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9 毫秒
1.
直播带货已成为促进网络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优化网络直播平台和主播共同参与的动态价格决策是一项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基于微分博弈理论与方法,考虑参照效应和主播影响力对直播平台定价策略的影响,从基本定价策略、考虑参照效应的静态定价策略及动态定价策略等3种决策模式分析直播平台的均衡价格及主播的最优努力水平,并探讨了参照价格因子和主播影响力系数的影响.研究发现:静态或动态定价策略下,平台的最优定价均与初始参照价格正相关,当初始参照价格较高(较低)时,平台采取撇脂定价策略(渗透定价策略);随主播努力水平的增大,主播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效果越强,平台倾向于定高价;动态定价策略能实现直播平台收益优化,但与静态定价策略相比,主播的收益降低;不同系统参数下直播平台的最优稳态价格与收益的演变规律不同,直播平台应根据消费者价格参照效应及主播影响力水平来设计最优价格策略提升收益能力.  相似文献   

2.
为挖掘网络直播领域数百万主播与数亿计观众的活跃互动下大规模人群行为学特征,以斗鱼和虎牙直播平台为例,统计分析了连续123天、涉及240多万名主播、超过7.26亿条的直播数据,总结了直播平台的负载时序规律和用户行为特征。发现直播负载存在明显的日内效应和周内效应,不同直播模式的主播在观众数、粉丝数等统计特征上存在显著的组间差异,主播生存期和直播间观众数量符合幂律分布,随着平台发展,主播和观众数量呈现较强的线性相关性,但其波动性也逐步增大,体现出系统越来越强的异质性和非均匀性。对理解网络直播复杂系统中的用户行为模式、挖掘用户分布规律及变化趋势、设计商业模式如个性化推荐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平台融资是纾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有效方式,授信额度优化是平台融资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建立了突发事件风险影响下,由两个相互竞争供应商和单个电商平台组成的平台型供应链决策模型,运用Stackelberg-Nash博弈方法给出两竞争供应商均衡供货策略和电商平台最优授信额度策略,通过灵敏度分析探究供应商风险承受能力等关键参数对最优授信额度策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风险承受能力较高时,电商平台最优策略是向供应商发放充足授信额度,且最优授信额度随供应商竞争水平递增;当风险承受能力适中时,电商平台最优策略是限制供应商授信额度,且最优授信额度随供应商竞争水平递减;当风险承受能力足够低时,电商平台最优策略是不向供应商发放任何授信额度.供应商异质情形下,电商平台应当将有限授信额度全部给予风险承受能力较高的供应商且对风险承受能力较低的供应商不予授信.本研究为平台型供应链合理制定最优授信额度策略提供了管理启示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针对目前我国多数直播平台盈利能力不足的问题,本文从直播平台打赏收入的分成模式入手,以委托代理模型为基础,对不签约模式和签约模式下直播平台对打赏收入的最优抽成比例进行研究,同时对比分析了两种模式下直播平台在抽成比例与盈利能力等方面的不同,尝试从激励机制角度解释我国直播平台盈利能力不足的原因,并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为我国直播行业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研究结果表明,签约主播比例与直播平台基础规模不匹配,以及直播平台以高额签约费吸引核心流量主播的签约策略不恰当,可能是导致直播平台盈利能力不足的两个原因.  相似文献   

5.
电商市场频频被披露隐性存在的大数据“杀熟”现象,暴露出电商市场存在平台道德风险问题的隐患。以政府监管为主导,建立电商平台“杀熟”定价行为及用户消费渠道选择的演化博弈模型,结果表明:政府的惩罚力度对平台道德风险问题的规避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当政府惩罚力度足够大时,系统稳定于(网络消费,公平定价)的理想情形;但如果政府惩罚力度不足,消费者的公平关切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影响电商平台的定价策略,系统均衡结果将趋向于(网络消费,“杀熟”定价)或不存在演化稳定策略,电商市场陷入平台大数据“杀熟”的困境。那么,电商市场应如何破除大数据“杀熟”所造成的信任危机?基于此,建立政府和消费者协同监管机制下的演化博弈模型,研究得到:社会收益与监督成本是影响消费者监督策略的关键因素,社会收益与监督成本的差值越大,消费者选择“积极监督”行为的演化速度越快;而且,当政府惩罚力度不足时,消费者监督带来的舆论压力和声誉损失可以有效约束平台的“杀熟”行为,倒逼平台进行“公平定价”。研究结果对电商市场大数据“杀熟”行为监管机制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作为电子商务的主要媒介,电商平台可记录入驻商户和消费者的交易信息,实现对双方信用的有效评估,故电商平台间的信用信息共享策略,能有效改善我国互联网信用环境.对此,基于演化博弈理论,构建了共享策略基础博弈模型,并考虑互联网环境中电商平台数量有限的情形,引入Moran过程分析共享策略的随机演化动态,以探讨促使电商平台选择信用信息共享策略的有利条件.研究发现,通过降低共享数据处理成本、加大非合作的惩罚力度、增强面向优质商户的优惠政策等手段,能有效激励各电商平台达到信息共享策略的稳定状态.此外,数值算例充分论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及政策建议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7.
基于双边市场理论,结合电商平台第三方卖家售假行为的现状,考虑“消费者麻木”和网络外部性因素,通过构建博弈模型研究了信息不对称下电商平台单周期和多周期下质量监管策略,并就模型结论进行了数值仿真。研究发现:在单周期情形下,第三方电商平台的监管积极性受到市场中麻木消费者的比例以及自身监管成本系数的双重制约;在多周期情形下,随着博弈次数的增加,第三方电商平台和商家存在3个演化稳定策略集合,即(不监管,欺诈经营)、(不监管,诚信经营)和(监管,欺诈经营)。通过上述研究为电商平台的质量监管策略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网络平台销售模式中的需求信息共享策略与博弈结构决策问题.在"电商-电商平台-物流"网络平台销售系统中,考虑电商拥有私有需求预测信息、电商平台拥有博弈结构的决定权,分别在三种博弈结构下(NASH均衡博弈、电商平台领导的Stackelberg博弈、3PL领导的Stackelberg博弈)建立了四种需求预测信息共享策略(不共享、只与电商平台共享、只与3PL共享、都共享)的优化模型,并通过模型求解得到了各方收益,并对电商需求预测信息共享策略与电商平台博弈结构选择进行博弈分析.研究结果发现:1)当电商平台服务效率较低时,零售商的均衡策略为不共享信息,而电商平台的均衡策略为先于3PL决策.2)当电商平台服务效率较高时,或当电商平台服务效率适中且需求预测信息准确性较高时,零售商的均衡策略为只与电商平台共享信息,而电商平台的均衡策略为后于3PL决策.  相似文献   

9.
在既有研究提出平台交易市场信用"监管困局"的基础上,设计平台电商信用监管机制,基于此,构建由"平台卖家-平台电商-政府"集成的演化博弈模型,剖析平台电商信用"监管困局"的内在形成机理并加以破解.研究发现:当平台卖家采取"自律"策略的初始概率一定时,平台电商与平台卖家两个群体策略选择的演化轨迹呈周期性波动.具体而言,当平台电商提高保证金扣除比例时,平台卖家选择"自律"策略的概率则会显著提高.而当累计扣分制致使平台卖家的损失增加时,不但没有遏制平台卖家的违规行为,反而使得平台卖家采取"自律"策略的概率降低,是为平台交易市场信用"监管困局"的症结所在.因此,为了弥补平台电商对平台卖家内部监管的不足,引入政府对平台电商的外部监管,有限理性的平台电商与政府通过长期的反复博弈,最终博弈系统演化轨迹呈逐渐收敛且稳定的趋势.由此可见,政府加强监管力度并增加对平台电商的监管奖励时,平台电商采取"积极监管"策略的概率也逐渐增加,进而平台卖家采取"自律"策略的概率也将增加,是为破解平台交易市场信用"监管困局"的关键所在.最后,本文采用数值分析的方法,模拟"平台卖家-平台电商-政府"博弈的演化过程,进一步剖析该现象的动态形成过程,揭示各主体决策的一般规律,为破解平台交易市场中的信用"监管困局"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单个境外供应商和单个拥有线下线上双渠道的跨境电商组成的供应链中,基于消费者剩余理论,构建了跨境电商双渠道需求模型,通过比较集中和分散两种定价模式下跨境电商的利润,探讨了跨境电商双渠道零售模式的定价决策问题.在此基础上,构建境外供应商主导的Stackelberg博弈,跨境电商主导的Stackelberg博弈及同等权力的Nash博弈模型,分析了三种博弈权力结构对供应链成员价格,需求和利润的影响.研究发现,跨境电商(境外供应商)主导的Stackelberg博弈对跨境电商线下线上双渠道价格,需求及供应链总利润的影响是无差异的;三种博弈策略对跨境电商线下渠道需求的影响是无差异的,Nash博弈下,跨境电商线上渠道需求及供应链总利润最大;三种博弈策略下,境外供应商批发价格,利润及跨境电商利润随其博弈主导地位下降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1.
为探析网络口碑对电子商务市场假货监管的影响,构建了入驻商家与电商平台之间的非对称演化博弈模型,求解确立各方行为策略趋于不同稳定状态的条件,着重分析了网络口碑的真实率和影响力对双方博弈策略选择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网络口碑的真实率和影响力能够改变电商平台不严格监管和商家售假的不良局面.因此,政府和平台既要重视和进一步发挥网络口碑的作用,又要净化网络环境,重点惩治虚假评论和职业差评师,另外也要规范网络口碑发布行为,鼓励消费者发布客观详实的高质量评论.  相似文献   

12.
运用演化博弈理论研究了互联网金融平台行为及监管策略的博弈演化过程,系统考察了互联网金融平台行为及监管博弈过程的影响因素,并重点对固定惩罚机制和动态惩罚机制下互联网金融平台行为及其监管策略博弈均衡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固定惩罚机制下,互联网金融平台和金融监管机构的博弈过程不能达到稳定的均衡状态,两个群体的行为呈现周期模式.动态惩罚机制下,互联网金融平台和金融监管机构间的博弈演化轨迹呈螺旋收敛的趋势;互联网金融平台的"自律"的初始概率不同,其随时间演化收敛到不同的均衡值;提高最重惩罚度上限,互联网金融平台选择"自律"行为策略的概率增加.  相似文献   

13.
考虑既自营又向第三方开放的混合电商平台企业,如京东和亚马逊等,其供应商既可以选择在平台上开辟官方直营店(寄售模式)也可以将产品批发给电商平台企业(批发模式).本文研究了基于混合式电商平台的两供应商的模式选择和价格与服务竞争策略.首先,在四种可能的供应商策略组合模式下分别建立了电商平台主导的价格与服务动态博弈模型;然后,研究了两供应商策略组合的Nash均衡;接着,分析了市场因素对供应商均衡策略组合和平台模式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当供应商的服务效率相对较高,服务敏感度和服务竞争强度较大或价格敏感度和价格竞争强度较小时,均衡策略为两个供应商均选择寄售模式;这些市场因素适中时,一个供应商选择寄售模式而另一个供应商选择批发模式为均衡策略;否则,均衡策略为两个供应商均选择批发模式.最后,结合产品特征分析了向第三方开放对平台的影响,研究发现:只有在平台具有较大的服务效率优势且产品具有价格竞争强度较大而服务竞争强度较小的特征的时候,平台才适合完全自营,否则都应该向第三方部分开放或者完全开放.这些研究结果对电商企业决策产品的销售渠道和平台模式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4.
基于演化博弈的地方政府环境规制策略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针对我国环境规制政策的执行,从演化博弈论的研究视角探讨了地方政府、排污企业以及中央政府的决策演化过程,建立了地方政府与排污企业、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演化博弈模型,根据复制动态方程得到了参与者的行为演化规律和行为演化稳定策略,分析了地方政府环境规制策略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地方政府政绩考核体系中环境质量指标的权重系数与经济发展指标的权重系数、环境规制执行成本、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处罚额、排污收费费率、排污企业的治污成本与污染物削减量,都会对地方政府的环境规制策略产生影响.最后,为促进地方政府环境规制的严格执行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由于商户与消费者间的信息不对称性,电商失信问题日益突出.对此,作为电子商务的主要媒介,电商平台的信用监管职责不容忽视.在C2C电子商务模式中,引入电商平台为第三方信用监管方以形成C2B2C电子商务模式,并设计C2B2C电商信用监管机制,包括:保证金收取机制,信用监管机制,失信惩罚机制等.基于博弈理论,构建了C2B2C电子商务模式下的演化博弈模型与双价交易模型,对电商和消费者双方的长期交易策略进行了分析,其结果表明:提高信用保证金、增强信用监管力度、增加伪装成本能有效避免电商失信行为,减少消费者在电子商务交易中的风险.  相似文献   

16.
周驰  王艺馨  于静 《系统工程学报》2023,(3):395-405+418
直播平台如何选择合理的推荐服务模式是提升其市场竞争力的关键.以平台供应链视角,考虑直播平台的独家推荐与非独家推荐两种服务模式,分别建立Stackelberg博弈模型并求解,探讨直播平台的最优推荐服务模式选择策略,进而分析直播平台推荐成本系数,佣金率与推荐费用对品牌商品售价,直播平台推荐水平及利润的影响.研究表明,直播平台的最优推荐服务模式受到平台推荐成本系数和推荐费用的影响,当直播平台的推荐成本系数或推荐费用较低时,直播平台选择独家推荐模式,否则选择非独家推荐模式.此外,当直播平台的推荐成本系数与推荐费用同时较低或较高时,品牌商能够与直播平台实现合作,达到双方共赢的局面.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电商平台销售模式中电商平台物流策略和零售商需求预测信息共享策略的博弈关系.针对电商平台和零售商组成的销售系统,考虑零售商拥有私有需求预测信息、电商平台拥有物流模式(零售商自营、平台自营和第三方物流模式)决策权,建立了3种物流模式下的信息共享优化模型,探讨了电商平台物流策略和零售商需求信息共享策略的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及其贝叶斯纳什均衡解.研究发现:物流成本系数较高时,纯战略纳什均衡为电商平台选择零售商自营物流模式,零售商选择隐瞒需求预测信息;物流成本系数较低时,纯战略纳什均衡为电商平台选择电商平台自营物流模式,零售商选择共享需求预测信息.  相似文献   

18.
数字建造平台的构建,提高了重大工程交易信息的共享程度,即降低了工程交易信息的不对称程度,因而成为重大工程交易行为监管的有力工具。为探讨在数字建造情境下重大工程交易行为监管系统中主体的策略形成及行为演化过程,结合演化博弈理论和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了数字建造情境下重大工程交易行为监管的演化博弈系统动力学模型,探究了此情境下不同外部变量对工程发包方、工程监理方和工程承包方策略变化的影响,以及数字建造平台的等级对演化博弈策略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惩罚力度、监管成本和违规收益期望值对参与主体的交易行为有较大影响,以及随着数字建造平台等级的提升能有效地遏制工程监理方和工程承包方的违规行为。由这一结果,围绕数字建造平台设计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和博弈主体行为提出了相关建议,以高效实现重大工程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19.
治理环境污染、满足消费者绿色消费需求,关键是推动企业绿色创新、构建行之有效的企业绿色创新生态系统,而政府扶持与绿色金融支持是推动企业绿色创新的重要保障。运用演化博弈理论构建政府、绿色金融机构、企业间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并借助MATLAB软件分析政府四类规制策略与三方参与主体初始意愿对系统演化的影响。发现:(1)企业绿色创新生态系统的不同发展阶段,政府规制策略对系统演化的影响均存在显著差异。(2)对于推动企业绿色创新生态系统发展而言,政府对绿色金融机构扶持、对企业补贴、对企业非绿色创新行为进行惩罚、对绿色金融机构不投资行为进行惩罚,效果依次降低。(3)三方参与主体初始意愿显著影响系统演化,当企业绿色创新初始意愿、绿色金融机构初始投资意愿、政府积极规制初始意愿较高时,政府以较低的规制力度即可构建行之有效的企业绿色创新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20.
基于演化博弈理论,研究公众参与下地方政府和企业环境治理的决策演化过程,系统考察了地方政府与企业的行为交互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和企业的环境治理策略主要受企业行为、公众参与和地方经济效益变化的影响,受地方政府行为和环境质量的影响不显著。公众参与是地方政府和企业的环境治理策略跨越{不严格执行环境规制,消极治污}的不良锁定,达到{严格执行环境规制,积极治污}演化均衡的必要条件。通过加大对企业消极治污行为的处罚力度、提升环境治理的公众参与成熟度、提高地方政府规制不力的声誉损失等措施可有效促进地方政府和企业的环境治理策略收敛到理想均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