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文中论述近年来复杂网络结构对病毒传播行为影响的研究成果以及最新的病毒传播动力学的研究进展,评述在病毒传播和其他网络行为中网络结构所表现出来的鲁棒性和脆弱性,分析并提出在病毒传播领域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几个开放问题,包括:复杂网络病毒传播的网络结构度量、针对病毒传播的网络结构鲁棒性评价和病毒传播中的网络结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2.
病毒传播过程中,通常伴随着"病毒存在且正在蔓延"的信息传播,而且信息传播机制不同于病毒传播机制。文中利用连续时间马尔科夫过程,描述多重网络中病毒传播和信息传播相互关联动力学,研究信息传播动力学对病毒传播的影响,推导多重网络中的病毒传播阈值。文中方法不仅能够描述社会接触网络中的病毒传播过程,而且能够描述社交网络中的信息传播过程。研究表明,病毒传播阈值不仅与社交网络结构相关,而且与社交网络中的信息传播动力学相关。  相似文献   

3.
基于复杂网络的病毒传播模型及其稳定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目前病毒传播率中节点度引入的不同方式,在分析病毒传播特点的基础上,运用复杂网络理论,提出了与度相关的更加准确的病毒传播率.根据病毒传播过程,建立基于复杂网络的新的病毒传播模型.运用稳定性理论中的特征值判据,分析系统平衡点的稳定性,得出系统稳定的条件,并选取相应的系统参数,对系统进行数值仿真,验证了所得结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4.
通过理论推导,得到复杂网络参数与无线传感器网络(WSN)网络容量的关系式.在关系式指导下,运用删减冗余边、添加长程边等方法,对WSN拓扑控制以提高网络容量.针对经过拓扑控制后具有小世界特性的WSN,提出一种考虑节点病毒传播强度的病毒传播局域控制方法.研究表明,拓扑控制可以有效提高WSN网络容量,通过对少量的重要节点免疫,可以节省免疫成本,提高WSN抗病毒攻击能力.  相似文献   

5.
赵洋  单娟  宋超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2011,32(3):252-255,264
通过复杂网络技术构建了病毒传播模型,并对SIR进行了较为细致的介绍,并对无标度网络的生成算法、传播算法和3种传播机制进行了程序验证,对验证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并对生成的无标度网络进行度的统计.  相似文献   

6.
在互联网时代里,智能手机在现代信息化网络教学中的使用越发频繁,但缺乏适合手机教学的课件是制约智能手机教学发展的瓶颈。本项研究从手机教学出发,探讨了基于智能手机的网络课件设计和制作全部过程,并总结了该类课件设计制作过程中的设计思路,制作原则和注意事项,旨在为进一步推动智能手机教学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通过电子邮件途径传播的计算机病毒的特点,探讨了邮件病毒传播模型.在不同的感染率和恢复率条件下,通过变更感染源,分别采用不同的阻断策略.在中国教育网中对病毒的传播和控制进行了演化模拟,提出了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复杂网络控制病毒传播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8.
网络免疫技术是抑制病毒传播的主要方法之一。本文针对当前网络病毒免疫策略未考虑的网络节点异质性,以及现实网络中免疫策略流行度问题。提出一种带有免疫策略流行度的策略研究方法,并将网络节点异质性考虑在内。通过建立无标度网络的病毒传播模型,研究网络节点异质性和免疫策略流行度,在控制网络病毒传播所起到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网络中存在超强传染者的前提下,传统的病毒传播模型在无限规模的无标度网络上不存在病毒传播阈值,许多真实的无标度网络中并不存在这种超强传染者.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无标度网络中基于反馈机制的最大传染能力限定的病毒传播模型.通过数学方法证明了该模型中病毒传播阈值是存在的,最后通过数据仿真分析了反馈机制、最大传染能力值对网络感染率、控制病毒扩散以及传播阈值的影响.这为控制真实网络中的病毒传播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基于网络免疫策略, 先从免疫效率、 代价和鲁棒性三方面分析各免疫策略在同构网络中的免疫特性, 再构建异构耦合网络模型, 并分析了各类免疫策略在异构耦合网络中对病毒传播的抑制力. 实验结果表明, 已有免疫策略可有效抑制病毒在同构网络中的传播, 但对异构耦合网络的保护能力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1.
针对手机短信网络的聚集性和蓝牙网络的移动性,在经典的传播模型SEIR的基础上,考虑动态感染率、用户聚集特性、预免疫措施等外界因素的影响,建立一种基于蓝牙和短信/彩信混合模式的智能手机恶意软件传播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动态感染率、预免疫、用户聚集密度等参数对手机恶意软件传播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反映智能手机恶意软件在实际情况下的传播特征.  相似文献   

12.
基于智能手机用户在输入身份验证密码和滑动触摸屏过程中的个人独特行为特征,提出了两种身份验证方案,将单类支持向量机(OCSVM)算法应用到身份验证模型中,采用网格搜索算法获取模型的最优参数.实验结果显示两种身份验证方案都具有较好的泛化能力和验证精度,身份的验证过程不会干扰正常的用户操作.  相似文献   

13.
 针对Android智能手机传感器默认采样模式存在的采样率设置固化、欠采样和过采样问题,开发了能够自定义采样率和采样精度,具有采样历元、时间间隔和数据等同步记录功能的手机传感器信号采集软件。模拟加速度信号的功率谱分析和位移积分重构研究表明,L-S谱分析法和频域位移积分法能够有效处理含噪声和非均匀采样的手机加速度信号。利用谷歌Nexus 5(NX 5)、小米3(Mi 3)两个Android手机和SPAN-IGM-A1惯性组合导航系统进行徐州汉桥加速度信号采集和振动检测对比试验,试验结果有效验证了便携式、低成本Android智能手机进行桥梁振动检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病毒程序的典型传染行为模式,总结传染模块中相对稳定的病毒表达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针对未知病毒的检测方法———基于程序行为的病毒检测方法,并采用语义网络对病毒表达模式进行形式化描述。该方法是通过抽取程序的行为模式,将之与病毒的行为模式进行匹配,达到检测未知病毒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为确定实时信息对于出行行为的影响,探索了手机APP提供多交通方式实时出行者信息下的通勤者交通方式选择行为。采用意向调查方法,获取了上海市居民在提供包含两条自驾路线(以高架为主和以地面为主)和一条停车换乘地铁路线的实时交通信息情况下的交通方式选择行为数据。运用描述性分析和多元logit模型,得到了交通方式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发现,通勤者的驾龄、家庭私家车数量、开车频率、获取交通信息频率、停车换乘设施使用经历等个体属性,行程时间和车厢拥挤程度等信息内容,会显著影响出行决策。此外,提出了对交通规划与管理和多交通方式出行者信息系统研发有指导意义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伴随着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手机为代表的智能终端和方便快捷的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在移动互联网的基础上,利用广泛使用的智能终端平台和技术日渐成熟的可穿戴医疗设备,设计开发一种针对旅客的健康监测系统,为患有慢性疾病或对自身健康状况有担忧的旅客提供健康监测和辅助服务.系统结合手机和可穿戴医疗设备,通过移动互联网将健康体征数据上传到健康监测服务平台上,工作人员进行统计分析后给出相应建议与指导,从而实现对外出旅客的远程医疗.  相似文献   

17.
针对不同型号的智能手机之间存在硬件差异,导致在使用不同的智能手机进行室内定位时,采集同一蓝牙信号强度观测值存在偏差而影响定位精度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蚁群算法的支持向量机室内定位蓝牙标定方法.由于支持向量机参数的选取对其预测精度影响较大,因此利用蚁群算法避免人为盲目地选择支持向量机的参数,优化模型并提高预测精度.实验结果表明:基于蚁群算法的支持向量机室内定位蓝牙标定方法相比标定前的精度提高了37.3%,可以有效地进行室内定位.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病毒程序的典型传染行为模式,总结出传染模块的典型语义特征,形成描述其语义特征的语义关系框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针对未知病毒的检测方法——基于程序语义的病毒检测方法。该方法是通过抽取程序的语义关系框架,将之与病毒的语义关系框架进行匹配,达到检测未知病毒的目的。模拟实验中选取三种病毒作为样本,检测了20个程序,结果表明,在阈值D=0.9时,检测的准确率为87.5%。  相似文献   

19.
开展了Android智能手机的海面高度测量研究,并通过与测绘接收机测量结果和同比验潮站数据对比初步评估其性能。为了降低测量设备非探测区域反射的卫星导航信号对海面高度测量的影响,提出了经验模态分解提纯海面反射信号干涉振荡特征的方法,并利用仿真和试验数据验证了其有效性. 利用小米6智能手机和华测北斗N72测绘接收机采集的18天GNSS数据,开展了海面高度测量研究和评估. 结果表明:海面高度测量结果和验潮站同比数据在风速小于15 m/s时具有良好的一致性,智能手机和测绘接收机测量的海面高度的同比均方根误差均为0.31 m;智能手机用于测量海面高度的卫星信号的高度角下、上限高于30°的占比分别为30.8%和45.3%,以至于高高度角的信噪比时序可被用于测量海面高度;在18天的试验时间内,共计采集1120个海面高度测量值,平均62个/天,相比于CORS站,在相同的观测周期内具有更多的测量样本。最后对智能手机的遥感应用进行了讨论,以期推进遥感的大众化进程.   相似文献   

20.
传播是计算机病毒最主要、最基本的特征,同时传播特性独立于病毒多样复杂的表现形式而普遍存在.本文通过抽取计算机病毒在传播方面上的公共性质而忽略它们在表现形式上的具体差异,建立正确反映病毒传播特性的数学模型,利用合理的数学工具进行理论分析,从而揭示病毒传播内在的、客观的规律.在这个模型的基础上,可以对一些病毒现象进行初步的数学解释;为进一步的研究,包括病毒不同参数传播对外界的影响,持续和瞬间检测清除对传播的影响以及病毒交叉传播的数学描述和表现特性等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