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生儿窒息时血清镁变化与临床的关系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探讨新生儿窒息时血清镁变化与临床的关系。方法 窒息组与对照组均于生后第1天和第7天抽取股静脉血,测出血清镁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新生儿轻度患儿的血清镁,生后第1天有所降低,但在正常范围内,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至第7天有所升高,仍在正常范围。重度窒息患儿血清镁明显降低,且至第7天仍呈下降趋势,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愈组与对照组血清镁第1天均在正常范围,且两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重度窒息足月新生儿出生后血清钙、磷、镁动态变化,及其与甲状旁腺激素(PTH)的关系。方法选择重度窒息新生儿30例,测定出生后24h、72h及7天时血清钙、磷、镁及甲状旁腺素,并与同期正常足月新生儿对照。结果(1)窒息组新生儿血清镁含量在出生后24h、72h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血清钙含量在出生后1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血清PTH含量在出生后24h、7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血清磷无明显差别。(2)窒息组中血清镁24h时,轻度HIE组明显低于无HIE组(P〈0.05);血清PTH在24h时,中~重度HIE组明显高于无HIE组(P〈0.01),72h时轻度、中~重度HIE组均明显高于无HIE组(P分别〈0.05、〈0.01),7天时差异无显著性;血清钙、磷在不同程度HIE中差异无显著性;(3)窒息组中血镁与钙、血镁与PTH的水平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新生儿窒息后血清镁降低,并与HIE严重程度有关。提示窒息缺氧后血镁降低在HIE的发病中可能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窒息新生儿血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表皮生长因子(EGF)的动态变化,探讨窒息对新生儿胃肠功能影响的可能机制。方法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动态测定48例窒息新生儿和30例正常足月新生儿出生后1、3、7d血中IGF-1、EGF的水平变化。观察窒息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的发生情况。结果轻、重度窒息组从生后第1天IGF-1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第7天轻度窒息组IGF-1恢复至对照组水平(B〉0.05),重度窒息组IGF-1仍较对照组低,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轻度窒息组生后第3天EGF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重度窒息组在生后第1天EGF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第7天轻、重度窒息组EGF水平恢复至对照组水平(P〉0.05)。轻度窒息组有8例发生轻度胃肠功能障碍,重度窒息组有6例发生轻度胃肠功能障碍,3例发生中度胃肠功能障碍。3例发生重度胃肠功能障碍。结论窒息新生儿血中IGF-1、EGF水平的下降,可能是造成胃肠功能障碍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新生儿窒息时血清总胆汁酸(TBA)、前白蛋白(PAB)变化趋势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50例轻度窒息、50例重度窒息和50例正常新生儿的第1、3、5、7天进奶后2 h检测血清TBA、PAB、丙氨酸转氨酶(ALT)和白蛋白(ALB),并把病例中发生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40例列为HIE组.结果 100例窒息新生儿生后第1天血清TBA异常率为65%,4组间TBA和PAB随着时间变化趋势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病例组经治疗后血清TBA逐渐下降,轻度、重度窒息组分别在第3、7天恢复正常,HIE组第7天仍高于对照组(P<0.05);各病例组经治疗后血清PAB值逐渐上升,轻度、重度窒息组分别在第5、7天恢复正常,HIE组第7天仍低于对照组(P<0.05);窒息时新生儿Apgar评分与TBA值呈负相关(P<0.05),与PAB值呈正相关(P<0.05).结论 血清TBA和PAB是反映窒息患儿肝功能损害灵敏的生化指标,动态测定血清TBA和PAB值变化趋势能反映窒息患儿肝脏损害情况及其病情转归.  相似文献   

5.
血清S100B蛋白在新生儿窒息后脑损伤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S100B蛋白是一种脑特异性蛋白,可反映脑损伤的程度。该研究旨在探讨窒息新生儿脐血及生后血清S100B蛋白的变化及对新生儿窒息诊断和窒息后脑损伤判断的价值。方法:对窒息新生儿的脐血及生后1,3,7d血清S100B蛋白变化进行分析。结果:①窒息新生儿脐血S100B蛋白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轻度窒息与重度窒息患儿脐血S100B蛋白含量差异无显著性;②出生后1~7d内轻度窒息患儿血清S100B蛋白无明显变化,重度窒息脑损伤患儿血清S100B蛋白呈逐渐增高趋势,生后第7天时重度窒息脑损伤患儿血清S100B蛋白明显高于轻度窒息患儿(P<0.01);③死亡的窒息患儿生后第7天的血清S100B蛋白含量高于存活儿,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④发生颅内出血和/或脑水肿的患儿生后第3天血清S100B蛋白含量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血清S100B蛋白检测有助于新生儿窒息的诊断及窒息后脑损伤的判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尿内皮素 (ET)、尿微量蛋白 (a1 M、TRF、Alb)在新生儿窒息肾脏损害中的意义。 方法  窒息组在生后第 3天、第 7天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尿ET ,同时测定其尿微量蛋白水平。对照组健康新生儿同期进行上述检测。 结果  发现窒息组第 3天尿ET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且重度窒息组 >轻度窒息组 >对照组。第 7天重度窒息组尿ET平均水平虽高于对照组、轻度窒息组 ,但统计显示无明显差异 (P >0 0 5 )。尿微量蛋白 (a1 M、TRF、Alb)变化与尿ET呈正相关 (P <0 0 1)。 结论  尿ET与尿微量蛋白含量测定可以作为新生儿肾功能损伤的早期指标。新生儿窒息尿ET的增高与肾损害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 (简称晚K缺乏症 )并颅内出血患儿血清镁离子 (Mg2 + )水平与临床的关系。方法 对 6 8例确诊晚K缺乏症并颅内出血患儿 (出血组 )于入院当天及 30例儿保科正常体检的婴儿(正常对照组 )采取静脉血测定血清Mg2 + 水平。结果 颅内出血患儿Glasgows评分 >7分、5~ 7分、≤ 4分组血清Mg2 + 分别为 (0 80± 0 0 6 )、(0 6 4± 0 10 )、(0 5 6± 0 0 8)mmol/L ,均低于正常对照组 (0 84± 0 0 5 )mmol/L。>7分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5~ 7分组与对照组及 >7分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 4分组与对照组及 >7分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1)。Glasgows评分越低 ,血清Mg2 + 下降越明显。单纯出血组血清Mg2 + (0 79± 0 0 7)mmol/L与合并有脑梗死、缺氧缺血性病变组 (0 6± 0 14 )mmol/L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颅内出血病情越重血清Mg2 + 水平下降越显著 ,血清Mg2 + 测定对病情判断及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 1,6 二磷酸果糖对新生儿窒息疗效及其对血清酶的影响。方法 将 6 4例新生儿窒息伴血清酶变化患儿 ,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 ,两组均采用综合治疗 ,治疗组予 1,6 二磷酸果糖 2 5 0mg/ (kg·次 ) ,2次 /d静推 ,疗程 7~ 10d ,并于入院后 12h内及治疗后检查血清酶。结果 窒息新生儿治疗前血清酶均增高 ,且与窒息程度呈正相关 ;轻度窒息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乳酸脱氢酶 (LDH)相比较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α 羟丁酸脱氢酶 (HBDH)、CK MB、肌酸激酶 (CK)相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重度窒息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AST、LDH、CK MB、HBDH测定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1,6二磷酸果糖可使窒息新生儿升高的血清酶显著下降 ,提示其对治疗新生儿窒息及预防器官损伤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血清烯醇化酶 (NSE)和肌酸激酶 (CK)及脑型同工酶 (CK BB)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中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对 2 0 0 1年 1月至 2 0 0 3年 6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36例HIE患儿 ,10例正常足月新生儿。在生后 2 4h内、第 3天、第 7天分别取血 ,用ELISA法测定血清NSE ,磷酸肌酸激酶法和电泳法测定血清中总CK及其CK BB。结果  (1) 36例HIE患儿血清NSE明显高于对照组 ;病情越重 ,NSE越高 ,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NSE以生后 2 4h内最高 ,3~ 5d开始下降 ,7d左右轻度HIE组基本恢复正常 ,中、重度HIE组仍保持较高水平 ,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 (2 )中、重度HIE组血清CK、CK BB与对照组和轻度HIE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 ,轻度HIE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1)血清NSE、CK、CK BB水平及动态变化与HIE脑损伤密切相关 ,脑损伤程度越重 ,其水平越高。 (2 )血清NSE是HIE脑损伤中出现最早、最灵敏的标志物 ,其变化对HIE具有更重要的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Q-T间期离散度在评价新生儿窒息心肌损害中的意义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 探讨新生儿窒息心电图Q T间期离散度 (Q Tcd)的变化 ,用以评价心肌损害情况。方法 对60例有不同程度窒息的足月新生儿 (观察组 )及 2 0例正常足月新生儿 (对照组 )于生后 2 4~ 3 6h进行Q Tcd测量 ,并分析结果。结果 对照组Q Tcd为 (57.48± 3 1.0 1)ms ;轻度窒息组为 (67.0 4± 2 4.0 8)ms ,重度窒息组为(84.2 1± 3 4 .2 6)ms;窒息新生儿并胎儿窘迫组为 (84.3 7± 3 5.92 )ms ;单纯窒息组 (65.3 8± 18.15)ms。重度窒息组Q Tcd明显高于对照组及轻度窒息组 ,差异有显著性 (P均 <0 .0 5) ;轻度窒息组Q Tcd高于对照组 (P >0 .0 5) ;窒息并胎儿窘迫组Q Tcd明显高于单纯窒息组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结论 新生儿窒息越重 ,窒息持续时间越长 ,Q Tcd越大。Q Tcd能较敏感地反映新生儿窒息时心肌损害情况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近年来神经肽在成人心脑血管疾病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 ,但在新生儿窒息中的作用报道较少。该文探讨新生儿窒息血浆神经肽Y(NPY)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窒息新生儿 34例 ,其中轻度窒息 18例 ,重度窒息 16例及正常对照组 14例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NPY ,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NSE。结果 窒息新生儿NPY ,NSE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轻度窒息组与重度窒息组NPY为 16 6 .6 2± 15 .71ng L ,182 .4 1± 17.5 8ng L ;NSE为 16 .0 2± 1.93μg L,18.39±1.4 2 μg L。两组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 (P <0 .0 1,P <0 .0 5 )。并且NPY与NSE呈正相关 (r =0 .6 5 5 ,P <0 .0 1)。结论 窒息新生儿NPY和NSE水平均显著升高 ,其水平高低与窒息程度密切相关 ,可作为判断新生儿窒息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2.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清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6,他引:5  
目的 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患儿血清心肌酶及其同工酶与脑损伤的关系。方法 选择 6 0例HIE患儿 ,根据新生儿HIE临床分度标准分为轻、中、重 3组 ,均于生后 3d内采静脉血 2ml,8h内检测血清心肌酶及其同工酶。根据有无后遗症分为正常组和预后不良组。结果 天冬氨酸转氨酶 (AST)、乳酸脱氢酶 (LDH)、肌酸激酶心肌同工酶 (CK MB)在重度组与轻度组和对照组之间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均 <0 .0 5 )。肌酸激酶 (CK)在重度组与中度组、轻度组及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 (P均 <0 .0 5 )。肌酸激酶脑同工酶 (CK BB)轻度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余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均 <0 .0 5 )。预后不良组各种血清酶活性均较正常组高 ,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血清CK BB活性可用来判断新生儿HIE脑损伤程度 ,并估计其预后。AST、CK、LDH、CK MB的活性虽不能用来判断新生儿HIE脑损伤的程度 ,却可用来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13.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清IL-8水平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白细胞介素 8(IL 8)为缺血 /再灌注时炎症细胞的释放产物 ,并可引起细胞损伤。该研究旨在探讨IL 8是否参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5 0例HIE患儿 (HIE组 ,其中轻度HIE 1 8例 ,中度HIE 1 7例 ,重度HIE 1 5例 ;合并感染者 2 9例 ,未合并感染者 2 1例 )、30例正常新生儿 (正常对照组 )及 2 0例患感染性疾病无HIE患儿 (感染组 )血清IL 8水平 ,HIE患儿经治疗后复查血清IL 8。结果 HIE组血清IL 8水平高于对照组 (2 1 .5 2± 9.5 9pg/mlvs 1 4 .4 3± 4 .84 pg/ml)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 ;重度HIE患儿血清IL 8水平高于轻度HIE组 (2 6 .0 7± 1 3.83pg/mlvs 1 7.5 6± 6 .5 2pg/ml)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与中度HIE组比较 (2 1 .71± 5 .6 5 pg/ml)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HIE患儿治疗后IL 8水平较治疗前下降 (1 4 .5 3± 4 .87pg/mlvs 2 2 .6 0± 7.0 6 pg/ml)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 ;有感染合并症HIE患儿血清IL 8水平高于无感染合并症患儿及感染组患儿依次为 2 3.79± 1 1 .0 4pg/ml,1 8.38± 6 .0 7pg/ml,1 8.2 2± 8.0 1 pg/ml,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新生儿HIE时血清IL 8升高 ,病情越重升高越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新生儿窒息程度与心电图ST-T异常的关系.方法 将92例窒息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出生后1 min Apgar评分分为轻度、重度两组;同时将正常产及剖宫产的足月新生儿45例作为对照组;分别对3组新生儿于出生后第1天、第3天、第7天行常规心电图检查,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生后第1天轻度窒息组、对照组新生儿ST-T异常发生率分别为95.7%与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后第1天、第3天、第7天重度窒息组新生儿ST-T异常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后第3天、第7天重度窒息组新生儿ST-T异常发生率高于轻度窒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生儿窒息会对心肌细胞造成损伤,且损伤程度与窒息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血清中α-羟丁酸酶(HBDH)、肌酸激酶(CK)及脑型同工酶(CK—BB)的动态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对78例HIE患儿,分别在24h内、第3天、第7天测定血清酶,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1)HIE患儿血清HBDH在24h内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随病情严重程度而相应升高,轻度HIE患儿24h内CK、CK—BB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中、重度患儿与对照组及轻度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2)HBDH以生后24h内最高,第3天开始下降,轻度者第7天基本正常,中、重度者仍高于对照组(P〈0.01),CK、CK—BB在生后第3天明显升高,轻度者第7天降至正常,中、重度者仍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血清HBDH、CK、CK—BB水平及动态变化,对HIE脑损伤的诊断、病情发展及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窒息新生儿胃运动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5,他引:8  
目的 研究窒息足月新生儿胃电运动、血浆胃动素及血清一氧化氮 (NO)变化规律 ,对窒息新生儿消化运动功能进行评价 ,为探讨有效的干预对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足月窒息新生儿 2 9例餐后体表胃电图、血浆胃动素、血清NO进行检测 ,并以正常新生儿做对照。结果 窒息组正常胃慢波百分比 (PNSW )明显低于对照组 ,分别为 (3 5 .3 5± 2 2 .5 1) %与 (4 9.78±18.80 ) % ,两组比较P <0 .0 5 ,而异常慢波百分比 (PUSW)却明显高于对照组 ,分别为 (5 5 .66± 2 9.3 9) %与 (3 1.99± 13 .79) % ,两组比较P <0 .0 1。PNSW轻度窒息组明显高于重度窒息组 (P <0 .0 5 )。窒息组和对照组餐后血浆胃动素分别为 (3 0 1.47± 73 .3 1)ng/L和 (4 3 6.5 8± 185 .5 7)ng/L ,窒息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0 1)。窒息组餐后血清NO为 (110 .61± 13 .75 ) μmol/L ,对照组为(98.66± 0 .72 ) μmol/L ,窒息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窒息组异常PUSW与血浆胃动素呈显著负相关 (P <0 .0 0 1) ;PUSW与血清NO呈显著正相关 (P <0 .0 1) ;血浆胃动素与血清NO呈显著负相关 (P <0 .0 1)。结论 窒息新生儿存在胃电基本节律紊乱、胃动素水平降低和NO水平升高 ,提示窒息后新生儿的胃肠动力障碍与神经体液调节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17.
新生儿感染中IL-8和C-反应蛋白的检测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评价IL 8和CRP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的检测价值。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和免疫比浊法 ,检测 6 7例新生儿感染患儿血清中IL 8和CRP的含量。以 5 0例出生 3d后的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组。结果  4 3例患儿 (未用抗生素组 )IL 8的含量为 (196± 82 ) pg/mL ,与正常对照组 (6 8± 2 3)pg mL相比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CRP为 (38± 10 )mg/L与正常对照组 (6± 2 )mg L相比差异也有显著性 (P <0 0 1) ,且二者具有正相关性 (r =0 95 8,P <0 0 1)。另 2 4例患儿(已用抗生素组 )IL 8和CRP的含量分别为 (85± 36 ) pg mL和 (10± 4 )mg L ,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联合检测血清IL 8和CRP对新生儿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价值 ,是早期诊断新生儿感染的可靠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窒息新生儿生后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S100B蛋白(S100B)、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变化与新生儿窒息后脑损伤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25例窒息新生儿和16例健康新生儿生后3~7天血清HMGB1、S100B、IL-6、TNF-α水平,同时对窒息患儿生后第3~7天进行头颅CT检查,比较轻度窒息组、重度窒息组和对照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以及窒息组患儿头颅CT异常组和正常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差异。结果 (1)轻度、重度窒息组血清HMGB1、S100B水平(ng/L)均高于对照组[HMGB1:(15.15±0.13)、(15.30±0.07)比(11.99±0.05),P均<0.01,S100B:(141.65±17.82)、(148.93±26.08)比(126.74±12.97),P均<0.05],重度窒息组血清IL-6水平(ng/L)高于对照组[(0.94±0.22)比(0.72±0.12),P<0.01];轻度与重度窒息组间血清HMGB1、S100B、TNF-α、IL-6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窒息新生儿头颅CT异常患儿出生后3~7天血清HMGB1、S100B、TNF-α、IL-6浓度(ng/L)均明显高于CT正常患儿[HMGB1:(17.14±0.14)比(13.24±0.04),S100B:(147.65±14.03)比(132.16±17.55),TNF-α:(38.46±0.14)比(30.60±0.06),IL-6:(0.89±0.16)比(0.73±0.18),P<0.05]。结论血清HMGB1、S100B、TNF-α、IL-6水平与新生儿窒息后脑损伤密切相关,有助于新生儿窒息后脑损伤的判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新生儿窒息后血清甲状腺激素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对 80例新生儿窒息患儿和 40例正常新生儿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中甲状腺激素 ,即游离T3 、T4(FT3 、FT4)及TSH值 ,并进行对比观察。 结果  窒息新生儿FT3 值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 (t=3 90 9,P <0 0 0 1) ,且以重度窒息组更甚 ,FT4及TSH两组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结论  新生儿窒息后可出现甲状腺功能低下 ,窒息患儿血中FT3 显著低于正常新生儿 ,重度窒息患儿血中FT3 更低 ,提示甲状腺激素降低的程度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测定可作为窒息新生儿病情判断 ,疗效观察及预后估计的一项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新生儿窒息后血糖、胰岛素及心肌酶谱的动态变化及对机体的影响。 方法  应用全自动生化仪及放射免疫法检测了 2 9例窒息新生儿及 2 0例正常新生儿 1h内 (静脉输液前 )、2 4h、72h及 7d的静脉血糖、胰岛素及心肌酶谱 (LDH、CPK、AST)。 结果  ①窒息组生后 1h内、2 4h血糖均值明显高于对照组 ,两者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②窒息组生后 1h内、2 4h胰岛素均值明显高于对照组 ,两者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③窒息组生后 1h内CPK、AST及 2 4hCPK明显高于对照组 ,两者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结论  窒息新生儿应密切监测 2 4h内血糖变化 ,严格掌握输糖浓度、速度 ,避免血糖紊乱 ;积极纠正缺氧 ,改善心肌供血供氧 ,恢复机体内分泌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