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1]。随着人寿命的延长,我国60岁以上男性OP发生率约为22.6%,而80岁以上男性患病率则增至50%[2]。近年来随着对OP病因学和发病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尤其是OP临床治疗方法不断改进,取得了显著疗效,但特异性检测生化指标尚处探索阶段,研究较多的是一些细胞因子、激素和骨代谢指标。  相似文献   

2.
肥胖是一种确定为体内脂肪过量的慢性病。对于全世界肥胖症人口的快速增长,世界卫生组织(WHO)已将肥胖病确定为全球的流行病。在全世界,5亿多人的体重超重,即体重指数(BMI)为30及以上者。目前肥胖病人口的增长在人类历史上首次超过了患营养不良和传染病的人数。在我国的发病率为10%-20%,在经济发达国家发病率高达20%-30%或更高。在欧洲某些地区,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昆明地区体检人群中骨质疏松(OP)的流行情况。方法:2016-01—2017-01来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体检的健康人群9 830例,按照性别分为男性组(5 571例)和女性组(4 259例);按照年龄分为20-39岁组(2 964例)、40-59岁组(4 950例)和≥60岁组(1 916例);按照骨量分为骨量正常组(4 979例)、骨量减少组(4 457例)和OP组(394例)。计算受检者体重指数(BMI),采用定量超声骨密度仪检测跟骨骨密度(BMD),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水平,分析不同性别、年龄段受检者OP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昆明地区健康人群不同性别、年龄段OP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女性组骨量减少及OP检出率均高于男性组;≥60岁组骨量减少和OP检出率均高于其它年龄段组(P0.01);OP组TC、TG高于骨量正常组和骨量减少组,BMI低于骨量正常组和骨量减少组(P0.05)。多元Logistic分析表明性别、年龄、TC、TG为OP发生的危险因素,BMI为OP发生的保护因素。结论:昆明地区人群骨量减少和OP发生率均较高,特别是TC、TG升高,且BMI降低的高龄女性,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4.
老年人心理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生活条件改善,医学的发展,我国人民的寿命普遍延长,高龄人口逐年增多。据统计,在我国12亿人口中,老年人的人数达1亿以上。如何让老年群体安度晚年并尽力为社会和家庭发挥余热已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人类的寿命逐渐延长,人口老龄化日益增加。中国现有60岁以上老年人口近1亿,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人口老年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到2025年,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将达15%。老年人由于心理应激能力减退,抑郁症发生的可能性增加,据报道老年抑郁症发生率高达78%,提示生活事件及产生的心理压力是老年抑郁症发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据资料表明,目前我国年龄在65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1.3亿,占总人口数的10%。若按联合国WHO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数7%的划分标准,我国业已进入了老龄社会。人口老龄化,不仅加重了社会服务和劳动力人口的负担,还会影响到积累与消费结构,甚至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尤为严重的是,我国在经济尚不  相似文献   

7.
《医学信息》2005,(3):9-9
我国人群的眼科疾病发病率主要是近视、沙眼、结膜炎、角膜炎、白内障等,眼科药物使用率已经达到28%,视疲劳人数达15亿之多,2003年全国眼科药物的销售总额超过15亿元。由于我国眼病发病率呈上升态势,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来临,根据流行病的发病率和相关样本医院和地区用药水平计算的市场需求总额,理论量约在17亿~20亿元之间。  相似文献   

8.
《医学信息》2005,(10):41-41
2005年1~8月份,我国医药商品进出口总额为96.83亿美元,同比增长19.51%。其中,进口总额为42.15亿美元,同比增长14.69%:出口总额为54.68亿美元,同比增长24.93%,实现贸易顺差12.53亿美元。8月份当月,医药商品进出口总额为14.79亿美元,同比增长19.40%。其中,进口总额为6.30亿美元,同比增长1779%;出口总额为8.49亿美元,同比增长29.80%。当月实现贸易顺差2.19亿美元,连续4个月上升。1~8月,我国医药商品进出口呈现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9.
<正>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 OP)是临床上常见的老年病,以骨量减少、骨微结构退化为特征,导致骨脆性及骨折风险增加。2018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最新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显示,我国40~49岁人群中OP的患病率为3.2%,50岁以上人群为19.2%,65岁以上则高达32.0%[1],随着年龄的增长OP患病率逐级递增,提示衰老与OP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 OP)是一种全身性的骨代谢病,表现为矿物质和骨基质减少,骨的微细结构发生变化,骨的韧性降低,骨折危险性明显增加.随着预期寿命的延长和人口结构的改变, OP已成为全球关注的、更加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丙型肝炎病毒的病毒学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感染引起的丙型病毒性肝炎呈全球分布,世界人口的3%即大约1.7亿人为丙肝感染者,且发展中国家高于发达国家。1992-1995年全国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人群丙肝感染率为3.2%。HCV感染自然转阴率低,极易慢性化,治疗效果差,且与肝硬化肝癌的发生及发展密切相关。丙型病毒性肝炎不仅严重危害人民健康,而且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丙肝感染仍是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2.
仡佬族现有人口约50多万人,是我国少数民族中比较古老的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贵州以及云南、广西、湖南四省区。贵州仡佬族人口494000人,占全国仡佬族人口90%以上,贵州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仡佬族人口为全省最多,达151929人,占全县人口46.17%(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民族宗教事务局提供)。  相似文献   

13.
应用CES-D对本市某大学60名离退休人员调查,结果显示,抑郁症状发生率为11.7%,男女抑郁症状发生率无性别差异。抑郁症状大部分发生在离退休后三年左右。随着我国人口老年人,离退休人员的心理问题应引起社会的广泛重视。  相似文献   

14.
世界不同地区妇女平均绝经年龄为50岁。世界银行1990年人口调查报告指出,50岁以上妇女约有47亿,预计2030年将增至12亿。中国50岁以上的妇女将占世界总数的23%,为世界首位。年龄别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妇女低于男子,但随年龄增加至75岁时妇女与男...  相似文献   

15.
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Cvirus,HCV)是一种黄病毒属的单股正链嗜肝RNA病毒,是引起慢性肝病的主要病原体。据估计全球约有1.7亿HCV感染者,每年约有3—4百万的新增人口约80%的新增病例发展为慢性。接近10—20%慢性感染者发展为肝硬化,并成为发生肝癌的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16.
乙肝抗病毒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枫  段文杰 《医学信息》2010,23(3):710-711
病毒性乙型肝炎是一种在世界范围广泛流行、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全世界有3.5亿慢性携带者,最高可达25%的人将死于乙肝或其相关并发症,每年约有一百万人死于HBv感染,是全球范围内第9位死因。我国人口中,至少有一半以上的人感染过乙肝病毒。约20%感染者成为慢性携带者或乙型肝炎病人,其中部分患者出现重症肝炎、肝硬变或肝癌。  相似文献   

17.
优生若干问题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人口存在三大问题:一是人口多,占世界人口的22%犤1犦,二是体质差,我国残疾者达6000万,占全国人口5%,每年约有31万缺陷儿降生。上海出生缺陷率为0.9%,7岁以下儿童残疾0.97%,上海高级职称的中年知识分子中70%属亚健康人群。犤2犦。三是人才少,人才是时代的骄子,财富的源泉。面对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要求我们的后代体力出众、智力超常,他们是国富民强的希望,中华复兴的基石。下面谈遗传、环境、营养、胎教、围产保健、产前诊断筛选与优生的关系,阐述优生是后代健康的前提,是提高人口素质的…  相似文献   

18.
据世界卫生组织最近报告,目前全世界每年死于与吸烟有关的疾病约有300万人,大多数是在发达国家。预计到2025年,与烟草有关的疾病造成的死亡将要达到1000万,其中700万在发展中国家,仅在中国就将达200万。据国内近年来对全国50万人口吸烟情况的抽样调查结果表明,我国15岁以上人群平均吸烟率为33.9%,其中男性为61%(20岁以上男性吸烟率高达68.9%),女性为7%,全国吸烟人口近3亿。尤为令人担忧的是,在大、中学生中吸烟率  相似文献   

19.
新型避孕节育技术研究进展许海燕陆颂芳综述杨子彬审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研究所1引言人口增长过快是世界发展中急需解决和控制的问题。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现已达到12亿。虽然我国政府对此采取了有效的对策,将计划生育作为我国的基本国...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的增加,骨质疏松症(OP)作为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疾病之一,越来越受到各国学者的关注和重视.寻求有效防治OP的方法已成为研究的热点.化学药物的治疗伴随众多副作用,中药的治疗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除药物治疗外,力学刺激(如运动)也可有效地缓解OP的发生.将药物与力学刺激联合应用于OP的治疗,具有更加显著的调节作用.对中药与力学刺激联合应用于治疗OP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OP的防治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