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非小细胞肺癌淋巴转移与nm23—H1基因突变及mRNA表达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nm23-H1基因的存在状况及其转录表达水平,分析肺癌恶性转移与该基因异常的关系。方法 采用PCR-SSCP和半定量RT-PCR方法,以正常癌旁组织及正常肺组织为对照,观察了31例原发性NSCLC中nm23-H1基因的突变和mRNA表达情况。结果 31例肺癌中未发现1例存在nm23-H1基因突变。在20例具淋巴结转移的NSCLC中nm23-H1基因mRNA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检测nm23-H1与CD44V6在NSCLC中的表达,探讨抑癌基因与转移相关基因在NSCL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47例NSCLC nm23-H1、CD44V6的表达情况。结果 nm23-H1阳性92例(62.6%)。Ⅰ、Ⅱ期阳性率65.3%(62/95),Ⅲ、Ⅳ期为57.7%(30/52),两组比较x^2=0.20。P〉0.05。高、中分化组阳性83例(68.6%),与低分化组阳性(34.6%)比较x^2=10.55,P〈0.01。腺癌中nm23-H1阳性52例(78.8%),鳞癌中阳性32例(50.8%),两类型肺癌比较x^2=11.12,P〈0.01。CD44V6阳性率64.6%(95/147)。在Ⅰ、Ⅱ期中阳性表达率66.3%(63/95),Ⅲ、Ⅳ期阳性表达59.6%(  相似文献   

3.
肝细胞癌p53及nm23-H1 mRNA表达的意义   总被引:9,自引:8,他引:1  
目的探讨p53,nm23H1与原发性肝细胞癌(HCC)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运用原位分子杂交技术对49例HCC中p53和nm23H1基因mRNA进行检测,并结合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p53mRNA杂交阳性23例,占469%;p53mRNA过表达与肿瘤的肝内转移.包膜侵犯及Edmondson分级相关(P<005);nm23H1mRNA阳性表达27例,占551%;nm23H1mRNA表达与肿瘤肝内转移及TNM分期呈负相关(P<005);同时发现p53mRNA过表达和nm23H1mRNA低表达在HCC肝内转移中具有协同作用.结论p53和nm23H1参与HCC的发生发展,p53过表达及nm23H1低表达提示HCC肝内转移.  相似文献   

4.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31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标本进行了P16基因纯合性缺失检测,以了解P16基因缺失与NSCLC组织病理类型、临床分期的关系。1 资料与方法11 标本来源 31例NSCLC标本为山东省立医院、山东省肿瘤防治院、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住院患者的手术切除标本,并经病理证实。获取标本后1小时内用液氮冷却,保存在-70℃冰箱中备用。应用常规方法提取肿瘤细胞基因组DNA,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DNA浓度和纯度,取少量DNA以备PCR扩增。12 根据已知P16基因序列,在第…  相似文献   

5.
mdr-1、CD44v、和nm23-H1基因产物与肝癌侵袭及转移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mdr-1,CD44v和nm23-H1基因产物蛋白与肝癌侵袭,转移预后的关系。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46例肝癌患者CD44v和nm23-H1和mdr-1基因蛋白的表达。结果 显示肝癌组织mdr-1,CD44v和nm23-H1(60.08%),明显高于正常组织和癌旁组织(P〈0.05);肝癌转移组的mdr-1,CD44v阳性表达率高于nm23-H1阳性表达率,差异显著(P〈0.05);肝癌非转  相似文献   

6.
大肠癌组织nm23-HI p53 PCNA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目的研究大肠癌组织nm23HI,p53,PCNA的表达意义及其与肿瘤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1991年3月~1996年5月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74例(男39例,女35例,平均年龄532岁,术前未做化疗及放疗)大肠癌组织(石蜡切片,厚4μm)中nm23H1,p53,PCNA以及Ⅳ型胶原的表达情况.结果大肠癌nm23H1,p53,PCNA的阳性率分别为716%、527%和811%.nm23H1低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在Ⅳ型胶原表达不同的肠癌中nm23-H1的表达无明显差异;p53和PCNA过表达与浸润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nm23HI低表达可作为预测大肠癌转移的较好指标.p53过表达在浸润转移过程及细胞增殖中均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胃癌组织5q微卫星不稳定性与APC/MCC基因杂合性缺失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5q微卫星不稳定性(MSI)与APC/MCC基因杂合缺失(LOH)的关系。方法应用PCR-SSLP及PCR-RFLP技术分析52例手术切除胃癌组织中MSI及APC/MMC基因LOH。结果5qMSI检出率为34.0%(16/47),APC/MCC基因LOH率为31.4%(11/35)。早期胃癌5qMSI阳性率为66.7%(2/3),APC/MCCLOH率为50%(1/2);进展期分别为31.8(14/44),30.3%(10/33)。两组间无显著差别(P>0.05)。MSI及杂合缺失与肿瘤大小、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无关。粘液(印戒)细胞癌APC/MCCLOH率(55.6%)显著高于高、中分化管状腺癌(P<0.05)。胃、肠两型胃癌5qMSI及APC/MCCLOH差异无显著性及5qMSI与APC/MCCLOH无相关性(P>0.05)。结论染色体5qMSI有APC/MCC基因LOH在两型胃癌的早期发生及发展中起一定作用。染色体5q可能是胃癌的易感部位。  相似文献   

8.
转化生长因子-β1在肝细胞性肝癌中表达增强   总被引:11,自引:8,他引:3  
目的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细胞生长的负性调节上有重要作用,是肝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强抑制物但肝癌(HCC)患者肝组织中TGFβ1mRNA表达高.现检测HCC患者外周血中TGFβ1mRNA表达,血清TGFβ1水平,以及肝组织中TGFβⅡ型受体(TGFβRⅡ)的表达.方法HCC患者外周血分离单个核细胞(PBMC),提取总RNA,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扩增TGFβ1mRNA.血清TGFβ1水平测定用Promega公司产的试剂盒.肝组织TGFβRⅡ表达的分析用原位杂交法.结果HCC患者20例PBMCTGFβ1mRNA用RTPCR检测阳性率达70%,对照组阴性.HCC患者40例血清TGFβ1水平(2758mg/L±810mg/L)明显高于对照组(827mg/L±372mg/L).原位杂交表明,TGFβRⅡ在HCC细胞的胞质中有弱表达.结论HCC患者TGFβ1基因在转录水平和翻译水平上均显示表达增强.PBMC有可能代替肝组织用以检测TGFβ1mRNA的表达应用于基础与临床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胃癌抗转移癌基因nm23_H1mRNA的表达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索nm23_H1mRNA在胃癌中的表达程度与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原位分子杂交(ISH)技术,检测胃癌组织112例(男84例,女28例,年龄29岁~70岁)中nm23_H1mRNA的表达,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胃癌肿瘤区、移行区及癌旁区nm23_H1mR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29%,276%和18%,阳性表达呈梯度下降趋势;无淋巴结转移的胃癌nm23_H1mRNA表达阳性为872%(41/47),有淋巴结转移的胃癌为108%(7/65);随访88例中,≥3年生存者中686%(24/35)nm23_H1mRNA表达阳性,<3年生存者中379%(11/29)nm23_H1mRNA表达阳性,故nm23_H1mRNA阳性表达在胃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非转移中差异显著(P<001).结论nm23_H1mRNA表达率的升高与淋巴结的转移呈负相关性,与胃癌患者生存期呈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nm23-H1信使核糖核酸(mRNA)基因在结肠癌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与临床有关资料的关系。方法用Northernblot法对10例正常结肠组织、6例结肠息肉及20例结肠癌中该基因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分析。结果20例结肠癌及4例结肠息肉中nm23-H1基因明显高于正常结肠组织,且与肿瘤的大小及分期有关,但此基因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及肿瘤的分化程度无关。结论nm23-H1基因在结肠癌的局部损害及转移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P53基因突变与人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复发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SSCP)检测155例原发肺癌手术标本中P53基因5-8外显子的突变。结果 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P53基因突变率为53.8%(78/145),小细胞肺癌(SCLC)为80%(8/10)。近一半的临床早期NSCLC患者有P53基因突变(42.5%),晚期P53基因突变率  相似文献   

12.
一、资料与方法 1.标本:13例正常肝组织来自尸检标本;15例HCC组织和15例HCC癌旁组织取自手术患者。 2.方法:N-乙酰氨基葡萄糖转移酶V(GlcNAcT-V)、N-乙酰氨基葡萄糖转移酶Ⅲ(GlcNAcT-Ⅲ)、(1,6核心岩藻糖转移酶(α1-6FucT)和β-肌动蛋白(β-actin)四种扩增基因引物由Primer3引物设计程序设计。以β-actin为内标,采用RT-PCR法检测以上三种基因mRNA的表达情况。PCR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后用ImageMaster VDS图像分析系统处理并…  相似文献   

13.
胃癌组织中生长抑素Ⅱ型受体基因低表达与淋巴结转移   总被引:14,自引:7,他引:7  
目的 恶性肿瘤的发生和转移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我们旨在研究胃癌癌灶(C) 、癌旁组织(P) 和远处正常组织( N) 生长抑素(SS) 含量及其Ⅱ型受体(SSR Ⅱ) 基因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腹腔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探讨SS 及SSRⅡ在胃癌发生、发展和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外科手术切除的胃癌标本36 例,分为2 组:腹腔淋巴结转移组(A 组)20 例,男17 例,女3 例,年龄58-4 岁±14-8 岁;B 组( 无淋巴结转移)16 例,男14 例,女2 例,年龄60-5 岁±14-2 岁. 大体标本离体后立即取癌灶、癌旁和远处正常组织,应用RIA 法检测其SS 含量、同位素掺入RTPCR 法检测SSRⅡ基因表达情况( 以cp m 高低间接反映基因的表达强弱) .结果 A,B 两组的年龄和性别分布无显著性差异( P> 0-05) .癌灶SS 含量明显低于癌旁和正常粘膜( P< 0-05) ,但A,B 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 mol/ g ,A 组:C 15 ±8 ,P30 ±8 , N32 ±11 ;B 组:C 16 ±9 , P32 ±10 , N 36 ±12) .A 组癌灶SSRⅡ基因表达明显低于癌旁和远处粘膜( P< 0-01) ,也低于B 组癌灶的SSRⅡ的表达(  相似文献   

14.
mdr1基因的表达和肺癌多药耐药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进一步研究mdr1基因的表达与原发性肺癌多药耐药的关系。方法应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对43例未治、5例化疗后的原发性肺癌和33例癌旁正常肺组织mdr1基因的表达进行分析。结果48例癌标本中有15例被观察到mdr1基因的过度表达,主要分布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仅1例化疗后标本mdr1阳性。mdr1基因的过度表达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和病期无明显相关性。随访一年后发现,过度表达mdr1基因的病例,其复发率高于无过度表达者。结论在未治的原发性肺癌尤其是NSCLC中可检测到mdr1基因的过度表达,并且可能是提示不良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明确17 号染色体微卫星不稳定性(MI) 和杂合性丢失(LOH) 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 的关系。方法 对35 例NSCLC肿瘤切除组织和肿瘤旁正常组织,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微卫星长度多态性分析方法检测了17 号染色体上4 个微卫星位点TP53(17p13-1)、THRA1(17q11-212)、D17S579(17q1221)、D17S855(17q21) 的MI和LOH。结果 35 例NSCLC中,17 号染色体MI和(或)LOH的发生率为63% (24/35),其中MI为40% (14/35) ,LOH 为31% (11/35)。同时表现有MI和LOH 为9% (3/35) 。早期NSCLC( Ⅰ期和Ⅱ期) 17 号染色体MI和( 或)LOH 发生率为79% (15/19),明显大于晚期( Ⅲ期)NSCLC(44% ,7/16,P<0-05) 。无纵隔淋巴结转移的NSCLC的MI和( 或)LOH 发生率(87% ) 亦明显大于已有纵隔淋巴结转移者(48% ),P< 0-05。MI和( 或)LOH 在不同肿瘤组织类型以及不同组织细胞分化程度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17 号染色体MI和LOH 在NSCLC的发生中可  相似文献   

16.
应用长片段PCR扩增全长HIV— 1DNA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长征段PCR(LD-PCR)扩增特点,并将它用于对全长HIV DNA的研究。方法 应用LTD(U5)/LTD(R),CL-NSC/CL-NEF和gagAl/gagA2等不同引物,^32Pgag,pol,nef和tat等为片段探针,对克隆有HIV-1完整基因片段,部分基因片段的质粒和HVI感染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中的HIV-1 DNA进行扩增。结果 LD-PCR对0.4-9kb的第  相似文献   

17.
一种简单迅速筛选肿瘤基因组中基因突变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一种新的非同位素SSCP分析方法。方法 常规提取人类基因组DNA作为模板,PCR扩增nm23-H1基因,变性PCR产物,6%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SSCP电泳,银染后分析结果。结果 改进了目前PCR-SSCP分析中应用同位素标记的检测方法,采用银染方法,建立起简单迅速的非同位素PCR-SSCP分析方法和适宜条件。并将这种方法成功地应用于肿瘤转移抑制基因点突变的检测。结论 非同位素聚合酶链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nm23H1mRNA表达水平与人肝癌转移倾向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地高辛标记的nm23H1反义cRNA探针对24例肝细胞癌进行原位杂交,检测癌及癌旁正常肝组织中nm23H1mRNA表达水平.24例标本依分组标准合为两组.分组标准:①肝门淋巴结已有转移;②肝内肿癌数≥2;③门静脉内癌栓;③癌性卫星结节形成.具备备件①或②、②或③、④者为高转移潜能组(n=6),其他归入低转移潜能组(n=18).地高辛标记试剂盒为DIGRNAlabelingkit,为德国宝灵曼公司产品.nm23H1cDNA由Rosengard惠赠.原位杂交方法参照公开发表的资料稍加改良.结果原位杂交染色呈阳性者为胞浆型颗粒状或团块状.nm23H1mRNA强阳性表达在低转移倾向组有10例,高转移倾向组无;阴性表达者在低转移倾向组有1例,高转移倾向组有3例,统计处理P<005.nm23H1mRNA表达水平与肝癌大小、相关肝脏疾病背景等临床指标均无关(P>005).结论nm23H1mRNA表达水平可被认为是反映人肝细胞癌转移倾向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丙型肝炎病毒(HCV)NS5b区与5’-非编码区(5’-NCR)不同基因区RNA检测结果的区别及临床应用价值。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148例肝炎患者血清HCV NS 5b基因的cDNA,并与5’-NCR基因区cDNA检测技术进行了比较。结果 HCV NS 5b基因区RNA检出率为24.3%(34/148),5’-NCR基因区RNA检出率为31.1%(47/148)。H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组织蛋白酶D(CD)表达与肺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链霉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S-P)快速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肺癌组织和配对淋巴结标本中CD表达。结果66%(42/64)的肺癌组织CD表达阳性,其中鳞癌为57%(17/30),腺癌为74%(25/34)。在35例转移淋巴结标本中,20例57%CD阳性。Ⅲ~Ⅳ期肺癌病例中,肺癌组织CD表达高于Ⅰ~Ⅱ期病例(P<0.05)。腺癌伴有淋巴结转移组,CD表达显著高于淋巴结阴性组(P<0.01)。结论肺癌组织CD高表达与肿瘤临床分期和腺癌的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CD有可能作为NSCLC患者的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