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虽然医学诊断及治疗技术在不断地提高,但是主动脉夹层患者住院期间的总病死率仍高居不下。主动脉夹层的神经系统并发症较为常见,且部分主动脉夹层患者神经系统症状相对突出,甚至为首发症状,而胸背部疼痛相较不典型。故本研究搜集526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主动脉夹层亦称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在临床工作中较常见,是最危险、最复杂的心血管疾病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饮食结构和习惯的改变,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2009年1月至2011年4月我科共收治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30例,本文总结急救措施和护理方法,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主动脉夹层是血液通过主动脉内膜裂口进入主动脉壁并造成血管壁的分离,是极其凶险、危及生命的急危重症。常见病因包括高血压、主动脉粥样硬化、主动脉炎性疾病、妊娠、遗传性疾病(如马凡综合征)和先天性心血管畸形等。由于夹层撕裂的部位、范围及累及主动脉分支不同,其临床表现也各有不同。本文就1例主动脉夹层致结肠巨大溃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52岁。主诉腹痛1周于2015年12月  相似文献   

4.
刘丽丽 《当代护士》2014,(11):121-122
主动脉夹层瘤(Aorticdissection,AD)指主动脉腔内的血液通过内膜的破口进入主动脉壁中层而形成的血肿,是一种极为严重的大动脉疾病,又称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主动脉夹层瘤发病极为凶险,既往报道多数在急性期死亡,1周内死亡率为60%-70%,3个月死亡率在90%以上。特征是起病急、发展快、症状多样复杂、误诊率和病死率高。合并肺部感染是临床上常见的急重症,病情进展快,死亡率高。在主动脉夹层瘤基础上合并肺部感染无疑加大了救治难度,现将本科收治的1例主动脉夹层瘤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随学斌 《临床荟萃》2008,23(17):1254-1255
主动脉夹层瘤是临床较常见的动脉扩张性疾病,发病危急,预后极差。据报道,50%患者死于48小时,70%死于l周内,每小时的死亡危险为1%[1]。自1994年Dake等报道以微创腔内隔绝术(endovascular graft exclusion,EVGE)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瘤以来,其应用不断拓展。我院近年来行EV  相似文献   

6.
主动脉夹层(AD)是急诊科常见危重病之一,特点为发病突然,临床表现多样,病情发展迅速,误诊率和死亡率高。为此,我们拟定了主动脉夹层护理的临床快捷路径,并予以实施,为患者赢得了宝贵的抢救时间,降低了死亡率,提高了综合医院的急救能力,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主动脉夹层是指主动脉腔内的血液通过内膜破口进入主动脉中层而形成的血肿。本病发病突然、病死率高,多数病例在起病后数小时及数天死亡。据报道,急性主动脉夹层分离的病死率2d内为50%、2周内为70%,目前临床上缺少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高血压是导致主动脉夹层分离最重要的原因。药物治疗主动脉夹层分离的目的是降低心肌收缩力、  相似文献   

8.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临床常见的最危险的主动脉疾病,它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主动脉内膜撕裂或剥离,病情危重且变化快,患者易因大血管破裂而死亡。根据其病变范围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可分为3型,其中Ⅰ型可累及主动脉升、弓、降部,需行外科血管重建,用4分支人工血管取代升主动脉及主动脉弓,2005年1月-2006年5月,我科为13例患者施行主动脉全弓置换术,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主动脉夹层患者的症状、体征、辅助检查做回顾性分析,探索早期及时诊断主动脉夹层的最佳途径。方法对确诊为急性主动脉夹层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高血压是导致主动脉夹层的常见原因,剧烈胸腹痛、后背痛是其常见首发症状,辅助检查CT强化血管造影(CTA)有助快速诊断与定位,可正确治疗,改善预后。结论根据病史及剧烈胸腹痛或腰背痛表现,在简单完善一些检查后,及时行CTA检查,是早期及时诊断主动脉夹层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患病危险因素、临床特征、诊治方法及预后.方法 对我院2005-2008年诊治的44例主动脉夹层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主动脉夹层发生的常见病因是高血压.首发表现以胸痛为常见(部分病例以并发症为首发).CT和MRI检查对主动脉夹层的确诊率较超声检查高,但由于超声检查价格便宜,床旁操作方便,故有疑诊患者,可做常规超声检查.主动脉夹层的治疗有内科保守治疗,外科手术治疗和血管内带膜支架治疗.结论 高血压是主动脉夹层的主要危险因素,其临床表现复杂多变,误诊率高.内科治疗时血压控制多需多种降压药物联合应用,然而根据临床分型和病情采取外科手术、介入治疗可降低病死率和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患病危险因素、临床特征、诊治方法及预后.方法 对我院2005-2008年诊治的44例主动脉夹层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主动脉夹层发生的常见病因是高血压.首发表现以胸痛为常见(部分病例以并发症为首发).CT和MRI检查对主动脉夹层的确诊率较超声检查高,但由于超声检查价格便宜,床旁操作方便,故有疑诊患者,可做常规超声检查.主动脉夹层的治疗有内科保守治疗,外科手术治疗和血管内带膜支架治疗.结论 高血压是主动脉夹层的主要危险因素,其临床表现复杂多变,误诊率高.内科治疗时血压控制多需多种降压药物联合应用,然而根据临床分型和病情采取外科手术、介入治疗可降低病死率和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2.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合并主动脉夹层动脉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一种发病突然,病情进展迅速,预后凶险的急危症,尿毒症患者并发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并不常见。笔者曾收治1例慢性肾衰竭并发急性主动脉夹层,累及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左侧肾动脉及双侧髂总动脉和髂内动脉。现分析总结并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患病危险因素、临床特征、诊治方法及预后.方法 对我院2005-2008年诊治的44例主动脉夹层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主动脉夹层发生的常见病因是高血压.首发表现以胸痛为常见(部分病例以并发症为首发).CT和MRI检查对主动脉夹层的确诊率较超声检查高,但由于超声检查价格便宜,床旁操作方便,故有疑诊患者,可做常规超声检查.主动脉夹层的治疗有内科保守治疗,外科手术治疗和血管内带膜支架治疗.结论 高血压是主动脉夹层的主要危险因素,其临床表现复杂多变,误诊率高.内科治疗时血压控制多需多种降压药物联合应用,然而根据临床分型和病情采取外科手术、介入治疗可降低病死率和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4.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临床常见的最危险的主动脉疾病,它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主动脉内膜撕裂或剥离,病情危重且变化快,患者易因大血管破裂而死亡.根据其病变范围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可分为3型[1],其中Ⅰ型可累及主动脉升、弓、降部,需行外科血管重建,用4分支人工血管取代升主动脉及主动脉弓,2005年1月-2006年5月,我科为13例患者施行主动脉全弓置换术,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心脏外科比较凶险的急症,此病多发病急,死亡率高。手术大多在深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并发症相对较多。低氧血症是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术后,特别是深低温体外循环术后常见的肺部并发症。研究和探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术后出现低氧血症的原因及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降低死亡率,促进患者的康复,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主动脉夹层是最常见、最复杂、最危险的主动脉疾病之一,它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主动脉内膜撕裂并剥离,在高压血流冲击下,造成中层逐渐分离形成夹层并积血、扩张。主要病因为:高血压病、主动脉粥样硬化、马凡综合征、主动脉外伤等。本病起病突然,剧烈疼痛、休克和压迫症状,24h死亡率为每小时1%~2%。针对性总结了ICU16例主动脉夹层患者实施的心理护理,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一种发病突然,病情进展迅速,预后严重的急危症,尿毒症患者并发主动脉夹层瘤并不常见,解放军第474医院器官移植血液净化中心自2006年5月~2008年2月收治3例,现分析总结并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术后谵妄是主动脉夹层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发生率较高,危害性较强。该研究对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谵妄的类型和特征、危险因素及风险预测模型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医护人员尽早识别主动脉夹层患者谵妄风险,制订有效预防管理方案,改善患者生存结局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B型主动脉夹层行覆膜支架的护理7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急性主动脉夹层分离是一种不常见,但具有潜在灾难性的疾病,死亡率极高。主动脉夹层病理分型有Debakey分型和Stanford分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指内膜破裂于左锁骨下动脉远端降主动脉,范围达腹主动脉分又部。近年来,介入治疗的临床使用,使B型主动脉夹层的死亡率明显下降。我院2002年1月-2004年12月为7例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成功植入人工血管覆膜支架,效果显著,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主动脉夹层发病凶险,直接威胁患者生命,临床上有急性和慢性之分,文献报道也可隐匿发生。随着CT、MRA的广泛运用,主动脉夹层近年来检出率有所增加。作者最近陆续遇到4例年龄在72~92岁老年人慢性腹主动脉夹层病例,现介绍2例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