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2 毫秒
1.
浅海底瞬变电磁探测系统关断沿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电路理论对发射线圈进行了建模分析;讨论了采用多匝小线圈进行浅海底瞬变电磁探测时,发射电流关断沿时间与电流幅值和发射线圈匝数之间的关系;给出了在保证发射磁矩的前提下,合理确定发射电流幅值与发射线圈匝数以缩短发射电流关断沿的原则,并通过实验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2.
受井眼尺寸限制,井下瞬变电磁系统通常采用同轴多匝接收线圈来改善探测性能.但是,线圈匝数的增加在提高信号强度的同时,也引入了模型失配误差.针对该问题,本文在柱状多层非均匀结构基础上,分析了接收与发射线圈间距对感应电动势的影响,并提出了一种瞬变电磁测井同轴多匝线圈误差校正模型.最后,不同收发间距的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有效校正多匝线圈模型失配误差,提高瞬变电磁测井反演精度.  相似文献   

3.
消费类电子产品传统的外接充电方式一般通过"有线"方式来实现。多电子设备充电装置之间往往并不通用,携带多个充电器也存在不便。目前,无线充电已成为广泛关注的替代方案。文中通过实验对电磁谐振式无线充电方法进行研究,在分别改变线圈半径、线圈匝数、线圈疏密程度以及谐振频率的情况下,得到并对比其在不同状态下的性能。首先,采用MOSFET对整个电路进行分析设计,其中发射电路和接收电路均采用电感与电容的并联匹配方式;其次,对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的不一致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中心回线关断时间对海洋电磁响应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洋可控源电磁探测利用海水中电场或磁场与海底电导率之间的关系来获取海底介质信息,研究海底内部组成和构造;给出了由频率域电磁响应计算时间域电磁响应的方法,仿真分析关断时间对海洋可控源中心回线装置时间域电磁探测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时间域可控源电磁探测发射电流的关断时间不仅影响接收到的早期信号的幅值,而且影响对海底浅部介质的分辨能力。  相似文献   

5.
多个设备在同一无线充电平台上充电,其效率因摆放位置不同而差异明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锥形线圈与平面线圈相结合的新型发射线圈。该方法通过计算单匝线圈在空间一点的磁通密度,推导出磁场均匀性与传输距离及线圈各个参数之间的关系,计算得出在设计参数下锥形线圈的最佳角度,再利用平面线圈对磁场进行补偿,使设计的发射线圈在充电区域尽可能产生均匀磁场。仿真计算表明接收线圈在所设计的充电平台上偏移25 mm范围内,效率波动不超过10%。相比于传统的平面发射线圈,混合发射线圈大大提高了无线充电系统的抗偏移能力。  相似文献   

6.
浅层瞬变电磁法中,由于发射线圈为感性负载,实际激励信号是斜阶跃波,采用常规的后沿校正方法,探测时近地表仍然存在盲区,直接影响浅层探测的精度和分辨率.针对这一问题,研究了全程瞬变电磁场与斜阶跃波的关断时间与接收探头频率特性之间的关系,揭示了早期瞬变电磁场信号发生畸变和影响浅层瞬变电磁探测的根本原因,提出了当瞬变电磁测量系统在电流关断开始时刻记录全程瞬变响应和发射电流波形时,并且接收探头的位置和谐振频率已知,就可以通过数值计算方法从根本上剔除接收探头对早期瞬变信号的影响,从而实现浅层近地表探测,缩短探测盲区.通过对浙江舟山连岛工程的野外勘探数据进行数值剔除,验证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针对难教难学难用的课程,教师可以采用工程可视化设计来改善教学效果。本文以硕士研究生电磁场理论结课作业为例,给出一种交叉学科电磁场理论的可视化教学设计。该设计任务为MHz无线输电领域发射级线圈与接收级线圈之间形成互感的理论计算与仿真验证,其中理论计算采用Matlab Workspace环境编程,仿真验证采用COMSOL高频电磁场线圈模型。学生提交作业效果表明,电磁场理论课采用可视化教学设计,可以加深学生对深奥知识的掌握与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的是继电器触点电阻和线圈电流的动态测试装置。首先介绍了触点电阻和线圈电流测试的目的和意义。然后介绍了在继电器测试标准中针对这两个参数的测试原理和方法。之后说明了测试装置的测试原理组成和主要器件的选择。最后对测试软件的设计做了简单说明。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13.56 MHz RFID读写器天线的发射效率,并使其天线在实验室易于研发和试制,对13.56 MHz RFID天线系统的工作原理进行了简要介绍,在此基础上,把13.56 MHz RFID读写器天线线圈等效为PCB平面螺旋电感,利用HFSS软件建立模型并仿真得出电感值L、品质因子Q值等参数。其仿真结果得到的电感值与理论计算值相差0.03μH,在可接受的范围内。考虑到实际天线产生的寄生电容,提出了在天线末端加开路补偿线圈的方法,避免因寄生电容产生地电流而使天线线圈的磁场强度降低,仿真结果证实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介绍了一种智能金属检测器的实现方法,其主要优点是在保证生产效率的前提下,可实现对食品生产过程中所含金属异物的自动检测。方法:根据金属和非金属材料在交变磁场中产生涡流的现象,采用特定频率的发射信号经发射线圈产生磁场,通过接收线圈中线圈所产生的感应电动势进行分析。结果:通过硬件仿真,有金属通过传感器时,接收信号会有明显变化,幅值增大可判定有舍有金属异物通过传感器。结论:经过仿真和理论分析该设计能实现对金属异物的自动检测。  相似文献   

11.
一种语音混沌保密通信方案的研究与硬件实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禹思敏  丘水生 《通信学报》2002,23(8):105-112
在硬件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一种环形蔡氏电路,提出用环蔡氏电路实现语音混沌保密通信的一种闭环逆系统方案,其特点是利用环形蔡氏电路的单向耦合原理,通过反馈的方法形成一个包括有用信号在内的极联闭合环路,从而实现改善端与接收端之间混沌系统的严格同步而不受有用信息调制的影响。理论分析与硬件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案同现有的其它混沌通信方案相比较,具有非线性失真小、保真度高的优点,完全能够满足传送语音信号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A radiation-hardened-by-design (RHBD) technique for phase-locked loops (PLLs) has been developed for single-event transient (SET) mitigation. By presenting a novel SET-resistant complementary current limiter (CCL) and implementing it between the charge pump (CP) and the loop filter (LPF), the PLL's single-event suscepti-bility i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in the presence of SETs in CPs, whereas it has little impact on the loop parameters in the absence of SETs in CPs. Transistor-level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CCL circuit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voltage perturbation on the input of the voltage-controlled oscillator (VCO) by up to 93.1% and reduce the recovery time of the PLL by up to 79.0%. Moreover, the CCL circuit can also accelerate the PLL recovery procedure from loss of lock due to phase or frequency shift, as well as a single-event strike.  相似文献   

13.
王蓟翔 《通信技术》2011,(9):123-125,128
光纤通道仲裁环协议是光纤通道协议簇中的一种,由美国国家标准委员会负责制定和维护。协议定义的仲裁环是新的光纤通道网络拓扑结构,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协议规定环路仲裁机制是端口间通信的基础,并且提出公平访问算法以确保所有端口都能赢得仲裁完成发送信息的任务。这里对仲裁机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使用面向对象的UML语言进行图形建模,最后编译C++代码实现端口仲裁功能。  相似文献   

14.
光纤通道仲裁环(FC-AL)是光纤通道的基本拓扑结构之一。确保消息的实时传输是衡量系统实时性能的关键指标,网络带宽在节点间的合理分配是保证消息实时传输的重要原因。为了保证仲裁环在强实时环境下的应用,分析比较目前存在的一些带宽分配方法,最后验证了选择合适的带宽分配方法对提高仲裁环的实时性能起着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5.
发射分集技术是WCDMA中的关键技术之一。就此对WCDMA系统中的开环和闭环两类发射分集技术给出了性能分析及仿真结果,揭示了这两类发射分集技术之间的关系,并且通过仿真比较了两种发射分集方法在存在反馈延迟和反馈比特量化误差条件下的误比特率性能。  相似文献   

16.
瞬变电磁法浅层探测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理论上推导发射电流关断时间对瞬变电磁法勘探结果的影响,给出均匀半空间大地模型重叠回线互阻抗计算方法,分析阶跃关断与线性关断早期瞬变响应的区别,讨论了线性非零关断瞬变电磁法发射信号对浅层探测结果的影响。利用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实现瞬变电磁法发射电路,减小发射机关断时间,使之接近理想的阶跃函数,消除非零关断的影响,解决了加大发射电流与快关断的矛盾。实验结果表明,减小发射电流关断时间,可以提高瞬变电磁浅层勘探结果分辨率,减小瞬变电磁法勘探盲区。  相似文献   

17.
针对工作在高开关频率的连续导电模式的峰值电流型BUCK电压源,建立了包含功率管导通电阻和寄生参数的精确小信号模型,设计一个新颖的电压环路的补偿模块,优化了瞬态响应。补偿模块仅增加一个极点,消除输出电容寄生电阻引入的零点。在此补偿模块基础上,分析了输出电压Vo对参考电压Vref的传递函数的频率响应,和补偿模块直流增益之间的关系,得出了补偿模块的最佳增益,使得输出电压对参考电压Vref的瞬态响应既快速又没有过冲和振荡,并且在Spice电路仿真中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18.
锁相环路的特性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锁相环路是一种以消除频率误差为任务的自动控制电路,由鉴相器、环路滤波器和压控振荡器组成,具有自动跟踪、锁定后没有频差、良好的窄带特性和易于集成的特点,广泛应用于倍频、分频和混频以及滤波、模拟数字信号的调制和解调、信号检测和接收、频率合成等许多技术领域,是现代电子产品中非常重要的部件。对环路结构和特性进行分析及锁相环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进行介绍,通过框图进一步阐述相应内容,使广大读者进一步认识锁相环路及其相应的产品。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种高效的两相传热装置,环路热管主要利用工质的气液相变实现热量的远距离传输,因此工质的性质及充装系数对其性能具有很大影响。主要对影响低温回路热管性能的几种关键因素(包括工质品质因数、充液率、重力等)进行了理论及实验研究,并对回路热管进行了优化。将脉管制冷机作为冷源,对其与回路热管进行了集成应用性能研究,为回路热管的空间应用奠定了理论及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一种简单的自适应快收敛LSP环路预防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分析了基于ATM的MPLS网络必须首先解决的环路控制问题,在总结现有环路预防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环路预防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和目标实现过程中的约束条件,导出了在不同条件下使用不同策略的自适应快收敛LSP环路预防新方法,该算法能够“记忆”并充分利用过去环路预防中的经验,结合不同的网络资源状况自适应调整检测量,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达到了预期目标,且实施简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