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弧线助跑是背越式跳高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高质量的弧线助跑是成功完成跳跃的基础。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法,对背越式跳高弧线助跑的技术要点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明确了弧线助跑的技术、速度、距离和节奏,将直接影响跳跃的效果和成绩。同时为提高弧线助跑技术的水平提供了一些训练方法,为背越式跳高弧线助跑技术的训练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弧线助跑是背越式跳高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高质量的弧线助跑是成功完成跳跃的基础。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法,对背越式跳高弧线助跑的技术要点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明确了弧线助跑的技术、速度、距离和节奏,将直接影响跳跃的效果和成绩。同时为提高弧线助跑技术的水平提供了一些训练方法,为背越式跳高弧线助跑技术的训练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在体育教学中,对背越式跳高弧线助跑技术的改进进行教学实验,并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证明,经过对弧线助跑技术环节进行改进之后,能有效提高背越式跳高的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4.
背越式跳高技术应重点解决弧线助跑与起跳相结合技术,弧线助跑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起跳技术和跳高成绩,正确、完美的弧线助跑技术应保持一个良好的弧线曲率、稳定的与曲率半径相适应的身体内倾姿势、与起跳技术相匹配的速度和逐渐加快的助跑节奏.  相似文献   

5.
徐俑奎 《科技信息》2012,(34):318-318
背越式跳高关键的技术是起跳,确切地说是助跑与起跳的技术衔接,快速直线、弧线助跑、瞬间强制动产生爆发式的有力的起跳。将水平位移转为垂直位移是整个背越式跳高技术中的关键,也是教学过程中的难点。  相似文献   

6.
<正> 如果仅从运动员跳过本人身高的绝对高度这一指标来看,采用背越式技术所创造的优异成绩,已使其它跳法相形见拙。弧线助跑是背越式技术的主要特点之一。其助跑形式有“C”型和“J”型两种,当前世界上绝大多运动员采用“J”型。这项技术的最关键要素是助跑最后四步所获得的水平线速度和在这四步中身体保持内倾的姿势。高级运动员  相似文献   

7.
背越式跳高是一项技术性相当强的运动项目,其助跑与起跳的紧密结合能使运动员的水平速度连贯自然的转换成垂直速度,准确熟练地完成有力的起跳,从而获得最佳的起跳效果,是背越式跳高完整技术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尤其是后程2-3步助跑与起跳的有机衔接对强化起跳效果更为重要。助跑与起跳能否紧密结合是影响运动员跳高成绩的重要因素。因此,我认为有必要对背越式跳高弧线助跑与起跳技术的关系进行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弧线助跑是背越式跳高技术的典型特征之一,其作用在于通过助跑使身体获得与助跑方向一致的水平位移速度,与此同时,由于人体惯性作用使身体在弧线助跑过程中产生较大的向心力(俗称"离心力")。人体为了保持身体的平衡,在弧线助跑过程中不得不通过身体  相似文献   

9.
李建  杨杰 《科技资讯》2011,(29):249-249
根据核心力量训练对竞技体育运动的积极作用,结合背越式跳高的技术特点及发展趋势,通过理论分析认为:加强背越式跳高运动员的核心力量训练能有效提高运动员的助跑速度、增大起跳支撑力、增强弧线段躯干的控制能力,并能提高运动员的过杆效率。  相似文献   

10.
背越式跳高“J”型助跑曲线并非越接近起跳点曲率越大,而是在最后四步的第一、第二、第四步起点处弯曲显著,第三步起点处衔接平缓,这和运动员在曲线段的再加速有关。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背越式跳高的助跑、起跳和心理的角度对学习背越式跳高中易犯倒体过早的错误所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进方法,对学生尽快掌握正确的背越式跳高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背越式跳高的助跑、起跳和心理的角度对学习背越式跳高中易犯倒体过早的错误所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进方法,对学生尽快掌握正确的背越式跳高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胡俊  杨绍昌 《科技信息》2010,(18):I0234-I0234
助跑是背越式跳高的关键技术之一,助跑技术的好坏、速度的快慢直接影响成绩的提高。本文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法,从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的角度,对背越式跳高助跑技术的重要作用以及助跑速度、节奏在助跑中的重要作用进行探讨与分析,为教学和训练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运用心理学迁移理论对体育专业背越式跳高助跑与起跳技术的教学方法进行了实验研究,指出根据迁移理论设计的教学方案,对提高背越式跳高技术的教学质量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加快跳高的助跑速度是当今背越式跳高技术发展的一个主要特征,也是现代背越式跳高提高运动成绩的一个突破口,但是,在具体的训练中,助跑速度与起跳技术是一对矛盾的整合体,如何将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是跳高训练工作中的一大难题。其问题的关键是,在突出助跑速度时及时地调整身体各环节的动作位置,在保持快速助跑过程中提高运动员的身体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16.
从生物力学的角度对比分析背越式和俯卧式跳高技术,用运动生物力学的原理剖析了助跑、起跳、过竿三个主要技术环节中两种跳高技术的不同之处,指出了俯卧式技术中的不足,科学地论证了背越式跳高技术的优势之所在.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生物力学的角度对比分析背越式和俯卧式跳高技术,用运动生物力学的原理剖析了助跑、起跳、过竿三个主要技术环节中两种跳高技术的不同之处,指出了俯卧式技术中的不足,科学地论证了背越式跳高技术的优势之所在。  相似文献   

18.
王平 《洛阳大学学报》2002,17(2):121-123
在学习了原地背弓过杆技术,助跑起跳和助跑起跳过杆技术后,其完整技术动作效果往往都不太理想,出现了起跳坐杆、起跳时倒体过早、侧体过杆、收腹举腿过早过晚等现象,我们经过多年教学实践,总结出了应用低起点“放射法”于背越式跳高教学中,通过让学生紧紧抓住起跳技术,由其幅射起跳技术前后环节动作的教学方法,对高校普通学生基本掌握背越式跳高技术,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9.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对髋部在背越式跳高各技术阶段的价值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髋部动作在背越式跳高的助跑、起跳、过杆各阶段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从生理结构继续分析其运动特点,从而深刻理解和掌握这些技术,对整体提高背越式跳高技术水平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李卫 《科技信息》2012,(22):291-291
背越式跳高整个动作阶段始终强调三个结合:跑跳结合、速度与幅度结合、蹬摆结合。为提高起跳效果,要采用高速弧线助跑。助跑过程中强调在可控范围之内保持高速放松跑动状态,身体在助跑过程中保持内倾姿势为起跳阶段做好充分的准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