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我国2000~2001年度首次公开发行股票(IPO)公司为样本,对外部大股东持股与公司绩效之间关系及其成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外部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之间存在三次函数曲线关系,公司绩效随外部大股东持股比例的增加呈上升--下降--上升的变化趋势.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外部大股东持股比例与控股股东实施的掏空行为之间也呈三次函数曲线关系,但其变化趋势与前者相反,掏空程度随外部大股东持股比例的增加呈下降--上升--下降的变化趋势;与此同时,掏空程度与公司绩效显著负相关.因此,对控股股东掏空行为的影响是外部大股东影响公司绩效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2.
香港中资公司股权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论述国内外学者关于股权结构研究的各种观点的基础上,对110家香港中资公司的股权集中度、主要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的关系进行了多元回归分析.分析得出香港中资公司的公司绩效与股权集中度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公司绩效与国有大股东股权比例之间呈现U型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一股独大并没有成为制约香港中资企业发展的因素,较适中的股权集中度、较高的国有股比例、吸收具有一定比例的外资大股东这种股权结构模式有利于香港中资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基于第二类代理理论中公司控制权的概念,本文首次从并购中上市目标公司的视角对股权结构与公司价值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研究结论表明控制权转移型并购为目标公司创造价值,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通过影响控制权收益对公司价值产生影响,但是这种影响是非线性的(倒U型),并且这种影响受到股东制衡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4.
行业特征、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选取三个具有显著行业差异的代表性行业上市公司1998-2004年面板数据作为样本,分析行业特征差异对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相关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三个样本行业具有不同的盈利驱动力,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的相关性受行业特征因素的显著影响、因行业而变。本文的实证研究表明,单纯的总样本教据分析可能掩盖了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之间关系的行业差异性,因而更多的小样本研究是必要的;只有深入发掘相关性背后企业盈利的真实驱动力,改善股权结构形成机制,才能建立起中国企业股权鲒构与公司绩效之间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5.
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关联关系的量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司绩效与股权结构因素的量化研究是分析二者关联关系的关键.利用变异系数分析方法,度量了影响公司绩效的股权结构因素和公司绩效指标,并对它们的量化指标进行了有效性分析.通过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量化指标的多元回归分析,筛选出与公司绩效具有较大相关关系的股权结构指标,提供了分析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状况的量化指标.  相似文献   

6.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测评指标的量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股权结构测评指标是分析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状况的重要因素。采用我国上市公司748个样本公司的统计数据,利用变异系数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了影响公司绩效的股权结构因素,给出了公司绩效和股权结构的衡量标准。通过筛选与公司绩效具有较大相关关系的股权结构指标,对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状况的测评指标进行了有效性分析。  相似文献   

7.
信息不对称与股权结构: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由于中国市场不采用做市商制度,在没有Bid-Ask数据的情况下改进了以前的模型,从而对中国股票市场信息不对称的程度进行了度量.然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察了国有法人股、机构持股、大股东之间相对力量对比等股权结构因素对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称程度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市场中信息不对称程度随着国有、法人股比例增加而增加;随着机构持股比例上升而上升;随大股东之间的股权集中程度提高而加强.  相似文献   

8.
谷雨 《系统工程》2015,(2):82-86
使用83家国内证券公司2007~2012年的非均衡面板数据,考察证券公司股权结构与公司盈利能力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显示,证券公司的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司盈利能力显著负相关,公司股权制衡度与公司盈利能力显著正相关,实际控制人为政府的证券公司盈利能力显著低于实际控制人为个人的证券公司。最后,本文还给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投资机会与股权结构对公司财务政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2001~2005年4927家中国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本文检验了公司投资机会和股权结构对财务政策选择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在控制了公司资产规模和盈利水平下,中国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和股利政策与其投资机会显著负相关,与股权集中度正相关;公司对高级管理者的现金补偿与投资机会正相关,与股权集中度负相关.同时,有证据表明,少数大股东联盟可以有效降低公司代理成本.  相似文献   

10.
目前上海市的上市公司最终由政府控制的占89%,政府或国家在上市公司的控制中仍占主导地位。从净资产收益率(ROE)和市净率(Q)的角度比较不同的中间控股类型的绩效情况,得出同行业同专业的实业公司作为控股股东公司绩效最好,同时通过这些比较表明股权结构和产权的不同归属与公司绩效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  相似文献   

11.
负债融资、大股东控制与企业过度投资行为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何源  白莹  文翘翘 《系统工程》2007,25(3):61-66
根据一些学者的研究,负债融资导致了股东与债权人的利益冲突,但同时负债融资对股东与经理人之间的冲突也具有相机治理作用;大股东控制一方面减少了股东与经理人之间的代理成本,另一方面大股东也可能为谋取私有收益而扭曲公司的投资行为.本文建立了一个负债融资对大股东过度投资行为的相机治理模型,并试图通过该模型来探讨负债融资对大股东控制公司投资行为与决策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发现控股股东持股比例越高,因谋取私有收益而导致过度投资的趋势就越弱;负债融资能够抑制控股股东的过度投资行为,尤其是来自与控股股东具有很强谈判能力的债权人的融资,从而有效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  相似文献   

12.
现有文献对非效率投资(投资过度和投资不足)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非效率投资的原因上,一方面从代理理论研究非效率投资,另一方面则考虑制度环境对非效率投资的影响。不同于以往研究,本文关注非效率投资对公司绩效的影响,考虑市场竞争条件下的公司非效率投资的作用。在指出了现有文献利用Richardson模型测算非效率投资中的不足后,提出了几种更加稳健的确认非效率投资的方法。利用中国上市公司2000-2011年大样本数据,研究了非效率投资(包括投资过度和投资不足)对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并且考虑市场竞争因素的作用。实证结果发现:对于中国上市公司而言,不考虑市场竞争因素,投资不足与公司绩效呈反向关系,投资不足导致公司绩效的下降;考虑市场竞争,在行业净营业收入利润率高于0.13时,投资不足则促进了公司绩效的提高,在行业净营业收入利润率低于0.13时,投资不足则降低了公司绩效。而对于投资过度,并不能得出稳健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探索了目前各种公司治理机制之间的相关性,构建了反映股东治理、董事会治理、债权治理、经营者激励之间关系的联立方程组,运用二阶段最小二乘法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股权制衡度与资产负债率正相关,国有股比例与独立董事比例与高管层持股比例与资产负债率、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高管层报酬均为负相关,且这些相关性会影响单个治理机制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董事会构成与经理控制机制关系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探索了公司董事会的构成与其监督控制经理的功能之间的内在关系 ,构造了反映董事会构成独立性与经理报酬、经理及董事长持股、经理领导地位之间关系的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分析 ,结果表明 ,董事会构成与经理控制机制之间的线性关系总体上微弱 ,而董事会构成与经理报酬及公司绩效的相关关系显著.  相似文献   

15.
后股权分置时期大股东资产注入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权分置改革使大小股东之间利益趋于一致,股改后资产注入、整体上市等成为大股东资本运作的重要方式。运用经济学优化方法及折现现金流方法,通过求解大股东资产注入的最大化收益函数,分析了大股东资产注入的内在激励;运用2006~2007发生资产注入的200个样本数据,实证分析了大股东资产注入的相关影响因素。实证研究表明:资产注入规模与公司资产负债比率负相关,与预期注入资产产生协同效应及公司资产规模正相关且统计上显著;此外,资产注入规模与大股东持股比例正相关,与公司股票市盈率负相关但统计上不显著。从财务绩效指标(ROE、净利润和ROA)的描述性统计可见,大股东资产注入显著提升了上市公司的业绩。  相似文献   

16.
委托人与代理人的投资效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市场信息非对称的条件下,探讨了下列问题;(1)代理人的绝对风险厌恶系数与其投资效用之间的关系;(2)代理人持股比例,道德风险程度与其投资效用的关系;(3)外部投资者绝对风险厌恶系数与投资额的关系;(4)外部投资者的绝对风险厌恶系数与其投资效用的关系;代理人持股比例的变化与外部投资者投资效用的关系;在一定的条件下,得到了相应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公司层次信息技术投资生产率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随着公司将大量资金投入信息技术,研究人员和企业界对于信息技术投资价值问题给予越来越多的关注.研究表明,信息技术投资并未导致公司绩效的提高,存在所谓的信息技术投资"生产率悖论"问题.利用中国上市公司的公开数据,研究了信息技术投入对公司主营收入和净利润等产出的贡献;搜集了200多家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时间从1999~2004年;建立了三要素的经典生产函数,利用广义最小二乘法对回归方程进行估计.结果表明:公司的信息技术投资,对主营收入、净利润等绩效指标具有积极的影响.信息技术投资是一种生产性投资,对产出具有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大股东对中小股东的侵害问题是公司治理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通过测算控制权私人收益可以了解大股东对中小股东利益的侵害程度。对我国控制权私利进行了度量,在限售股解禁背景下,检验了限售股解禁给控股股东所带来的市场预期收益与控制权私利之间的相关关系,并同时对控制权私利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相关分析。研究发现:公司盈利水平、公司规模、股权制衡度与控制权私有收益负相关,非流通股溢价倍数、公司负债率、股权转让比例、股权离散度与控制权私有收益正相关;流通股规模可能并不是影响控制权私人收益的主要因素。最后,提出了全流通条件下,国有股权转让和上市公司治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股权制衡可能对公司带来的有利和不利影响,并使用我国上市公司2001~2007年的数据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表明,股权制衡机制可以对大股东的侵占行为产生制约,减轻大股东对公司利益的侵占,从而保护小股东利益,增进公平.但同时,股权制衡会降低决策效率,对公司的经营绩效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这种负面影响在国有控股的公司和业绩好的公司中更为明显.最优股权制衡程度的选择需要在股权制衡带来的提高公平和损失效率两种效应之间进行权衡.  相似文献   

20.
大量有关大股东对上市公司业绩影响的研究多以委托代理理论为框架, 且大多显示"利益输送"等负面结论, 中国公司的研究结论也大体如此. 事实上, 在中国, 大股东作为独立法人大多具有其自身经营与财务行为(如近期普遍流行的大股东股权质押融资), 这些行为将有可能对上市公司业绩产生深远影响, 尽管其影响机理及影响结果尚无定论. 结合大股东性质、融资约束等中国制度背景因素, 本文研究了大股东股权质押融资行为与上市公司业绩改善间的关系. 研究表明: (1)与国有大股东相比, 民营大股东因融资约束等原因而大量采用股权质押融资策略; (2)股权质押行为与大股东持股比率之间存在某种关联性, 相对于国有大股东, 民营大股东因融资约束及质押融资更强的"对赌"意愿, 其质押行为与持股比率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3)与国有大股东不同, 民营大股东在质押股权后因担心控制权转移风险, 从而有更强激励来改善公司经营及业绩. 这也表明, 单纯从股权质押融资这一视角, 大股东(尤其是民营大股东)的财务行为可能日趋理性, 其存在并非一味为了"利益掏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