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利用抗原抗体的免疫反应,结合单抗SZ-51、S12的特异性及同位素的敏感性,用放射免疫法直接定量测定体外循环前后血小板膜上活化的标记蛋白GMP-140及血浆OMP-140颗粒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提示:(1)血小板膜上GMP-140含量于体外循环后开始升高,至停机时达到高峰,停机后逐渐下降,于术后24h恢复正常;(2)血浆内GMP-140颗粒含量峰值出现在术后2h,术后48h恢复正常。从分子生物学水平阐明了体外循环对血小板活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2.
小儿体外循环手术围术期细胞间粘附分子-1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体外循环(CPB)围术期血清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水平变化规律和升高原原因及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夹心法酶联吸附试验(ELISA)法分别手手术前、转流后30min、手术毕、术后2h、12h、24h、48h共7个时点测定33例先天性心脏病(CHD)患儿;分别手术前,术中及术后2小时测定10例非体外循环普胸手术患儿及30例健康体检患儿ICAM-1水平。结果:CHD术前  相似文献   

3.
陈霞  刘振德 《广西医学》2000,22(5):979-981
目的:研究静脉芬太尼复合咪唑安定在术后病人自控镇痛中的临床效果。方法:298例术后病人按日期随机分成三组,分别经静脉注射芬太尼-咪唑安定溶液(A组)、芬太尼-氟哌喧溶液(B组)、芬太尼溶液(C组)进行病人自控镇痛48小时。记录镇痛后4h、8h、12h、24h、36h、48h各时间点的疼痛及镇静评分,监测HR、RR、SBP、DBP及SpO2,记录不良反应并计算各病例芬太尼用量。结果:A组与B、C组比  相似文献   

4.
常温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体外循环转流101例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0 引言 我院1996-01~1998-05施行常温不停跳体外循环和不阻断主动脉下心内直视术101例,报道如下.1 对象和方法 本组101(男58,女43)例,平均年龄18.4(4~58)岁,体质量41(13~78)kg,体表面积1.24(0.64~1.8)m2,手术类型包括:房间隔缺损83例,肺动脉瓣狭窄11例,单心室2例,室缺1例,Ebstein畸形2例,法乐四联症术后三尖瓣关闭不全1例,右室双出口1例.均采用广东科威87型鼓泡式氧合器,美国Sarns-8000型和德国Stockert-sh…  相似文献   

5.
目的:旨在了解体外循环(CPB)心脏直视术对心脏瓣膜病和先心病患者术期凝血-纤溶系统动平衡的影响。方法:分别于CPB前CPB后、手术后24h、48h及1周,采用凝血-纤溶动态图仪(CFD-Ⅲ型)观察心脏瓣膜病(n=10)与物心病(n=10)病人凝血-纤溶动态平衡曲线和参数以及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计数(PLT)的变化。结果:1.CPB后,最大凝血时间(MCT)、完全纤溶时间(WFT)瓣膜组延长  相似文献   

6.
段绍斌  罗季安 《湖南医学》1996,13(4):197-198
前瞻性观察了16例肾功能正常患者造影前、造影后24,48h肾功能动态变化。造影后24h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无显著变化(P〉0.05),尿谷氨酰转肽酶(γ-GT)、N-乙酰基-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乳酸脱氢酶(LDH)较造影前显著增高(P〈0.01)。造影后48hBUN,SCr显著增高(P〈0.01),尿γ-GT,NAG,LDH显著恢复(P〈0.05);但仍明显高于造影前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心肌肌钙蛋白T(cTnT)作为判断心肌损伤指标的意义。方法10例进行心内直视手术的患者组成A组,10例动脉导管未闭和心包炎的患者组成B组。两组病人分别于开胸前、关胸后5min、1、2、24、48h测定cTnT、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MB(CK-MB),并进行比较。结果A组开胸后1h时的cTnT是开胸前74倍,CK是5倍,CK-MB也是5倍;2h时达顶峰,分别为128、12.6和8倍。cTnT在24和48h时仍处在较高的水平。结论cTnT对于判断心肌损伤、敏感性和特异性良好,且均不差于CK和CK-MB。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卵巢癌缩癌术后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监护的指征,将24例卵巢癌缩癌术后入ICU监护的患者按监护时间≤48h及〉48h分为A组(13例)及B组(11例),对术前5个变量(年龄,美国麻醉学会(ASA)评分,体重,白蛋白水平及初次或再次手术)及术中4个变量(失血量,腹水量,手术时间,有否肠切除等)进行了比较,并对这些变量与监护时间进行了单因素直线相关分析。结果:A,B两组术前5个变量均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严重烧伤早期动脉血碱缺失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126例烧僵面积〉30%的患者伤后48h内碱缺失(BD)值的动态变化,比较存活者和死亡者BD值的变化及BD与烧伤总面积(TBSA)之间的关系。结果烧伤早期48h内BD逐渐升高,存活组伤后4 ̄8hBD显著提高(P〈0.05),死亡组伤后16 ̄24h才显提高(P〈0.05),两组在伤后4 ̄8hBD差异显著(P〈0.01)。伤后48h内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对大鼠实验性蛛网膜十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时脑血流(CBF)的作用。方法:将24只大鼠随机分成4组(n=6):A组假手术+盐水;B组假手术+NOC12;C组SAH+盐水;D组SAH+NOC12。模型制成48h,通过Laser-Doppler血流仪观察NOC12(NO供体)持续静脉注射1h内CBF的变化。结果:A组CBF无变化,B、D组CBF明显增加,且B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