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6 毫秒
1.
社会责任感在当代社会越来越重要,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是高校应承担的重要责任之一.物质责任感是社会责任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完善大学生人格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当今大学生普遍存在物质社会责任感削弱甚至缺乏的现状.生态问题是20世纪以来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加强高校生态道德教育,培养大学生生态意识,已成为高校德育的新课题.本文以生态德育为契机,对如何利用生态德育加强大学生社会物质责任感培养进行了探索,目的使当代大学生能更好地担负起时代、社会、国家赋予的重任.  相似文献   

2.
郭旭娟  冯蕾 《科技信息》2014,(11):77+91
当代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他们所表现出的社会责任感是国家的意志体现,同时也反应了祖国教育事业的成就。本文将在了解社会责任感概念的基础上,从而深入分析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提出提升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途径,以期能为改善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提供一点思路。  相似文献   

3.
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相互配合和共同努力。家庭作为大学生成长的摇篮,担负着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任。家庭教育出现问题,将直接影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养成。因此,要尽可能消除家庭教育中的不利因素,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养成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群体具备较高的社会责任感,不仅是大学生能够为社会做出贡献的重要前提,而且也是大学生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基础,为此,如何有效提升高校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则是高校教育工作者需要关注和探索的重要问题。该文在对强化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工作的意义做出分析与论述的基础上,对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策略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5.
构建基于计算机自适应的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测验的题库,并基于真实数据模拟CAT过程,检测CAT的测验效率并探讨用CAT测量社会责任感的可行性.使用探索性因素分析对测验进行单维性检验,根据项目反应理论选择高质量的项目,构建基于计算机自适应的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测验(CAT-SRS).然后,基于纸笔测验的实测数据进行CAT模拟,验证CAT-SRS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CAT-SRS符合项目反应理论等级反应模型的假设,各个参数比较理想,测量结果与5个原量表纸笔测验结果的相关性较高.CAT-SRS可在测验长度较短时实现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准确测量.  相似文献   

6.
社会进步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高校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问题,本文就社会责任感的相关内涵、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以及缺失原因等予以阐述。希望以《弟子规》学习为契机,吸取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教育资源精华,为新形势下加强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提供一定的指导与帮助。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加速发展,物质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作为社会高知人群的当代大学生的公民责任感却出现了缺位,轰动一时的西安药家鑫事件就是一个典型的事例。药家鑫事件充分反映了当前代大学生的道德责任感淡漠、法律责任感扭曲、社会责任感荒芜。重建当代大学生的公民责任感,需要对大学生加强公民责任感教育、重建责任主体、健全监管体系,增强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充分发挥社会媒介的正面舆论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8.
文章针对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淡化的客观现状,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淡化的原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主张通过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人生价值观教育和集体主义教育等途径,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9.
张玉芬  任皞 《科技信息》2014,(15):108+191
近年来,有关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失落的现象引发全社会的关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当今社会对于高素质人才的社会责任感提出更高要求。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地,亟需解决如何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的焦点问题。深入探究影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养成的因素,采取有效措施教育引导大学生适应新形势,树立新形象,勇于奉献,将对担负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大学生成长具有强烈的现实使命。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个性发展与社会责任感培养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形成和发展是他们逐步成熟的开始。如何使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不断增强 ,使他们关心社会的发展 ,并把它与自身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成为一种信念和情感 ,升华为主人翁责任感 ,这是需要认真思考的重要课题。大学生良好个性的发展有助于其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而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又为大学生良好个性的形成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时代内容 ,二者是一个互动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某高校本科生的随机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主流是积极的、正确的、强烈的,但由于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也有部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是消极的、错误的、弱化的。进一步增强和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需要社会、家庭、学校的教育和引导以及大学生自我教育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2.
新时期,如何有效地培育和加强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已经成为社会关注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热点问题,同时也是高等教育自身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从本质上来讲,社会责任感集中反映了个体对国家、社会的价值取向。总体来讲,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不仅要内化于心,还需要外化于行。对此,高校在培育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过程当中,要加强模式创新,高度注重大学生服务区域社会的实践探索。该文提出了以志愿服务为载体来进行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思路与方法,着重于就其重要意义及培育路径展开了详细论述和探究,  相似文献   

13.
社会责任感是当代大学生成才的必然要求及其应该具备的基本品质。然而近年来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有逐渐淡化的趋势,因此如何培育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已成为目前高校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以中国革命精神与革命文化为主要内涵的红色资源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在培育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中具有其特殊的价值和功能。充分利用红色资源的优势,有助于培育大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增强大学生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淡化原因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社会利益主体多元化,社会环境日渐复杂,价值取向也在多元化,淡化甚至遗弃社会责任意识之风气悄然滋长,部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缺失现象也日趋明显。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强弱关系到他们成功承担起历史使命的程度,因此有必要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淡化原因进行探讨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5.
“时代新人”是我国高等教育对于“培养什么人”这一重要问题的现实回答,对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和塑造至关重要。本文依托“全国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研究高校联盟”统一编制的《大学生社会责任感量表》,针对天津科技大学理工类专业学生调查数据,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形成环节以及不同维度展开具体分析,发现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平衡性、目的性、差异性的特点。结合研究结果,从课堂教学、高等院校及家校联动三个角度为高校开展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提出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6.
建筑类专业大学生的培养不仅仅要遵守普通的职业准则,还要遵守更高的道德标准,以公共的利益为核心。通过社会责任感养成教育有利于引导建筑类专业大学生服务社会,自我实现和人民安居乐业的梦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养成的必然要求。本文探讨建筑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养成教育的路径。  相似文献   

17.
社会责任感是当代大学生成才的必然要求及其应该具备的基本品质。然而近年来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有逐渐淡化的趋势,因此如何培育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已成为目前高校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以中国革命精神与革命文化为主要内涵的红色资源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在培育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中具有其特殊的价值和功能。充分利用红色资源的优势,有助于培育大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增强大学生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问题可以说是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兴衰问题。责任感属于道德范畴,教育工作者需要从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实践四个路径努力来促进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养成。  相似文献   

19.
浅谈对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重要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群体是社会中具有专业理论知识优势的群体,他们所处的位置一端连接着理论最前沿的创作地——高校,另一端连接着就业岗位,是能直接把理论运用于实践对社会产生实质性影响的主体。同时,大学生群体绝大多数是成年人,他们的思想、行动对社会的影响都是直接的和实在的。大学生社会责任的承担关系着自身的成长,关系着社会发展的兴衰。从大学生特殊的社会身份与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入手,分析了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并提出了落实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需要注意的几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20.
社会责任感是人类社会道德的基本结构,是整个社会发展的基石.大学生作为社会的精英群体,应该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通过对在校大学生现状的调查,分析了当前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不强的主要原因,结合西北工业大学多年的实践,总结出一条通过国防教育、创新教育、诚信责任教育等措施来提高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有效途径.多年的实践证明,这些教育形式对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是行之有效的,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