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磁辐射环境污染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系统地介绍了电磁辐射、电磁辐射频率划分及各频段的用途;全面地分析了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影响,并提出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陶丽 《云南环境科学》2001,20(Z1):80-81
从电磁辐射污染的形式和特点出发,讨论了电磁辐射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提出了防止电磁辐射污染的控制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电磁能在人类生产、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 ,而电磁辐射对环境的影响却并不为大多数人们所认识。本文通过对大理州电磁辐射环境污染现状和特征进行分析 ,提出相应的污染防治对策及建议 ,为今后本地区的电磁辐射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高林峰 《环境》2009,(9):68-69
电磁辐射和电磁污染不同,电磁辐射无处不在,而电磁污染只有在电磁辐射超过一定强度后,才会致人头疼、失眠、记忆衰退、视力下降、血压升高或下降等,严重的可能引起部分人员流产、白内障,甚至诱发癌症。  相似文献   

5.
电磁辐射与噪声、振动、放射性并列 ,被称为四大环境物理污染。我国于 1988年出台了《电磁辐射防护规定》,1997年发布了《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电磁辐射环境保护行业标准。济南市的电磁辐射管理刚刚起步 ,还相当薄弱。加强对济南市电磁辐射污染的监督管理 ,对于促进济南市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 电磁辐射的来源及其危害经过对全市所有豁免水平以上的、伴有电磁辐射活动的设备进行调查 ,确定济南市主要电磁辐射污染主要来自五大系统九个行业 10 1个单位 30 98台重点设备。1.1 广播电视发射设…  相似文献   

6.
根据GB9175-88《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从理论上讨论了GSM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对环境的影响;并利用若干基站的实际测试数据,说明在一般情况下,对于基站周围的居民或其它楼宇里居住或工作的人群,移动通信基站的电磁辐射强度远低于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文明进步的发展,人类已进入信息社会,大量的电视塔、广播站、雷达、卫星通讯、微波等伴有电磁辐射的设备和活动也越来越多,电磁能在工业、科学、医疗等多个领域应用也越来越广,这些设备为人类的生活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电磁辐射对环境的污染也日益严重,...  相似文献   

8.
环境中的电磁辐射分为天然和人工两种,现在环境中的电磁辐射污染主要是人工辐射,人类制造的几乎所有的电器和电子设备等应用时产生的辐射导致环境的污染,也使人类的健康受到威胁。对此,提出了电磁辐射污染防治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9.
掌握核磁共振的电磁环境现状,可为核磁共振电磁辐射环境防治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文章建立了医用核磁共振电磁辐射环境监测方法,对深圳市医用核磁共振电磁辐射环境的静态磁感应强度和射频电场强度进行了监测分析。结果表明:超过静态磁感应强度环境背景值(100μT)水平的监测点位占比65.77%,静态磁感应强度>500μT的点位占比15.5%,射频电场强度监测结果均<5.4 V/m,周边辐射环境的主要影响因子为静态磁感应强度,存在静态磁感应强度环境泄露的主要点位为观察窗、防护门、防护墙。从监测评价结果划定监督控制区和悬挂警示牌,强化重点区域的屏蔽设计,建立核磁共振电磁环境的国家标准体系等方面重点加强,以便降低核磁共振电磁环境曝露。  相似文献   

10.
为了调查清楚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长时间活动的环境、场所中电磁辐射的影响,本研究使用专业电磁辐射监测仪器对单个电器运行时、家庭综合场景、办公综合场景及公共电器设备的正常运行时产生的电磁辐射情况进行监测。结果表明,所有场景下,近距离最大工频电场强度为476.7V/m,最大工频磁感应强度监测值为50.05μT,最大射频电场强度为20.90V/m。随着与电器设备距离的增加,电场强度和磁感应强度监测值逐渐减小,所有监测值均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 8702-2014)限值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