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近期,公安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和《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规定,会同北京市公安局对中央国家机关69个部委和中央企业、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等47个在京企业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相似文献   

2.
根据《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公通字[2007]43号)和《关于开展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安全建设整改工作的指导意见》(公信安[2009]1429号)文件精神,为积极发挥国资委和行业主管部门的组织领导作用,进一步深入推动中央企业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提高中央企业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能力和水平,公安部、国资委于9月21日在北京联合召开中央企业行业主管部门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座谈会。公安部网络安全保卫局、国资委办公斤、中国民用航空总局人事科教司、工业与信息化部通信保障局、国家电监会信息中心、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电力企业信息系统安全事故频发,因此针对电力企业信息系统安全防护措施的探讨十分重。首先通过归纳出的业务系统信息安全问题进行分析,结合国家相关的文件法规进行了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的建立,分析、提出了建设电力企业信息系统的具体思路、措施和步骤,从而有效地实现了电力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信息安全防护。  相似文献   

4.
自《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实行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以来,国家主管部门陆续发布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法规,推进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的落实。联想网御作为民族信息安全企业的代表参与了等级保护相关政策和标准的起草编制工作,承担了国家  相似文献   

5.
在等级保护工作全面开展的大背景下,等级测评机构如何发挥更大的技术支撑作用引起了业界广泛的关注。文章分析了等级保护工作面临的新挑战,提出了基于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安全测评服务框架。安全测评服务框架以信息安全相关标准为基础,以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实施流程为时间线,针对信息系统备案单位在不同阶段的安全需求及工作重点开展有针对性的安全测评服务,提升信息系统备案单位信息安全管理水平及信息系统安全防护能力。等级测评机构可以通过安全测评服务框架充分发挥其信息安全专业机构的技术能力,在等级保护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6.
针对石油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为提高网络和信息安全防护水平,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设计了多层次的网络与信息安全防护系统,主要设计内容包括设备安全、网络安全、云端和应用安全等.系统能够满足网络安全等级保护第三级的要求,全面提升石油企业的网络和信息安全防护能力.  相似文献   

7.
近期,浙江省、陕西省、宁夏自治区、江西省为进步加强本地国有企业的信息安全工作,保障和促进企业的信息化发展,根据公安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进一步推进中央企业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的通知》(公通字[2010]70号)精神,  相似文献   

8.
《信息网络安全》杂志在公安部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局的指导下,自2005年第二期开设"等级保护"栏目以来,分别邀请并刊登了有关领导、专家、行业部门信息中心负责人、各地公安网监部门网警以及信息安全企业业务骨干从政策、理论和实践的角度撰写的有关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的优秀文章。为了宣贯"全国重要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本刊从本期开始仍将邀请主管部门、行业应用部门和信息安全企业的有关领导、专家、技术人员做客本刊,一起探讨和交流,为推进此项工作贡献一份力量。下文是摘自国家网络与信息安全信息通报中心赵林副主任在本刊举办的第二届政府/行业信息化安全论坛上就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相关政策的讲话(部分)。  相似文献   

9.
国家电网公司以开展国家发展改革委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电网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纵深防御示范工程》为契机,按照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要求,结合电网特色,努力探索,认真实践,在等级保护定级备案、安全建设整改和国产信息安全产品应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极大地提升了电网信息网络安全防护能力。国家电网公司在贯彻落实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中,领导高度重视,职能部门狠抓落实,按照《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等相关标准,结合电网特色,深化标准,明确要求,并将等级保护工作纳入日常电网安全运行工作,全面建成了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纵深防御体系,为全国深入推进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0.
随着企业信息化水平的日益提高,企业建立和加强信息安全体系的工作步伐不断加快。首先回顾了国家信息安全保护相关标准体系,继而提出了基于国家标准的规定,结合企业业务特点建设信息安全体系,并在此基础上,详述了从管理和技术两个方面开展信息安全建设,为企业信息安全体系方案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网络信息安全是高校业务系统持续可靠、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是提高教学、管理及服务质量,保护人事、财务、资产、办公和公民个人信息的重要基础。笔者结合所在单位的工作实践,从网络安全管理、技术防护、应急管理、宣传教育、等级保护、非涉密信息系统及互联网保密情况和个人信息保护等七个方面,探讨高校网络信息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12.
1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是国家制度性工作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是我国信息安全保障的基本制度,是网络空间安全保障体系的重要支撑,是应对强敌APT的有效措施。美国国防部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就推行"安全等级划分准则"。2003年,美国发布《保护网络空间国家战略》,提出按重要程度不同分五级保护,并通过了《联邦信息安全管理法案》(FISMA),要求NIST制定分类分级标准。2005年变成强制性  相似文献   

13.
高职院校校园网是一个复杂的网络,在支撑学校业务运营、发展的同时,面临的信息安全风险日益突出,成为 学校管理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分析了高职院校校园网的网络特点和信息安全现状,提出在校园网构建“等级保护,区域 隔离,突出核心,纵深防御”的信息安全防护体系,并结合实践进行了探讨和分析,为校园网信息安全防护工作提供必要的参 考。  相似文献   

14.
<正>工业领域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关系国家安全、国计民生和公共利益,具有基础性、支撑性、全局性作用,是国家网络安全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在《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施行的两年时间里,我国深入贯彻落实了《条例》的有关要求,积极推进相关研究部署和实践探索,加快提升我国工业领域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保护能力。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深刻认识到,  相似文献   

15.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规范广电行业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定级工作,2011年6月,国家广电总局科技司印发了《关于开展广播电视相关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工作的通知》,出台了《广播电视相关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和《广播电视相关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行业标准,组织了全国广电部门网络安全负责人等级保护工作培训,  相似文献   

16.
郑林 《中国计算机用户》2004,(25):U016-U016
等级保护的关键过程 从政策因素讲,《关于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意见》,奠定了国家关于信息安全保障的基本国策。要求各部门、各单位从实际出发,综合平衡安全成本和风险,优化信息安全资源配置,确保重点,实行信息安全等级保护。 一般而言,实施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大致有下列几个关键过程: 分析业务系统和相关信息和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17.
现在,网络空间已经成为国家和社会的神经系统与控制系统,保护网络空间安全是捍卫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意见》明确了国家、企业、个人在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工作中的责任和义务,为信息安全建设规划、信息安全产业发展和信息安全学术研究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关于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意见》是号召我国各行业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动员令,是如何推进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指南针。为此,我们将陆续报道安全业界学习贯彻信息安全保障工作会议精神的情况。  相似文献   

18.
为进一步做好国资委机关和中央企业信息安全工作,深入推动中央企业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的开展,2012年6月13日,国资委组织召开了中央企业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培训会议。此次会议采取视频方式,主会场设在国资委机关,分会场设在各中央企业。国资委各厅局、有关直属事业单位分管信息化工作领导,各中央企业分管信息化工作领导,信息化工作部门负责人及相关人员共1750人分别在主会场和分会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9.
2004年9月15日由公安部、国家保密局、国家密码管理局和国信办联合下发《关于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66号文件),明确实施等级保护的基本做法。2007年6月22日又由四单位联合下发《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43号文件),规范了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管理。等级保护不仅是对信息安全产品或系统的检测、评估以及定级,更重要的,它是围绕信息安全保障全过程的一项基础性的管理制度,是一项基础性和制度性的工作。  相似文献   

20.
《信息网络安全》2012,(3):95-96
近年来,中国石化在集团公司党组的领导下,紧紧围绕公司战略发展目标,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和应用,信息系统已经成为公司生产运营和经营管理的“中枢神经系统”,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直接关系到公司的健康发展。为此,中国石化始终坚持以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为核心,把等级保护的相关政策和技术标准与企业自身的安全需求深度融合,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使等级保护制度在全公司得到有效落实,有效保障了公司的生产业务信息系统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