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中国知识产权制度的建立与知识产权保护现状(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知识产权制度的本质是鼓励创新,不鼓励模仿与复制。中国知识产权法律体系主要还缺少直接鼓励人们用智慧去创造成果的法律措施以及在“智力成果”与“产业化”之间搭起桥来的法律措施。面对复杂的国际知识产权发展趋势,我们应当积极寻求对策,而不能仅仅停留在对知识产权制度弊端的批判上。  相似文献   

2.
吕炳斌 《今日科技》2006,(11):32-34
建设创新型国家,保护自主创新成果需要相应的法律和政策。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法律政策的重要方面就是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完善。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的“切实加强我国知识产权制度建设,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有力支撑”。可以说,我国知识产  相似文献   

3.
实施知识产权战略 完善知识产权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4月19-20日,2008知识产权南湖论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与知识产权制度完善”国际研讨会暨中国企业法律保障高峰论坛在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隆重开幕.  相似文献   

4.
存在大量的“无效”成果是高校科技创新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加强知识产权制度建设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知识产权制度是激励高校科技创新的有效机制,通过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强化知识产权意识、加大资金投入等措施,加强知识产权制度建设,可以有力促进高校科技“有效”创新。  相似文献   

5.
生物医药产业是高技术、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的知识密集型高科技产业,其最大的特点是对知识产权保护的依赖性大大高于其他行业。知识产权制度是技术转移的逻辑前提、法律基础、安全保障和平衡机制,知识产权策略在生物医药技术转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对于鼓励发明创造、促进生物医药科技成果产业化,实现实验室、临床成果向现实市场及临床需求的转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试论知识产权与企业自主创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冰清 《太原科技》2006,(3):2-4,11
没有自主创新,就谈不上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创新是企业获得专利的重要前提,技术创新过程本身也是一个获得专利等自主知识产权的过程;从专利制度赋予企业的专利保护和激励发明创造的功能,以及由此给企业创造的巨大利益。不难看出知识产权制度是企业自主创新的重要动力之一:知识产权制度的核心是保护知识产权不受侵犯.因而企业不会因为技术创新成果申请专利后,被他人擅自仿造,从而有利于营造企业公平竞争的环境;新技术的商品化和产业化,是技术创新的根本目的。专利制度把保护和鼓励技术发明的商品化作为根本出发点,调动了科技人员将其技术创新成果市场化的积极性:专利制度鼓励发明创造尽早公开。在公开的情况下对发明创造进行法律保护,企业完全可以在最大限度降低创新成本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和合理配置研究与开发的资金、人力和设备等创新资源。  相似文献   

7.
当今世界,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在这样的条件下,知识产权机制对科技、经济发展发挥着更为直接和独特的作用.所谓的知识产权机制,就其主要的和典型的形态而言,是指通过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对人们就其特定的知识产品(智力成果)在一定期限内的专有权的确认和保护,来鼓励知识产品的生产、传播和利用,从而刺激经济增长的机制.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高等学校中的一些教师、科技人员以及学校各级管理人员,不十分明白如何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更不懂得如何运用已有的法律来维护自身的权益。他们在知识产权的“合法转移”与“非法流失”面前茫然失措。 高等学校智力劳动成果的流失渠道基本上有三条,一是科技人员私自“打工”,随人带走成果,二是科技成果或被无偿使用,或被侵权,或转化为非职务成果,三是校厂新产品联合开发成功,往往学校被一脚踢开。智力劳动成果流失是我国高等学校的普遍现象。 为了加强对高等学校知识产权的管理,提高对知识产权管理的水平,应采取如下措施:  相似文献   

9.
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建立和不断完善,为我国的知识经济以及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保护和推动作用。本文针对目前在科技档案管理中主要存在知识产权意识淡薄和管理措施不健全等问题,提出要加强知识产权管理,并分别在完善保护制度、普及法律法规、成果开发利用、与单位实际情况和教学工作相结合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强调档案管理工作者对于知识产权保护有着义不客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10.
中国知识产权保护之忧患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平 《科技信息》2005,(7):21-23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知识产权,知识产权已经成为当代国际贸易中竞争优势的主要砝码和最有价值的博弈工具。但是,经过20多年的知识产权保护的“奔跑”,知识产权在中国的经济腾飞中是否起到了其所应有的巨大作用?国人的确感受到知识产权的重要性,但是在近年来此起彼伏的知识产权涉外诉争中、在中国的企业交付了高额的“学习成本”后,我们体会出知识产权制度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入世的“通行证”,还有的是高昂的权利金和沉重的忧患感。我们开始意识到:即使今天我们已经有与世界完全接轨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1.
国际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给传统的知识产权体系带来了巨大冲击,知识产权客体的特殊性使得与知识产权有关的法律问题在网络环境下表现得格外突出。本文主要结合我国目前网络环境下知识产权领域出现的侵权问题,分析知识产权保护遇到的主要难题,针对网络知识产权侵权的内在规律和特点,提出构建法律、技术和道德"三位一体"的对策,实现对网络知识产权的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12.
王淇 《科技促进发展》2016,12(3):291-296
完善知识产权管理体制,协调中央和地方的事权划分和合作关系,探索具有中国特色,满足实践需要的多门类知识产权集中管理制度,是当前知识产权领域具有标志性、引领性的重点改革任务之一,是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是深化改革的方向,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多门类知识产权的集中管理改革,应遵循"合宪依法、顶层设计、规范协调、简政放权"四大法制方向。  相似文献   

13.
王淇 《科技促进发展》2018,14(3):137-141
《关于加强知识产权审判领域改革创新若干问题的意见》是党中央出台的第一个面向知识产权审判的纲领性文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确立了新时代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改革目标和重点措施。在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国的背景下,应当在这一顶层设计之下,发挥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主导作用,回应知识产权司法保护需求,创新审判权运行机制、完善知识产权行政管理制度、打造知识产权审判新亮点,从而有力保障创新创业、努力营造法治环境、积极扩大国际影响。  相似文献   

14.
华鹰  华劼 《科技与经济》2012,25(5):41-45
美国是世界上公认的知识产权强国,其知识产权强国地位得益于美国政府推进的知识产权战略,在奥巴马政府时代,美国的知识产权战略已发生了新的变化,呈现出新的特点.在此种情况下,将中国的知识产权战略与美国的知识产权战略作全面的比较,有利于调整我国的知识产权政策措施,完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以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在分析知识产权全球化时代我国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所面临的挑战的基础上,从竞争情报的预警功能、反情报功能和促进组织学习功能等角度,探讨了如何利用竞争情报构建企业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16.
论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对信息资源共享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知识产权与知识产权制度,论述了知识产权保护与信息资源共享的关系,探讨了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不足,并从加强法制宣传、完善知识产权制度、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保护知识产权等方面提出了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知识产权法是介于民法学和经济法学之间的一门边缘性学科。知识产权制度是由版权保护制度、专利制度、商标保护制度等组成的一种法律制度。它是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的进步而逐步建立起来的。本文初步探讨了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产生和发展的历史,阐述了版权保护与活字版印刷术、专利与古代工艺品、商标保护与制造标记的关系,提出了版权保护和专利在我国古代就有萌芽,而商标保护制度的建立却与帝国主义入侵直接相关的初步认识。简要叙述了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国际化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德国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知识产权作为一门高度整合的专业学科,牵涉到科技、管理、法律等诸多领域,具有很强的复合性。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权是衡量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之一。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尤其是处在WTO机制下的知识产权领域,对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数量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对德国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方面的法律、历史沿革、培养模式等进行了概括而系统的介绍,在此基础上,根据我国知识产权教育的现状对我国如何推动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提出了探讨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现阶段,知识产权行政保护与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在我国的并存为两者之间冲突的出现提供了时空条件,而法制的不健全以及法治规范化的欠缺是冲突出现的客观原因,当前的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制度与司法保护制度在衔接上具有一定的缺陷则是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解决这一冲突的根本方式是设立知识产权上诉法院,另外需要强化知识产权通识教育与法治宣传以及加强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与司法的衔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