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雕塑是一门传统的艺术形式,在公共空间的造型艺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对环境的美化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雕塑艺术也日益受到环境艺术设计师的亲睐。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也为雕塑艺术发挥其功能开拓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从城市景观雕塑的公共性特征、艺术特征、语言特征等方面分析了城市景观雕塑这一公共空间的造型艺术。  相似文献   

2.
城市雕塑是城市的形象产品.随着社会发展进程的加快,雕塑越来越成为城市提升自身品位的重要载体.但是,城市雕塑正在出现一种毫无个性的趋势,如盲目追求抽象化、趋时化等现象,既有损于雕塑的艺术价值,也不利于城市的形象建设.从城市个性角度出发进行分析,提出了城市雕塑应该追求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3.
在城市环境中,雕塑和城市艺术小品在其艺术处理和艺术氛围塑造过程中所使用的手法往往是相通的,在某种意义上模糊了雕塑和城市艺术小品的界限.鉴于此,将二者统一起来,对雕塑在街道上的景观价值给以定位,并对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剖析,从街道景观的角度对雕塑的塑造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环境艺术与城市雕塑是密切相关的组成部分。雕塑能起到美化环境和宣传教育的作用。如何根据城市建设的总体规划去发展城市雕塑,使其更好地与建筑协调,与环境呼应,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构成艺术作为设计艺术的基础理论,已成为培养现代设计人才的重要基础课程。构成艺术理论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逐步完善,它不断探求视觉规律和美学原则,不断为现代设计提供丰富的视觉体验,构成的视觉言和其思维方式对工业设计、建筑设计、城市设计、标识设计,广告设计,舞台设计,雕塑设计、服装设计、家具设计,环境设计等产生重要影响,我们探讨构成与现代设计,是希望给当代的视觉环境来新的气象,注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6.
面对环境艺术与装饰雕塑,应分清其主次关系,供求对象,装饰雕塑能在环境艺术中创造特定的景观效果,从环境艺术的角度看,装饰雕塑最终利用了本身所具有的空间溶合性,与主体空间环境共同营造一个全新空间,产生具有一定场效应的视觉心理空间,对装饰雕塑和被装饰环境的设计,是应用过程中的第一步,运用透视原理纠正大型装饰雕塑的视觉之差,可控制装饰雕塑的整体艺术效果,对设计观念和材料的充分了解,则是在实际操作中,对艺术家个人素质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潘松 《饰》2006,(2):13-15
雕塑艺术作品的产生是艺术家的智能与辛劳的结晶,反映出艺术家的内心感情世界,由于雕塑大师的个性和艺术道路的不同,使得他们的作品呈现出不同的风貌。当今,只有保持独立个性和挑战态度的艺术家,才能走出属于自己的艺术之路。  相似文献   

8.
王铁城 《饰》2009,(3):83-86
北京的城市建设为住宅小区雕塑的发展提供了舞台。作为传播城市文化和理念的一种方式,雕塑艺术在塑造城市文化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北京住宅小区雕塑的现状及住宅小区雕塑的文化特征,探究如何为小区居民创造一个更好的人性空间和人文环境,带来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9.
环境雕塑是不同于架上造型艺术的另一个概念,它的创作题材、环境、视觉规律均受到一定的限制。环境雕塑体现的是环境与雕塑的和谐,环境中的雕塑应是符合人的审美要求,在特定的环境状态中起到丰富空间、增加文化内涵和渗透艺术感染力的作用,充分利用环境空间的收容性,创作出接纳适应空间的雕塑,这对于改善客观环境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现代城市雕塑愈来愈成为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雕塑加工技术的改进与提高必将对城市雕塑起到推动作用,本文就雕塑成型技术的应用实践进行阶段性总结。  相似文献   

11.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建筑在满足基本功能的前提下也日益追求精神内涵,体现公共精神,带有明显的公共属性。文章从公共艺术的研究入手,以公共艺术雕塑为例,通过对建筑与雕塑两者之间的关联研究,以及对它们公共艺术形式的分析,论述建筑与雕塑具有一样的公共艺术特性,揭示出建筑是公共艺术中的一种特殊形式,并从辩证的角度提出建筑向雕塑化和公共艺术化发展的利弊以及建筑公共艺术化的发展设想。  相似文献   

12.
张玉祥 《饰》2007,(4):15-16
笔者不久前赴俄罗斯进行了一次艺术考察,从绘画、雕塑、建筑、服饰等艺术元素中汲取有益的、可以拿来为我所用的精华,对于当代中国的艺术设计创作和艺术教育是有着积极的意义和信誉价值。  相似文献   

13.
《饰》2008,(Z1)
在中国雕塑中出现了很多马的形象。马形体健美,是人类最爱表现的动物形象。人们对马的艺术创造包含了诸多的感情和意义。本文对唐代的雕塑马的种类、艺术特征以及兴盛的原因进行了较详尽的阐述。通过对唐代经典的雕塑马的分析,总结出它们的艺术特点并揭示出背后的时代精神和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城市雕塑老子像为例,研究公共艺术中的环境雕塑这个课题,提出环境雕塑不但要正确把握和理解作品的内涵,而且要寻求雕塑作品与环境的和谐统一。文章同时提出了提高公共环境雕塑质量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构成艺术作为设计艺术的基础理论,已成为培养现代设计人才的重要基础课程。构成艺术理论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逐步完善,它不断探求视觉规律和美学原则,不断为现代设计提供丰富的视觉体验。构成的视觉语言和其思维方式对工业设计、建筑设计、城市设计、标识设计、广告设计、舞台设计、雕塑设计、服装设计、家具设计、环境设计等产生重要影响。我们探讨构成与现代设计,是希望给当代的视觉环境带来新的气象,注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6.
甘孜州的康巴文化有着丰富多彩的民族艺术文化资源,是我国民族文化的一座艺术宝库。其中,康巴歌舞、绘画与雕塑以及民间手工艺皆极为丰富且具有极高的文化艺术价值和旅游价值。  相似文献   

17.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社会需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此也形成了不同的时代品格。在不同时期,创作上的更新换代以及技艺的发展都是时代特点、社会风俗和人们生活变化的具体表现。而现代陶瓷雕塑产品的设计同样如此,在陶瓷雕塑产品的设计过程中,不仅需要注重产品的商业性质,同时还需要关注透过产品所要传达的精神。陶瓷的发展史是我国文明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现代陶瓷雕塑产品而言,我们需要对其有着较为全面的了解,并且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实现艺术、实用和经济的有效结合,这对于现代陶瓷雕塑产品的发展是尤为重要的。本文首先对现代陶瓷雕塑产品进行简单的介绍,其次就是说明现代陶瓷雕塑产品的艺术特性,最后详细研究现代陶瓷雕塑产品的设计。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公共雕塑为对象,对公共艺术的"公共"性作了阐述,并主要分析了制约中国公共艺术发展的几个要素:专业教育问题、权力归属问题、经费问题、艺术批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人类所创造的文化艺术,是一种物质与精神互相作用的产物,都有其特殊的价值和社会功用,雕塑艺术和其他艺术门类也不例外.从人类社会及文化的广义层面上讲,一部雕塑艺术史既是一部装饰雕塑史,又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不断演进的形象写照.从雕塑的表现形式与风格类型划分,装饰雕塑是指那些以"表现性"的手段,运用形式美的法则来表现造型的雕塑,以独特的构成元素和美的形式体现出其审美功能、调节功能、符号与标志等功能.人们可以透过装饰雕塑阅读到一个时代人们的信仰、道德和情感、技术.装饰雕塑是按照"美的规律"所从事的一种创造性的美化生活的艺术性活动,已成为现代城市环境雕塑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20.
古希腊、罗马建筑将建筑构件与雕塑艺术相结合,形成了高贵典雅,富丽堂皇的建筑风格。目前我国也将这种建筑艺术应用于现代室内装饰中,常采用大理石、花岗石、木材、玻璃钢和石膏等材料来制作具有西欧古典风格的装饰构件。在采和这些装饰构件时应注意建筑风格整体的直辖市统一,如该建筑与周围的环境,该构件与室内外空间以及各个局部之间的协调美观,应掌握“装饰适度”的原则,以免装饰太过、太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