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江川盆地和星云湖现代沉积作用的研究,划分了湖周围晚新生代沉积的三种相组合,并讨论了构造、气候对沉积作用的控制和盆地发育特点及其在石油地质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三维地质模型是三维数字盆地建设的基础。分析三维数字盆地建设中涉及的地质模型及其适用的模型类型。讨论三维数字盆地中三维地质模型的建模策略和方法,提出采用分级模型的方式建立不同层次和表达内容的三维地质模型。参考行业标准SY/T 5978—94中的构造单元划分,提出数字盆地中构造单元的归类方法以及三维地质模型的划分。针对数字盆地建设,细化油气藏三维地质建模的流程,重点讨论了构造建模的过程。以某盆地为例,按照盆地、凹陷、储层三级划分体系建立构造模型。针对储层模型又细分为多级模型。详细描述了数字盆地三维构造模型的建模过程,建立了多层级三维构造模型,界定每级模型的信息集成范围;讨论建模过程中的存在问题和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3.
运用深盆气圈闭的基本原理,综合分析了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天然气赋存的基本地质因素,论证并提出了盆地腹部下古生界深盆气圈闭的新认识,并依据盆地地质构造特征将其进一步划分为:西部前渊拗陷型和中东部复式向斜型两大深盆气赋存系统.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吉林中部永吉盆地的地层分布特征、断裂系统对盆地的控制和改造作用的研究,结果表明,永吉盆地整体为一个以中生界地层为主体沉积的向斜构造盆地,其形成和演化受北东向佳伊断裂带和敦密断裂带长期多次活动的控制;永吉盆地可划分为北部凹陷区,中央凸起区和南部凹陷区三个构造区,经历了晚古生代原型盆地演化阶段、广泛抬升-火山活动阶段(T-J)、盆地形成阶段(K_1)、广泛抬升-原型盆地完全破坏阶段(K_2)和断陷再抬升阶段(E-Q)5个阶段演化模式。本文的研究,不仅圈定了永吉盆地的范围、划分了盆地构造分区,也建立了盆地构造演化模式,为该盆地的油气资源勘探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在龙门山前陆盆地8个图幅实践的基础上,论述了红层地区采用遥感技术在选择地层剖面和踏勘路线,进行填图单元划分对比、岩相变化识别、岩石地层格架分析、研究盆地构造及盆地演化等方面所起的作用,并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在伊犁盆地北缘和南缘下 -中侏罗统沉积微相和岩石类型研究的基础上 ,对伊犁盆地北缘和南缘侏罗纪地层进行了详细对比。认为盆地南缘下 -中侏罗统同样可以划分为八道湾组、三工河组和西山窑组 ,并分别对应于水西沟群 ~ 旋回。这一研究对于伊犁盆地基础地质研究和可地浸砂岩型铀矿床的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柴达木盆地构造单元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盆地构造单元的划分对明确盆地内部基本构造特征,深化对盆地的地质认识、指导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盆地沉积中心的迁移规律、油气分布特点、基底岩性、起伏特征、重磁电资料以及构造变形特征等构造单元划分依据的分析,表明柴达木盆地具有明显的分区特征,甘森—小柴旦一线在沉积构造特征方面表现出明显的东西分区性。西区构造变形强烈,可划分为祁南逆冲带、一里坪拗陷和昆北逆冲带3 个构造单元;东区构造变形相对较弱,可划分为德令哈拗陷、欧龙布鲁克隆起和三湖拗陷3 个构造单元。  相似文献   

8.
提出含油气系统由5大要素和5大作用构成,即烃源岩、储集层、盖层、圈闭和运移通道(要素)以及油气生成、运移、聚集、圈闭形成和成藏期后作用.含油气系统可进行超系统、系统和亚系统3级划分.其中超系统适用于叠合复合型盆地或跨盆地范围的含油气系统划分;系统和亚系统应限于盆地以内,前者至少应有一套烃源岩,后者可以不含烃源岩.根据盆地构造特点和成藏特点,将西北地区的含油气系统划分为前陆型、克拉通-前陆复合型及造山带型3种类型,并分析了每一类油气系统的成藏条件、成藏特点和油气潜力.  相似文献   

9.
三门峡盆地位于汾渭地堑系东南端,秦岭纬向构造带和新华夏构造的交汇部位。研究其构造格局对盆地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合利用布格重力资料和野外观测资料,刻画盆地断裂特征并划分了构造单元。研究结果表明,三门峡盆地主要发育近EW向、NE向和NW向三组断裂系,包括4条边界断裂和13条盆地内次级断裂,且边界断裂多以断裂带形式呈现。盆地断裂多形成于前新生代,至第四纪趋于稳定,具有延伸长、切割深的特点。盆地西部布格重力异常值相对较高,剩余重力场盆内自北向南呈近EW向低-高-低的条带分布,且存在多个异常值不同的区域,表明新生代沉积地层较厚,并受断裂控制出现了沉降差异。受中条山南断裂、文底-宫前断裂、灵宝-三门峡断裂和三门峡-硖石断裂等断裂控制,三门峡盆地可划分为3个二级构造单元和9个三级构造单元,盆地自北向南依次为北部坳陷带、中部低隆起和南部坳陷带。整体表现为南北分带、凹隆相间的构造格局。  相似文献   

10.
以吐鲁番—哈密盆地3口钻井中所获得的生物化石为依据,对其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地层划分,并讨论了它们的时代归属。根据丰富的胞粉化石,首次确定了三叠纪地层在哈密盆地的存在。  相似文献   

11.
对雅鲁藏布江流域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时空变化特征分析的同时,把流域站点降水量点数据插值成与流域NDVI相一致的空间Grid数据,并对流域NDVI与降水量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考虑到降水量插值误差的存在,分析了流域站点NDVI与降水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流域与流域站点NDVI与降水量均具有较强的季节性与时间上的一致性.其线性相关系数与对数相关系数都在0.7以上.  相似文献   

12.
阿克塞盆地和肃北盆地分列于阿尔金断裂两侧,形成于中新世,有人认为它们曾是统一的盆地,在中新世末期由于阿尔金断裂的活动而被分割。然而砂岩成分分析表明,这两个盆地具有不同的物源特征:阿克塞盆地主要以石英和岩屑为主,含有大量的变质岩岩屑;肃北盆地主要以石英和长石为主,含有大量的岩浆岩岩屑。这两个盆地也具有不同的重矿物组合,与阿克塞盆地相比,肃北盆地含有较多的不稳定矿物(绿帘石和角闪石)。两个盆地的形成及演化均受控于阿尔金断裂,但它们最初并非为统一的盆地。推断阿尔金断裂在渐新世开始走滑,并造成阿尔金山隆升,控制阿克塞盆地的沉积;阿尔金断裂的走滑运动造成党河南山抬升,形成了肃北盆地。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水文学基本原理,探讨了应用水文模拟技术模拟河流地下水过程,从而进行山丘区地下水评价的新途径.它较传统的分割基流的方法具有成果客观、无系统偏差、工作量小等优点.通过研究水文模型结构和参数的地区规律,本文解决了缺乏径流资料情况下的地下水模拟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下扬子地区盆地的"四层楼"结构及其动力学机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下扬子地区震旦纪以来经历了不同的大地构造与地球动力学背景 ,盆地演化相应地经历了震旦纪—中三叠世海盆→晚三叠世—中侏罗世沿江前陆盆地→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火山岩盆地→晚白垩世—早第三纪陆相伸展盆地。下扬子地区震旦纪—中三叠世海盆发育于伸展性被动大陆边缘。沿江前陆盆地形成于扬子与华北板块碰撞活动中的前陆变形带上。火山岩盆地出现于区域性走滑剪切和环太平洋岩浆弧背景下。库拉—太平洋板块高角度、高速正面向东亚大陆下的俯冲 ,造成了岩石圈上拱拉张 ,从而产生了晚白垩世—早第三纪的陆相伸展盆地。随着西太平洋边缘弧后盆地的出现及印度与欧亚板块的碰撞 ,中国东部遭受近东西向挤压 ,从而结束了下扬子地区的盆地演化历史。  相似文献   

15.
二连盆地位于内蒙中部,是中国陆地上11个大型沉积盆地之一。43个凹陷和21个凸起形成凹凸相间的构造格局,4个高产油田位于阿南凹陷中。有正常湖泊、冲积扇(锥)-沿岸水下扇、冲积扇-辫状河-扇三角洲、扇三角洲(沿岸水下扇)-湖底扇、风暴流-重力流、湖坪-砾屑浅滩、滨浅湖滩、沼泽化冲积平原-小型湖泊、火山喷发等9种沉积体系。其中沿岸滩坝、扇三角洲前缘和沟道浊积岩是主要含油气岩系。  相似文献   

16.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湖北省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指从汉江的丹江口水库引水供给华北地区,同时考虑鄂、豫两省汉江唐白河流域和淮河流域的需水要求的战略性工程。汉江中下游地区是湖北省的粮仓和重要的产业基地,是汉江流域经济发展 的中心,但由于调水的影响,汉江丹口以下的流量及季节性分配将发生变化,航运、水质、农业灌溉、工业生产以及城市发展等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直接关系到湖北省在21世纪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塔里木盆地石油地质基本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面系统地总结并提出塔里木盆地10大石油地质基本特征:(1)塔里木盆地为一古生界克拉通盆地与中新生界前陆盆地组成的大型叠合复合型盆地;(2)塔里木盆地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及多个演化发展阶段;(3)塔里木盆地主要有寒武—奥陶系、石炭—二叠系,三叠—侏罗系3套烃源岩;(4)塔里木盆地发育多套深埋优质储层及5套良好储盖组合;(5)塔里木盆地油气水性质复杂、油气藏类型丰富多样;(6)塔里木盆地富油又富气,天然气藏以凝析气藏为主;(7)塔里木盆地既有陆相油气,又有海相油气,已发现的石油以海相成因为主,天然气以陆相成因为主;(8)塔里木盆地已发现的油气藏以中小型为主,具有埋深大、丰度低、产能高的特点;(9)塔里木盆地具有多个成油气系统、多期成藏及油气多次运移再分配的特点;(10)塔里木盆地油气分布十分复杂,油气聚集受多重因素制约  相似文献   

18.
流域汇流可以概化为洪水波的平移和坦化作用, 平移和坦化模拟是大多数概念性汇流模型的核心.该文通过13个特小流域的汇流模拟计算, 研究了特小流域的汇流特征.模拟结果发现,特小流域汇流的平移作用不明显,流域调蓄作用主要是坦化作用,汇流模型主要是坦化作用的模拟.同时由于特小流域集水面积小,流域调蓄能力小,用于模拟坦化作用的水库数量参数也比大、中、小流域要少.  相似文献   

19.
青藏高原盆地系统演化与高原形成时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青藏高原在以时间为坐标的隆升过程中,高原的范围、高度都是呈阶段性递增的.随着青藏高原的构造隆升,在高原的内部和外围发育了众多的沉积盆地,在这些沉积盆地中详细地记录了青藏高原的隆升过程.高原北部盆地的演化显示出向北递进增长的特征,以南北挤压为动力背景的北部前陆盆地演化代表了盆地对高原周缘造山带的响应关系:金沙江缝合带、昆仑山、祁连山的新生代逆冲抬升的时间分别为53 Ma、46 Ma和29.5 Ma.对高原南北盆地-造山带的构造演化对比发现:祁连山和高喜马拉雅的逆冲时间相同,说明青藏高原在渐新世基本定型.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大陆东部地区,松辽、渤海湾和苏北等—系列中、新生代大中型含油气盆地与郯庐断裂具有密切的时空关系。郯庐断裂活动是邻近地区断裂变形、深部物质作用、岩石圈减薄、岩浆作用以及盆地形成和演化的主要控制因素。断裂活动和盆地动力学过程可以分为3个阶段。①在印支至早燕山运动期间,由于太平洋板块向北西俯冲,郯庐断裂发生大规模左行压扭活动。在松辽地区,派生的应力场使早期的地壳断裂成为郯庐断裂的分支,并发生张剪变形;在渤海湾和苏北地区,早期的两组剪切断裂联合成北凸的弧形断裂。由于断裂的触发与减压作用,地壳上部进一步张裂,形成断陷盆地。②从晚侏罗世开始至早白垩世,太平洋板块的俯冲作用时强时弱,郯庐断裂压扭与拉张裂陷交替进行。同时,由于重力均衡和深部幔隆的收缩作用,使松辽盆地整体下沉,渤海湾和苏北地区仍是幔隆和断陷盆地形成时期。③新生代期间,郯庐断裂分段活动,由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强烈碰撞效应,渤海湾、苏北地区和郯庐断裂带南段共同受到北西—南东方向的伸展变形,地幔再次拱升,渤海湾和苏北盆地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