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解决玻璃工业发展所需纯碱供不应求的矛盾和充分利用资源,以分离后的天然碱代替纯碱。本文绘制了100°C 时Na_2CO_3—Na_2SO_4—NaCl—H_2O 四元体系的立体和投影图。分析了内蒙某地天然碱各组分的含量,通过实验处理,使天然碱中成分变为Na_2CO_3、Na_2SO_4、NaCl,在相图中找出该组成的物系点,并加水溶解和稀释,以相图为理论依据,提出了分离天然碱的实验方案。并分析了产品产率和产品中所含氯化钠的量,提出了控制蒸发溶剂量的最佳条件,从而达到了一方面使产率较高,另一方面又保证产品中 NaCl 含量不超过3%以满足玻璃生产对 NaCl 含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用交流阻抗谱法测量了771℃时共晶成分的NaClKCl熔盐中加入TiO2和BaCO3时体系电导率的变化,准确给出了771℃时共晶成分NaClKCl熔盐的电导率为1868Ω-1cm-1,确认了在NaClKCl熔盐中,TiO2与BaCO3反应生成BaTiO3时熔盐不参与反应·实验数据表明,771℃时TiO2与BaCO3在共晶成分的NaClKCl熔盐中的溶解过程可在10min达到平衡·  相似文献   

3.
以白薇种子为试验材料,用不同浓度(n=50,100,150,200,250,300mmol·L~(-1))的NaCl,Na_2CO_3和Na_2SO_4溶液处理白薇种子,探究盐胁迫对白薇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对白薇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均有明显抑制作用;3种盐对白薇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强度由强到弱依次为:NaCl,Na_2CO_3,Na_2SO_4。白薇种子萌发的耐盐适宜范围为39 mmol·L~(-1)NaCl,85 mmol·L~(-1)Na_2CO_3,217 mmol·L~(-1)Na_2SO_4;耐盐半致死浓度为64 mmol·L~(-1)NaCl,131 mmol·L~(-1)Na_2CO_3,312 mmol·L~(-1)Na_2SO_4;耐盐极限浓度为105 mmol·L~(-1)NaCl,206 mmol·L~(-1)Na_2CO_3,459 mmol·L~(-1)Na_2SO_4。盐胁迫下白薇种子生理指标可溶性糖的质量分数随着盐浓度增加而升高。NaCl处理后,白薇种子内游离脯氨酸的质量分数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Na_2CO_3和Na_2SO_4处理后游离脯氨酸的质量分数随着盐浓度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3种盐处理条件下,白薇种子发芽表现低促高抑的现象,种子内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糖的质量分数增加。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常见的无机盐类染整助剂,对Fe_3O_4-MnO_2-PAC-H_2O_2类Fenton体系,处理以亚甲基蓝为主要成分的模拟印染废水的影响.方法制备Fe_3O_4-MnO_2复合材料并将其负载到PAC表面,使其与H_2O_2组成类Fenton体系;以亚甲基蓝为主要原料制模拟印染废水,向其内投加定量的NaCl、Na_2CO_3、Na_2S和Na_2SO_4等无机盐染类整助剂,经类Fenton体系处理后测其COD及亚甲基蓝的质量浓度的变化.结果废水中Cl~-、CO_3~(2-)、S~(2-)3种离子的存在会抑制该类Fenton体系对亚甲基蓝印染废水的处理效果;废水中SO_4~(2-)的存在对该类Fenton体系处理亚甲基蓝印染废水没有显著的影响.结论 NaCl、Na_2CO_3和Na_2S对类Fenton体处理印染废水有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的效果Na_2SNaCl Na_2CO_3,在实际处理时应先减少其存在;废水中Na_2SO_4的存在对类Fenton体系处理印染废水几乎没有抑制作用,在实际处理时即使存在也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相关CaO系材料的抗水化性能,通过在CaO粉体中加入Na_2CO_3添加剂,对其进行碳酸化处理,使其表面形成一层碳酸钙保护膜,并利用正交试验法探讨了如何引入Na_2CO_3添加剂为最佳组合条件的研究。结果表明,加热温度为500℃,水蒸气温度为40℃,CO_2流量在3.5 L/min,通气时间30 min的条件下,存在Na_2CO_3添加剂的CaO粉体抗水化性效果较好,总增重率可降至13%,而吸水率可降至0.313%。  相似文献   

6.
《河南科学》2016,(10):1696-1698
通过对含镍污泥成分的分析,采用氨水/碳酸氨联合浸出的工艺对其进行处理,保持氨水质量分数为15%,固液比为1∶3,碳酸氨投加量为4%,浸出时间为150 min的条件下,含镍污泥中Ni的浸出率可达92.71%,随后外加0.05%Na_2S去除体系内的Cu、Zn等杂质,向滤液内缓慢投加Na_2CO_3溶液进行沉镍,所得产物经蒸发结晶后进行检测,其各项性能指标均符合国家所规定的各项指标.  相似文献   

7.
以母液苛性比和结晶率为考察指标,对高铝粉煤灰水热法浸出液结晶铝酸钠的行为进行了研究。主要考察了Na_2O浓度、结晶时间、结晶温度和晶种添加量对铝酸钠结晶的影响。结果表明,铝酸钠溶液中氧化钠浓度的升高和结晶时间的延长,有利于提高铝酸钠结晶率。但升高温度,会导致铝酸钠结晶率小幅下降。其次,研究还发现添加晶种能显著提高铝酸钠的结晶率,但晶种添加量对铝酸钠结晶影响不大。水合铝酸钠结晶工序优化的操作条件为:Na_2O浓度600 g/L、结晶温度60℃、晶种添加量20g/L、结晶时间16h。在此条件下,铝酸钠结晶率达到66.67%,结晶母液苛性比超过了25,能够满足循环溶出的要求。结晶获得的固相主要是水合铝酸钠,分子式为4NaAlO_2·5H_2O。  相似文献   

8.
以钾长石焙烧渣的酸化溶液为原料,Na_2CO_3溶液为沉淀剂制备高纯Al(OH)_3.实验考察了溶液终点pH值、反应温度、陈化时间、Na_2CO_3质量浓度对沉铝率的影响,得到优化工艺条件.采用化学成分分析,XRD,SEM,FTIR对Al(OH)_3粉体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50℃的条件下,加入质量浓度为300 g/L的Na_2CO_3溶液调节Al_2(SO_4)_3溶液,使其终点pH值至4.8,控制陈化时间40 min,沉铝率可达99%.得到的Al(OH)_3粉体为非晶态结构,颗粒均匀,表面粗糙,有团聚现象.  相似文献   

9.
针对冶金行业产生的高盐废水,采用纳滤-冷冻析硝耦合工艺处理NaCl和Na_2SO_4的混合模拟废水,实现对Na_2SO_4的资源化利用。纳滤实验考察NaCl和Na_2SO_4的质量浓度比、压力、流速和温度对膜分离效果的影响,同时确定纳滤工段的最优方案。冷冻析硝实验考察纳滤浓缩液浓缩倍数、冷冻温度和冷冻时间对产品中芒硝纯度和Na_2SO_4回收率的影响,确定冷冻析硝工段的最优方案,并采用分步冷冻析硝对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NaCl和Na_2SO_4的质量浓度比为5∶40、压力为3.0 MPa、流速为8 L/min和温度为30℃的条件下,经纳滤分离后的纳滤浓缩液中,Na_2SO_4与NaCl的质量浓度比≥18.51,可实现NaCl和Na_2SO_4的有效分离。在浓缩倍数为3.5倍、冷冻温度为0℃和冷冻时间为120 min时,得到的芒硝纯度在98%以上,Na_2SO_4的回收率为64.28%。采用分步冷冻析硝工艺优化后,Na_2SO_4的回收率可以提高6.39%。此工艺研究为该公司产生的高盐废水中Na_2SO_4的资源化利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焚烧飞灰热处理过程中重金属挥发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可控硅温控模式(708P)的高温熔融管式电炉,在650~1 350 ℃研究了热处理温度、时间以及载气种类(空气/氮气)对垃圾焚烧飞灰中重金属Pb,Cu,Cd和Zn挥发特性的影响,同时收集二次飞灰(凝结的挥发物及烟尘)并对其成分和物相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温度和时间对重金属挥发影响最为明显;在650~1 350 ℃,重金属Pb,Cd,Cu和Zn的挥发率均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其挥发率从大到小依次为Pb,Cd,Cu,Zn,挥发率最大值出现在1 150~1 320 ℃的范围内;X射线衍射仪和X荧光光谱仪分析表明,二次飞灰成分以NaCl和KCl为主,重金属Pb以双金属氯化物KPb2Cl5形式挥发.  相似文献   

11.
在260℃高压溶出黄铁矿制备高硫高铁的铝酸钠溶液,研究溶液温度、保温时间、苛性比(αk)以及Na_2CO_3,Na_2SO_4和Na_2C_2O_4等杂质对溶出液中铁质量浓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溶液温度为50℃和60℃时,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溶液中铁质量浓度略有降低;苛性比为3.0左右时,随着Na_2CO_3质量浓度的升高,溶液中铁质量浓度略有升高,而Na_2SO_4和Na_2C_2O_4质量浓度的升高则能显著提高溶液中的铁质量浓度;随着溶液苛性比的升高,溶液中铁质量浓度在苛性比为2.0~2.5之间有1个急剧升高的区间,然后逐渐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2.
通过试剂初选、试剂终选、废水处理方案确定,探究一种以碱(CaO)置碱(Na_2CO_3)的废水无害化技术.试验结果表明:在H_2O/CaO比率为6的条件下制得的石灰乳对废水处理效果最好,CaO用量是废水中Na_2CO_3摩尔质量的6倍,此时可去除废水中98%的Na_2CO_3和81%的SiO_3~(2-),用Ca(OH)_2处理也有类似效果.通过测试废水循环使用过程中的成分变化及处理后废水湿法再生旧砂所得再生砂性能,证实废水无害化技术在循环湿法再生系统中可以稳定工作,废水无害化后可反复回用.废水无害化技术所用试剂价廉易得,工艺简单,有利于水玻璃砂绿色再生.  相似文献   

13.
贝壳脱除垃圾焚烧烟气中氯化氢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解决海岛生活垃圾焚烧中消除HCl问题,研究贝壳代替传统钙基吸附剂可行性。利用贝壳、Ca(OH)_2和Ca CO_3对高温模拟烟气进行HCl吸附实验,讨论了温度、吸附剂成分、吸附反应平衡和Ca/Cl物质的量之比对吸附剂脱氯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高于700℃时,贝壳的脱氯效果优于Ca(OH)_2和Ca CO_3;贝壳与钙基吸附剂脱氯规律有相似之处,高温下,Ca(OH)_2首先转化为Ca CO_3来发挥吸附作用;而贝壳主要成分为Ca CO_3;温度高于700℃时,贝壳吸附HCl反应的平衡浓度与Ca(OH)_2和Ca CO_3相当或更低;综合热值、脱氯效率等因素,最佳贝壳投加量为垃圾总量的9%~13%。  相似文献   

14.
日本科学技术厅无机材料研究所制成一种用于硬质玻璃以及膨胀系数相同的陶瓷或金属密封粘结的低熔点低膨胀玻璃粘结剂。这种粘结剂以SiO_2、B_2O_3、PbO为主要成分,再添加适量为抑制膨胀系数的Na_2O、K_2O以及Li_2O和降低粘结温度的AI_2O_3(见表)。制得这种粘结剂的方法和熔化普通玻璃时一样,在1300℃~1550℃熔化后冷却,然后研成粉末。  相似文献   

15.
采用熔盐法合成了ZnTiO3粉体,研究了熔盐体系、氧化物掺杂、及煅烧制度对产物相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以NaCl/KCl复合熔盐可合成近于纯相的六方ZnTiO3.MgO、V2O5和W2O3掺杂获得的粉体主晶相均为ZnTiO3;MgO掺杂量为0.3时相稳定效果最好;而V2O5和W2O3掺杂量的变化对相结构影响不明显.在800~850℃获得了稳定的六方ZnTiO3相,保温时间的延长会促进ZnTiO3的分解.  相似文献   

16.
通过浮选试验,沉淀试验,溶液组分分析等手段查明了NaCl,Na_2SO_4,Na_2CO_3对钴离子浮选的影响和影响机理。指出:以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或丁黄药为捕收剂时,NaCl,Na_2SO_4对钴离子浮选无害;Na_2CO_3因与钴离子和捕收剂离子生成溶解度较大的混配形络合物对浮选不利,捕收剂需过量添加才能使钴完全浮选。  相似文献   

17.
用 DSC 研究了几种不同成核剂对 PET 非等温结晶行为的影响,快速评价它们的异相成核作用,筛选出效果较明显的钠盐成核剂.然后根据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特征参数。结合 X-线衍射实验结果.讨论了 Na_2CO_3的含量与 PET 结晶速率的关系.结果表明,当 Na_2CO_3含量为15~20%时,异相成核作用最为明显,可使结晶温度提高近10度,结晶速率有较大幅度提高,可使 PET 在短时间内形成均匀而细小的晶粒.结合前人的工作,对 Na_2CO_3的成核机理进行探讨,认为属于化学成核作用。成核中心是 COO~-Na~+.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纯镍在900℃熔融盐w(NaCl)=25%-w(Na_2SO_4)=75%和Na_2SO_4中进行恒温热腐蚀实验,研究了不同熔融盐成分对纯镍在恒温热腐蚀期间的腐蚀特征、行为和机理.结果表明:Ni在2种熔融盐腐蚀过程中无选择性和顺序性,不存在腐蚀孕育期,腐蚀产物均以NiO和Ni3S2为主,在w(NaCl)=25%-w(Na_2SO_4)=75%熔融盐中的腐蚀速率明显大于在Na_2SO_4熔融盐中.在Na_2SO_4熔融盐中,纯镍的氧化、硫化同时进行,热腐蚀形态表现为从表面氧化膜内侧向基体内部延伸的内氧化物与内硫化物分布;在w(NaCl)=25%-w(Na_2SO_4)=75%熔融盐中,是氧化、硫化和氯化三者相互作用增强的结果,氯和硫在热腐蚀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以TiO(OH)_2和Na_2CO_3为原料、NaCl为助熔剂,在900℃温度下制备了六钛酸钠晶须,并对其进行不同温度条件下的热处理,借助DSC、XRD、SEM及UV-VIS-NIR对六钛酸钠的热解过程、物相组成、显微形貌及近红外反射性能进行分析测试,研究了其高温热稳定性。结果表明,经900℃热处理后,六钛酸钠晶须发生部分分解,生成金红石型TiO_2,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六钛酸钠晶须分解量不断增大且微观形貌随之改变;当热处理温度不高于1200℃时,样品近红外反射性能热稳定性高。  相似文献   

20.
用氢还原Ag_2WO_4制得的Ag-W复合粉烧结的Ag-W电接触合金由于晶粒细和成分均匀,能提高合金的抗熔焊性和电腐蚀性能。本文研究了Ag_2WO_4-Ag_2CO_3共沉淀的生成条件及还原工艺对所得Ag-W复合粉性能的影响,证明:AgNO_3溶液的pH值和共沉淀时Na_2CO_3的加入量影响共沉淀料的Ag含量;反应温度,特别是二阶段还原的温度和时间决定了复合粉的费氏平均粒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