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平面二维全沙泥沙输移数学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平面二维全沙泥沙输移(悬移质泥沙和推移质泥沙)的数学模型及其应用.中对比了国内外常用模型的特点,结合笔在平面二维全沙泥沙输移数学模型中的计算经验,分析各自模型的差异,特别是针对模型的数值计算方法及湍流模型的应用进行分析和说明,在此基础上建立平面二维全沙泥沙输移数学模型SFST—2D.并将该模型分别应用于长江三峡工程坝区泥沙计算、波迪一。科西工程水库内淤积及下游冲刷等工程实例的研究中。  相似文献   

2.
利用一维全沙数学模型,对10年设计水沙系列及稀遇洪水进行泥沙计算.分析了太原市汾河河道治理工程的演变规律,提出了淤积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3.
航道工程泥沙数学模型的研究(I)——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针对航道工程的特点,建立了一二维泥沙数学模型,给出了一维非均匀全沙模型的基本方程,辅助方程和关键问题的处理方法,针对河道长宽相差悬殊的特点,提出了平面二维贴体正交曲线坐标系下紊流全沙模型的控制方程,采用控制体积法及相应的动边界技术数值求解了水流泥沙运动方程。  相似文献   

4.
航道工程泥沙数学模型的研究(Ⅰ)——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航道工程的特点,建立了一、二维泥沙数学模型,给出了一维非均匀全沙模型的基本方程、辅助方程和关键问题的处理方法.针对河道长宽相差悬殊的特点,提出了平面二维贴体正交曲线坐标系下紊流全沙模型的控制方程,采用控制体积法及相应的动边界技术数值求解了水流泥沙运动方程.  相似文献   

5.
流域泥沙输移比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对已有泥沙输移比相关研究的总结,探讨了泥沙输移比的定义和作用。根据泥沙输移比的内涵,结合影响泥沙输移比的因素,分析了泥沙输移比的计算方法。基于国内外泥沙输移比计算的实例,总结了主要流域泥沙输移比数值的变化范围。目前泥沙输移比计算仍以对流域侵蚀和输移数据的统计分析为主,由于对泥沙输移比的理解有所不同,不同研究获得的计算公式形式多样,且往往针对具体的研究区域,适用性差。如何构建适用局部较大区域的泥沙输移比计算公式仍是今后需要解决的难题之一。  相似文献   

6.
复式断面河道水流泥沙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复式断面河道一维扩展水流、泥沙数值模型,并且对阳泉治理河段的水流、泥沙情况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相比符合较好,说明了一维扩展水沙模型在实际工程上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分析,探讨了该界面泥沙动力过程和输移机制的研究进展状况和发展方向,主要介绍了界面泥沙水平输移、垂直输移过程中悬沙浓度,泥沙沉积量,悬浮泥沙的运动状态等。在以大量的国内外的研究资料为背景的基础上,指出现今研究中的不足以及今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流域泥沙过程模拟中的河道输沙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流域的水沙过程包括降雨产流、汇流的全过程,以及泥沙侵蚀、输移、沉积的不同运动形态.对这一物理过程的全面描述有其必要性和现实意义.在数字流域中,将流域水沙过程概化为坡面产流产沙、沟坡区重力侵蚀、沟道水沙运动及河道水沙输运四部分.其中,前三部分的计算能为中下游河道水沙计算提供入口边界条件.本文对前三部分的内容只作简要介绍,重点以一维水动力学模型为工具,以1977年为典型年,完成了流域泥沙过程模拟过程中干流河道输沙计算,并对龙门站的预测水沙过程和实测水沙过程龙门一三门峡河段进行了演算和对比.结果表明,用预测龙门站水沙过程计算中下游河道的水沙演进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白沙水库—维泥沙数学模型及电厂取水方案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白沙水库的水沙运动特点和库区地形条件,考虑了悬移质、推移质泥沙及水库异重流因素建立了一维全沙不平衡非耦合数学模型.利用1979年~1987年连续9年的库区淤积量资料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在设计来水来沙及水库调节条件下,应用所建模型预演了未来30年水库淤积对电厂取水口的影响.结果表明:白沙水库运行30年后,输水洞上层闸门不会被淤死,仍能正常输水,保证电厂的取水发电.  相似文献   

10.
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依据黄河流域水沙变化特点,建立能够长时间反映河网上冲淤和水流携沙能力反馈调节规律的泥沙输移网络动力学模型.通过合理设值将黄河枯水期模型与丰水期模型进行连接,得到能够体现枯水、丰水周期更替的全周期模型.计算结果与河网上实测数据的比对,检验了模型的合理性,利用该模型可进一步研究黄河泥沙输移特点.  相似文献   

11.
针对实际工况的斜齿轮,提出了一种啮合过程中斜齿轮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参数化表达方法,给出了模型的网格划分方法和边界丛载荷条件,并开发出了相应的计算机程序,对轮齿从啮入到啮出整个周期的载荷及应力的分布规律进行了计算和模拟。  相似文献   

12.
考虑正应力空间效应斜拉桥后期荷载状态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宁波招宝山大桥为例,介绍了一种新的斜拉桥后期荷载受力状态评估方法.该方法考虑正应力空间效应,在将斜拉桥受力状态评估分为恒载受力状态评估和后期荷载受力状态评估的基础上,建立空间实体模型,得到测点响应理论包络,将其与测点实测响应进行比较来判断结构后期荷载作用下的状态.这种方法基于设计资料、施工资料,应用范围广,并能进行实时监控.  相似文献   

13.
基于人工智能的短期负荷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人工神经网络、模糊专家系统的原理;在分析负荷预报和贵州电网负荷变化特点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适用于负荷需求量增长很快的电网的短期负荷预报模型。  相似文献   

14.
根据泰州市郊某一拟建工程中桩的水平静载试验数据,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水平荷载单独作用下的单桩进行了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模型进行改进,研究了组合荷载作用下桩的工作性状。主要分析了水平荷载、轴向荷载、桩的抗弯刚度、桩径以及自由段桩长对桩身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桩身水平位移和弯矩随着水平荷载和轴向荷载的增加而增大,且当水平荷载较大时,轴向荷载作用引起的P–?效应(轴向荷载引起的附加位移)比较明显,其随自由段桩长的增加而增大,随抗弯刚度和桩径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15.
以某坑边荷载距离不同的综合管廊基坑为例建立了二维有限元模型,土体采用基于硬化土模型的小应变本构模型,模型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吻合良好,从而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在此模型基础上,通过改变基坑一侧荷载距离建立多组模型,研究了两侧荷载距离不同对支撑轴力及坑外地表沉降的影响。结果表明:下道支撑轴力对荷载距离的改变较为敏感,当左侧堆土离坑边距离D_1由0.1 m增加至2.0h(h为基坑开挖深度)时,下道支撑轴力减小24%;当改变基坑左侧荷载距离时,基坑右侧坑外地表沉降值也会发生较大变化;当D_1由0.1 m增加至2.0h时,右侧坑外地表沉降最大值增大33%。得到的结论可供类似工程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6.
针对典型电流型谐波源负载的特点,提出了采用基于改进瞬时无功功率理论的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的补偿方案,并根据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的基本工作原理、系统结构和PWM控制思想,利用MAT-LAB中的电力系统仿真工具箱,对基于PWM控制的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补偿电流型谐波源负载的方案进行了建模和仿真,给出了仿真模型,通过仿真实验研究,结果证实了所提方案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一种具有实用性和经济性的分时段运行工业锅炉房负荷的最优分配模型.利用静态锅炉模型辨识方法得到了锅炉的最佳负荷率,确立了分配模型的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通过工程实例检验了提出的负荷分配理论,并获得了相应的数据.针对不同的工业锅炉房,只要得到各台锅炉准确的燃料所耗量的特性方程,就可以应用该分配模型得到锅炉房负荷的最优分配结果.  相似文献   

18.
以首钢2160热轧工程为背景,开发其主传动交交变频调速装置.阐述了数字控制的交交变频-同步电动机矢量控制系统构成及主回路的主要技术特点,重点研究了晶闸管触发和速度控制问题.开发了带负荷观测器的速度调节系统,解决了负载变化给系统带来的动态品质下降问题.研究结果已经用于现场,取得了速度控制静态精度优于0.01%,以及动态响应时间小于50ms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9.
点荷载试验是较常用的测定岩石抗压强度的一种方法。为了探究点荷载试验确定抗压强度的相关性,对取自黄陵2号煤矿410巷道顶底板的煤岩试样分别进行点荷载试验与单轴抗压试验,统计分析表明:点荷载试验结果准确合理,有较强统计性;不规则煤岩试样尺寸对点荷载强度标准值具有微弱影响,试样长度满足要求前提下不宜过大,宽度以60~80mm最优,高度以45~55mm最优;点荷载试验在该工程中得到较好应用,确定了通过点荷载强度标准值与抗压强度值之间的强度转换系数K=21.76,为该工程后期设计参数的取值提供参考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