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用肿瘤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代替手术切除标本原代癌细胞对临床常用化疗药物敏感性测定,解决非手术癌患者化疗用药个体化。方法 在采集手术标本的同时抽取该患者外周血,用MTT法体外检测9种化疗药物对34例恶性肿瘤病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和癌细胞的相对抑制率,利用SAS软件计算两者相对抑制率的相关关系。结果 34例癌症病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和癌细胞对9种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均呈正相关关系。不同肿瘤患者对同一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个体差异较大。结论 乳 腺癌、肾癌、膀胱癌、肺癌患者当不能取得手术标本时,可以用外周血淋巴细胞代替癌细胞做MTT体外药敏检测,为肿瘤病人个体化用药提供一个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癌细胞、外周血白细胞、淋巴细胞和粒细胞等系列化疗药敏或耐药的关系及可行性.方法 :采用MTT法分别进行体外药敏或耐药试验,检测3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新鲜肿瘤组织标本的癌细胞和外周血有核细胞中的白细胞、淋巴细胞及粒细胞对10种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或耐药性.结果 :除HCPT(羟基喜树碱)外,癌细胞对其它9种化疗药物的抑制率均明显高于白细胞、淋巴细胞和粒细胞的抑制率;癌细胞、白细胞和淋巴细胞对由高到低前5个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大致相同,癌细胞分别与白细胞、淋巴细胞及白细胞与淋巴细胞的抑制率呈负相关关系(均P<0.01).结论 :对无法取得组织标本确定药敏结果的原发性肝癌患者以外周血白细胞、淋巴细胞药敏或耐药试验的检测是可行的,并能为临床扩大优化个体治疗方案提供实用而有参考价值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观察11种化学治疗药物对人卵巢癌细胞的杀伤作用,及其对外周血有核细胞(白细胞、淋巴细胞和粒细胞)的毒性效应,并探讨这2种作用可能存在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经典的MTT比色法分别检测34例卵巢癌患者新鲜肿瘤组织标本的癌细胞对11种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和药物对外周血有核细胞的毒性。结果各药物对癌细胞抑制率的差异有显著性;其中,TAX和VM-262种化疗药物的抑制率分别达到50.97%和41.38%,可认为属于卵巢癌细胞的敏感药物;其余9种药物对卵巢癌细胞的抑制率均较低。各药物对癌细胞的抑制率与其对有核细胞中的粒细胞的毒性作用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TAX和VM-26,属于卵巢癌细胞敏感的化疗药物;检测的11种化疗药物,其对卵巢癌的疗效与其对粒细胞的毒性显著相关;在缺乏进行肿瘤细胞药敏试验条件的情况下,卵巢癌患者外周血粒细胞毒性试验,是1种可行的替代检测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对恶性肿瘤患者的癌组织细胞及其外周血淋巴细胞进行抗肿瘤药物的体外诱导,用RT-PCR法检测其mdr-1基因表达状况,从而找出两者之间的相关性,从基因水平解决非手术癌患者化疗用药个体化.方法:在采集手术标本的同时抽取该患者外周血,用8种抗肿瘤药物进行体外诱导,RT-PCR法检测32例恶性肿瘤患者癌组织细胞及其外周血淋巴细胞的mdr-1基因表达状况.利用SAS软件计算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32例恶性肿瘤患者的新鲜癌组织细胞与其外周血淋巴细胞的抗肿瘤药物体外诱导mdr-1基因表达呈正相关关系.结论:对于失去手术机会或病灶很小不能取材的患者可以用外周血淋巴细胞替代癌细胞做RT-PCR体外药敏检测.这将从基因水平为肿瘤患者个体化用药提供一个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肺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与癌细胞体外化疗药敏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研究肺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和癌细胞体外化疗药敏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MTT法测定了 74例肺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及其癌细胞对 15种临床常用化疗药物的敏感性。结果 肺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与癌细胞对其中 12种化疗药的敏感性有很好的相关性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外周血淋巴细胞的体外化疗敏感性检测对肺癌的临床化疗药物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外周血淋巴细胞体外筛选抗癌药物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应用肿瘤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进行体外药敏试验指导临床化疗用药的可行性.方法:采用MTT法体外药敏试验,检测228例肿瘤患者及20例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对9种临床常用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对90例肿瘤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与肿瘤细胞的药物敏感率进行分析.结果:1)化疗药物对对照组外周血淋巴细胞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但均低于肿瘤患者的抑制率,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2)3组不同类型肿瘤之间除5-FU、VCR和Vp-16外,其余化疗药物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5-FU和VCR对贵门癌作用明显,与胃癌组和食管癌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0和0.041,其中5-FU作用最强,平均抑制率可迭46.33%.贵门癌组与食管癌组比较,Vp-16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00.3)外周血淋巴细胞与肿瘤细胞对9种化疗药物的敏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为0.264~1.000.结论:对无法取得肿瘤标本的肿瘤患者,应用自身外周血淋巴细胞进行体外药敏试验检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为临床筛选化疗方案、实行肿瘤个体化疗提供依据。方法应用MTT法体外测定160例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及粒细胞)标本对临床常用化疗药物的敏感性。结果①5种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和粒细胞对同一化疗药物敏感率呈正相关性,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胃癌、非小细胞肺癌(NSCLC)和卵巢癌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及粒细胞对试验化疗药物敏感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肝癌、淋巴瘤(NHL)检测结果差异未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HCPT在非小细胞肺癌和TAX、Vm-26在卵巢癌患者的外周血药敏试验中,粒细胞较淋巴细胞对化疗药物抑制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患者外周血细胞体外药敏试验对临床肿瘤化疗用药有一定预见性,有助于临床医师筛选有效化疗药物,制定合理化疗方案,为个体化疗用药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为临床筛选化疗方案、实行肿瘤个体化疗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MTT法体外测定160例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及粒细胞)标本对临床常用化疗药物的敏感性.结果 ①5种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和粒细胞对同一化疗药物敏感率呈正相关性,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胃癌、非小细胞肺癌(NSCLC)和卵巢癌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及粒细胞对试验化疗药物敏感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肝癌、淋巴瘤(NHL)检测结果差异未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HCPT在非小细胞肺癌和TAX、Vm-26在卵巢癌患者的外周血药敏试验中,粒细胞较淋巴细胞对化疗药物抑制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肿瘤患者外周血细胞体外药敏试验对临床肿瘤化疗用药有一定预见性,有助于临床医师筛选有效化疗药物,制定合理化疗方案,为个体化疗用药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非小细胞肺癌外周血淋巴细胞和粒细胞体外培养,对其常用的化疗药物进行敏感性检测,以筛选出最佳的化疗方案。方法:应用MTT吸光度法测定3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标本对临床常用的4种化疗药物及其组成的2个联合化疗方案的敏感性或耐药性,比较其差异。结果: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敏感性个体差异较大,联合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明显优于单药。各药物对淋巴细胞和粒细胞的平均抑制率由高到低的顺序一致,各用药方案间比较均存在差异,部分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外周血有核细胞体外药敏试验或耐药试验对临床肿瘤化疗用药有一定的预见性和指导性,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化疗时,应尽量个体化用药并选择联合用药方案。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非小细胞肺癌外周血淋巴细胞和粒细胞体外培养,对其常用的化疗药物进行敏感性检测,以筛选出最佳的化疗方案.方法:应用MTT吸光度法测定3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标本对临床常用的4种化疗药物及其组成的2个联合化疗方案的敏感性或耐药性,比较其差异.结果: 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敏感性个体差异较大,联合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明显优于单药.各药物对淋巴细胞和粒细胞的平均抑制率由高到低的顺序一致,各用药方案间比较均存在差异,部分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外周血有核细胞体外药敏试验或耐药试验对临床肿瘤化疗用药有一定的预见性和指导性,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化疗时,应尽量个体化用药并选择联合用药方案.  相似文献   

11.
背景与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与肿瘤细胞体外药敏试验的相关性。方法与材料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3-(4,5-di methylthiazol-2-yl)-2,5-diphenyltetrazoliumbromide,MTT]法体外药敏试验,检测了32例食管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和肿瘤细胞对9种临床常用化疗药物的敏感性。结果食管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和肿瘤细胞对5-氟脲嘧啶(5-fluorouracilum,5-Fu)、顺铂(Diamminedich-loroplatinum,DDP)、卡铂(Carboplatinum,CBP)、氨甲喋呤(Methotrexate,MTX)、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TX)敏感;对阿霉素(Adriamycin,ADM)、长春新碱(Vincristin,VCR)不敏感;对足叶乙甙(Etoposide,Vp16)和吡柔比星(Pirarubicin,THP)两者的敏感性不同。结论食管癌患者肿瘤细胞和外周血淋巴细胞对上述化疗药物敏感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食管癌外周血淋巴细胞化疗药敏检测对临床选择化疗药物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对无法取得肿瘤标本的患者,可用外周血淋巴细胞替代癌细胞进行药敏检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对临床常用化疗药物的敏感性,筛选个体敏感的化疗药物,指导临床用药。方法:采用MTT法检测154例肿瘤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对常用15种化疗药物的敏感性。结果:本方法测定的结果与临床常规化疗的结果基本一致。结论:MTT法是一种简便、快速、可行的体外药敏实验方法,可为肿瘤患者化疗提供重要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3.
肿瘤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化疗药物敏感性检测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对临床常用化疗药物的敏感性,筛选个体敏感的化疗药物,指导临床用药.方法:采用MTT法检测154例肿瘤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对常用15种化疗药物的敏感性.结果:本方法测定的结果与临床常规化疗的结果基本一致.结论:MTT法是一种简便、快速、可行的体外药敏实验方法,可为肿瘤患者化疗提供重要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5-Fu加IL-2对体外培养癌细胞的抑制率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对30例肿瘤患者手术标本或胸腹水标本进行药物敏感性检测.结果30例肿瘤病人癌组织细胞对5-Fu低剂量和5-Fu低剂量+IL-2的平均抑制率明显高于大剂量组(P<0.01),5-Fu低剂量+IL-2的平均抑制率明显高于5-Fu低剂量组(P<0.01).结论小剂量IL-2可增加癌细胞对5-Fu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MTT法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能否替代消化道肿瘤细胞进行体外药敏试验,为不能进行肿瘤细胞药敏检测的消化道肿瘤患者提供化疗依据。方法:消化道肿瘤患者术前取血,术中取肿瘤组织,均采用单层细胞培养法对临床常用的7种抗肿瘤药进行药敏实验,以MTT法进行检测。结果:7种化疗药物体外对肿瘤细胞与外周血淋巴细胞抑制率比较,除卡铂、顺铂P<0.05,其余5种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周血淋巴细胞与肿瘤细胞对各化疗药药敏符合度为72.5%~85.0%,药敏相关性r值为0.506 9~0.745 8,P值均<0.01。结论:消化道肿瘤患者肿瘤细胞和外周血淋巴细胞药敏结果存在着正相关性,在无法获取肿瘤标本时,外周血淋巴细胞可替代肿瘤细胞进行药敏试验。  相似文献   

16.
外周血淋巴细胞和骨肉瘤细胞体外化疗药敏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研究外周血淋巴细胞和骨肉瘤细胞体外化疗药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MTT法体外药敏试验检测30例骨肉瘤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和其肿瘤细胞对14种化疗药物的敏感性。结果:经统计学处理,骨肉瘤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与其肿瘤细胞的体外药敏试验对14种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种细胞药敏试验对CBP、DDP、EADM、MTX、THP、VM26中度敏感;对ADM、BLM、MMC、VCR低度敏感;对HCPT、DTIC、Vp-16不敏感。结论:骨肉瘤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与其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具有良好的正相关性,外周血淋巴细胞化疗药敏检测对临床选择化疗药物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MTT法原代癌细胞药物敏感性试验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MTT比色法 ,测定 45例 (胃癌 15例 ,肺癌 10例 ,大肠癌 12例 ,乳癌 8例 )体外原代癌细胞对 8种常用化疗药物的敏感性。结果  4种肿瘤细胞对 8种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不同。采用30分钟消化时间、10 0 %~ 6 0 %密度梯度淋巴细胞分离液以及标本离体后即刻实验 ,活细胞百分率为 94 6 5± 2 8 47,与其它实验条件相比差异显著 (P <0 0 1)。结论 MTT法是一种简便、快捷的肿瘤体外药敏试验方法 ,为临床实验个体化化疗提供了实验依据。消化时间、淋巴细胞分离液密度梯度、标本放置时间是影响实验结果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不同种类的恶性肿瘤患者对22种化疗药物的敏感性,筛选敏感性化疗药物,为临床化疗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182例患者的恶性肿瘤细胞分别用22种化疗药物作用24~48h,药物依据临床血浆高峰浓度(PPC)配制;采用MTT法检测肿瘤细胞抑制率,评价药物敏感性。结果 在药物浓度1.0PPC和细胞浓度3~5×105/ml的测试条件下,7种不同化疗药物对40例恶性神经胶质瘤细胞的抑制率均不同,其中BCNU、TMZ、VM26的抑制率较高,7种药物的敏感率由高到低依次为BCNU>TMZ>DDP>VM26>VCR>CBP>VP16;13种化疗药物对59例卵巢癌细胞的抑制率不同,其敏感率由高到低依次为L OHP>TPT>TAX>ADM>TXT>GEM>CBP>CTX>IFO>LBP>DDP>PYM>EADM;6 种化疗药物对19例骨及软组织肿瘤细胞的抑制率相近,MTX和TAX的抑制率达到40%以上,药物敏感率由高到低依次为ADM>MTX>IFO>DDP>TAX>DTIC;8种药物对64例头颈部肿瘤细胞的抑制率不同,药物敏感率由高到低依次为PYM>CTX>BLM>DDP>5 FU>VP16>VCR>TAX。结论 肿瘤患者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同一种药物对不同恶性肿瘤细胞作用的抑制率均不同,不同药物的敏感率在不同肿瘤中的比例均不同。化疗前对不同恶性肿瘤患者进行个体化疗敏感性筛选是必要的,可以有效避免盲目用药,减少毒副作用,提高疗效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肿瘤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与肿瘤细胞体外化疗药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肿瘤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 ( peripheralbloodlymphocytes ,PBL )的体外化疗药物敏感性 ,以及与肿瘤细胞化疗药敏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MTT法测定了 14 2例肿瘤患者PBL及其肿瘤细胞对 17种临床常用化疗药物的敏感性。结果 :神经胶质瘤患者PBL与肿瘤细胞对15种化疗药的敏感性相关性好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骨肉瘤患者PBL与肿瘤细胞对 13种化疗药的敏感性相关性好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乳腺癌患者PBL和肿瘤细胞对 12种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或P<0 0 1。结论 :神经胶质瘤和骨肉瘤患者PBL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具有良好的正相关性 ,提示PBL的体外化疗敏感性检测对这两种肿瘤的临床化疗药物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贲门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能否代替肿瘤细胞进行体外药敏试验,以指导不能行肿瘤细胞化疗药敏检测患者的临床化疗。方法:采用MTT法体外药敏试验,检测28例贲门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和肿瘤细胞对9种临床常用抗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贲门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与其肿瘤细胞的体外药敏试验对9种抗癌药物的敏感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为0·500~1·000。两种细胞药敏试验对5-FU、DDP、CBP、MTX、Vp-16、CTX和THP敏感,对ADM不敏感。结论:贲门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与其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具有良好的正相关性,外周血淋巴细胞化疗药敏检测对临床选择化疗药物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