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2 毫秒
1.
朱锋 《世界知识》2023,(1):26-28
<正>2022年已经翻篇,世界动荡新变局正在不断走向深化。回顾2022年的世界政治,除了乌克兰危机之外,中美关系在美国所框定的“战略竞争”进程中不断走低,甚至恶化,无疑是这一年最大的被关注点。拜登政府在进入执政第二年之后,其对华政策进一步成型,“竞争、冲突、合作”三合一已经成为拜登政府进一步打压中国、提升美国竞争力、企图重新拉开美中力量对比差距的结构性战略。  相似文献   

2.
拜登政府上台以来,已就如何定位中国在美国全球战略中的位置,以及采取何种对华政策,做出一系列表态。总体而言,美方明确将中国视为美“最严峻的竞争者”,以“战略竞争”作为处理对华关系的基本框架,力图综合、动态地运用竞争、对抗、合作三种政策手段同中国打交道。拜登政府强调对华外交要“务实且以结果为导向”,注重通过激活壮大盟友体系等方式,确立和巩固自身的“强势地位”,以赢得与中国的“战略竞争”。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中美战略博弈的不断深化,拜登政府重新定义了中美关系,在认可特朗普政府对华政策总体方向的基础上,将中国明确定义为“最严峻竞争者”,甚至奉行“弹性遏制战略”,在遏华的总方向上更进一步。拜登总统上台一年以来,不断调整国防布局,从国防组织架构、国防预算、作战概念开发、军种建设以及全球军事部署等多个方面进行调整,以应对新一轮大国竞争。  相似文献   

4.
正"一带一路"合作前景光明,但也面临不容忽视的阻力,一些西方国家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负面认知根深蒂固,尤其是近年来美国全面加大对华战略竞争,给"一带一路"合作带来压力。拜登政府在很大程度上延续了特朗普时期的对华政策,明确将中国视为"最严峻的竞争者",强调战略竞争是美中关系的"本质"。今年3月,拜登在与英国首相约翰逊通电话时特别提出,  相似文献   

5.
张洁 《世界知识》2023,(8):14-17
<正>大国博弈正在显著影响着中国周边安全态势。作为进攻方的美国,从特朗普政府到拜登政府,持续以所谓“印太战略”为抓手,在地区层面发起对华全面战略竞争,即使是乌克兰危机的升级也未能迟滞美国遏制中国的步伐。这是因为,美国将中国视为“惟一具有重塑国际秩序意图和能力的国家”,声称中国正在“胁迫”和“侵略”全球,尤其是“印太”地区,而“印太”的战略态势将“界定国际秩序的基本性质”。因此,美国必须“塑造中国所处的战略环境”,在中国周边形成“规锁”中国之势。  相似文献   

6.
张闰祎  姚帅 《世界知识》2023,(22):44-46
<正>2022年以来,随着拜登政府出台《美国印太战略》,长期处于美国全球战略边缘的太平洋岛国地区重新进入美国视野。在2023年9月25日至26日举行的第二届美国—太平洋岛国论坛峰会(简称“美太峰会”)上,拜登政府延续对太平洋岛国的密集外交攻势,发展援助成为关键一环。  相似文献   

7.
正美国正在确立以"战略竞争"为基调的对华政策。在此背景下,日本作为美国的重要盟国,既要与其保持战略方向上的一致,也要维护自身利益,因此陷入"选择的困境"。菅义伟内阁继承安倍内阁的对华政策,推进"自由开放的印太"和"日美澳印"四国战略合作机制建设,也积极参加西方七国集团(G7)机制,视中国为"威胁"。1月28日,菅义伟与拜登通电话,  相似文献   

8.
正与特朗普时期相比,拜登政府的对华政策改变了"零和博弈"基本策略,虽然采取的是全面竞争战略,但合作也在慢慢恢复。"新常态"能够更准确、全面地概括中美关系当前的发展态势,一个主要表现就是中美关系将进入一个较长时期的战略相持阶段,并可能呈现出三种具体形态:一是全面竞争。从美国出台的一些报告不难看出,美已发起所谓"全路径"(全政府、全社会、全文明、全方位、全世界)对华打压。  相似文献   

9.
<正>3月22日,美国总统拜登任命前朝鲜政策特别代表尹汝尚为总统特使,负责处理美国与其在太平洋地区的三个“自由联系邦”马绍尔群岛、密克罗尼西亚联邦、帕劳续签《自由联系条约》事宜。今年2月,拜登政府正式出台《美国印太战略》文件,提出要加强与太平洋岛国的合作。同期,国务卿布林肯访问斐济,成为3 7年来首次访问斐济的美国国务卿。  相似文献   

10.
陈征 《世界知识》2020,(19):22-25
2020年美国大选吸引了全球关注。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拜登行政经验丰富,人脉深厚,熟悉外交事务,若当选将焕发巨大能量,其组织力和执政专业性不容小觐。竞选期间,拜登组建了一支阵容衰华的外交“梦之队”,下设20个工作组,配置了49名联席主席,超过2000人为其服务。一旦胜选,拜登将修正美国日益偏离轨道的外交政策,而对华政策不可避免地会成为其总体外交政策的核心内容之一。要想判断拜登当选后的美国对华政策,必须了解其外交团队的人员构成情况。  相似文献   

11.
<正>美国“印太战略”更加系统、立体赵明昊:今年2月美国首次以白宫名义发布“印太战略”文件,体现了其真正、彻底回归“印太”的战略决心。在乌克兰危机异常严峻的背景下,拜登政府一方面推迟《国家安全战略》报告的出台,一方面如期发布“印太战略”文件,对地区国家释放出“无论发生什么,美国一定要把战略重心转到印太”的信号。未来十年将是美“印太战略”落地的关键十年,必定对我国周边安全环境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2.
正拜登是1月20日入主白宫的。此前候任期内,他和他的团队就已确定对华要开展"长期且激烈的战略竞争"基调。因此,这场审议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基于对形势的重新评估而制定新政策的"重审",而是预置结论、直接下手的调整。这场审议有一个重要背景:历时六年甚至更长的美国战略界对华政策大讨论结束了。拜登一上台,美国大小智库密集推出各种报告和文件,高度一致地要求或赞同对华战略竞争的基本方向,相应提出具体建议,实际上进行的不再是政策辩论,而是填充"政策工具箱"。  相似文献   

13.
正美国加大对华"战略竞争"是当前影响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变化的关键性因素。"印太战略"是美在地区层面与中国竞争的重要抓手,意在遏制中国,维护自身在地区秩序上的主导权。拜登政府在"印太战略"上的延续性大于变革性。由于美国内对中国的基本认知没有改变,拜登执政后基本全面接盘特朗普政府的"印太战略"。  相似文献   

14.
《美国对华政策的未来——给拜登政府的建议》强调了技术竞争将是下届政府面临的首要外交政策挑战之一,其中技术依赖将导致中美之间在数据跨境流动、数据安全等方面出现一系列问题.对该建议的全面解读,有助于审视和剖析目前中美数据安全领域的主要冲突和深层原因,研判美国新政府在数据安全和数字治理领域的可能举措.  相似文献   

15.
<正>今年1月8日,美国总统拜登在访问墨西哥并出席北美领导人峰会途中造访了美国得克萨斯州边境城市埃尔帕索,这是拜登就任总统两年来首次造访美墨边境。自去年4月拜登政府宣布废除特朗普颁布的“第42条”公共卫生令以来,大量移民穿越边境涌入埃尔帕索,再次引发南部边境的移民危机。如何应对南部边境非法移民问题正在成为困扰拜登政府的一个难题。  相似文献   

16.
郭语  王建 《世界知识》2023,(4):46-47
<正>拜登政府在2022年10月正式发布的首份《国家安全战略》(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中指出,后冷战时代已经结束,当前进入大国竞争的时代,并将中国定位为唯一同时拥有意图和能力的战略竞争对手。作为这一战略认知的体现,美国近年在政治、外交、经济、安全、科技、文化、舆论等方面对中国展开了全方位竞争及施压。其中,名为打击中国所谓“恶性影响”、实为与中国争夺影响力的政策取向在美国的对外战略中日益占据突出位置。2021年9月,美国国会研究服务局(CRS)发布报告《国务院、海外行动及相关项目:2021财年预算和拨款》,明确表示打击其他国家“恶性影响”是美国政府国际事务的优先事项。  相似文献   

17.
杨楠 《世界知识》2022,(13):59-61
<正>5月26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乔治·华盛顿大学发表对华政策演讲。这场演讲原定4月下旬发表,后因布林肯感染新冠病毒而推迟。在40多分钟的演讲中,布林肯继续渲染“中国威胁”,重申美对华开展“长期战略竞争”的定位和取向,并且概括出以“投资、协同、竞争”(invest,  相似文献   

18.
正尽管拜登政府面临着抗击新冠疫情、重振美国经济、消除国内政治分裂等诸多内政难题,但却没有放松对中国的战略打压。如果说特朗普对华竞争策略激进而粗暴,南海博弈过于依赖军事实力,那么,拜登政府一方面视中国为美国"最大的战略竞争对手",另一方面又时常宣称两国没必要发生冲突。美军介入南海的方式正在发生什么变化?  相似文献   

19.
王鹏 《世界知识》2023,(14):22-23
<正>王鹏(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对外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助理):历史地看,拜登政府的“印太战略”经历了三重演化:早期可以溯源至奥巴马时期的“亚太再平衡”,之后是特朗普时期的“印太战略”1.0版,当前则为“印太战略”2.0版。拜登政府“印太战略”有五个核心特征:“一个目标”,即“汰逐”(out-compete)中国——这是我个人主张的译法,也有人译作“竞赢”中国;“两条战线”,即政治军事战线和经济科技战线;“三项原则”,  相似文献   

20.
<正>6月2日,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出席由美国军控协会举办的主题为“在危险时刻降低核威胁”年度会议,并发表主旨演讲。他系统介绍了拜登政府的核安全政策,包括对当前全球核形势的认知、防范核武器竞争的看法、促进核军控和加强防扩散的举措,以及降低核武器使用风险的构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