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云计算环境中的组合文档模型及其访问控制方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云计算环境缺乏有效的组合文档模型及其元素分级安全保护的现状,结合多级安全思想和基于身份的加密(IBE)算法,提出了一种新的组合文档模型(ComDoc)及其访问控制方案(ICDAC)。ComDoc包含组合文档的密文部分和密钥映射部分:前者保存具有安全等级的文档元素的密文;后者保存由IBE加密的密钥映射记录密文。ICDAC依据授权用户的身份信息,利用IBE解密对应的记录后获得映射对,提取访问权限并解密授权的文档元素密文,实现组合文档元素分级安全保护的细粒度访问控制。实验结果表明:ComDoc满足云计算环境中组合文档的特征以及安全需求;在加密相同组合文档的前提下,ICDAC的密钥数量和计算开销明显优于已有方案。  相似文献   

2.
为了保护机器学习中决策树数据和模型的隐私,并减少计算和通信开销,提出了一种多密钥隐私保护决策树评估(multi-key privacy-preserving decision tree evaluation,MPDE)方案。利用分布式双陷门公钥密码(distributed two-trapdoor public-key crypto,DT-PKC)系统对所有数据进行加密。基于跨域安全加法协议实现来自不同公钥加密的两个密文的加法,改进原有的安全比较协议以支持多用户多密钥,保护了请求信息、分类结果和决策树模型的隐私。引入可信第三方密钥生成中心,减少了实体之间的通信开销,且在密钥分发完后离线。采用服务代理商代替用户与云服务器交互,降低了用户与云服务器之间的通信开销和用户的计算开销。安全与性能分析表明该方案具有高隐私性和高效性。同时,仿真实验显示该方案具有更低的计算开销。  相似文献   

3.
针对物联网密文数据访问中用户隐私数据的安全性与数据应用操作效率要求之间的矛盾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可撤销的混合加密控制算法。介绍了对称加密算法,根据物联网密文数据访问中用户录入的指纹,通过数据特征提取过程、模板生成过程以及密钥生成过程生成可撤销密匙。介绍了公钥加密算法,给出物联网密文数据访问中公钥加密算法加密过程。对对称加密算法和公钥加密算法的性能进行对比,将二者结合在一起形成可撤销的混合加密控制算法。将椭圆加密算法和AES加密算法作为对比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所提算法效率高,对明文和密钥有较高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4.
多接收者加密可以被用于很多重要场合,如先付费电视系统、流媒体服务等,这些应用中,只有授权或者付费的用户才能获得服务。针对现有基于身份的多接收者加密方案存在的暴露接收者身份,计算代价过高等问题,提出了一个具有隐私性保护的多接收者加密方案。新方案密文中不包含接收者身份列表,以保护接收者隐私;每个接受者在解密前便可验证自己是不是授权用户,避免大量不必要的解密开销。对比现有方案,本文方案真正意义上实现了接收者匿名性,并且加解密效率优势明显,可以用于不安全和开放网络环境中的敏感消息广播。  相似文献   

5.
用户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是云计算环境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通常采用密码学技术保护数据安全与隐私. 目前,基于密码学技术的数据安全查询、分享以及差分隐私保护是国内外的研究热点. 本文主要针对密文查询、密文分享和差分隐私等当前国内外研究的现状进行综述,指出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在此基础上,重点介绍了文章作者团队在云计算环境下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的最新研究成果. 在密文查询方面,提出了空间关键字密文检索技术,实现了轻量级的访问控制和多关键字搜索;在密文分享方面,提出了跨密码系统的细粒度密文分享方法,使用户可以指定访问控制策略将加密数据分享给不同加密系统中的用户. 最后,指出了当前研究中尚待解决的问题以及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为了使图像加密系统能够利用一个密钥可同时对多个图像完成一次填充加密,提出了坐标逻辑异或滤波器(CLFXOR-coordinate logic filter-XOR)耦合密钥图的多图像一次填充无损加密算法;并构建了"初步加密—密文分块—密文滤波"的新机制。引入图像检索规则,并联合与明文图像相同尺寸的密钥图,完成一次填充加密。将CLF-XOR引入到图像中,过滤明文像素坐标,得到了密钥图;并设计压缩XML密钥生成器,得到XML密钥;耦合元胞自动机的时空直方图,构造人工图像,得到图像描述符;并定义了密钥图与明文的融合规则,获取密文;将密文分块,再次利用CLF-XOR过滤每个密文块,产生最终密文。实验结果显示该算法具有优异的加密质量,计算效率高;可对多个明文同步完成一次填充加密;并具有很强的抗明文-密文攻击性能。  相似文献   

7.
目前多数基于属性加密的云存储访问控制研究是基于单授权机构,系统内仅有一个授权机构为用户颁发属性密钥,可信而好奇的单授权机构会凭借用户提交的属性对用户的身份、职业等隐私信息进行判断和推测,特别是在单授权机构不可信或遭受恶意攻击的情况下,可能造成密钥泄露而导致云端数据被非法解密。为了避免上述两种安全问题,结合现有的多授权机构的思想,使不同权限的授权机构管理不同属性并进行属性相关密钥分发,大大降低了单一信任机构的工作量,解决了单授权机构下的密钥泄露或滥用问题,同时提高了用户的隐私数据保护;通过访问树技术实现了AND、OR及Threshold灵活访问策略,且将用户身份标识设置在访问树中来实现用户的撤销,撤销出现后只需更新部分密文而无需更新属性密钥,因而减少了计算开销。在标准模型下证明了该方案在选择身份属性攻击模型下是安全的,其安全性规约到判定性双线性Diffie-Hellman(decisional bilinear Diffie-Hellman, DBDH)问题。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云环境下多用户共享、隐私安全和密文计算等问题,该文提出一种适用于云环境的基于代理重加密的多用户全同态(proxy re-encryption-based,multi-user,fully homomorphic encryption scheme for cloud computing,PREBMUFHE)加密方案。该方案使用不同的公钥对不同用户的密文进行加密,使得不同用户密文满足密文独立和不可区分性。为了使2个用户之间的密文运算结果满足全同态性,当密文上传到云端时,由云服务提供商(cloud service provider,CPS)作为代理方对其中一个用户的密文进行重加密,将其转化为对同一用户下的密文,然后再进行密文的运算。安全分析证明了该方案的安全性是基于容错学习(learning with errors,LWE)困难问题,在普通双线性群随机域模型下能抵御选择明文攻击(indistinguishability under chosen plaintext attack,IND-CPA)。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能有效实现不同用户密文的全同态运算,支持多用户共享。  相似文献   

9.
全同态加密技术是解决云环境隐私安全问题的有效方法。考虑云环境下用户多样性特征,提出基于策略的多用户全同态加密方案(PB-MUFHE),该方案在全同态加密算法的基础上,通过在密文中设定适当的访问策略以及在密钥中设定属性,从而满足多用户密文的全同态运算以及多用户共享,并支持细粒度的访问控制。安全分析证明PB-MUFHE可以抵制共谋攻击,且在LWE困难度假设随机域模型下是IND-CPA安全的。性能评估表明:PB-MUFHE高效地实现密文数据的全同态运算,并能有效地支持访问控制和多用户共享。  相似文献   

10.
一种基于身份分层结构加密算法的广播加密方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今大部分的广播加密方案使用对称密钥作为用户密钥.为了解决消息发布方和用户持有相同对称密钥所带来的密钥泄漏问题,本文使用基于Weil配对性质的HIBE算法,利用子集覆盖框架下的完全子树方法构造了一种基于身份的广播加密方案.该方案使用用户的身份作为加密的公共密钥,因此无须单独的公钥/证书发布系统.同时该算法利用HIBE中的层次密钥算法,使得用户所需的私钥存储空间从O(logN)减少到O(1).本文最后对该方案的安全性、效率和动态可扩展性进行了讨论和分析.这种基于身份分层结构加密算法的广播加密方案是一种很有应用前景的适用于无状态接收装置的广播加密方案.  相似文献   

11.
基于智能卡和数字信封的电子文档安全认证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并实现了基于PKI/CA的安全电子文档传输系统.以PKI体系作为基础,利用CA颁发的数字证书进行安全认证和文档签名,将数字证书的私钥存放于USB型智能卡中,对于电子文档首先进行对称加密,然后利用数字信封原理加密对称密钥,确保密钥传递中的安全性以及只有指定的人才能解密得到对称密钥.此系统克服了单纯使用PKI体系的不足,有效地保证了电子文档的保密性、完整性、不可否认性,同时保证了用户私钥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基于XML安全的加密数据库中的数据交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Intemet技术的迅速发展,数据库中敏感数据的安全性问题也随之引起人们的重视.该文基于XML加密的思想,给出了一套传递加密数据库中的密文及其相关解密信息的标记,并且设计了加密数据库和XML文档之间的映射规则,最后给出了一个基于XML的加密数据库的数据交换模型。  相似文献   

13.
功能加密能很好地满足多对多的网络环境下的机密性需求,功能性函数提供了比传统公钥更灵活的密文存取能力.已有的功能加密系统均只支持单主密钥功能性函数,本文提出了功能加密子类KP-ABE(key-policy attribute-based encryption)上的多主密钥适应性安全模型,该模型具有更强的表达能力及更广义的特性.利用线性多秘密共享方案,设计了该安全模型下的一个加密方案,并采用对偶法在标准模型下证明方案是IND-CPA(indistinguishability against chosen-ciphertext attacks)安全的.该方案加密数据的存取策略更为灵活,用户可根据权限存取多种类型的密文;提出的构造方法可应用于功能加密的其他子类,且计算量与单主密钥方案相比不存在线性扩张,具有较高的效率.  相似文献   

14.
基于混沌同步的混沌加密系统安全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Kerckhoff准则下,从选择密文攻击出发,探讨了基于混沌同步的混沌加密系统的安全性,并指出在选择密文攻击下可以获得加密系统的密钥.了基于超混沌的混沌加密系统和基于混沌的混合加密系统.结果表明,基于混沌同步的混沌加密系统不具有很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网络密文数据库的设计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实现数据库系统安全的一个有效方法是建立密文数据库。采用对数据库系统中的数据进行加密的方法 ,可以防止攻击者对重要信息的窃取和篡改。文章根据数据库加密的原理和数据在网络传输中的保密需要 ,提出了一种基于开放式数据库互接 (ODBC)的网络密文数据库设计方案。该方案对现有的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了改造 ,在其中引入数据库加密和密钥管理机制。同时 ,根据 ODBC接口访问数据库的特点 ,在正常的访问流程中加入安全代理程序 ,实现了身份认证和数据在网络上的加密传输  相似文献   

16.
综合公钥密码算法(RSA)和数据加密标准(DES)的优势,用DES方法加密待传送的Web数据,使用RSA方法对DES密钥进行加密,提出一种基于SOCKS 5的,RSA和DES相结合的Web安全代理方案.通过性能测试和安全性分析表明,使用RSA传递DES密钥可保证DES每次加密都使用新的密钥,杜绝黑客通过分析明文/密文获得密钥,从而能防御网络数据包被恶意截取后造成泄密,安全代理既保证Web数据的加密速度,又保证DES密钥的安全性和可管理性.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云存储中的过期数据导致敏感信息泄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安全的数据确定性删除方法.该方法首先对文件F进行AON(All or Nothing)加密,将数据密文CF存储到云中,而将数据密文的存根C0与AON密钥参数一起进行广播加密,并将广播密文通过秘密共享算法分布式存储到DHT(Distributed Hash Table)网络中.DHT网络的动态更新将定期删除其中的广播密文,实现了AON密钥参数和存根C0的自动清除.在安全性方面,AON加密和广播加密使该方法能抵抗针对DHT网络中密钥信息的跳跃和嗅探攻击,以及针对数据密文CF的暴力攻击.  相似文献   

18.
针对混合云模式下数据安全存储与共享使用的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混合云模式下的高效数据安全共享方案,该方案采用密文策略的属性基加密机制加密数据,通过私有云将密文数据存储在公有云上;移动用户访问云数据时,采用匿名密钥协商技术和委托加解密方法,保证用户对数据的快速访问.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案能够保证公有云上数据的安全存储,支持细粒度的访问控制,同时将大部分解密计算委托给私有云,减少移动云用户访问云数据的处理时间,使得其加解密时间为恒定值,不会随着属性的增多而线性增长.   相似文献   

19.
针对现有多接收者签密方案中只能对单消息加密与密文难以定位等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实现发送者在一个逻辑步骤中签密不同的消息并同步安全广播给多个接收者的功能,基于椭圆曲线加密机制,提出了一种无证书多接收者多消息同步广播签密方案.该方案以每个接收者的身份标识作为输入,产生拉格朗日插值多项式系数向量,结合随机数生成密文索引,解决了接收者密文定位问题;结合椭圆曲线循环群上随机元素生成加密密钥,解决了接收者解密密文和身份匿名保护问题.在随机谕言机模型下,基于计算性Diffie-Hellman假设和椭圆曲线离散对数假设,证明了该方案满足机密性和不可伪造性.性能和效率分析表明,在未降低计算效率和通信效率的同时,该方案是安全性能和完整程度最优的方案.  相似文献   

20.
针对电子政务和企业外包数据服务,在用户并不能完全信任云服务提供商这一前提下,研究了基于密文策略属性基加密(CPABE)算法的云存储安全机制,实现了类似基于角色的数据访问控制机制.还将CP-ABE加密和层级访问控制机制相结合,构造简单高效的访问结构树,从而简化了密钥管理的过程;同时利用代理重加密技术实现权限撤销,从而将大部分计算任务交给云服务提供商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