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铜转炉冶炼过程中余热锅炉水位的优化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110 t铜转炉冶炼过程中余热锅炉为研究对象,探讨了锅筒水位的动态特性,推导了不同扰动之间的关系.分析了传统三冲量锅筒水位控制方案的不足,引入压力参数作为补充控制量,提出了改进的优化控制方案.通过对给水流量和蒸气流量信号的合成处理,简化了静态参数配合的调试和计算,提高了整个控制系统的鲁棒性.实际应用结果表明,锅筒水位的波动范围可控制在50 mm以内,产气量达12 t,同比增加40%,蒸气温度提高30%.  相似文献   

2.
分程控制系统是典型流量控制,广泛用于过程控制系统。本文在详细分析了以扩大可调范围为目的的分程控制系统存在的控制扰动问题,提出采用信号重叠法控制策略,从而解决流量突变带来系统扰动,在解决理论和实现技术上的难点后,最后给出改善品质的分程控制策略和系统控制参数选取方法。  相似文献   

3.
磁悬浮列车控制系统性能直接影响到磁浮列车的稳定性、安全性,由于电磁铁模型本身的不稳定性和非线性,悬浮系统必须选择合适的控制方式才能使其稳定工作.为消除扰动对磁悬浮列车悬浮系统的影响,在线性近似模型基础上提出一种前馈-反馈复合控制结构,利用PI控制器消除稳态误差,利用前馈控制抵消扰动对系统的影响.采用MATLAB对系统进...  相似文献   

4.
在工业控制领域,为了实现对位置,速度,温度、压力、流量等模拟量的控制,常常需用闭环负反馈控制方式。无论使用模拟控制器的模拟控制系统,还是使用计算机(包括PLC)的数字控制系统,PID控制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串级系统的结构与组成、控制规律.讨论模拟锅炉内胆水温与循环水流量构成的串级控制系统的实现过程.本设计以THSA-1型过程综合自动化控制系统实验台及其实验装置为平台,采用AI808P智能仪表对温度--流量串级控制系统进行控制,并通过MCGS组态软件进行上位机监控,在对水温与循环水流量串级控制系统分析的基础上,说明主副调节器参数改变对系统性能的影响、阶跃扰动作用于副对象和主对象时对系统的影响.最终实现了胆水温与循环水流量构成的串级控制系统的控制.  相似文献   

6.
为了得到较高纯度的二甲基甲酰胺(DMF),针对DMF回收系统参数特性,提出一种压力、流量的单闭环控制系统和精馏塔串级温度控制方案。单闭环控制系统由上位机、PLC、压力传感器、流量计和电动阀组成。精馏塔温度串级控制系统中,主环是模糊自适应PID温度控制,副环是常规PI流量控制。现场测试及仿真结果表明,FM355C闭环控制和模糊自适应PID串级控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响应快和超调量小的特性。  相似文献   

7.
硝基苯加氢合成对氨基苯酚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硝基苯为原料,Pt/C为催化剂,在稀硫酸介质中,经加氢还原、转位得到目标化合物对氨基苯酚。工艺研究表明:质量分数为15.6%的稀硫酸和硝基苯料的质量比为1∶1,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硝基苯料的质量比为1∶250,质量分数为2%的Pt/C催化剂和硝基苯料质量比为1∶50,氢气压力为1kPa的水封压力,反应温度85~90℃,反应时间为5h时,所得产品质量达到并优于日本JISK4144-1986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金属氢化物反应器的温度变化趋势与规律,搭建了反应器性能测试装置,通过实验获得了吸氢反应过程中氢化物床层和换热流体的温度变化数据。实验结果表明:床层最高温度和换热流体出口温度都随着供氢压力的增大而升高。当供氢压力从0.6MPa提高到1.0MPa时,床层最高温度从56.6℃提高到71.8℃。考虑到经济性与安全性等问题,对于镧基金属氢化物反应器其供氢压力最好限定在1.6MPa以下。换热流体流量越大则床层温度下降得越快,但其强化效果有限。流体出口温度升高幅度则随着流量增大而显著降低,但床层最高温度几乎无变化。氢气注入流量越大,反应器内氢气压力升高得越快,相应地氢化反应越快。通过改变氢气流量可以控制放热反应过程,从而更好地适应用热需求。  相似文献   

9.
根据预测函数控制(Predictive Functional Control,PFC)的基本原理和应用特点,在分析其一般算法的基础上,设计了余热锅炉汽包水位控制系统的预测函数控制器。通过内回路采用传统 PID,外回路采用预测函数控制———预测函数控制与PID 串级控制相结合,取代传统的汽包水位三冲量串级 PID 控制。MATLAB 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 PID 控制策略相比,PFC PID 控制策略能快速消除给水流量的扰动,且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动态品质良好。  相似文献   

10.
变转速轴向柱塞泵恒流量控制的建模与仿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变输入转速下泵控马达恒速系统为对象,分析轴向柱塞泵变量控制机构的控制机制和斜盘变量机构力矩特性,建立了变输入转速情况下泵的流量控制模型,针对泵转速扰动提出了扰动乘积补偿和PI控制综合抑制方法.并在仿真软件EASY5上建立了泵控马达系统和变量泵排量控制仿真模型,对变量泵变量时间和转速扰动抑制进行了系列仿真.结果表明,在剧烈输入转速扰动和负载压力扰动下泵输出流量依然能保持恒定.  相似文献   

11.
循环流化床锅炉控制系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循环流化床锅炉是一个分布参数、非线性、时变、大滞后、多变量紧密耦合的被控对象 ,常规控制方法难以取得理想的控制效果。分析了循环流化床锅炉结构与工艺特点 ,结合循环流化床锅炉动态数学模型 ,提出采用模糊控制和广义预测控制相结合的新控制思路。控制系统中各控制回路均采用模糊控制方案。还针对床温和主汽压的强耦合 ,设计了基于广义预测控制的指导系统 ,实现了床温和主汽压的解耦协调控制。该控制系统有效地解决了循环流化床锅炉控制中的难点问题 ,取得了满意的控制效果 ,并已被应用于实际工程  相似文献   

12.
恒流量控制通风系统将提高牵引电机温升试验的测定精度 ,其中风量测定与闭环控制至关重要 .对笛形管检测技术的应用和大惯性、多扰动情况下进行了控制算法和校正方式的研究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该研究已成功地应用于交流电机试验台恒流量通风系统中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集散控制系统在循环流化床锅炉控制系统中的具体应用,包括汽包水位控制、蒸汽温度控制、炉膛负压控制、燃料控制和炉床温度控制。该控制方案已应用于实际工程,取得了满意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4.
机械泵两相冷却系统过热现象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机械泵驱动两相冷却系统是一种以机械泵为驱动力的封闭式相变传热设备。在对该系统进行研究过程中发现,当启动蒸发器热负荷时,在蒸发段出口将产生明显的过热现象,并且有较大的压力脉。通过对大量实验对与过热度有关的启动温度、流量和启动热负荷进行比较分析,得出启动温度越低,产生的过热度越大的结论:启动温度越低,启动需要的过热度相对要大;其次,热流密度越大,过热时间维持的越短;最后,从过热状态到两相状态的闪蒸过程将系统的阻力发生较大变化,流量越大压力脉冲越高。  相似文献   

15.
单回路循环流化床的压力平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保证流化床装置正常运行,循环回路必须有一个适宜的压力平衡关系。在Φ800 mm×12 000 mm流化床装置上,用多点压力测量仪对固体颗粒单循环回路各部分的压力分布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颗粒单循环回路的压力平衡与装置的运行状态、颗粒的循环量密切相关。整个颗粒的循环回路压力曲线呈“8”字形分布,上部流化器内的压力高于料腿内的压力,下部流化器内的压力低于料腿内的压力。流化速度增大可使颗粒的循环量增加。流化器和料腿内空隙率沿高度的变化趋势是上部大下部小。循环回路的压力分布取决于流化器和旋风管的性质。  相似文献   

16.
通过计算机控制系统将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两部分耦合在一起。该控制系统有两条控制回路,即流量控制回路和水位控制回路,其中流量控制回路实现了物模和数模在耦合边界处水位和流量的交换;水位控制回路实现了入海口潮汐水位的模拟。同时根据采样和控制的高精度要求,分别在软件和硬件中采取滤波措施。试验结果表明,计算机控制系统实现了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的实时耦合,试验精度达到工程要求。  相似文献   

17.
针对炼厂生产工艺参数波动导致的氢气系统动态变化,提出基于氢气系统运行的历史数据进行静态分割综合的优化方法(static partitioning synthesis method,SPSM),建立了以总年度费用最小为目标的数学规划模型。考虑了系统中氢源的氢量和纯度的变化、氢阱需求氢量及氢气纯度范围、氢气压力波动和压缩机选型等因素对动态氢气系统优化的影响。以某炼厂的氢气系统为实例分析阐明了SPSM方法的可行性,并与传统的稳态优化方法进行了对比。SPSM方法考虑了工艺系统参数的波动,优化后导致氢气网络结构趋于复杂。氢气系统结构的复杂性使得氢气系统可适应参数波动,具有较宽的操作窗口。  相似文献   

18.
19.
柴油机低温燃烧闭环控制及切换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助于燃烧闭环控制系统,研究了传统燃烧到低温燃烧的切换过程.试验结果表明:基于循环的燃烧闭环控制系统能够跟踪累计放热50%对应的曲轴转角的阶跃输入,并且能很好地抑制转速、负荷、油轨压力和废气再循环(EGR)等系统干扰.在传统燃烧到低温燃烧的切换过程中,通过燃烧闭环控制系统实时地调节喷油提前角,可以使燃烧相位保持在参考值附近,从而保证了切换过程的燃烧稳定性.
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 A  相似文献   

20.
给出一种基于状态反馈与前置补偿的直升机飞控系统内回路设计策略,以实现内回路4个独立通道的隐模型跟踪,并根据操纵品质规范要求设计了期望的隐模型,使各通道实现了动态解耦及操纵解耦,且具有满意的动态跟踪响应特性,从而为简化外回路设计奠定了基础.仿真结果表明,文章所述的控制策略、设计方法是正确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