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研究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4+5油层组的物源及沉积特征.基于露头和岩心等资料,分析古水流方向、重矿物、轻矿物以及岩屑类型在平面上的差异分布特征,探讨靶区的物源方向及砂体分布特征.研究表明:陇东地区主要受东北、西南方向两大物源体系影响,西北和南部控制较弱,但仍有混源沉积的特点;物源供应的差异导致砂体分布具有明显差异,靶区东北部的长4+5油层组沉积速率更快、砂体更厚,多期叠置特征明显;长4+5油层组发育曲流河三角洲相(东北部)、湖泊相(中部)和辫状河三角洲相(南部至西南部)3类沉积,由长4+51亚组至长4+52亚组湖泊发生明显的萎缩,砂体进积特征明显.研究区长4+5的砂体主要受物源方向控制,东北部曲流河三角洲砂体较其他地区厚度大、连通性好.  相似文献   

2.
定边罗庞塬地区长8油层组是定边油田主力产油层,储层及石油分布非均质性很强,长8油层组沉积微相及石油分布明显受西北及东北方向双物源控制,因此研究长8油层组双物源的交汇位置、双物源岩石学特征的差异性及双物源对沉积微相和石油分布的控制作用具有重要实践价值。通过铸体薄片、X-衍射全岩分析技术研究了双物源岩石学特征,通过沉积相分析技术研究了长8油层组的相带展布规律,通过油藏分析技术研究了长8油层组石油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研究区长8油层组西北物源具有高石英、低长石及高沉积岩岩屑、高变质岩岩屑、低岩浆岩岩屑的特征,东北物源具有高长石、低石英及高岩浆岩岩屑、高变质岩岩屑、低沉积岩岩屑的特征;长8油层组在研究区为三角洲前缘沉积,西部相带呈北西向延伸,在研究区东部相带呈北东向延伸,在研究区中部叠合连片;长8油层组的石油分布且具有明显的分割性,分别呈北西向、北东向延伸。上述研究反映出定边罗庞塬地区长8油层组石油的宏观分布明显受北西、北东向双物源的控制。  相似文献   

3.
将沉积地球化学与沉积学结合,对神府地区山西组沉积环境及沉积特征进行全面研究。地化资料分析表明,神府地区山西组沉积期水体为弱还原-弱氧化的淡水环境,古气候温暖湿润;重矿物资料和地化资料综合显示神府地区山西组物源方向为北东向,母岩性质主要为碱性玄武岩和花岗岩,物源区为盆地北部阴山古陆;进一步结合岩心、测井及实验资料,确定研究区山西组为曲流河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发育分流河道,分流间湾、水下天然堤微相。  相似文献   

4.
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长9油层组沉积特征与储集条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延长组长9油层组物源、沉积相及其微相特征综合分析,对储层岩石学、孔隙类型、结构、物性特征研究,认为长9油层组总体属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长91局部出现浅湖沉积,储层类型以Ⅱa、Ⅱb型为主.长91为主力油层,主要分布于三角洲前缘相带,其中盐池地区物性最优,发育良好的储集空间,为有利勘探区.  相似文献   

5.
主要根据详细的岩芯观察,结合测井解释成果和铸体薄片分析,以及阴极发光实验,对红井子-罗厐塬地区长9油层组物源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区长9油层组主要为一套灰色细砂岩、中砂岩与粉砂岩、深灰色泥岩及粉砂质泥岩互层,岩石中芦木化石较为常见,局部富集形成薄层煤。同时层理类型丰富,总体反映牵引流沉积特征,为典型的浅水三角洲沉积体系。根据岩石薄片鉴定和阴极发光分析成发现,研究区西部及东北部为变质岩岩屑高含量区,中部为火山岩岩屑高含量区,其中花岗岩岩屑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东部。长9沉积期,研究区为多物源交汇带,主要受北东、北西及北部物源控制,同时受西南部物源影响,来自南西部的三角洲河道砂体与北东及北西的三角洲河道砂体在高吴仓堡-吴起地区附近交汇。  相似文献   

6.
以野外露头、岩心描述、电测曲线研究分析为基础,结合二叠系盒8、山1段沉积结构、沉积构造特征,认为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山1-盒8段地层由下至上发育曲流河三角洲相和辫状河三角洲相沉积。通过深入研究发现其主要发育曲流河三角洲平原、前缘亚相以及辫状河三角洲平原和前缘亚相等4种亚相类型;在对沉积相进行识别和认识的基础上,结合纵向上标准单井综合柱状图和南西-北东、西-东两个方向的沉积相连井剖面,可知从山1段到盒8段,由下至上表现出由曲流河三角洲转变成辫状河三角洲、水体由深变浅、物源向湖盆推进,整体呈现进积型三角洲沉积的演化特征。  相似文献   

7.
摘要:姬塬地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中西部。与研究区其他层位相比,目的层长81油层属于新层系,虽经多年资料累积和研究,前人学者仍对其沉积相类型存在较大分歧,研究基础相对薄弱。本文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测井曲线等资料的综合分析,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总结研究区目的层的沉积特征,从而判定姬塬地区罗1井区上三叠统长81油层组为浅水三角洲沉积体系,沉积相类型包括三角洲前缘亚相和三角洲平原亚相,并对其沉积特征和剖面结构进行讨论,进而预测其沉积相的平面展布特征。  相似文献   

8.
鄂尔多斯盆地环县地区三叠系长8-长6油层组沉积相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环县地区15口钻井岩心的岩石学特征、沉积构造、生物化石等特征的综合研究,结合测井资料的详细分析,对环县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8-长6油层组进行了沉积环境分析,结果表明:长8油层组为前三角洲沉积,长7油层组为半深湖—深湖沉积,并发育浊积扇,长6油层组为三角洲前缘沉积;三角洲前缘主要发育在研究区西南部,浊积扇主要发育在研究区的东部。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岩心的观察、测井曲线的划分,结合野外剖面及其他地质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旦八地区长4+5油层组21口井的单井微相进行了划分。研究认为:旦八地区长4+5主要为陆相河湖三角洲沉积体系,进而可以细分为三角洲平原与三角洲前缘亚相,为下一步有利区的预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华池油田华152井区10口井岩心观察及200多口井的单井沉积相、剖面相、平面相的分析研究,认为该区长3油组为一套曲流河三角洲沉积,可见到曲流河三角洲前缘和前三角洲两个亚相.对研究区沉积微相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讨论了沉积微相与含油性的关系.结果表明,水下分流河道的储集性能最好,河口砂坝次之,远砂坝较差.  相似文献   

11.
运用古水流、重矿物特征研究、粒度分析、薄片骨架矿物成分分析等方法,对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上三叠统延长组的物源及源区母岩性质进行了系统研究,认为延长组存在有东北、西南、东南和西部4个方向物源.依据物源方向、沉积环境和岩石学特征,将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上三叠统延长组划分为曲流河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湖泊和深水重力流4种沉积体系,即东北方向的富县三角洲、东南方向的庙湾-宜君-黄陵三角洲、西南方向的彬县-长武三角洲,以及正西方向的庆阳-合水三角洲.详细阐述了不同三角洲沉积体系和深水重力流沉积体系的演化过程,分析了沉积体系与油气的分布关系,认为油气主要富集在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及其叠合部位,以及深水区的砂质碎屑流和浊积体等能构成岩性圈闭的储集岩体内.沉积物源的研究和沉积体系演化的分析有助于油气勘探的部署.  相似文献   

12.
经对赣中西部地区晚三叠世沉积特征及安源煤系沉积相归属问题的分析和讨论,认为研究区的沉积环境为半咸水的陆缘近海湖环境,并可进一步划分出五种亚相,即半深湖亚相、浅湖亚相、滨湖潮坪亚相、湖泊三角洲亚相和水下冲积扇亚相,对各亚相特征进行了系统地描述。  相似文献   

13.
鄂尔多斯盆地柴窑区延长组油气二次运移动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计算了浮力要克服毛细管压力所需的连续油柱的高度和长度,发现计算的克服毛细管压力所需油相连续长度远大于目前延长组已发现油藏含油带宽度.因此,浮力无法克服毛细管压力,不能成为研究区长3—长6油层组油气进行二次运移的主要动力.根据平衡深度法,计算了各个层位的孔隙剩余压力.发现自长3油层组之下,各套地层均存在孔隙剩余压力,且在长7油层组达到最大值.源储压力远大于毛细管压力,可以克服毛细管压力而使油气运移.因此孔隙剩余压力是研究区长3—长6油层组油气进行二次运移的主要动力.  相似文献   

14.
长春岭地区登娄库组沉积相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详细研究岩心、测井等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区域构造背景,运用现代沉积学理论和方法,对长春岭地区登娄库组地层进行沉积体系类型、特征进行分析.将长春岭地区登娄库组划分为4个三级层序(SQ1-SQ4),共识别出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湖泊、辫状河和曲流河沉积体系,最后应用层序地层学的观点对本区沉积相带的时空演化规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对沾化凹陷孤北洼陷下第三系沙三段扇三角洲沉积体系及其与油气聚集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 ,孤北洼陷下第三系沙三段扇三角洲沉积体系十分发育 ,可进一步细分为扇三角洲平原、扇三角洲前缘和前扇三角洲 3个沉积亚相及 5个微相。受沉积物供给速率、可容空间增长速率及湖盆边界断层产状等因素控制 ,扇三角洲又可划分出退积型、进积型、陡坡型和缓坡型 4种类型。位于扇三角洲前缘的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物性好 ,可以构成优质储层。较深湖暗色泥岩为主要的烃源岩和盖层 ,扇三角洲前缘的砂砾岩体是较好的储集层。本区生、储、盖发育齐全 ,有着良好的勘探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6.
鄂尔多斯盆地发育三套含煤地层,石炭-二叠纪含煤地层形成于北方大型聚煤盆地,三叠纪含煤地层形成于大型内陆坳陷盆地,侏罗纪含煤地层则形成于鄂尔多斯大型坳陷聚煤盆地。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主要由冲积扇沉积、河流沉积、湖泊沉积和三角洲沉积等4种沉积体系所组成,在盆地充填整个序列中,上述沉积体系呈旋回式叠覆,同一时期不同沉积体系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域。不同沉积环境下发育的不同沉积体系及其空间上的配置情况为鄂尔多斯盆地多种能源矿产的形成,特别是多层系成煤、多层系生油气、多旋回成煤和油气奠定了可靠的地质基础。煤的聚积成为鄂尔多斯盆地主体能源矿产,与之相伴生的矿产如煤成气、煤层气等,煤与石油也有一定的亲缘关系,因此,盆地的聚煤作用对多种能源矿产共存具有关键性贡献。  相似文献   

17.
曲流河、辫状河、网状河和若干三角洲的沉积模式目前已成为对比和解释古河流岩石层序的标准框架。但是,近来的野外资料和钻井资料证明,应该把末端扇模式加入上述沉积模式表中。末端扇的作用、地貌、有关的沉积物及沉积学特征相比河流体系及三角洲体系差距较大。通过大量的岩芯观察和描述,结合测井资料、区域地质资料及各项分析鉴定资料等进行综合分析,对东濮凹陷濮城油田沙二上亚段1砂组的沉积特征与沉积相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认为该地区主要为末端扇沉积体系,在对末端扇的岩性、沉积相序、沉积微相特征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末端扇的识别标志并建立了末端扇的沉积模式。  相似文献   

18.
为了对红柳泉油田下干柴沟组下段油藏上砂组的沉积相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以岩心相分析为基础 ,综合储层岩性、沉积构造及粒度等方面的特征 ,对沉积相平面展布规律进行了分析 .确定了目的层段为曲流河三角洲沉积体系 ,并且主要为水上三角洲亚相 ;其具体微相包括分流河道、决口水道、天然堤及泛滥平原 4类 ,建立了三角洲亚相垂向相层序及三维空间相模式 .最终探讨了沉积相对储层的物性及含油性的影响及控制作用 ,为储层的综合评价及有利储集相带预测奠定了地质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