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优质烃源岩对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石油聚集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叠系延长组是鄂尔多斯盆地最主要的含油层系,主力烃源岩为长7段中下部的"张家滩页岩",累计厚度大,分布面积约5×104km2.烃源岩地化指标分析结果表明,张家滩页岩残余有机碳质量分数一般为6%~14%,有机质类型主要为腐殖-腐泥型,分布范围内烃源岩均已达到成熟,为一套优质烃源岩.勘探实践证实,烃源岩的分布和质量对石油富集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这主要与延长组构造背景、储层致密性及后期保存条件有关.延长组长6段及其以上油藏与分布在陕北斜坡西部已发现的长8油藏平面上大面积准连续分布,且均分布在长7优质烃源岩展布范围内,因此,张家滩页岩分布范围控制了延长组长6及其以上地层油藏和西北、西南部长8油藏分布.  相似文献   

2.
贵州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黑色页岩发育广泛,并受该区早寒武世岩相古地理类型的控制,主要发育在中、东部地区的页岩盆地相地区中,少部分发育在页岩盆地相和碎屑岩台地相的过渡相中,极少发育在西部的碎屑岩台地相中.研究区牛蹄塘组黑色页岩沉积环境为缺氧还原性沉积环境,有机质母源主要为水生低等菌藻类生物,并混有少部分陆源高等植物.研究区牛蹄塘组黑色页岩具有有机质丰度高、母质类型好、有机质转化为烃类能力强的特征,显示出较大的生烃潜力和油气资源意义.但其高演化阶段作为成油的烃源岩意义不明显,作为成页岩气的源岩则前景乐观.  相似文献   

3.
泥页岩滞留油气的形式主要包括游离态、吸附态、水溶态和油溶态,其中,石油主要以游离态和吸附态滞留为主,天然气则以多种方式滞留.依据物质平衡原理,提出了依据滞留烃指数变化计算泥页岩滞留油量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泥页岩滞留油气量主要受有机质的丰度、类型和演化程度以及矿物组成和温压条件等影响.一般地,有机质丰度越大、温度压力越高滞留油气量越大.泥页岩滞留油气的性质主要受有机质类型和演化程度影响,Ⅲ型有机质和高演化程度的泥页岩以滞留气为主,而Ⅰ型有机质和低演化程度的泥页岩以滞留油为主.东营凹陷沙四上亚段泥岩滞留油量为58.42×108t,表明泥岩具有较好的含油前景.  相似文献   

4.
利用沉积、构造研究分析四川盆地中北部下侏罗统自流井组大安寨段的油气地质特征,探讨其勘探前景。通过华蓥山地区野外露头剖面结合钻井岩心、测井与地震资料分析大安寨段沉积相纵向和平面展布特征,利用分层数据恢复古构造的方法。结果表明大安寨段主要是深湖-半深湖相沉积,其中主要的储层段半深湖介壳滩相主要分布在盆地的中部及东北部地区。大安寨段属于典型的自生自储油藏,其下段黑色页岩为源,页岩平均厚达45m,Ro为1.29%~1.66%,w TOC平均为1.19%,埋深一般为1.2~2.5km。川中东北部大安寨段油气油藏具有近源充注、持续供给、连续成藏、裂缝性孔隙储层、岩性-构造圈闭控藏的特征,因此不仅具有较好的常规油藏的勘探前景,页岩油勘探也具有一定的潜力。  相似文献   

5.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三叠系烃源岩评价及油源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有机岩石学和分子地球化学的手段和方法,对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三叠系延长组长7段暗色泥岩和长8油层组原油,进行地球化学精细定量分析,研究了长7段暗色泥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评价了西南缘三叠系延长组长7烃源岩生烃潜力,并对长8油层组原油展开精细油源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三叠系延长组长7段暗色泥岩有机质丰度高、类型好、成熟度高,与盆地本部长7优质烃源岩具相近似的电性、岩性和地球化学特征,为一套优质的烃源岩.长8油层组原油在母源性质、沉积环境、成熟度等方而与长7段烃源岩有相近似的特征,二者具有较好的亲缘关系,长8原油来自长7段烃源岩.  相似文献   

6.
青平川油田延长组长2沉积微相与油气分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根据地表露头、钻井岩心、测井资料以及粒度分析,并结合前人对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东部延长组长2油层组沉积微相研究成果,指出青平川油田长2油层组为辫状河沉积,主要的沉积微相类型有心滩、河道充填以及漫滩和漫滩沼泽等,其中心滩为研究区微相类型的显著特点.对研究区长2油层组的试油试采数据、含油井段岩心观察以及测井相分析研究表明,厚度较大、连通性较好的河道砂体为主要的油气富集相带,但同时受到储层非均质性、构造和水动力等因素的影响,油层被分割成不规则的块状,形成构造-岩性油藏或构造-水动力油藏等;长2辫状河河道砂体是良好的储层,下部长7烃源岩是直接的油气来源,上部长1含煤地层对其起到区域盖层作用,从而在纵向上形成良好的生储盖组合.  相似文献   

7.
伊陕斜坡作为鄂尔多斯盆地的主体部分,油气资源丰富,其中的主要生油层为中生界上三叠统延长组长7油层组.区域上,长7油层组的界定长期以张家滩页岩(K1)作为重要标志.而在靖边油区的某些地区,由于区域性标志的缺失,长7油层组的界定成为难点.以靖边油区测井曲线为基础,根据基准面旋回与测井相特征来界定长7油层组,即长7油层组发育于中期旋回的基准面较高处,为滨浅湖-三角洲环境.该方法划分的长7油层组,便于研究区域内等时沉积地层的发育,能够更好地与区域地质相联系,尤其与盆地沉积环境演化特征相匹配.  相似文献   

8.
利用热分析、可溶有机质分析、干酪根镜质体反射率及生物标志物参数等,对与油藏有密切关系的延长组长8—长7段进行了热成熟度研究。烃源岩热解峰温、沥青和烃转化率、Ro值、OEP值、C29 ααα-20S/(20S+20R)甾烷参数值和C31 αβ-22S/(22S+22R)藿烷参数值均指示,长8—长7段烃源岩整体处于大量生烃的成熟有机质演化阶段,并已达到生油高峰,具备有利的生排烃条件。尽管西峰地区不同井位的构造位置和现今地层埋深各不相同,但经历了相近的沉降与热演化历史,长8—长7段烃源岩具有一致的热演化程度。为全面揭示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西峰地区延长组烃源岩的生、排烃能力,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9.
鄂尔多斯盆地西部新安边地区勘探程度低,石油勘探潜力大,为此有必要进行系统的地质研究。研究认为,烃源岩发育良好,有机质类型为腐殖-腐泥型,有机质丰度高、生油潜力大;储层以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为主;油源分析表明延长组原油主要来自长7烃源岩;区域上分布四套盖层,盖层分布广,发育较为稳定;连通砂体和裂缝发育带是油气运移的主要通道;生储盖配置良好,形成了长8油藏为"新生古储",长4+5-长6油藏为"古生新储"的生储盖配置组合,而总体上延长组可认为属于"自生自储"组合类型。本区油藏类型主要为岩性油藏和构造-岩性油藏,油气勘探以寻找近油源处三角洲前缘砂体为主,低幅构造在控制成藏方面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了明确鄂尔多斯盆地黄陵探区延长组油气成藏过程与主控因素,通过对研究区延长组烃源岩、储层、盖层的分析,研究了延长组油气成藏动力、方向和时间,探讨了延长组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和成藏模式。结果表明,延长组主要烃源岩为长7,富有机质泥页岩;长6—长4+5是良好的储盖组合;长6油层组与下部长7烃源岩直接接触,油气自长7向上直接进入长6储集层中;异常高压是油气运移的主要动力,成藏时间主要为晚白垩世;长6油层组油气运移距离短,运移效率高,为本区油气最富集的层位。  相似文献   

11.
柴达木盆地西部扎哈泉地区油气成藏过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扎哈泉地区为柴达木盆地西部典型的致密油勘探区。通过储层定量颗粒荧光、包裹体岩相学、显微测温等分析技术,结合埋藏史和热史,对油气动态演化过程进行分析。扎哈泉地区油藏原油属中等密度常规原油,但储层的QGF-E、TSF荧光光谱特征显示该区原油既有轻质-中质原油,又有重质原油存在。储层中主要发育两类烃包裹体,早期主要为黄色荧光油包裹体,晚期主要发育蓝绿-淡蓝色荧光油包裹体。通过测定伴生盐水包裹体均一温度及埋藏史和热史分析认为,扎哈泉地区主要经历了下油砂山组沉积末期(13 Ma)的原油充注和狮子沟组沉积早期(6 Ma)至今的原油充注以及油藏向上覆地层调整过程。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原油样品的族组成、饱和烃色谱、质谱分析,详细描述了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富县地区延长组主要含油层长6段和长2段原油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油—油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富县地区延长组长6段和长2段含油层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基本相近,原油为成熟石蜡型原油,有机母质来源于细菌和藻类,形成还原陆相淡水湖泊环境,应来源于本区延长组长7段烃源岩。  相似文献   

13.
鄂尔多斯盆地中西部延长组烃源岩评价及油-源对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鄂尔多斯盆地中西部三叠系延长组发育大型岩性油藏,油藏分布具有纵向上一区多层、平面上发育多个叠合含油富集区的特征.沉积演化及烃源岩评价表明,该区长7段为优质烃源岩、长6段为较好烃源岩、长4+5段及长8段次之,多层生烃为石油的富集提供了丰富的油源;油源对比显示,长4+5~长8段原油主要源自长7段生烃有机质,长6段烃源岩对长...  相似文献   

14.
根据圈闭成因分类法,将盆地油气藏类型划分为构造油气藏、地层—岩性油气藏和复合油气藏三大类型及七种亚类型。油气藏类型受盆地不同的含油气结构层系控制,油藏主要围绕盆地主力生油凹陷呈环带分布,盆地不同构造带发育不同的油气藏类型。盆地资源探明率仅16.8%,还有可观的油气勘探潜力。盆地可划分为六个聚油单元,按各个单元的剩余资源潜力的分析,东部坳陷中央断凹—南部斜坡和西部坳陷是盆地今后勘探主要接替区带。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延长组最大埋深期古压力的恢复,在构造抬升、温度降低等方面定量剖析异常低压成因的基础上,分析了地层压力由异常高压演化为异常低压的过程.成藏过程中,油气总是沿阻力最小的路径向低剩余压力区运移,延长组现今巳发现的油藏主要分布在成藏期及现今压力系数相对低值区.根据对延长组长6油层组压力演化的定量分析,姬塬、陕北、华庆和陇东等4个地区地层压力由最大埋深期演化至今,平均地层压力分别降低了16.01 MPa、18.10 MPa、15.62 MPa和14.13MPa.陕北地区地层压力降低幅度最大,并在压力降低的演化过程中地层压力始终较其他地区地层压力下降幅度大,由此形成了一定的压力差,促使油藏进行二次运移调整.低压的形成和演化对陕北地区长6油层组大规模富集形成亿吨级油藏起了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6.
通过总结和综合分析四川叠合盆地油气富集的控制因素——原始生烃条件、古油藏发育特征、保存条件、构造特征以及油气成藏等多方面资料,结果表明四川叠合盆地有7套烃源岩,除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和上二叠统龙潭组外均为油系烃源岩,总成烃潜量达4 263.1×1012m3,曾形成过多个层位的古油藏,且古油藏曾经历过深埋藏过程。深埋高温作用使得四川盆地内海相地层中一切能生成天然气的有机质均充分而完全地转化成天然气,致使有机质成气率极高。盆地内的保存条件优越,特别是中下三叠统膏盐岩盖层是重要的区域盖层,封盖性强,致使其下的油气不易逸散。盆山结构是控制油气富集的另一重要因素,突变型盆山结构在盆地内的变形弱,保存条件未遭大规模破坏,有利于喜马拉雅期构造变动时油气的保存和聚集;渐变型盆山结构在盆地内的变形较强,构造变化大,保存条件被不同程度地破坏,不利于喜马拉雅期构造变动时油气的保存。因此,四川叠合盆地油气富集的主要原因(一级控制因素)是烃源充足和保存条件佳。除四川盆地外的广大南方地区,烃源仍较充足,但已剥蚀掉中下三叠统膏盐岩区域盖层的地区,其保存条件较差,不易形成大规模的常规油气聚集。  相似文献   

17.
为明确鄂尔多斯盆地富县-志丹地区延长组7-8段深水细粒层系沉积特征及演化规律,利用研究区测录井、岩心、薄片,结合总有机碳(total organic carbon, TOC)、全岩X射线衍射等资料识别细粒沉积岩的岩相类型,分为粉砂岩和泥页岩2大类,细分为7亚类,分别是风暴粉砂岩、地震滑塌粉砂岩、异重流粉砂岩;中低有机质纹层状长英质页岩、高有机质纹层状长英质页岩、高有机质纹层状黏土岩、低有机质块状长英质页岩。利用标志层、测井响应特征、地球化学等高精度测试资料将研究区长7-8段划分为一个Ⅲ级层序、3个体系域、7个准层序组,并建立剖面精度到准层序组(10~20 m)的精细层序地层格架;讨论精细层序地层格架演变约束下的细粒沉积岩分布规律。对于粉砂岩:低位和高位体系域晚期水深相对较小,受风暴影响大,发育风暴粉砂岩;高位体系域早期,受陆源洪水影响,发育异重流粉砂岩;地震滑塌粉砂岩的分布受幕式构造运动控制,在低位和湖侵体系域均有分布:对于泥页岩:中低有机质泥页岩分布在低位和高位体系域晚期,高有机质泥页岩则分布在湖侵和高位体系域早期。可见湖平面的升降变化控制了不同岩相类型的垂向分布,体现为粉砂岩与泥页...  相似文献   

18.
镇泾地区延长组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镇泾地区三叠系延长组的烃源岩条件、储层条件、储盖组合及圈闭类型等方面进行分析,认为镇泾地区延长组成藏条件优越。油气成藏控制因素及富集规律研究成果表明:构造演化控制着油气的调整方向,成藏期油气向SE方向运移,现今油藏向NE方向调整运移。烃源岩的有机质丰度分布控制着油气成藏,烃源岩有机质丰度>1%的地区,成藏条件优越。有利沉积相带控制油气富集,三角洲前缘亚相水下分流河道距离生烃灶近,砂体物性好、厚度大,是石油富集的最有利场所。成藏期流体动力差控制着油气的运移方向,流体动力差越大的地方,油气越富集。断裂对油气富集起着运移通道的作用,断裂导致的增孔作用进一步影响着油气富集。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细粒沉积岩的分布、深湖的岩相划分和储层评价,寻找有利区带,选取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深湖细粒沉积岩进行矿物含量、有机质含量及沉积结构等岩性特征分析,建立量化分类方案。结果表明:细粒沉积岩可分为富有机质层状页岩相、富有机质凝灰质条带泥岩相、富有机质层状泥岩相、富有机质层状粉砂质泥岩相、含有机质层状细砂岩相和含有机质块状砂岩相6种岩相类型,分别具有“一高四中一低”“两高两中两低”“一高三中两低”“五中一低”“四中两低”和“一中五低”等测井曲线特征;烟雾峁地区长7段为含有机质层状细砂岩相和含有机质块状砂岩相,物性较好,有利于致密油的聚集。分析烟雾峁致密油藏岩相特征,推测油藏有利岩相,建立不同类型的岩相,为缺乏岩芯资料井段的岩相识别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塔河油田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注气替油提高采收率机理,开展了原油物性实验、相态分析和注气驱油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塔河油田注氮气驱油为非混相过程,注二氧化碳驱油为混相过程;注氮气驱油的作用机理为降低原油黏度、体积膨胀补充地层能量、驱替微小孔径中的原油及重力分异形成人工气顶置换顶部剩余油;注二氧化碳驱油的作用机理为降低原油黏度、体积膨胀补充地层能量及降低油气界面张力;非混相注气驱油比混相开发效果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