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文学作品与文学译作生存于两个不同的文化语境,而无所不在的文化语境使得差异性在文学翻译中显得尤为突出。在全球化语境下,如何正确处理翻译中的差异性问题已成为翻译界一个新的关注点。文章以贾平凹的小说《浮躁》与其英译本Tubulence中的英译为例,从语用移情的角度出发,对汉英文学翻译之异化策略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作了对比分析,认为异化策略有助于不同语言的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2.
文学翻译中的理解和表达均受语境的影响和制约。语境分析是正确翻译的基础。语境在理解原文时对选择词义、确定语意、对等文体等方面起到很大的作用。要正确处理语境在翻译中的作用,其根本的条件就是对两种语言的扎实掌握和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3.
不同时代语境下会发生不同的翻译活动,而伴随其形成的译学观念也必然产生差异.本文分析了佛经翻译、文学翻译,以及非文学翻译所发生的语境变迁,通过观察译学观念的变化,得出译学的研究要与时俱进,并要更好地指导翻译实践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翻译过程中的文化差异,两种语言的文体、语体、语境等诸多因素的不同与制约,必然会造成内容、形式、意义等各方面的翻译流失。文章结合当前语言学中的最新前沿学科语用学的相关知识,按照翻译的一般认知规律与过程,初探文学翻译中“同词异境异意”现象,从翻译的语境认知转向探讨文学翻译。  相似文献   

5.
中国新时期文学的转型路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何一种文学现象的产生都离不开特定的生存空间和特殊的历史-文化语境.考察中国新时期文学与文化语境的关系,我们可以发现新时期文学实际上经历了一个从惯性写作到自觉写作,从一元到多元、从中心到边缘、从浮躁到放松的动态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6.
贺芳 《科技信息》2008,(23):201-201
语境的理解是否恰当,影响着文学翻译的质量。本文试从文化语境中的礼俗文化,典籍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这四个角度分析其对《红楼梦》翻译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文学翻译学中的意义理论研究越来越成为一个现实的课题。翻译主体和主体性与意义生成的关系需要深入研究。文学译本的意义重构,以及意义重构与意向和语境的关系,需要深入研究。文学翻译中的意义问题是一个远未得到解释和阐明的重要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8.
本文运用对比法揭示了文学翻译中的语境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文学译者遇到的语境问题,可能是作品涉及的现实语境和时代社会语境,原作品本身语言文字及情绪气氛,整个语篇的衔接连贯等。不仅有语篇内的语境,也有语篇外的语境,不仅是单一的语言环境,而且是跨语境适应问题。译者有意识地运用最广阔的语境知识进行推理、分析,实现对作品的深入理解与再现。  相似文献   

9.
赵文彬 《甘肃科技》2010,26(5):194-197
随着语言和文化的发展,对翻译文学经典进行复译也是不可避免的。以杨必和彭长江两位译者对《名利场》的翻译为例,应用安德烈.勒菲弗尔的改写理论,具体考察50年文化语境和当代文化语境对两位译者翻译策略的操纵,寻找译本中意识形态,诗学,赞助人等诸因素与译者个人翻译策略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赵静  路东平 《湖州师专学报》2011,(4):97-100,116
在对文学作品的翻译中,译者越来越注意到了翻译主题的多元性,也更加强调了在翻译的过程中,文本的意义只有在主体间交流和对话的基础上才会彰显出来。因此,翻译的过程就是翻译主体在交流对话的过程中形成结构化的翻译语境,并在翻译语境的结构特点的影响下,通过四个主要层面的填充和弥补,完成对"空白"和"未定点"的填充,从而成功完成对文学文本的翻译。  相似文献   

11.
金鑫 《科技信息》2009,(28):I0157-I0158
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戏剧具有双重属性一舞台性和文学性,因而戏剧翻译一直是翻译理论与研究领域里一个难解的话题。本文试从语境因素入手,具体探讨戏剧翻译的策略和方法,并且通过对老舍《茶馆》两个英译本中的事例进行研究和分析,尝试得出这样的结论:译者应该考虑语境因素对戏剧翻译的影响,译文不仅要忠实于原作,同时还要考虑舞台演出效果,成功的戏剧翻译应该是文学性和舞台性两者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12.
归化和异化都是翻译策略,到底是应该选用归化,还是应该采用异化?没有一成不变的标准。中国的文学翻译正在由归化趋于异化,在异化的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翻译的目的,读者定位,社会语境等因素。  相似文献   

13.
本文拟对文学翻译中由于不同民族在语言、文化传统、民族心理等差异造成的译文与原作的"变异"现象做初步考察,用顺应理论进行阐释,试图说明在文学翻译中,变异现象普遍存在,而且是不同文明间交流的必然产物,是顺应语言与文化语境的自然结果。顺应理论对文学的翻译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现有的翻译思想史研究流于史料汇编,大多从译者和论者的角度阐述个人思想,总结理论,没有与翻译理论史区分开来。王宏志的新著《翻译与文学之间》以晚清、民国为时代背景,以"翻译与政治的关系"为主线,以发生在文学领域的翻译事件为主要对象,不仅重视名人言说和翻译观念,在研究方法上也注重对翻译现象与宏观文化语境之间的互动式阐释,揭示了具体翻译行为和事件背后更深层的社会价值观和群体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5.
黄音频 《科技信息》2007,(13):106-107
语用学研究的是由社会各种不同环境所决定的人进行人类交际中而使用的语言。文章试从语用学研究的角度,分析了语境因素对文学翻译实践所产生的影响。可见,语用学可以为文学翻译研究提供更加充分、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6.
在文学翻译过程中,影响翻译的因素有许多,然而,原文本和译文本所在语境的意识形态对翻译有相当程度的影响。结合安德烈.勒菲弗尔的意识形态理论来论述意识形态对文学翻译的影响,并通过对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词两个英译本的对比分析来探讨这一理论对汉诗英译的解释力。提出,意识形态对汉诗英译具有重要影响,但过分强调意识形态的作用将会阻碍正常的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7.
文体是否重现是文学翻译评价的重要标准,鉴于不断发展的文体学理论和分析模式,小说翻译研究可以通过文本结构,即词汇、语法、修辞、句间照应和语境这四个层面进行文体分析,以此作为小说翻译评估的判断标准和小说翻译文体重现的指导原则。  相似文献   

18.
严复的"信、达、雅"和傅雷的"神似"等观念一直被奉为中国翻译界的指导方针,似乎翻译就是应该尽可能地忠实,不应有自己的意见,更谈不上创造和叛逆。其实不然。从译介学的角度看,跨文化语境下文学译介产生的创造性叛逆及其对现实的影响和作用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我们应该从客观和辩证的角度去把握和利用积极的方面,摈弃消极的方面,利用创造性叛逆的上限,对文学翻译力求达到最高程度的忠实,从而促进文学翻译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行为,文化语境在翻译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影响翻译的文化语境包括源语文化语境和译语文化语境.本文首先分析语境及文化语境的概念和分类,然后根据翻译的过程阐述翻译的各个阶段文化语境对翻译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论西方翻译理论的研究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娜 《科技信息》2008,(9):206-206
到本世纪中期,西方翻译理论总的发展趋势始终贯穿着两条主线:文学线和语言学线。其发展过程又是阶段性的,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文学翻译观占上风,主要讨论直译与意译、形式与内容、同化与异化、忠实与美等问题。在第二阶段中,语言学翻译观取代了文学翻译观,居主导地位,主要探讨翻译与语言层次,与语境、语义和语言功能的关系。尽管两派各持己见,其自身的某些观点又不乏矛盾之处,但其所探讨问题的深度和广度,无疑为后来的研究工作奠定了理论基础。进入本世纪80年代后,西方翻译理论研究又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翻译开始与各种学科相互渗透。另外,在原来的文学和语言翻译观的基础上又形成了另外一条线索,即文化线索。本文将从文学线、语言学线和文化线几条线索来剖析西方翻译理论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