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研制了一种改性脲醛树脂堵剂 .以聚丙烯酰胺为改性剂加入尿素、甲醛的反应体系中 ,经加成、缩合及缩聚反应生成具有一定弹性的脲醛树脂 .该树酯的制备反应受组分质量分数、反应温度、反应体系 p H值等的影响 ,在 2 5~ 80℃的条件下 ,反应时间为 1 .5~ 1 3.0 h,生成的改性脲醛树脂不溶于水 ,在盐水溶液中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在碱性水溶液中易于解溶 .反应配制液黏度低 ,可注入油水井不均质储层的大孔道及高渗透带 ,在储层温度下生成树脂而起到调剖或封堵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三聚氰胺、聚乙烯醇作为改性添加剂,对脲醛树脂胶粘剂进行改性。通过控制适当的反应条件和设计合理的工艺过程,在不过多提高改性成本的前提下,研制出一种具有高耐水性、抗龟裂性和耐老化性的脲醛树脂胶粘剂。  相似文献   

3.
以碱水解后的大豆分离蛋白(SPI)为改性剂,替代一定量的尿素,制备大豆分离蛋白改性脲醛树脂,以改善脲醛树脂的胶合强度、游离甲醛释放及储存稳定性。分析了SPI的甲醛反应能力,以及改性脲醛树脂的胶合强度、热稳定性和生物降解性。结果表明,当SPI水解时间40 min,甲醛的反应能力达到59.23 mg/g,水解SPI尿素替代率对脲醛树脂的黏结性影响最大; 当水解温度85 ℃,SPI取代尿素质量的15%时,优化后的树脂胶合强度达1.16 MPa。DSC分析表明改性树脂(SPI/UF)与脲醛树脂(UF)相比,比热容差减少了18.7%,SPI/UF树脂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SPI/UF树脂经微生物接种培养后,20 d时树脂表层有霉菌生成。  相似文献   

4.
改性脲醛树脂合成工艺与性能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了不同工艺、参数条件下合成改性脲醛树脂性能指标的变化趋势,以及不同工艺参数对改性树脂胶合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成反应阶段,pH的降低对改性脲醛树脂各项性能的提高有利;升高反应温度可以改善改性脲醛树脂的综合性能,适中的加成反应时间有助于改性脲醛树脂的各项性能的改善;缩聚反应阶段,pH的降低不利于储存期的延长,但对改性脲醛树脂其他性能的提高均有较好影响,缩聚反应的温度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改性脲醛树脂综合性能的提高;初摩尔比明显地影响储存期,初摩尔比高则储存期长;甲醛释放量随初摩尔比降低呈升高趋势。  相似文献   

5.
胜利100号沥青合成改性COPNA树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胜利100号沥青为原料合成了改性COPNA树脂,改性COPNA树脂需要在COPNA树脂的侧链上接入含-Si(Oet),基团的偶联剂分子,以使其比改性前对石英砂具有较强的亲和性、较高的热稳定性及抗压强度.试验考察了改性COPNA树脂的合成条件、溶解性、热稳定性和固砂性能等.实验中,选择“南大-42”为硅烷偶联剂,“COPNA树脂与偶联剂”的质量比例为“200:0.5”,于85~90℃温度下,搅拌反应6h,生成改性COPNA-B树脂;以苯甲醛为固化剂,可使得改性COPNA树脂在400℃以下时,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及抗压强度.试验表明,改性COPNA树脂可用作高温油井防砂材料和稠油热采防砂材料.  相似文献   

6.
三聚氰胺改性脲醛树脂化学结构及反应过程的13C-NMR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13C-NMR可以很好地解析采用传统工艺(碱-酸-碱工艺)合成三聚氰胺改性脲醛树脂反应过程中的结构变化,并可推测其发生的反应.结构分析表明:在保温反应开始阶段,尿素与甲醛之间的反应主要为加成反应,产物以一羟甲脲和二羟甲脲为主,并有少量三羟甲脲生成;三聚氰胺与甲醛的加成反应产物为一羟甲基三聚氰胺和二羟甲基三聚羟胺;缩聚反应已经发生,一羟甲脲,一羟甲基三聚氰胺,一羟甲脲与一羟甲基三聚氰胺间的缩聚反应已经开始,分子间以醚键和次甲基键连接为主.保温反应结束直到整个反应结束,缩聚反应为主要反应类型,三聚氯胺改性脲醛树脂中存在着3种反应体系:尿素甲醛的反应体系、三聚氰胺甲醛反应体系和三聚氯铵尿素甲醛共缩合反应体系.  相似文献   

7.
碱法造纸废液与苯酚、甲醛反应,生成的改性水溶液在200~300℃的高温条件下能生成凝胶,其胶凝时间为24~8小时,胶凝时间受组分的浓度、胶凝反应温度、溶液的pH值、溶液含盐量等因素的影响,生成的凝胶具有较高的强度,且耐高温,不溶于水,将其用于蒸汽开采稠油中,对不均质地层的高渗透层进行封堵,可提高稠油采收率。  相似文献   

8.
以沥青为原料制备油井高温防砂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沥青中的稠环芳烃为原料的改性COPNA树脂可用作高温防砂材料,该材料具有原材料易得、价廉,且在高温下(400--500℃)长期不分解,抗压强度高等特点.根据COPNA树脂的溶解性及热稳定性实验结果阐述了改性COPNA树脂作为防砂剂的优点,并对以胜利100号沥青为原料合成的改性COPNA树脂的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9.
改性石灰吸收HCl气体过程中的物理化学特性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用NaOH溶液处理CaO生成的改性石灰在350~760℃温度段对HCl气体吸收效率较原始石灰有显著的提高.通过对改性石灰吸收HCl气体过程中物理化学特性的研究来分析改性机理,研究表明:改性石灰的表面结构不规则,晶体规则化程度也较低,煅烧时分解速度较慢,新反应面的出现速度适应反应持续进行的要求,反应后的产物层多孔,这些均有利于对HCl的吸收.原始石灰在不同温度下反应后的产物种类相同,而改性石灰的产物成分在各温度下不一致.此外先生成的产物如CaCl2·2H2O可与未反应的石灰结合形成固溶体CaCl2·Ca(OH)2·H2O.  相似文献   

10.
利用尿素与甲醛反应生成脲醛树脂包覆棕榈酸/肉豆蔻酸共熔物制备出相变储能微胶囊,微胶囊的相变温度为53.6℃,相变潜热为136.3J/g,中位径为16.77μm,热稳定性试验显示微胶囊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交联壳聚糖的合成及其对Cu2+的去除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使化学改性后的壳聚糖既具有较高的吸附效率,又能在较广泛的pH值范围内使用,将壳聚糖与硫氰酸铵(NH4CNS)、一氯乙酸(CH2ClCOOH)进行接枝反应,引入硫脲基和羧基两个配位中心,再与戊二醛交联生成具有网状结构的交联壳聚糖,红外光谱图表明发生了预期的接枝和交联反应.通过正交实验确定最佳的接枝奈件和交联奈件,并用合成的交联壳聚糖吸附Cu^2 .研究结果表明,壳聚糖与硫氰酸氨、一氯乙酸的摩尔比为1:1.2:1.2、50C、反应2h条件下进行接枝反应的产物,在理论交联度为30%、反应体系pH=8、反应4h奈件下与戊二醛进行交联,交联产物得率较高,对Cu^2 去除效率为98.10%.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三聚氰胺改性脲醛树脂胶粘剂的性能。方法反应温度、pH值、甲醛尿素摩尔比、PVA的用量、三聚氰胺的用量等对脲醛树脂胶液的粘度、稳定性、耐水性、胶合质量的影响。结果控制反应温度80℃,PVA用量为尿素与甲醛溶液总质量的1%,pH值为5.0,甲醛与尿素摩尔比为1.6,三聚氰胺用量为10%时合成的胶粘剂游离甲醛含量为0.052%,耐沸水时间为163 min。结论控制适当的条件,胶粘剂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13.
煤燃烧过程中锡的氯化物生成机理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量子化学MP2方法对煤燃烧过程中的氯化亚锡系列化合物生成反应机理和反应动力学进行了理论研究.通过计算确定了4个反应体系的反应物、产物、中间体和过渡态的构型,在SOD基组水平上计算了它们的能量.同时,也用经典过渡态理论计算了这4个反应体系的反应速率常数.经研究发现:在煤燃烧反应中,Sn(^3P0)与HCl、HOCl反应可生成SnCl,而SnCl很快被HOCl、HCl氧化生成SnCl2.因此在煤燃烧反应中,不能被控制收集的Sn(^3P0),有可能在燃烧温度降低时生成离子态的锡氯化物而被污染控制系统进行有效地收集.该结论为煤燃烧过程中Sn(^3P0)的污染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聚乙烯醇改性脲醛树脂化学结构及反应的13C-NMR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13C-NMR解析了采用传统工艺(碱-酸-碱工艺)合成聚乙烯醇改性脲醛树脂反应过程中的结构变化,并推测其反应.结果表明:碱性条件下,甲醛与尿素以加成反应为主,反应生成大量的-羟甲脲,尿素全部参与反应,甲醛此时以聚合状态存在,同时也有缩聚反应的发生;酸性阶段以缩聚反应为主,形成以亚甲基键或醚键连接大分子体系,聚合状态的甲醛已全部分解,并以甲二醇的形式参与缩聚反应;第3次尿素的加入明显地降低了反应体系中的游离甲醛含量,同时生成物主要为-羟甲脲.聚乙烯醇单体的化学结构在13C-NMR上有较好的表征,但可以证明有聚乙烯醇缩甲醛生成的化学位移未被检测到,因此在该实验范围内,没有聚乙烯醇缩甲醛生成.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水/有机两相催化体系中,水溶性钌络合物催化剂AC—1催化卤代芳香硝基化合物中硝基的选择性加氢反应.以对—氯硝基苯为底物,考察了表面活性剂种类及浓度、反应温度、氢压、催化剂浓度和反应时间等对反应转化率和选择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反应有明显的影响,其中以添加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效果最好.当反应条件为90℃,氢压4.0MPa时,反应5h,对-氯硝基苯转化率可达100%,生成对—氯苯胺的选择性可达99.9%.该催化体系对其它卤代芳香硝基化合物的选择性加氢也具有很高的活性和选择性。  相似文献   

16.
采用一步法合成了三聚氰胺树脂和脲醛树脂。分别对氢氧化镁阻燃剂进行微胶囊化改性,通过对其FTIR、SEM、TEM、TG DSC、XRD,以及添加至高聚物中后进行复合材料常规力学性能测试和极限氧指数(LOI)的测定,研究微胶囊化改性超细氢氧化镁的改性效果。结果表明,三聚氰胺树脂和脲醛树脂被成功包覆在氢氧化镁表面,并且改性后氢氧化镁热稳定性良好,粉体与聚合物基体之间的界面粘结性得到提高,与未改性氢氧化镁相比机械性能有较大提高,其极限氧指数较低密度聚乙烯有很大提升。其中,以反应温度70 ℃、包覆量15%的微胶囊化改性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7.
用过硫酸铵((NH4)2S2O8)/亚硫酸氢钠(NaHSO3)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制备了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VTES)改性甲基丙稀酸甲酯(MMA)/N烯酸丁酯(BA)聚合物乳液,研究了不同引发体系和反应温度下的时间-转化率曲线,得出该体系的最佳实验条件为VTES(质量分数)为10%,氧化剂与还原剂摩尔比为1:1,反应温度为50℃.在对乳液和乳胶膜的性能研究中发现,VTES的加入显著提高了乳胶膜的耐水性.由于交联结构的形成,乳胶膜的抗拉强度明显提高,但断裂伸长率有下降.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普通石灰和改性石灰吸收HCl气体对应的平衡分压随温度的变化、石灰的热分解规律,以及温度对石灰吸收HCl气体的最大反应率的影响,确定了焚烧炉烟气中HCl气体的最佳干式净化温度.研究表明:随温度升高,石灰吸收HCl气体所对应的平衡分压升高;烟气中CO2分压提高,HCl的平衡分压亦升高,但是改性石灰可在一定程度上消除CO2对HCl吸收的不利影响;当反应产物中有未反应石灰存在时,HCl平衡分压会明显下降.200℃时已达最大反应率的石灰在600℃时仍能继续反应.HCl高温净化温度可确定在600℃左右,并可用改性石灰为吸引剂。  相似文献   

19.
低温催化裂解烷烃法制备碳纳米管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实验发现,甲烷可在较低温度(723K)下,在一种Ni催化剂上分解生成碳纳米管.透射电镜测试结果显示,通过此法制得的碳纤维几乎都具有管状结构.碳纳米管的外径,管长及产率明显地受催化剂的结构、性能,反应温度和原料气流速所支配.将所制得的产物浸泡在稀硝酸溶液中,溶去催化剂颗粒,经水洗,并于473K温度下烘干,可达到将碳纳米管产物与催化剂分离、纯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亚临界水条件下蔗糖尿素胶黏剂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亚临界水条件下以蔗糖代替甲醛合成了类似于脲醛树脂的绿色环保型胶黏剂.通过平行实验初步确定了反应配比、温度和反应时间;再用正交实验法对催化剂种类(酸)、催化剂用量、反应配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进行了优选.蔗糖尿素胶黏剂合成的最佳工艺条件是:n(蔗糖):n(尿素)=5:1;催化剂为磷酸,用量4%;温度205℃;时间3m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