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XRD、BET、MAT以及Pyridine-IR等方法,研究了钒对催化剂分子筛结构和裂化活性的危害,以及MgO、γ-Al2O3对钒破坏作用的抑制.结果表明,在水蒸气条件下,钒使催化剂表面积减小,分子筛晶体结构破坏,各种酸的数量下降,裂化活性降低.捕钒物质的加入保护了催化剂的结构和酸性及活性,尤其以MgO负载在γ-Al2O3上得到的捕钒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
采用XRD,Pyridine-IR,MAT微反活性评价等方法,研究了稀土和含有CaO,MgO的天然无机矿物材料如海泡石,凹凸棒土,白云石等对钒破坏作用的抑制。结果表明,无机矿物材料的加入保护了催化剂的晶体结构和酸性及活性,其中以白云石和凹凸棒土联合使用的效果最好;稀土的加入方式是其能否发挥捕钒剂作用的关键因素。在捕钒剂研究中,采用V2O5做钒源和先载钒、后加入捕钒剂混合,然后水热处理的实验方法的正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在REY、REHY、USY三类常用的FCC分子筛催化剂中加入捕钒剂组分(对催化剂基体进行化学改性)对钝化重金属钒污染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碱土金属类捕钒剂ABO3对REY、USY类FCC催化剂有良好的钝化效果,属于酸碱反应的钝化机理。但碱土金属类捕钒剂,如ABO3、MgTiO3、MgO和CaSnO3等,与REHY分子筛不匹配,非但没有钝化重金属,反而对REHY分子筛的质子酸中心有破坏作用,使分子筛酸性活性中心数目减少、强度下降,导致催化剂的裂化活性急剧下降。在REHY分子筛催化剂基体中加入MO金属氧化物作为捕钒剂,通过V5+与金属离子发生在MO的(101)晶面上的晶格取代来得到良好的钝钒效果。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在REY、REHY、USY三类常用的FCC分子筛催化剂中加入捕钒剂组分(对催化剂基体进行化学改性)对钝化重金属钒污染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碱土金属类捕钒剂ABO3对REY、USY类FCC催化剂有良好的钝化效果,属于酸碱反应的钝化机理。但碱土金属类捕钒剂,如ABO3、MgTiO3、MgO和CaSnO3等,与REHY分子筛不匹配,非但没有钝化重金属,反而对REHY分子筛的质子酸中心有破坏作用,使  相似文献   

5.
以正庚烷为裂化原料,采用微反活性评价装置和气相色谱分析方法研究了重金属钒对CRC-3裂化催化剂选择性的影响,并用X射线衍射仪测定了经钒污染后催化剂相对结晶度的变化.结果表明,CRC-3催化剂上沉积的钒具有脱氢活性,明显降低了催化剂的裂化反应选择性和相对结晶度.向CRC-3催化剂中加入高岭土或α-Al2O3担载的稀土氧化物(RE2O3),可明显提高催化剂的抗钒污染能力.  相似文献   

6.
稀土钝钒剂对钒污染催化剂活性与再生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了稀土钝钒剂对钒污染的RHZ-300裂化催化剂的裂化活性,生焦及再生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印钒剂中活性组分La2O3负载量的增加,催化剂的裂解活性也增加,但负载量有一最佳值。  相似文献   

7.
用XRD,Raman,FT-IR,^51V-NMR,Py-IR和TPR-TPO表征SiO2或SiO2上预负载MgO后负载的钒氧化物催化剂体系。SiO2上直接负载钒氧化物,在钒负载量约为5wt%V2O5时出现V2O5晶相,而预负载MgO在相同钒含量时则没有出现V2O5晶相,表面预负载MgO促进了钒氧化物在载体表面的分散。  相似文献   

8.
采用微反应活性测试(MAT)装置,以正庚烷为原料在反应温度为550℃和液空速为10h^-1下,考察了CRC-3裂化催化剂活性随水蒸汽处理时间的变化规律,模拟工业流化催化裂化(FCC)条件,制备了无机钒酸盐中毒的催化剂,进而对其活性进行考察,MAT活性评价数据表明,用水蒸汽处理CRC-3裂化催化剂12h以后,其活性趋于平衡;而使CRC-3裂化催化剂中毒的无机钒酸盐中钒含量高达0.5%时,催化剂活将发  相似文献   

9.
采用微反应活性测试(MAT)装置,以正庚烷为原料在反应温度为550℃和液空速为10h-1下,考察了CRC-3裂化催化剂活性随水蒸汽处理时间的变化规律.模拟工业流化催化裂化(FCC)条件,制备了无机钒酸盐中毒的催化剂,进而对其活性进行考察.MAT活性评价数据表明,用水蒸汽处理CRC-3裂化催化剂12h以后,其活性趋于平衡;而使CRC-3裂化催化剂中毒的无机钒酸盐中钒含量高达0.5%时,催化剂活性将发生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以正庚烷为裂化原料,采用微反活性评价装置和气相色谱分析方法研究了重金属钒对CRC-3裂化催化剂选择性的影响。并用X射线衍射仪测定了经钒污染后催化剂相对结晶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考察了稀土钝钒剂(其活性组分为La2O3)对钒污染的RHZ-300裂化催化剂的裂化活性、生焦及再生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钝钒剂中活性组分La2O3负载量的增加,催化剂的裂解活性也增加,但负载量有一个最佳值。同时,随着钝钒剂加入量的增加,催化剂的裂解活性增加,其加入量也有一个最佳值。稀土钝钒剂能明显地抑制钒污染的RHZ-300催化剂的生焦。对催化剂的烧焦反应行为及热重动力学研究表明,稀土钝钒剂的加入能明显地降低烧焦反应的活化能和烧焦温度,并有助于催化剂的低温再生。  相似文献   

12.
用XRD、Raman、FT-IR、51V-NMR、Py-IR和TPR-TPO表征SiO2或SiO2上预负载MgO后负载的钒氧化物催化剂体系.SiO2上直接负载钒氧化物,在钒负载量约为5wt%V2O5时出现V2O5晶相,而预负载MgO的在相同钒含量时则没有出现V2O5晶相,表明预负载MgO促进了钒氧化物在载体表面的分散.预负载MgO的催化剂的可还原性和其还原态活化气相氧的活性较低,有较好的丙烷氧化脱氢的丙烯选择性,同时又因有较强的表面酸性位,有利于对丙烷仲碳C-H键的活化,而能保持其较高的丙烷氧化脱氢活性.钒氧物种与载体形成V-O-Mg(Si)桥键,该桥键氧可能是丙烷氧化脱氢的活性氧物种  相似文献   

13.
采用经过修改的MOAB从头计算程序在微机上完成了样本-萘氧化制苯酐钒系催化剂的表面活性微区基本结构的量子化学计算.确定了基本单元的形式及可见结构,同时得到了体系的波函数.  相似文献   

14.
功能组分改性对催化剂降低汽油硫含量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采用不同功能组分对分子筛进行改性,并采用红外光谱、微反活性评定装置和小型固定流化床评价方法,对样品进行表征、评价.结果表明,功能组分改变了分子筛的酸性分布及其水热稳定性,铜、钒、锌三种金属元素改性分子筛的L酸酸性,钒的最弱,其次为锌,铜的最强;钒的引入使分子筛的晶体结构破坏严重,锌对分子筛的破坏相对缓和;含硫化合物裂化要求催化剂应具有弱L酸活性中心,而过多的强L酸容易引起结焦;与对比剂相比,本研究催化剂使催化裂化汽油硫含量降低22%左右,同时裂化产品选择性好.  相似文献   

15.
含磷FCC催化剂的酸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磷酸对高岭土进行处理,制取不同含磷量的活性基质,然后与分子筛、填充物等组合成FCC催化剂。在用FTIR技术和MAT试验等催化剂表征手段对其表征之后,发现酸性,酸密度和强度等与催化剂的裂化性能有很大关系;所制5种不同含磷量催化剂的酸性特征随含磷量的变化而较有规律地变化。  相似文献   

16.
去除难降解有机废水COD用高效从相催化剂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超细γ-Al2O3为载体,制备去除有机废COD用高效超细γ-Al2O3/CuO催化剂,采用TEM和XRD对粒子形态进行表征,以水溶性偶氮染料活性艳红X-3B为处理对象,采用不同载体制备催化剂,考察其催化效率,结果表明超细γ-Al2O3/CuO催化剂的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17.
应用BET、TEM等手段了由溶胶-凝胶法及常规制备法制备的钒磷氧催化剂的比表面,晶相组成,晶粒大小等物理性质,发现制备化学因素对钒磷氧催化剂物理特性的影响比较复杂,尤其是不同方法之间所表现出的差异比较明显,由有机相中制备时可以获得单一-B相,且晶相组成与晶粒尺寸受制备条件的影响相对较小,实验结果表明包括溶胶-凝胶法在内的几处制备方法制得的催化剂粒子较大,分布不均,且比表面积较小,通过本研究提出了制  相似文献   

18.
考察了α-Fe2O3在MCM-41,HMS和KIT-1三类介孔分子筛上的分散情况,以及介孔分子筛负载氧化铁催化剂的乙苯脱氢性能。实验结果表明,α-Fe2O3能有效地分散在介孔分子筛的表面上,其分散阈值远高于其他载体,由此大大提高了乙苯脱氢反应的活性。钾的引入对该类负载催化剂会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9.
用^51VNMR滴定法研究在Mg^2+-ADP-VO4^3-三元体系中的物种分布,通过分析用Mg^2+一ADP-钒酸根混合溶液时^51V核磁谱峰的变化,指出溶液中形成了Mg-V2A2(V2A2为两个钒酸根和两个ADP分子形成的双核配合物的简写)和Mg-ADPV(ADPV代表一个四面体钒酸根单体与ADP中的β-磷酸根缩合形成的酸酐),测得Mg-V2A2及Mg-ADPV的形成常数分别是72.5mol^  相似文献   

20.
应用 B E T、 X R D、 T E M 等手段研究了由溶胶—凝胶法及常规制备法制备的钒磷氧催化剂的比表面积,晶相组成,晶粒大小等物理性质.发现制备化学因素对钒磷氧催化剂物理特性的影响比较复杂,尤其是不同方法之间所表现出的差异比较明显.由有机相中制备时可以获得单一 B 相,且晶相组成与晶粒尺寸受制备条件的影响相对较小.实验结果表明包括溶胶—凝胶法在内的几种制备方法制得的催化剂粒子较大,分布不均,且比表面积较小.通过本研究提出了制备大比表面积小粒子 V P O 催化剂的其它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