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结合太阳能光伏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其在中国的应用现状,分析比较实现光伏材料循环利用的不同商业模式.以多晶硅和铜铟镓硒薄膜光伏材料为例,对比了不同材料循环利用的技术路线和成本-收益,结果显示,以当前市场回收材料价值计算,两种光伏材料的单位面积半导体材料回收价值均超过处理成本.进一步参考国家《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设定的2020年全国光伏技术应用目标,估算了全国光伏材料的总用量.并讨论了材料市场波动对回收收益的影响,以及集中式与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两种空间发展模式对相关材料逆向物流成本的影响.结论提出我国在光伏技术发展中引入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从而在材料选择和商业模式构建两方面提升光伏材料循环经济性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2.
铜铟镓硒(CIGS)太阳能电池因其光电转化效率高、环保、光稳定性好等优点,成为了近年来的研究热点。随着全球化石能源的日渐枯竭,可以预见铜铟镓硒太阳能电池需求量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继续增长。铜铟镓硒太阳能电池虽然发展迅猛,但制造过程中铟镓等稀散金属的应用成为限制其发展的重要因素,而回收废弃铜铟镓硒电池组件中的有价金属元素,是弥补这一不足的有效方法。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从废弃铜铟镓硒太阳能电池中回收有价金属的技术进展。基于退役铜铟镓硒太阳能电池组件和铜铟镓硒太阳能电池制备过程产生的过程废物,对现有包括湿法回收、火法回收和综合处理工艺等回收方法进行了总结;并比较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概述了铜铟镓硒电池回收过程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分析了后续分离组分纯化与再利用方面存在的挑战。本文为未来铜铟镓硒太阳能电池回收工艺的开发、优化、和工业化应用提供了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3.
近日,南开大学国家“863”铜铟镓硒太阳能薄膜电池中试基地中试工艺设备与大面积材料和器件开发取得重大进展,成功研制出有效面积为804cm^2的玻璃衬底铜铟镓硒太阳电池组件。经国家权威机构测试,光电转换效率为7%。  相似文献   

4.
据英《新科学家》1999年8月28日报道:以色列特拉维夫韦茨曼科学研究所的化学家戴维·卡亨最近发明了一种新型的价格便宜效率高寿命长的太阳能电池,它比硅太阳能电池更有效地吸收阳光,用很薄的一层膜就能发电,且稳定性极为惊人,即使在强烈的阳光下曝晒也能“安然无恙”。这种太阳能电池是用一种铜铟镓二硒化物络合物半导体制造的。这种半导体材料极为稳定的奥秘已经揭开,原来它具有自我修复能力。在传统的硅半导体太阳能电池材料中,某些化学键比较容易破坏,而铜铟镓二硒化物半导体中,游离的铜原子容易通过晶体迁移,扩散到晶体中的破坏…  相似文献   

5.
 据英《新科学家》1999年8月28日报道:以色列特拉维夫韦茨曼科学研究所的化学家戴维·卡亨最近发明了一种新型的价格便宜效率高寿命长的太阳能电池, 它比硅太阳能电池更有效地吸收阳光, 用很薄的一层膜就能发电, 且稳定性极为惊人, 即使在强烈的阳光下曝晒也能“安然无恙”.这种太阳能电池是用一种铜铟镓二硒化物络合物半导体制造的。这种半导体材料极为稳定的奥秘已经揭开, 原来它具有自我修复能力。在传统的硅半导体太阳能电池材料中, 某些化学键比较容易破坏, 而铜铟镓二硒化物半导体中, 游离的铜原子容易通过晶体迁移, 扩散到晶体中的破坏点, 修复被破坏的化学键。  相似文献   

6.
按照参与回收废旧产品的回收主体的不同,将企业废旧产品的回收模式分为生产企业自建回收系统模式、外包回收模式和生产企业联盟回收模式,分析了各类回收模式的特点.从收益决策出发,构建了延伸生产者责任(EPR)制度框架下企业回收模式决策模型,讨论、说明了不同回收模式下生产企业可能实现的最大收益及其条件.最后,得到了利用回收材料生产新产品实现的材料费用节约是企业回收利润的增函数以及回收联盟的生产规模决定回收材料成本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如何有效回收电动汽车废旧锂电池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建立互联网+技术+服务模式,基于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联合生产者建立大型回收中心和全国性回收网络,构建国家级信息平台,实现电池编码制度和各环节可追溯,对所构建网络提出政策建议,明确各主体的责任,为电池回收模型的建立提供依据;利用AnyLogic软件的智能体理论对动力电池整个全生命周期建立模型,仿真分析未来10年电池累计存量及电池应用途径等指标变化规律。仿真数据表明回收模型在建立初期投入较大,回收效率较小,中期见效明显,后期持续平稳的增长,该模型能够实现废旧电池的有效循环利用。  相似文献   

8.
《呼和浩特科技》2006,(3):10-11
一、电子废弃物的再循环利用:企业的责任解决电子废弃物的最好办法,就是减少或消除电子废弃物,鼓励技术创新,从产品设计上体现循环理念;鼓励清洁生产,从源头上削减电子废弃物的产生。作为生产者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不仅要在技术上解决废弃物循环利用的问题,而且要在产品设计和生产工艺的选择时考虑循环利用的问题。生产者不仅要承担产品设计、生产的责任,而且还要承担产品回收、安全处置、再循环利用的责任,真正实现产品“从摇篮到坟墓”的全程设计。同时,激励生产者进行再循环设计,使设计出的产品具有更长的生命周期,以减少电子废弃物的数量;原料的选用以及部件间的结合方式,更便于原料的回收再利用。  相似文献   

9.
正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共蒸发系统仪器英文名:CIGSe solar cell coevaporation System规格型号:MBE060CB01制造商:中国科学院沈阳科学仪器有限公司产地:中国主要技术指标:1、超高真空获得:极限真空度6.6×10~(-8)Pa;真空室检漏率小于5×10~(-8)Pa·L/s;短时间暴露大气并充干燥氮气抽至5×10~(-4)Pa,小于40分钟。2、分子束源炉:设备共安装5个分子束源炉,加热器材料选用Φ1高纯钽丝,支撑骨架和绝缘件选氮化硼件成型,加热器四周和底部有多层热屏蔽层。控温器选用日本产品,有计算机通讯接口。测  相似文献   

10.
《广东科技》2009,(17):12-13
太阳能发电的发展瓶颈在于其高昂成本,其中又以太阳能薄膜耗资最大。但在7月初由广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聚焦广州、投资未来,2009跨国公司论坛”上,中港合资建设4条25MWCfGS(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生产线及CIGS薄膜太阳能电池生产技术研发中心的协议隆重签署,国际领先的低能耗、低成本的薄膜太阳能电池制造技术正式落户广州,标志着我省的太阳能发电事业将迎来新的契机。  相似文献   

11.
太阳能光伏(PV)系统在我国的应用十分广泛,但还缺乏其在不同区域的资源利用潜力分析.建立了太阳能光伏发电潜力评估方法,通过搭建实验台研究3种常用太阳能光伏系统的转换效率和环境参数的关系,并拟合出光伏效率方程.借助地理信息系统(GIS)平台的空间分析功能研究我国各地太阳能辐射强度频数和发电潜力空间分布.通过分析发现单晶硅组件在我国西北和北方地区高达200kWh/(m2·a)以上,适宜发展PV系统,而西南地区仅约130kWh/(m2·a),可以为各地发展太阳能和制定能源发展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构建了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在内的产品生命周期模型.基于社会福利最大化的视角,在一个统一的模型中探讨了最优循环性管制标准和减量化管制标准的确定问题,以及影响最优管制标准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要素投入的边际产品价值等于其净价格是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的条件;而回收再利用成本、要素的边际贡献、物质投入的价格、废弃物的处置费用是影响最优管制标准的重要因素.因此,政策制定者在制定EPR管制标准时,不能片面追求环境绩效还应兼顾经济绩效,以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  相似文献   

13.
在不同回收主体模式下,比较分析政府激励对废旧家电回收处理的影响.根据中国废旧家电回收处理的实际状况,分别建立三种模式下考虑前期固定投入的废旧产品回收模型.然后通过数值仿真,从消费者社会环保意识、政府财政补贴、税收政策、政府监管四个方面分析其在生产商负责回收处理模式和第三方负责回收模式下的影响;利用三种模式下政府激励的影响分析总结出我国废旧产品回收处理应该采取的回收策略,即生产商负责回收处理的"生产者延伸责任制",并对我国废旧家电回收处理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为了减少单位产能所需的电池面积和降低光伏系统发电成本,采用低倍聚光器将太阳光汇聚在光伏电池上,对太阳电池进行低倍聚光.设计双V型槽式低倍聚光光伏系统,利用太阳跟踪系统和数据采集系统研究了在不同聚光条件下,常规单晶硅太阳电池组件的短路电流、开路电压、最大功率等电池特性参数,利用在电池组件下加装散热器来解决聚光后组件温度升高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双V型低倍聚光后,电池功率提高了27%,短路电流提高了25%,开路电压和填充因子变化不大,电池表面温度升高到44.8℃.利用双V型槽式低倍聚光光伏系统,增大了电池组件发电功率,为使用简单可靠的聚光器降低光伏系统发电成本提供了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Solar-driven high temperature radiant cooling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olar energy is widely used 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renewable energy. In addition to the growing applications of solar PV and solar water heater, solar cooling is also considered very valuable and the related researches are developing fast because of the synchronism between solar irradiance and building cooling load. Current studies mainly focus on the high temperature solar collector technique and heat-driven cooling technique, while little concern has been paid to the transport process of cooling power. In this paper, the high temperature radiant cooling is studied as an alternative way for transporting cooling power, and the performance of the combination of radiant ceiling and solar cooling is also studied. From simulation and theoretical analysis results, high temperature radiant cooling terminal shows better cooling power transportation ability against conventional air-conditioning terminal, and its thermal comfort is improved. Experiment results indicate that radiant cooling can enhance the chiller’s COP (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 by 17% and cooling power regeneration by 50%. According to analysis in this paper, high temperature radiant cooling is proved to be suitable for solar cooling system, and out work can serve as a reference for later system design and promotion.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Grant No. 50876064)  相似文献   

16.
对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的相关研究及关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简要回顾,并运用波特的钻石理论模型框架,从新的视角对影响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而且分析视角并不仅仅局限在国内,也将国外发展情况和促进政策融入到整个分析中,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我国西南部的大部分地区,气候干湿季分明,水能与太阳能形成了良好的互补,微水电和光伏互补发电系统符合当地资源的实际情况,有很好的推广价值。文章对微水电和光伏互补系统的设计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系统的系统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邵翠平 《科技信息》2008,(23):41-42
阐述了当前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的现状。并对今后一段时间光伏发电的主要应用领域进行了预测,指出制约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最主要因素是太阳能电池的生产成本太高,要大力发展光伏发电除了降低生产成本外还必须依靠政府政策的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19.
从推动光伏产业发展的角度讨论了在我国有发展前景的光伏并网系统电路结构,对多支路、两极式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直流变换器进行了重点研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光伏电池、Boost变换器及其MPPT控制模块的仿真模型,对MPPT的主要算法进行了对比仿真,提出在早晚太阳辐射较弱的时间段,提高光能利用率行之有效的措施.仿真结果用于指导光伏系统直流变换器的设计及其控制算法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
 太阳能资源是水电、风电之后的第三大可再生能源。在全球光伏发电中,2012 年欧洲(70 GW)占主要份额,约占全球的70%;其次是中国(8.3 GW)、意大利(7.8 GW)、美国(7.8 GW)和日本(6.9 GW)。2006 年以来,中国新增装机容量年增长速度达200%~500%,远超过国际新增装机发展速度。分析了全球和中国光伏产业发展现状及中国太阳能资源分布特征,研究了中国太阳能资源的变化特征和影响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的气象因子的时空变化特征,探讨了其对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的可能影响。1961-1990 年中国到达地面的太阳能呈减小趋势变化,1991-2000 年呈增加趋势变化。气象因子(如云、沙尘、雾和霾)可能影响到达地面太阳能资源情况。在中国,总云量和低云均呈北少南多形式分布;近30 年来,中国总云量略呈减少趋势变化,低云略呈增加趋势变化。沙尘天气主要发生在中国西北地区,沙尘日数呈明显的减少趋势变化。雾和霾主要发生在中国东南部区域的局部地区,近30 年来,雾日明显减少,霾日快速增加。在中国不同区域,主要影响光伏发电效率的天气现象不同,其影响程度也有所不同,变化特征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