而达到养成合理的饮食行为,最终达到增进大学生身体健康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我国正处于营养快速转换时期,幼儿的营养状况有了一定改善.但由于幼儿及家长营养知识的缺乏,不能合理地安排饮食;一方面由于营养摄入的不平衡导致某些营养素的缺乏;另一方面由于营养过剩导致的肥胖日益增多.幼儿期是饮食习惯和饮食行为逐步形成的关键时期,培养良好饮食行为对幼儿健康成长和预防小儿成人病等很重要.由于幼儿的饮食除了在幼儿园进食外大都由家长来安排,因此,家长的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对他们饮食行为的发展有较大影响.本文调查分析我园部分幼儿家长营养知识、态度和幼儿饮食行为情况,为有针对性地进行营养知识教育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调查我省大学生的营养状况、饮食行为与习惯,为我省健康教育提供参考,达到提高大学生健康水平的目的。采用年级分层抽样方法抽取400名大学生做为调查对象进行研究,发现我校大学生男女生体重、BMI指数均低于国家平均值,部分学生饮食行为和习惯不科学,膳食结构不均衡。因此,我们应加强大学生营养知识的教育,改善学校食堂的软、硬件条件,培养学生良好的饮食习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7.
上海部分高校大学生营养知识与饮食行为的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宋小乐 《江西科学》2008,26(5):738-740
了解上海市部分高校大学生的营养与健康意识、饮食习惯及近期健康状况,为学校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以帮助大学生建立合理的膳食结构,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采用随机抽样法在两所大学中抽取200名大学生,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其营养基础知识、饮食行为、自我评估等方面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营养结构欠科学,饮食习惯不合理。大学生应自觉学习营养知识,改正不良饮食习惯,养成荤素搭配,粗细结合的正确饮食习惯。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井冈山大学在校学生的问卷调查,分析大学生对营养配餐的态度及需求,并就如何通过推广营养配餐,提高大学生膳食营养知识和健康水平提出建议,为高校充分利用本校资源推广营养配餐和提高饮食服务机构的服务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重庆8所高校500名体育专业学生营养知识及饮食态度行为的现状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调查、分析与研究,其结果表明,学生饮食态度较好,但营养知识总体得分率偏低、饮食行为存在着明显问题,提出应加强体育专业学生营养知识教育,改善饮食行为,以提高学生的健康素质.  相似文献   

10.
重庆师范大学学生饮食行为与健康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中、后期,在这一时期,由于大学生活泼好动,运动量大,加上繁重的学习任务等,因此该期也是一生中各种营养素需要量最大的时期[1].大量研究表明,中国大学生营养知识缺乏,饮食习惯不良,偏食、挑食.由于其饮食选择受经济条件、地域环境以及营养知识的影响,不同的地区、不同经济条件的大学生在饮食态度与行为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王忱  刘志敏 《科技资讯》2011,(6):253-253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调查问卷、访谈等研究方法,对鞍山市大学生健康饮食知识的掌握、膳食的选择与搭配、饮食习惯等问题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鞍山市大学生营养知识缺乏,饮食结构不合理,存在不良饮食习惯。为促进大学生增加健康饮食知识,养成正确的饮食习惯,增进健康,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从近年来我国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看,大学生群体中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现象严重,其身体素质有着明显下降的趋势。虽然教育部针对这一问题采取了大量的解决方案和措施,但从我国大学生营养和体质现状来看,效果并不明显。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法等,从饮食行为、和膳食摄入情况两个维度进行调查、分析,整理出大学生身体状况的现状,及主要影响因素,结果发现:我市大学生基本营养状况一般,营养不良、营养过剩率偏高,虽然学生营养意识较高,但缺乏科学的饮食指导。建议:制定合理的健康食谱,进而提高学生营养膳食意识,规范饮食行为。  相似文献   

13.
海口地区大学生营养状况与饮食行为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海口地区3所高校大学生的营养状况、营养知识和饮食行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的营养状况良好,月消费水平大都在200~400元之间,但普遍缺乏健康饮食的相关知识和获得途径.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从购买行为、日常饮食习惯等几个方面对济南市社区饮食行为状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居民学历水平、收入状况、日常生活习惯等对居民饮食行为会产生较大影响。研究结果为有针对性地进行营养教育宣传和干预,倡导人们合理膳食、理性消费、营养用餐,改善居民食物与营养状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吉林市高校大学生营养状况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大学生的饮食及营养状况.方法采用24 h膳食回顾法,对947名大学生膳食摄入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被调查大学生在营养素摄入方面普遍存在不足.结论应加强大学生的营养知识素养,改掉不良的饮食习惯,掌握合理营养的方法,提高整个大学生群体的营养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饮食消费群体,普遍缺乏科学的营养健康知识及合理的饮食消费观,广泛存在着饮食行为不合理的现象。大学生的饮食状态是一个复杂的活动过程,受到生理、心理、经济、环境、市场和社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咸宁学院大学生日常饮食状态进行研究,来了解咸宁学院大学生对饮食与健康认知状况,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法,最终为学校开展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山西省大学生营养状况与饮食行为现状调查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利用问卷调查等方法 ,对山西省大学生营养状况、营养知识和饮食行为进行调查。结果表明 :山西省高校学生营养状况较海南等地的调查结果好。学生有较高的健康饮食意识 ;但普遍缺乏营养知识。建议在高校普及营养知识教育 ,大力推广营养早餐及课间餐  相似文献   

18.
对大学生体质和营养膳食状况进行了调查 ,结果表明 :随着年级的增高 ,赛跑速度、耐力等指标有明显的下降趋势 ;大学生营养知识匮乏、膳食结构不合理、个人卫生习惯较差。建议对寄宿大学生加强管理 ,体育健康教育中应加大营养知识和卫生保健教育的力度  相似文献   

19.
对湖北地区大学在校女生的膳食行为习惯现状和食品安全与健康意识进行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当面访谈的形式,采用随机和分层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发现大学女生营养健康知识和食品安全意识比较缺乏,存在着许多不健康的饮食行为,她们也比较乐意接受健康饮食方面的信息.进一步分析了大学女生饮食行为问题产生的原因.得出大学女生的饮食行为与身心健康息息相关,必须有针对性地给予评价和合理膳食的指导.  相似文献   

20.
对三峡大学的部分学生的营养状况、营养知识和饮食行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营养不良程度较轻,其饮食的月消费水平大都在200~400元之间,但营养知识的掌握情况一般,同时存在一些不良的饮食行为,因此,学校应强化营养知识教育,在加强后勤管理与改革的同时,把提高学生食堂供餐的营养质量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