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周华  钱谊  徐惠  蒋明康  郑麟  李升峰 《河南科学》2006,24(1):138-142
生态足迹方法在森林自然保护区的研究中尚不多见,本次研究在生态足迹方法引入到鹞落坪森林自然保护区的可持续问题研究中的同时,从生态环境特征以及生态管理角度考虑,以安徽省为背景重新进行生态足迹分析.结果发现在全球背景下及安徽省背景下,总生态承载力都是满足总生态足迹的,但是林地部分生态足迹超过了林地的生态承载力.要想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改变当地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目前该地区只是处于亚可持续发展的状态.  相似文献   

2.
辽宁老工业基地改造中的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通过运用国际上流行的生态足迹模型对2001年辽宁省及其14个城市的生态负荷与生态容量进行了详细的计算和结构、布局分析.结果表明辽宁省除锦州外,其他城市的生态负荷均超过了其生态容量,产生生态赤字,全省人均生态赤字为1.31 hm2;生态足迹赤字表明辽宁对生态生产性土地消费需求超过了其生态容量,区域发展模式处于相对不可持续状态.化石能源消费是生态负荷的主要来源,全省该项足迹为1.63 hm2·cap-1,占总足迹的67.3%;上述生态赤字较高的5市的化石能源足迹比例也比较大,均在75%以上.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的旅游资源特点及其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就管理、资金、基础设施优化以及精品促销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力求促进净月潭森林公园建设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相互协调,同时提出了加强森林生态旅游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4.
构建了旅游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和计算方法,对咸阳市2007年旅游生态安全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引用人均旅游生态足迹和人均旅游用地承载力的比值来判定旅游地生态安全的状况.结果表明,2007年咸阳市人均旅游生态足迹为0.019 236 hm2,其中交通生态足迹最大,占到86.24%;其次是餐饮,为8.12%.人均旅游用地承载力为0.17 hm2,生态安全度为0.11,处于一种理想的状态.参照旅游环境容量计算结果,表明该研究结果较为准确地反映了咸阳市旅游生态安全状况.  相似文献   

5.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舟曲县生态承载力空间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对甘肃南部地质灾害多发区的舟曲县进行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分析.舟曲县2012年人均生态足迹均衡值为1.885 7 ha/人,而人均生态承载力均衡值为1.020 2 ha/人,整体处于生态赤字状态.其中草地产生生态赤字最为严重,水域和林地处于生态盈余.舟曲县有6乡呈现生态赤字,处于生态赤字的乡镇体现了对区域内白龙江流域水资源利用的依赖性.运用生态足迹模型分析舟曲县各乡镇生态承载能力,可为进一步开展定量化区域生态风险评估和流域的生态环境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的旅游资源特点及其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就管理、资金、基础设施优化以及精品促销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力求促进净月潭森林公园建设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相互协调,同时提出了加强森林生态旅游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7.
德州市2002年生态足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生态足迹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利用相关的统计资料,计算和分析了德州市2002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结果表明:德州市的人均生态足迹为1.8045797 hm^2,人均生态承载能力为0.612618hm^2,人均生态赤字为1.1919617hm^2,目前的发展处于不可持续状态.在此基础上,系统地分析了其成因,提出了解决方案,并对计算过程中发现的生态足迹法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河南省2005年可持续发展能力测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中强  苗长虹 《河南科学》2007,25(2):331-334
生态足迹模型通过测度人类利用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的数量,来定量评估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从而确定区域发展是否仍处于生态承载力范围之内.基于2005年数据,对河南省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2005年河南省人均生态足迹为2.700 082 hm2,人均生态承载力面积为0.810 490 3 hm2,生态赤字为1.889 179 hm2,说明河南省的发展当前处于不可持续状态.  相似文献   

9.
山西省2006年生态足迹的计算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生态足迹方法,以2007年山西省统计年鉴为基础,对山西省2006年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全省生态足迹为3.596 hm2/人,处于不可持续状态.  相似文献   

10.
生态足迹作为一种对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定量度量方法,在评判生态可持续发展、地区生态安全、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间的关系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根据生态足迹分析方法通过对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和生态盈亏的分析,构建人口容量的计算模型,并将模型应用于金华市的人口容量分析中,以期为区域的社会、经济与生态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依据与指导。  相似文献   

11.
运用生态学的观点,提出了为改善城市环境,亟需构筑广域绿化系统、引入森林公园模式、拓展城市绿化空间,重新恢复良好的城市绿地环境质量,创建生态型城市.  相似文献   

12.
基于生态敏感性分析的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空间结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敏感性区域的城市用地是城市建设和土地利用规划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在生态敏感性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城市功能分区和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对于构建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具有重要意义.借助TM影像、地形图等基础数据挖掘出研究区坡度、植被覆盖度、土地利用现状等参数信息,结合可持续发展和环境友好型的理念,通过构建生态敏感性分析指标体系对土地利用类型进行因子分析和相关分析,在ArcGIS软件叠置、缓冲等空间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研究区的土地利用现状和相关规划资料对长春净月经济开发区的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空间结构模式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结果表明:长春净月经济开发区的土地利用形成了以“一区、三镇、七个中心村”为骨架,以主题公园区、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生态农业区为基质,以伊通河和开发区内主次干道及其绿化带为廊道,以森林公园、旅游度假区、大小水库、各类型用地为斑块的土地利用功能组织和空间管制模式.这种模式是基于城市边缘区地域单元自然生态条件和资源环境承载力,在充分考虑地形、地貌、坡度、植被、人类活动及城市化影响下,通过各生态敏感性区域有组织的层次更替、梯度变换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网络型土地利用方式.梯形梯度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客观反映了开发区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双重压力下土地利用的一般特征,既保证了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对土地的需求,又实现了城市建设和工业发展对生态环境影响的最小化,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的土地利用空间结构模式.  相似文献   

13.
参考企业柔性的定义,首次提出了生态工业因柔性的概念,并针时国内外尚无生态工业园评价体系这一状况,具体给出了生态工业园评价指标体系的划分,在评价方法上运用层次分析法。该方法有利于将定性与定量结合起来,并使专家评价与科学计算相互补充,具有系统、全面、科学可靠和简单实用等特点,便于政府和生态工业园管理人员以此方法进行决策,从而不断地对生态工业园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14.
陶莉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20(21):131-132,139
矿山公园是以矿业遗迹为核心景观,体现矿业发展历史文化内涵,具备研究价值和教育功能,可供人们游览观赏、科学考察的特定的空间地域。针对我国目前矿山公园植物种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矿山公园植物种植应遵循的5个原则,并引用实例说明适合矿山公园种植的植物类型。  相似文献   

15.
上海市莘庄工业园生态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述了工业园生态化的迫切性,并以上海市莘庄工业园为例,采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法对莘庄工业园区发展的平衡性、生态化现状进行评价,分析了其生态化改造的优劣势,并结合工业生态学理论和实施原则,提出了莘庄工业园未来生态化改造的主要措施以及资源回用和绿色服务产业建设的框架.  相似文献   

16.
流域生态安全研究的历史阶段划分——以汾河上游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认为流域生态安全问题具有深刻的历史渊源,与生产技术水平相应,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区的生态安全阈限应是一个动态数值。以汾河上游为例,从人口、政策、技术等对生态环境干预度较高的人文因素入手,以森林、草地覆盖率变迁、水土流失程度为主要指标,对流域生态簧全历史阶段划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受损河岸生态系统近自然修复实验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以流经东北师范大学净月校区的中小河流为对象,在传统的水利工程设计中纳入生态学原理,以为生物提供生存空间为核心,根据恢复生态学人为设计理论采用工程和植物技术相结合的方法构建初始河岸生态系统.并着重对其恢复过程中生态系统动态、定量化的评价指标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1990年、2000年、2010年和2018年4期遥感解译的土地利用数据,采用土地利用动态度、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和敏感性分析等方法,分析了研究区的土地利用变化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同时以ArcGIS软件为支撑,探讨了天山大峡谷国家森林公园在不同时期内的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ESV)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990—2018年天山大峡谷国家森林公园草地和农村居民点面积呈增加趋势,其他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呈减少趋势; 2018年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比1990年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减少28.35万元; 不同土地类型生态敏感性均小于1,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单位面积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系数不敏感.研究区域土地利用总体处于发展期,由于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整体减少,所以其生态环境受到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19.
我国草原生态旅游发展现状与问题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我国天然草原超载过牧、退化严重的背景下,草原旅游开发成为保持草原生态和发展经济的首选途径,如何保持草原生态系统平衡、科学合理开发利用草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针对我国草原生态旅游开发和发展状况,阐述了草原生态旅游发展的重要作用,分析草原资源利用、草原旅游产品开发、草原旅游科学研究等草原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草原法律法规、科学合理规划等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20.
采用定量方法评估武功山国家森林公园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为武功山国家森林公园建设提供依据.武功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总价值每年达26.954×108元.在各类服务功能价值中,调蓄功能最高,占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值的33.4%,其次是涵养水源价值,占总价值的25.3%,水源供给价值和固碳释氧价值也较高.说明武功山国家森林公园主要的作用表现为水资源保护和调节大气.在武功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中,直接经济价值为3.48×108元,间接经济价值为23.474×108元,是直接经济价值的6.75倍,应该在保护好现有良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发展生态旅游,促进公园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