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研究了粘土及改性土壤(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对邻苯二酚的吸附,探讨了二者的吸附等温线和吸附动力学.观察了pH值和离子强度对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土对水中邻苯二酚的吸附能力明显优于原土;原土及改性土对邻苯二酚的吸附均符合Langmuir等温式,吸附速率都符合一级动力学规律;随着离子强度的增大,原土的吸附能力有所减弱,而改性土的吸附能力却明显增强;随着pH增大,两者的吸附能力均增强;原土及改性土的吸附作用皆以分配为主.  相似文献   

2.
改性膨润土对水中敌百虫和敌敌畏的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研究了用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四甲基氯化铵(TMAC)、四乙基氯化铵(TEAC)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改性的膨润土对有机磷农药敌百虫和敌敌畏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改性的膨润土的层间距和有机碳含量与改性时所用表面活性剂种类有关;改性膨润土对水中敌百虫和敌敌畏的吸附能力优于原土,并且吸附量随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碳链的增长而增大;同一长链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改性的膨润土对敌敌畏的吸附能力大于敌百虫;温度升高不利于敌百虫和敌敌畏在改性膨润土上的吸附。  相似文献   

3.
黄河沉积物中重金属离子的形态转化及释放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黄河包头段上游清洁河段的沉积物为吸附剂,以Pb^2 、Cu^2 、Zn^2 、Cd^2 等多离子溶液为吸附质,开展了重金属离子被黄河沉积物吸附后的再释放,以及吸附作用对重金属形态转化的影响等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重金属离子被黄河沉积物吸附后,各元素均不转入残渣态,Cu^2 和Zn^2 主要向碳酸盐结合态及铁锰氧化物结合态转化,Pb^2 主要向碳酸盐结合态和可交换态转化;Cd^2 主要转入可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吸附后的赋存形态决定了Cd^2 的释放量及释放能力远远大于其它3种重金属离子,由Cd^2 排放引起的污染不易消除且影响长久.  相似文献   

4.
邻苯二甲酸二甲酯在内蒙古粘土中的吸附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邻苯二甲酸二甲酯在内蒙古粘土中的吸附特征进行了研究,并观察了pH值和离子强度等因素对吸附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邻苯二甲酸二甲酯在内蒙古粘土中的吸附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和Langmuir等温式,其吸附量随pH值的减小和离子强度的增加明显减小.  相似文献   

5.
河流表层沉积物界面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表面络合模式和原理,研究了黄河表层沉积物的界面特征,确定了零电点、电荷密度、表面吸附位和表面固有常数,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天然水环境生物膜对铜和镉的吸附作用。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Hg(Ⅱ)在泉州湾滩涂沉积物上的吸附行为,并在此基础上初步探讨了其吸附机理.主要讨论了pH和温度对吸附作用的影响,并绘制了吸附等温线.实验结果表明,常温下Hg(Ⅱ)在泉州湾滩涂沉积物上的吸附平衡时间约需3h,吸附作用随pH的升高而增强,受温度的影响变化不大.其吸附行为既符合Freundlich型吸附等温式,又符合Langumuir型吸附等温式,说明其吸附机理非常复杂.  相似文献   

7.
黄河水体对苯酚吸附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黄河沉积物对苯酚的吸附作用 ,吸附等温线符合Freundlich方程 ,即Cs=0 .186 5×C0 .5191eq .结果表明 ,黄河水中有微量苯酚存在时 ,绝大部分吸着于河流沉积物上 .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酚类化合物在活性炭纤维上的吸附作用及其影响因素.苯酚在活性炭纤维上的吸附符合Freundlich等温式.升高温度时,苯酚吸附量降低;在pH=5.9时,苯酚吸附量达到最大值;氧促使苯酚与活性炭纤维表面的官能团发生氧化聚合反应,增大了苯酚吸附量;苯环上的取代基及其位置也影响吸附,吸电子基增加吸附量,给电子基降低吸附量;溶解度也影响酚类化合物的吸附作用.  相似文献   

9.
邻硝基苯酚在黄河水体的吸附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批量平衡法研究了黄河水体沉积物对邻硝基苯酚的吸附作用.结果表明吸附等温线符合Freundlich方程,通过回归分析,得出等温方程为C  相似文献   

10.
基于长江、嘉陵江重庆主城段不同粒径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了粘土矿物(高岭石、蒙脱石)掺混前后对典型多环芳烃荧蒽的吸附特性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荧蒽的吸附能力与表层沉积物粒径大小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沉积物粒径越小,其吸附能力相对越强.不同粒径的表层沉积物对荧蒽的等温吸附曲线表明,对于相同的液相平衡浓度,固相吸附量大小依次为320目>240目>120目.沉积物样品中粘土矿物的掺混可显著增强其对荧蒽的吸附能力,且蒙脱石优于高岭石,这是由于不同粘土矿物晶型构成存在差异.沉积物样品对荧蒽分配特性的分析结果表明,掺混样品对荧蒽吸附的土壤/沉积物吸着系数值(Kα)较根据化合物水/辛醇分配系数(Kσw)的预测计算值高,荧蒽在沉积物复合体有机相上分配的同时,也有相当一部分吸附到无机矿物的表面,无机矿物对于沉积物中荧蒽的吸附作用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1.
根据汾河入黄段黄河小北干流河道的地形及特性,分析了汾河入黄段摆动范围及其原因,简述了黄河夺汾对汾河的影响,及黄河堵串工程修建之后对汾河入黄位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研究黄河沉积物对磷的吸附特征.用修改的Langmuir吸附模型将黄河沉积物对P的吸附数据进行有效拟合,通过吸附实验和模型计算得到描述黄河天然沉积物对P吸附特性的参数值.研究结果表明:黄河沉积物有向上覆水释放磷的倾向;沉积物对磷的吸附存在明显的固体浓度(Cs)效应,吸附滞后角随着Cs的增加而增大,在解吸过程中表现出一定的滞后性,即不可逆性.  相似文献   

13.
黄土丘陵沟壑区降雨产流产沙特性及治理模式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根据径流实验站的实测资料分析了黄土丘陵沟壑区典型沟道小流域的降雨径流特性 :该地区均为短历时的超渗产流 ,次产流降雨历时小于 70 m in,相应的径流量小于5 0 m m。根据极限含沙量的概念 ,在小流域内减少汛期径流就能有效地控制水土流失。通过坡改梯和淤地坝等水土保持措施 ,可以有效地拦蓄汛期径流 ,从而显著减少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进入黄河干流的泥沙 ,减缓来沙量大于水流挟沙力的矛盾 ,使危害黄河的灾害泥沙保留在坡面上和小沟道内而成为资源泥沙  相似文献   

14.
黄河调水调沙实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河水少沙多,水沙不协调.通过水库联合调度、泥沙扰动和引水控制等手段塑造协调的水沙关系,有利于下游河道减淤甚至冲刷.开展全程原型观测和分析研究,检验调水调沙调控指标的合理性,进一步优化水库调控指标,探索调水调沙生产运用模式,为黄河下游防洪减淤和小浪底水库运行方式提供重要参数和依据.2002-2007年,黄河水利委员会进行了3次黄河调水调沙原型试验和4次调水调沙生产运行,效果显著,成果丰富,取得了巨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对黄河泥沙与水质关系的研究——回顾及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河是世界上罕见的多泥沙河流,泥沙与水相互作用对黄河水质产生显著影响。根据以往研究工作,对黄河泥沙与水质的关系问题作全面的总结评述和展望,着重于4个问题:(1)黄河泥沙对污染物行为的影响;(2)黄河泥沙中的天然有机质与黄河耗氧有机物水质参数的关系和对污染评价的影响;(3)黄河泥沙中的本底量重金属与黄河重金属水质参数的关系和对污染评价的影响;(4)黄河泥沙中的碳酸盐对水质和对水质监测研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旋流分离技术在黄河泥沙分离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针对农业滴灌中黄河泥沙分离问题,介绍了黄河泥沙的基本特征和应用旋流分离技术分离黄河泥沙的原理,分析了分离实验中影响分离效果的主要因素.实验分析表明旋流分离器结构参数、操作条件和泥沙浓度对分离效果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利用黄河和长江在地质历史时期的沉积物与现代黄河长江沉积物应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这一原理,"将今论古",以现代黄河和长江入海沉积物中部分常量元素的百分含量作为基准数据建立自组织竞争网络,对来自不同时代的黄河和长江的沉积物进行判别和验证,可靠性达到94.4%,并规定了其相应置信度下的置信区间.以此为基础,对南黄海NT2孔的物质来源进行了判别,结果表明钻孔中0~19.36m、28.07~52.88m深度范围内的沉积物为长江沉积物,19.36~28.07m、52.88~70.28m深度范围内以及表层沉积物为黄河沉积物.  相似文献   

18.
洪湖地区浅层承压水动态模拟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洪湖地区长江深泓线标高一般在黄海基面5m以上,而承压含水层隔水顶板标高一般在9m以上,所以长江无疑已经切穿了承压含水层顶板,与其有着直接的水力联系。通过对洪湖地区水文地质条件调查,长江水位变化对浅层承压水动态影响强度、影响范围的分析,建立了一个模拟浅层承压水运动规律的动力学模型,该模型能较好的模拟出长江近岸地区浅层承压水动态规律。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黄河下游河道来水来沙量持续减少,河道演变特性发生变化,同时引起黄河下游河道的“小水大灾”、“横河”、“斜河”等问题。针对日趋严重的水灾问题,本文选取黄河下游典型站点分析黄河下游河道对水沙过程变异的响应,得到初步认识:一方面,由于黄河来水量减小,水流挟沙能力降低,致使黄河下游河槽持续淤积抬高、河槽变窄、河道过水断面变小,易引起“小水大灾”;另一方面,由于来水来沙量变异,黄河漫滩概率减小,使黄河下游河型发生缓慢的改变,引起河势变化,原有的部分工程措施因水流流路的改变被迫废弃,甚至产生负作用,形成水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