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2 毫秒
1.
为了升级改造某轧后冷却系统,成功将超快冷系统嵌入其中,并使之与原层流冷却系统有机结合,组成了新一代中厚板轧后冷却系统.针对原层流冷却一级系统的“黑箱”屏蔽现象,为了保持原层流冷却系统的独立性和完整性,在深入解析原层流冷却系统二级模型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冷却模式进行系统切换原则并采用“先进先出”的队列存储技术,实现了新增超快冷系统与原层流冷却系统的无缝衔接.现场应用表明,该新一代中厚板轧后冷却系统运行稳定.  相似文献   

2.
中厚板轧后快速冷却系统控制策略与控制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轧板厂原有冷却系统冷却能力弱的实际情况,为了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专门为轧板厂生产线设计了一套全新的轧后快速冷却系统.系统集成了多种先进的控制策略和控制模型,同时采用了西门子高性能控制器,实现了整个系统的全自动控制.现场应用结果表明,冷却系统功能完善,控制精度高,钢板性能得到了很大改善.  相似文献   

3.
大单重或小展宽比的中厚钢板,可以采用角轧技术进行生产,以解决因设备限制无法生产或由于多次转钢导致生产效率低的问题.基于体积不变原理和三角函数关系,推导了中厚板角轧过程的轧件形状尺寸变化公式,获得角轧实现矩形化的转角和压下量关系,建立了角轧过程转角、压下量与宽展之间的预测模型.设计了中厚板角轧过程形状预测计算程序流程,简化角轧过程的宽展计算,进行角轧形状预测程序的开发.利用角轧实验对形状预测模型进行验证,模型计算尺寸数据与实际轧制尺寸数据的最大误差为6.22%,表明角轧形状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精度.  相似文献   

4.
中厚板轧后超快速冷却系统通常采用流量-开口度曲线来加快集管流量调节速度,同时曲线标定精度直接影响集管流量调节精度.以应用于多家中厚板厂的一种新型超快速冷却设备为例,分析其电动调节阀的调节特性,给出流量-开口度曲线自动标定的有效方法.结果表明,利用该自动标定方法对集管进行流量-开口度曲线标定,在增加标定曲线维护便捷性的同时,改善了流量-开口度曲线的控制速度和精度,为提高流量控制速度和精度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5.
利用超快速冷却装置,通过控制轧后冷却路径,对某中碳钢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超快速冷却可以抑制先共析铁索体的生成,破坏原有先共析铁素体的网状分布;超快速冷却显著缩小了珠光体的片层间距;随着超快速冷却后温度的降低,实验钢的强度和室温冲击韧性同时得到了提高.高温终轧+超快速冷却工艺可以使中碳钢获得良...  相似文献   

6.
中厚板轧机全自动轧钢控制功能的在线实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介绍了中厚板轧机生产线全自动轧钢功能的实现过程.对轧制过程的手动控制和全自动控制进行对比,总结全自动轧钢控制功能的实现要点.将全自动轧钢控制功能在两级计算机控制系统中进行合理分配,通过过程控制系统和基础自动化系统协调配合,实现轧制过程的水平方向辊道控制、垂直方向道次数设定控制以及轧制道次控制等全自动轧钢控制功能.现场成功实现全自动轧钢控制功能,提高了轧线的自动化水平.  相似文献   

7.
作者通过理论分析和生产试验,开发了一种新的中厚板平面形状控制方法──轧长展宽法来控制边部形状,使轧后的板形和侧边折叠现象大大改善,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8.
根据中厚板轧制过程平面形状立辊控制的原理和现场生产数据,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建立了立轧参数的识别模型,应用效果良好。并用该神经网络模型计算,得到了各影响因素驿立轧量设定值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热轧中厚板氧化铁皮控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热轧中厚板氧化铁皮控制方法,分析了氧化铁皮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方法.试验及生产实践结果表明:降低Si和Mn含量,在成分中加入合金元素Gr可以有效抑制氧化铁皮;采用微正压、微氧化气氛快速加热对氧化铁皮有较好抑制作用;保证1 173℃以上的除鳞温度和合理除鳞设备参数,采用高温快轧、低温精轧的轧制节奏可以有效抑制中厚板氧化铁皮;轧制速度和压下率对氧化铁皮厚度和板面粗糙度有显著影响,压下率和轧制速度越大,氧化铁皮厚度和表面粗糙度越小.  相似文献   

10.
层流冷却方式对中厚板温度场影响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首钢”中厚板轧后冷却设备的布置特点,在分析中厚板轧后冷却传热特点的基础上,利用有限差分法模拟了轧后不同层流冷却方式对中厚板温度场分布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中厚板内外温差随着冷却速度的增加而加大;同等冷却速度下,为了达到相同的终冷温度,不同的层流冷却方式对中厚板厚度方向的冷却速度和温度分布产生重要的影响.为了达到相同的冷却速度,且在不加大中厚板内外温差的情况下,使喷淋冷却水变稀并且间断开启集管的方式是中厚板冷却的最佳方式.  相似文献   

11.
薄板坯连铸连轧中的板带厚度控制及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邯钢引进的薄板坯连铸连轧(CSP)中,用长行程液压缸与阶梯垫板结合的热轧板带厚度自动控制(AGC),提高了快速液压执行机构的稳定性和响应速度,以热轧机组液压AGC系统为对象,利用Matlab软件对系统进行了分析,并研究了系统各主要因素对系统动态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为了进一步提高宽厚板平面形状控制精度,对PVPC模型在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4 300mm宽厚板生产线的在线应用进行研究,主要包括在线平面形状预报模型和狗骨轧制控制模型的实现。介绍了轧机平面形状计算机控制系统,并对不同控制方案的轧制效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3.
On the basis of integrating two-dimensional varying thickness finite element method with hybrid genetic algorithm, a precise model was developed to design ideal backup roll contour (Varying Contact Backup Roll, in short VCR) in finishing trains of hot rolling rapidly and efficaciously. Additionally, a lot of good actual effects of VCR, such as evident improvement of profile and flatness of strip, remarkable decrease of roll consume, excellent maneuverability and maintenance, and so on, were validated by long-term industrial tests in hot rolling strip plant of Wuhan Iron and Steel Group Corporation (WISCO).  相似文献   

14.
核子秤配料过程控制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武汉钢铁(集团)公司焦化厂的核子秤配料系统,设计了基于自适应参数积分算法的PLC控制器。该控制器在实际应用中运行良好。  相似文献   

15.
热轧直接冷却水系统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水面浮油、氧化铁皮、含油污泥,给系统的运行造成困难。以太钢2250mm热轧直接冷却水系统工艺为例,对热轧水处理工艺技术及其设备现状及特点进行了分析,以实现热轧水系统的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6.
针对板形板厚综合控制的耦合问题,通过分析板形控制系统需要先后投入平坦度反馈控制和动态凸度控制的综合系统特性,采用前馈补偿综合法设计解耦网络以完成动态轧制过程的板形板厚解耦控制。结合1700mm热连轧机实际控制系统,提出采用板形板厚增益调度解耦控制方法适应板形板厚耦合特性随实际轧制条件变化的应用需要,建立的增益调度函数集已在大型工业轧机得到验证与应用。  相似文献   

17.
热连轧层流冷却的数学模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以武钢1700热连轧厂层流冷却现场实测数据为基础,通过传热学的理论分析,确定了对流换热系数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并对7种模型结构形式进行了比较,研制了精度较高的对流换热系数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编写了模拟武钢1700连轧层流冷却过程的程序,取得了较高的模拟精度。  相似文献   

18.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开采顶板围岩崩落机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武钢程潮铁矿西区开采为工程背景,采用现场钻孔监测与相似材料模型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开采过程中顶板围岩的变形和崩落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首先,结合矿体赋存条件、地层结构和开采进程,设计两个钻孔实时监测顶板围岩的崩落规律.其次,以模型相似理论为基础,确定了所要研究模型的剖面和几何尺寸,设计制作模型,采用百分表、压力传感器和近景摄影测量等手段监测模型的应力、应变和破坏特征,并对百分表数据、应力盒数据、围岩位移和围岩破坏裂纹进行系统分析.研究成果初步揭示了金属矿山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开采过程中,顶板围岩崩落机理和地表沉陷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19.
含氮铝碳质滑动水口生产与使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介绍含氮铝碳质滑动水口的生产过程,报道了其在武汉钢铁(集团)公司第三炼钢厂的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