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张涵科  颜冰 《自然杂志》2022,44(1):72-78
 1977年,美国科学家Marie Tharp和Bruce Heezen发表了首幅全景海底地形图,海底的种种特征第一次完整、直观地展现在世人面前。这张图在当时引起巨大轰动,即便是现在,这张图在地球科学领域仍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这张地形图的背后隐藏着两位科学家对世界海底长达20余年系统、细致的研究。文章对Marie Tharp和Bruce Heezen当年研究的过程、技术及方法加以回顾,并阐述二人所做研究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北京时间2011年10月3日下午,2011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美国科学家布鲁斯·博伊特勒(Bruce Beutler)、法国籍科学家朱尔斯·霍夫曼(Jules Hoffmann)和加拿大科学家拉尔夫·斯坦曼(Ralph Steinman)因在免疫系统研究中做出的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3.
深海钻探 来自11个国家的28位科学家为了探索困扰人们多年的远古季风问题,将要去南中国海进行为期两个月的地质科学考察。科学家要适时地追踪现代季风,只需要同时在几个地方设点,观察记录就行了;但要追踪远古时代的季风,他们就必须沿着季风经过的路线到太平洋海底去钻取海底岩心,从中解读与古代季风有关的信息。这就是他们要去海底钻探的原因。他们乘坐的“乔衣缔斯·决心号”科学考察船,长 144米、宽21米,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科学钻探船。 神出鬼没的海盗、时隐时现的暗礁、呼啸疯狂的台风和对神秘海底的钻探,将会给这次…  相似文献   

4.
《大自然探索》2010,(10):5-5
最近,科学家在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海域279米深的海底发现了不少奇异动物,而最奇异的恐怕要数下面这两种。  相似文献   

5.
你以为海底是一个平静、和谐、冷寂的世界吗?其实,它无时无刻不处在激烈的跳荡和奔突之中。海底火山便是形成这种现象的一个主要因素。据科学家统计,在海洋中约有一万多座火山,单太平洋海底高度超过千米的火山就有3500多座,这是前苏联科学院海洋地质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从海洋中采集到的火山岩  相似文献   

6.
在深邃、漆黑、冰冷、压力巨大的海底,至今还有很多地方无人涉足,科学家一次次冒险进入深海,以前所未有的手段对深海底进行勘察,以期最终揭开深海神秘的面纱。本文以广阔视野展示最新重大深海科考成就。[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正2016年3月中旬,科学家宣布发现了可能由天然气爆炸形成的海底大坑。这或许能解释一个颇具争议性的概念——百慕大三角。2016年3月中旬,挪威科学家宣布在巴伦支海(北冰洋接近欧洲大陆边缘海)发现海底大坑,并且相信它们由天然气爆炸形成。科学家们提出,这一现象或许能解释一个颇具争议性的概念——百慕大三角。  相似文献   

8.
海底火山环,指由一系列位于太平洋腹地的海底活火山构成的环形群岛。2003年,科学家对位于西太平洋海域的马里亚纳群岛的海底进行了考察,发现了一条由50多座海底火山组成的海底火山环。2004年,科学家重返马里亚纳群岛,对那里的海底火山作进一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科学家不久前发现,在希腊东南的爱琴海海底蕴藏着大量的淡水。经科学家们研究分析,这些淡水主要来自三个方面:首先是海底有一处“海泉”。“海泉”每昼夜大约能流出100万立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寻海底资源和军事目的之需要,科学家研制各种潜水器,发展潜水技术,进行海底科学研究与实验,人类在开发海洋的征途中已向深海挺进。为有效地展开基础研究和实际试验,科技人员必须在水下长时间坚持工作,由此,一个严峻的问题提出了:人类能在海底居住吗?历史记载了人类脚步跨向海洋深处的一页。1962年9月,美国和法国科学家分别进行了海底居住的先驱性实验。美国埃德华·林克研制了一个直径为0.9米、长3.2  相似文献   

11.
从海底观察地球——地球系统的第三个观测平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汪品先 《自然杂志》2007,29(3):125-130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海洋科学界正着手建设海底观测系统的网络,以探测和理解大洋系统的物理、化学、生物和地质等过程。这是继地面/洋面和空间之后,观测地球系统的第三个平台。从海底进行连续的实时观测,将使得人类可以长期“呆”在海里,从而改变人类与海洋的关系。同时,这第三平台还将提供窗口,窥测地球的内部过程。  相似文献   

12.
天宫二号带着一款别致的"手表"——空间冷原子钟正在绕着地球翱翔。它仰望深空,俯视大地,探索浩淼宇宙遵循的黄金规则,细致描绘地球母亲的每一寸土地。这是人类史上首台在空间实验室开展科学研究的空间冷原子钟,它的精准度也是史无前例的,为3 000万年误差不超过1 s。这台原子钟是中国科学家们历经十数年孕育和抚养成才的,它承载着中国在空间定位、深空探测,以及广义相对论的验证等方面的研究使命。  相似文献   

13.
Compared with industrial robots, advanced robots present unique characteristics on theory basis, techniques and application fields, which is listed in high technology development prog rams of many developed countries. Attention of many scientists a/I over the world has been focused on advanced robot-related research that has become one of most important research topics in automation. In this article, after an overview of development and trends in advanced robots investigation, design and applications, the common technologies and fundamental science problems of advanced robots are discussed, and an advice on advanced robot development strategy in China is given.  相似文献   

14.
北极研究,从梦想走向辉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走向南极和北极,是多少代中国人的两大梦想。1984年,中国第一次南极考察,将走向南极的梦想变成现实,并延续成长达28年的美丽画卷。然而,虽然北极距离中国更近,但走向北极的梦想实现起来要困难得多,北极科学考察的起步整整晚了11年。今天中国的北极研究与南极研究一样,正在走向辉煌。  相似文献   

15.
The 10th 5-year Plan for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NSFC) for fostering competent research teams and highly qualified scholars in fundamental research in glaciology and geocryology was based on the strategy of incubating "competitive, pr  相似文献   

16.
Based on the number of publications and citation, studies the scientific papers published by 2004 Nobel Prize Laureates in Physiology and Medicine. Using International Authoritative Database and Technical Metrology,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papers published by these top scientists, the regulations for the medical research activities, the progressive processes of the research projects and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research scientists on these projects. This study tries to shed a light on facilitating outstanding medical scientists and promoting Nobel Prize-level researchers in China.  相似文献   

17.
丁抗 《自然杂志》2007,29(3):131-140
30多年前(1975年),人们在位于东太平洋的加拉帕戈斯海底首次发现了正在活动的海底热液,以及与此相伴的热液生物群落。这个发现震撼了当时的科学界,对以后地学、生物学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影响,以至在今天人们还很难断言这一发现最终的意义。在下面这些不连贯的笔记中,作者记录了在2005年随同科考船亚特兰蒂斯(RV/At-lantis)及深潜器阿尔文(Alvin)在这一海域的工作经历,以此纪念30多年前的这一科学发现。  相似文献   

18.
人类文明和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有赖于新能源的发现和广泛应用。清洁、高效、几乎无尽的核聚变能源可以成为当前化石能源的有效替代,能够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名为托卡马克(Tokamak)的磁约束装置是当前人类用于研究核聚变产生能源的主要方式之一。为了提高其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科学家们设计了多种能够使聚变等离子体长时间稳态运行的先进运行模式。这类运行模式的长足发展依赖于高温等离子体物理和核聚变相关技术等领域的研究进展,尤其是对于自举电流和外部驱动电流的研究。托卡马克稳态先进运行模式将成为未来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nternational Thermonuclear Experimental Reactor,ITER)和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China Fusion Engineering Test Reactor,CFETR)主要的运行模式。  相似文献   

19.
底层框架抗震墙结构在发生地震时候,由于上下结构形式不同和各构件抗侧力体系抗震差异使得这类房屋的抗震性能较为复杂,结构刚度沿竖向分布也不连续,侧向变形也不均匀,易于发生在相对较薄弱的底层. 文章按照相似原理,通过模型试验分析了底层框架抗震墙结构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