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功能纤维是指具有某种特别功能的纤维,在化纤行业中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名词,抗静电纤维、阻燃纤维、远红外纤维、吸水纤维、抗菌纤维、导电纤维、光导纤维等已在实际工作中使用了多年。在21世纪即将来临的时候,功能性纤维前景如何?其潜在的经济效益如何开发是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3.
4.
5.
介绍了仿生学在纺织纤维中的应用,对6种仿生纤维,用仿生原理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感受蚕丝     
蚕丝作为一种纯天然蛋白质纤维,仅占世界纤维总量的千分之一左右。棉、毛、丝、麻虽都属天然纤维,但要讲服饰的舒适性,当属蚕丝;若论外观的典雅华贵也莫过于蚕丝。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化学纤维与合成纤维品种不断增加。且不说聚酯纤维、聚酰胺纤维、粘胶纤维、丙纶、氯纶等老品种产量和质量的日益提高,一些新纤维品种也层出不穷。诸如竹纤维、大豆纤维、甲壳质纤维、蛹蛋白纤维、海岛纤维等等等等。尽管各有千秋,被媒体描绘得天花乱坠,但真正服用起来没有哪一种纤维比得上蚕丝纤维。这并不是因为笔者对蚕丝的偏爱,实在是由于它自身的无与伦比的美德——漂亮华丽的外表与舒适保健的内质的完美统一。  相似文献   

7.
周宏湘 《丝绸》1998,(1):50-51
社会生产的蓬勃发展,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正召唤着越来越多的高性能纤维和高功能性纤维脱颖而出,以满足生产和生活的特殊需要。如果说我们今天正处于高性能纤维和高功能纤维百花齐放、争妍斗艳的时代,也非过其实。 那么,性能和功能又作何解释呢?一般,我们把强度、耐热性、耐药品性等抗来自外部的应力、热、电压等物理刺激和化学药品等化学刺激的特性,叫做性能;而把防震、热电、压电、光致变色、物质分离等耐因受外部刺激而引起质的转变和量的变化的作用,叫做功能。由于纤维和高分子材料的性能和功能,由它们的化学构成和组成的特异性以及物理形态等的特异性而发挥其效果。因此,要实现  相似文献   

8.
前途广阔的高科技纤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郁兰 《广西纺织科技》2003,32(4):44-45,41
本文介绍了当今高科技纤维独特的性能和功能及发展状况,指出我们应该密切了解并关注世界各国高科技纤维的发展动向,为我国纺织行业研制开发高科技纤维、提高产品附加值提供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9.
10.
差别化纤维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差别化纤维的性能、用途及国内外技术、产品的开发应用情况,指出了差别化纤维的开发方向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目前功能高分子材料迅速发展。至2000年,欧美、日本等国将有20~30%的合纤转为功能纤维。由此对一些新型及主要的纤维性能、研制开发、应用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其中包括导电及抗静电纤维、抗菌防臭纤维、吸湿性纤维、医用纤维和高性能纤维。  相似文献   

12.
《纺织导报》2003,(4):61-61
据专家预测,21世纪的市场上将会出现下列超级纤维,它们都充分利用了纳米技术。高强力和高模量纤维目前,尼龙和涤纶的拉伸断裂强力仅为其理论值的约 5 %。今后开发的高聚物纤维,拉伸断裂强力将为其理论值的40 %,抗拉模量将为其理论值的90 %。随着高聚物技术的发展以及有机与无机化合物结合的进展,极有可能开发出达40 %理论强力的纤维。开发这种纤维的瓶颈是成本。这种纤维将适用于要求高强力、轻质量的各种设备。高耐热纤维开发能够在450 ℃下连续使用的耐热高聚物材料。具有与常规高聚物纤维等同的形状稳定性和加工性能以及很高耐热能力的纤…  相似文献   

13.
超细纤维的纺丝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14.
重点介绍功能性纤维的开发和应用技术。功能性纤维是采用物理和化学改性技术,使纤维材料具备某种特殊的功能,如导电、蓄电、蓄热等。功能纤维的广泛应用,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提升了纺织产品的功能和档次。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
20.
1Newcell的历史Newcell在AkzoNobel内部已经有相当长的历史.Ne-wcell始于70年代原美国Enka子公司的一个研究项目,其首要任务是寻找一种对环境保护更有利的粘胶短纤维生产新方法.McCours先生和他的研究小组找到了一种划时代的新工艺,即以水、纤维素和NMMO-一种甲基吗啉氧化物溶液为纺丝原液的溶液纺丝工艺。后来,标准化权威欧洲BISFA和美国FTA决定以Lyocell为用这种生产技术生产出的纤维的统一名称.新纤维Newcell除了也来源于天然原料外几乎和粘胶短纤维没有共同点.但是这个技术有一个弱点:纺丝原液很容易分解,直到1980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