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N—芳酰基—N‘—羧基烷基硫脲衍生物的合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芳酰基异硫氰酸酯与不同氨基酸反应,合成了8个新的N-芳酰基-N’-羧基烷基硫脲衍生物,利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及元素分析等确定了它们的结构,并对反应条件的选择性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相转移催化法合成多亚甲基二芳酰基硫脲衍生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固-液相转移催化条件下,以PEG-600为催化剂,合成了14个新的多亚甲基二芳酰基硫脲衍生物,用元素分析、IR和1HNMR光谱确定了其结构.  相似文献   

3.
报导用液-液相转移催化法合成的8种N,N'-二[3-芳氧(硫)基丙酰基]芳二胺新化合物及它们的结构分析数据,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将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与经典方法相比,相转移催化法有关率较高、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从邻氯苯酚出发合成邻氯苯氧乙酰异硫氯氰酸酯,分别与5种2-氨基-5-芳基-1,3,4-恶二反应得到1,3,4-恶二唑的邻氯苯氧乙酰基硫脲衍生物,用IR,^1HNMR,元素分析等对它们的结构进行了确证,并分析归纳合成该目标产物的最佳合成条件。  相似文献   

5.
通过芳酰基异硫氰酸酯与氨基酸反应,合成了10个新的N-芳酰基-N′-羧基烷基硫脲衍生物,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以及元素分析确定了其结构.初步生物活性试验表明,新化合物对小麦幼苗的生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固液相转移催化条件下,以聚乙二醇600(简称PEG600)为催化剂,芳酰氯、硫氰酸铵与水合肼反应,以良好的产率获得16二芳酰基二硫脲衍生物.初步生物活性试验表明,此类新化合物对小麦幼苗的生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报导用液—液相转移催化法合成的8种N,N′—二[3—芳氧(硫)基丙酰基]芳二胺新化合物及它们的结构分析数据.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将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与经典方法相比,相转移催化法有产率较高、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以无水丙酮作溶剂,由芳酰基异硫氰酸酯与取代磺酰反应合成了八个新的1-芳酰基-3-(4-苯磺酰胺)硫脲衍生物.  相似文献   

9.
通过芳酰基异硫氰酸酯与氨基酸反应,合成了10个新的N-芳酰基-N′-羧基烷基硫脲衍生物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以及元素分析测定了确定了其结构,初步生物活性试验表明,新化合物对小麦幼苗的生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固—液相转移催化条件下,以 PEG-600为催化剂,通过芳酰氯与硫氰酸铵反应合成了中间体芳酰基异硫氰酸酯;后者不经分离,分别与联苯二胺和邻甲联苯二胺反应,高产率获得相应的芳酰基硫脲衍生物,用元素分析,IR 和~1HNMR 光谱确定了其结构.  相似文献   

11.
通过优化样品前处理体系,建立精确的叶酸分析检测方法,对促进叶酸的多方面、深层次研究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介绍了叶酸的分子结构及其主要存在形式,以及常见食品中叶酸的含量。阐述了化学法和酶解法等样品前处理方法,分析表明在测定富含淀粉、蛋白质的豆类、谷物等食品中的叶酸时,更适合采用与淀粉酶、蛋白酶等联合使用的酶解法。综述了微生物法、荧光分析法、液相色谱法等常见叶酸检测方法,指出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可快速测定不同形式的叶酸,且具有高效、精确等特点。探讨了影响叶酸稳定性的因素,以及提高叶酸摄入量和稳定性的措施,认为可通过在主粮作物中添加叶酸、蛋白质胶囊包裹叶酸、促进叶酸与蛋白质结合等方式来提高叶酸的摄入量及其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构树种子油的维生素E测定及脂肪酸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超声波强化提取法提取构树种子油,并对其进行了荧光分析和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测定了构树种子油中VE的质量分数,分析了构树种子油脂肪酸成分。结果表明,构树种子油中VE的质量分数为410.45 mg·kg-1,主要含有棕榈酸、硬脂酸、珠光脂酸等脂肪酸,且含有多种不饱和脂肪酸,如亚油酸、油酸等,亚油酸的质量分数为77.984 mg·kg-1。  相似文献   

13.
以谷氨酸发酵的产酸率,转化率及生产能力为优化目标,对谷氨酸工业生产过程中所涉及的工艺条件进行回归,建立了一套好的调优操作模型.计算表明,运用调优操作于谷氨酸发酵具有很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14.
气相色谱法测定野生植物种子中的脂肪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新的油料资源,对野生植物种子的脂肪酸组成进行了研究。以正己烷/乙醚(V/V=4/3)作提取剂,0.4mol/L的氢氧化钾-甲醇溶液作甲酯化试剂,采用室温下快速酯交换法制备脂肪酸甲酯,气相色谱法测定了6种野生植物种子中的脂肪酸组成及含量。样品所含主要脂肪酸为棕榈酸、油酸、亚油酸。其中5种野生植物种子的亚油酸含量为60.45%~79.96%。与几种常见植物油的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被测样品的脂肪酸组成与常见植物油是类似的,但其亚油酸含量普遍高于植物油。同时还分析了几种水果子的脂肪酸含量。  相似文献   

15.
研制SO42-改性的锆交联蒙脱土(SO42-/Zr-CLM)固体酸催化剂,采用IR、Py-TPD和Py-IR等方法研究其表面酸中心的结构特征,并以柠檬酸和正丁醇的酯化反应为探针反应,研究其表面酸中心与催化活性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SO42-/Zr-CLM表面同时具有Bronsted(B)酸和Lewis(L)酸,L酸为弱酸中心,B酸为强酸中心;B酸中心是主要催化活性中心;催化剂经过500℃焙烧后,B酸的酸量显著增加,这可能是由于Zr与SO42-形成了螯合状配位结构,有利于形成更多的B酸中心并且提高其酸强度.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将脚癣药水中的苯甲酸、水杨酸衍生为苯甲酸乙酯和水杨酸乙酯。以正十二烷为内标物,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苯甲酸和水杨酸含量。通过实验,选择了最佳的乙酵、硫酸用量、色谱柱及分离条件。实验数据证实了该方法测定结果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17.
以对氨基苯甲酸与乙醇为原料,浓硫酸为催化剂,微波辐射催化合成对氨基苯甲酸乙酯。优化了合成条件,结果表明:当乙醇为15.0 mL,对氨基苯甲酸为3.00 g,催化剂为3.80 mL,微波辐射功率为500 W,反应温度为85℃,时间为24 min时,反应产率达70.3%。产品经熔点测定仪和红外光谱仪表征,证实与目标产物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18.
采用双扩散法系统研究了凝胶体系中二元羧酸对尿结石主要成分草酸钙结晶的影响,这些羧酸分别为含有0、1、2个羟基的丁二酸、羟基丁二酸、酒石酸,含有1个氨基的L-天冬氨酸,以及含有双键的顺丁烯二酸、反丁烯二酸.对于丁二酸、羟基丁二酸和酒石酸的研究表明,随着羧酸中羟基数目的增加,抑制一水草酸钙(COM)聚集和诱导二水草酸钙(COD)生成的能力逐渐增强;随着羧酸浓度的增大,抑制COM聚集和诱导COD生成的能力也增强;随着结晶时间的增加,COM晶体钝化程度加深.对L-天冬氨酸、顺丁烯二酸和反丁烯二酸的研究表明,三者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
以H2SO4,HCl和一水合柠檬酸作酸催化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纳米TiO2光催化剂。通过XRD,TEM,HR-TEM,Uv-Vis和FT-IR等分析手段对样品进行表征。以亚甲基蓝(MB)为目标降解物,对催化剂的光催化性能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酸对TiO2的结构和性能有很大的影响:以H2SO4做催化剂时,TiO2颗粒分布均匀,粒径在7~12nm之间,全为锐钛矿相;以HCl作催化剂时,TiO2的粒径约为20nm,全为锐钛矿相;而以一水合柠檬酸作催化剂时,TiO2的粒径较大,约为30nm,且团聚严重,为锐钛矿相和金红石相的混合相。以H2SO4作催化剂制备的TiO2光催化活性最好。  相似文献   

20.
活性白土性质及若干应用探讨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活性白土是膨润土经硫酸活化处理而得。酸处理条件明显地影响了活性白土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状态。对其控制并制备化学组成和结构都适宜的活性白土,能与有机胺类化合物和硅烷偶联剂及结晶紫内脂等有机分子作用,发生层间吸附、键合、吸电子等作用。应用这些性质,可将粘土矿物制备成橡胶、环氧树脂补强填料及无碳复写纸显色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