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观察右归丸对膝骨性关节炎大鼠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和炎症因子含量的影响,探讨右归丸对膝骨性关节炎是否具有治疗作用。方法 SPF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右归丸低、中、高剂量组和硫酸氨基葡萄糖组,每组10只。采用改良Hulth法复制膝骨关节炎大鼠模型。造模6周后,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灌服蒸馏水,其他4组灌服相应的药物,干预8周后,HE染色法观察大鼠膝关节软骨的形态变化及Mankin评分,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MMP-1、MMP-3、MMP-13、TIMP-1、IL-1β、IL-6和TNF-α的含量。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关节软骨Mankin评分显著升高,血清MMP-1、MMP-3、MMP-13、IL-1β、IL-6、TNF-α含量升高(均P0.05);而其血清TIMP-1含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右归丸高剂量组和硫酸氨基葡萄糖组Mankin评分降低,同时,右归丸高剂量组和硫酸氨基葡萄糖组大鼠血清MMP-1、MMP-3、MMP-13、L-1β、IL-6、TNF-α含量均下降(均P0.05);而其TIMP-1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归丸可能是通过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活性和炎症因子含量表达来延缓KOA软骨的退变。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丹酚酸A对5/6肾切除(Platt法)大鼠肾组织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Smads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丹酚酸A组、科素亚组,采用Platt法复制慢性肾衰竭大鼠模型,术后8周分别观察大鼠肾组织BMP-7、Smad6、TGF-β_1蛋白及基因的表达,p-Smad2/3、p-Smad1/5/8的蛋白表达。结果:各治疗组大鼠肾组织BMP-7、Smad6、p-Smad1/5/8的表达较模型组升高(P0.01 or P0.05),TGF-β_1、p-Smad2/3的表达较模型组明显减弱(P0.01 or P0.05)。结论:丹酚酸A可能是通过诱导BMP-7、Smad6、p-Smad1/5/8蛋白表达,抑制p-Smad2/3蛋白表达,调节BMP-7/Smads/TGF-β_1信号通路,抑制了TGF-β_1信号向细胞核内转导的通路,从而抑制细胞外基质增生,起到延缓肾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药方前列消汤干预TGF-β1/Smad4、Smad 7信号转导通路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前列腺炎(EAP)小鼠前列腺成纤维细胞(PrF)增殖与凋亡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C57BL/6小鼠制备前列消汤含药血清,根据细胞毒性实验结果,以5%、10%、20%的含药血清分别作为低、中、高剂量组进行干预实验。采用"免疫诱导+中医病因造模法"建立湿热证EAP小鼠模型,无菌条件下取出前列腺组织,分离培养PrF,采用差速贴壁法纯化PrF,免疫荧光法检测PrF纯度,纯度达90%以上即以5 ng/ml TGF-β1浓度的培养液刺激进行建模。取建模后对数生长期的PrF随机分为空白组(无血清培养液),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含TGF-β1浓度5 ng/ml的培养液),前列消汤低、中、高剂量组,每组6个复孔;干预培养24 h后检测各组PrF增殖情况,采用Western印迹检测TGF-β1的表达水平和Smad4、Smad7、p-Smad4、p-Smad7的表达水平,qPCR检测TGF-β1、Smad4、Smad7 mRNA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PrF细胞凋亡情况。结果:经TGF-β1诱导后,与模型组比较,阳性对照组PrF细胞增殖明显(P0.05),前列消汤低、中剂量组PrF细胞增殖受抑制(P0.05),前列消汤高剂量组PrF细胞增殖受明显抑制(P0.01);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前列消汤各剂量组PrF细胞增殖明显受到抑制(P0.01),且呈明显的量效关系。与模型组比较,阳性对照组Smad4、p-Samd7和TGF-β1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5);经前列消汤含药血清干预后,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前列消汤含药血清能显著下调PrF细胞内p-Smad4,TGF-β1蛋白的表达(P0.01),而增加p-Samd7的表达水平(P0.01)。qPCR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前列消汤高剂量组Smad4基因表达有显著差异(P0.05),前列消汤低、中、高剂量组Smad7基因表达有显著差异(P0.05);前列消汤低、中、高剂量组TGF-β1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1);与阳性对照组相比,前列消汤高剂量组Smad4基因表达有显著差异(P0.05),模型组、前列消汤低、中、高剂量组Smad7基因表达有显著差异(P0.01),前列消汤低、中、高剂量组TGF-β1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阳性对照组PrF细胞凋亡率无明显差异(P0.05),前列消汤各剂量组凋亡率均显著提高(P0.05),且呈明显的量效关系。结论:经TGF-β1诱导可刺激PrF细胞增殖,上调TGF-β1、p-Smad4的表达,下调p-Smad7的表达。前列消汤可以抑制PrF增殖,且呈明显的量效关系,其机制可能与其降低TGF-β1和p-Smad4的表达、提高p-Smad7的表达从而阻断TGF-β1通过Smad4途径诱导PrF细胞增殖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膀胱出口部分梗阻(BOO)后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相关的Smads信号通路的激活及低剂量紫杉醇的干预作用。方法雌性Sprague-Dawley大鼠3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BOO组和紫杉醇组。BOO组和紫杉醇组行尿道近端梗阻方式制备膀胱出口部分梗阻模型,空白对照组采用假手术方式处理。术后紫杉醇组给予低剂量紫杉醇腹腔注射(0.3mg/kg),每周2次。空白对照组与BOO组以等体积生理盐水同时间腹腔注射。4周后测量膀胱重量,行HE和Masson染色,并计算胶原纤维的含量;透射电镜观察逼尿肌超微结构改变;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检测TGF-β1、Smad 7和α-SMA mRNA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TGF-β1、磷酸化Smad 2(p-Smad 2)和α-SMA蛋白的表达和分布。结果相比空白对照组,BOO组膀胱重量明显增加,胶原纤维增多,膀胱组织中TGF-β1和α-SMA mRNA表达水平增高(P0.05),TGF-β1、p-Smad 2和α-SMA蛋白表达增高(P0.05)。相比BOO组,紫杉醇组膀胱重量显著降低,胶原纤维面积比值下降(P0.05)。TGF-β1、pSmad 2和α-SMA的表达减少(P0.05),Smad 7表达上升(P0.05)。结论 TGF-β1相关的Smads信号通路的激活可能是BOO后膀胱纤维化的机制之一,低剂量紫衫醇可能通过阻断这一信号通路,在一定程度上有延缓BOO膀胱纤维化进程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右归丸对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模型大鼠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 inositol 3-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 TOR)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Hulth法制备大鼠KOA模型,模型制备成功6周后用右归丸进行干预,灌胃2个月后取材。HE法观察各组大鼠软骨组织病理形态改变并进行Mankin评分,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大鼠软骨组织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基质金属蛋白酶-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3,MMP-3)和基质金属蛋白酶-1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3,MMP-13)的表达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软骨组织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 inositol 3-kinase,PI3K)、磷酸化的蛋白激酶B(phosphorylated protein kinase B,pAkt)、磷酸化的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hosphorylated 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pmTOR)和Beclin1的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软骨组织Makin评分明显升高,软骨组织IL-1β、MMP-3和MMP-13的基因表达均明显升高,软骨组织PI3K、pAkt和pmTOR的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P0. 01);而模型组大鼠软骨组织Beclin1的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 01);模型组关节软骨边缘严重破坏,软骨细胞排列紊乱。与模型组相比,右归丸组大鼠软骨组织Makin评分明显降低,软骨组织IL-1β、MMP-3和MMP-13的基因表达均明显降低,软骨组织PI3K、pAkt和pmTOR的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Beclin1的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 05或P0. 01),其软骨结构趋于正常,软骨细胞分布偶见不均,关节软骨表面欠光滑。结论右归丸可能是通过抑制IL-1β、MMP-3、MMP-13、PI3K、p Akt、pmTOR的表达和增强Beclin1的表达来达到治疗KOA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川芎嗪治疗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大鼠模型关节软骨中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BMP-2)、Smad1表达的变化,并探讨川芎嗪治疗KOA的作用机制。方法制作大鼠膝关节炎模型,将建模成功的大鼠纳入模型对照组,常规饲养,川芎嗪高剂量组、川芎嗪低剂量组、阳性对照组行灌,正常组和模型组行等量生理盐水治疗6 w,实验结束后,各组大鼠分别行HE切片软骨Mankin评分、Western Blot检测软骨组织BMP-2、Smad1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查BMP-2mRNA、Smad1mRNA的变化。结果各组软骨Mankin评分中,川芎嗪各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均较空白组高(P0.05),均较模型组低(P0.05),且川芎嗪高剂量组阳性对照组川芎嗪低剂量组(P0.05)。正常组、川芎嗪各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中软骨BMP-2、Smad1及BMP-2mRNA、Smad1mRNA相对表达量较模型组均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阳性对照组相比,川芎嗪高剂量组BMP-2、Smad1及BMP-2mRNA、Smad1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阳性对照组(P0.05),而川芎嗪低剂量组其表达则均低于阳性对照组。结论川芎嗪可能通过上调早期KOA大鼠BMP-2mRNA及Smad1mRNA基因的表达,从而促进BMP-2及Smad1蛋白的表达,这可能是在某种程度上减轻关节软骨退变、修复软骨损伤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其信号蛋白Smads的表达水平和活性状况,探讨其在细菌性腹膜炎介导腹膜纤维化过程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通过腹腔注射E.coli ATCC25922造成大鼠急性细菌性腹膜炎的动物模型。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TGF-β1、p-Smad2/3和Smad7在大鼠腹膜组织的表达和活化,以单位面积的平均荧光强度半定量地分析其蛋白水平的表达及动态变化。应用RT-PCR的方法分析TGF-β1、Smad3和Smad7在基因水平的表达。结果 E.coli腹腔注射后大鼠血白细胞显著降低而腹水白细胞显著升高。组织学显示间皮下层水肿样增厚,脏层和壁层腹膜大量炎症细胞灶性浸润。免疫荧光结果显示TGF-β1和p-Smad2/3广泛表达于炎症细胞、间皮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半定量的免疫荧光结果显示TGF-β1、p-Smad2/3和Smad7的表达都呈双峰样上调,但Smad7的整体表达水平一直很低。TGF-β1、Smad3和Smad7 mRNA的表达水平与其蛋白表达水平基本一致。结论炎症状态下腹膜组织TGF-β1/Smad信号通路显著上调和激活。腹膜间皮细胞的活化以及其TGF-β1和p-Smad2/3的高表达,抑制性信号蛋白Smad7的低表达,可能参与了腹膜炎介导腹膜纤维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淫羊藿和女贞子配伍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大鼠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β1/Smads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将48只SPF级8月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淫羊藿组、女贞子组、淫羊藿和女贞子配伍组(配伍组)、雷洛昔芬组。对大鼠行双侧卵巢切除术造模,术后1周开始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至术后13周结束。运用酶免法检测血清TGF-β1含量、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WB)和免疫荧光法(immunofluorescence staining,IF)检测骨组织中TGF-β1、p-Smad2/3和Smad7蛋白表达,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法检测骨组织中TGF-β1、Smad2、Smad3和Smad7 mRNA的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淫羊藿、女贞子配伍组能增加大鼠血清TGF-β1含量(P<0.05),上调骨组织中TGF-β1、Smad2、Smad3的mRNA表达和TGF-β1、p-Smad2/3的蛋白表达(P均< 0.01),下调骨组织中Smad7的mRNA和蛋白表达(P均< 0.01),且配伍组对上述指标的调节作用优于淫羊藿或女贞子单用。结论 淫羊藿和女贞子配伍可以调节PMOP大鼠TGF-β1/Smads信号通路中细胞因子的表达,从而调节骨代谢。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不同免疫抑制剂对慢性移植肾肾病(CAN)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s通路的影响及意义.方法 采用SD大鼠到Wistar大鼠的强化CAN模型,然后将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不行处理)、环孢素A组(给予环孢素A 6 mg·kg-1·d-1)、他克莫司组(给予他克莫司0.15 mg·kg-1·d-1)、霉酚酸酯组(给予霉酚酸酯20 mg·kg-1·d-1)和西罗莫司组(给予西罗莫司0.8mg·kg-1·d-1).分别于术后4、8、12周处死动物,观察移植肾组织的病理变化,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测定肾组织中TGF-β1、Smad2和Smad7蛋白及其基因的表达.结果 术后各组均呈现CAN的病理改变,环孢素A组和他克莫司组的病变程度较对照组重,而霉酚酸酯组和西罗莫司组的病变轻于对照组.术后各时间段,环孢素A组和他克莫司组TGF-β1和Smad2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Smad7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霉酚酸酯组和西罗莫司组TGF-β1和Smad2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Smad7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发生CAN时,环孢素A和他克莫司可上调TGF-β1的表达,影响TGF-β1/Smads通路,加重其病理损害,而霉酚酸酯和西罗莫司的作用与之相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通路中各因子在良性狭窄胆管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信号转导通路在良性胆管狭窄形成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和原位杂交法检测TGF-β1,TGF-β受体I(TβR Ⅰ),TGF-β受体Ⅱ(TβRⅡ),Smad4,Smad7,CTGF蛋白以及CTGF mRNA在23例良性胆管狭窄组织及6例正常胆管组织中的表达,分别计算阳性表达率,并分析TGF-β1,Smad4及CTGF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TGF-β1、TβR Ⅰ、TβRⅡ、Smad4、CTGF蛋白和CTGFmRNA在23例胆管良性狭窄患者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1.3%、82.6%、87.O%、78.3%、82.6%、65.2%,高于其在6例正常胆管中的表达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mad7在胆管良性狭窄患者中的阳性表达为70.0%,与正常胆管比较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GF-β1、Smad4及CTGF在良性狭窄胆管的阳性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TGF-β1/Smad/CTGF信号转导通路高表达是导致良性胆管狭窄形成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对大鼠慢性胰腺炎(CP)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尾静脉注射无菌生理盐水),模型组(尾静脉注射二氯二丁基酯制作大鼠CP模型),治疗组(造模后尾静脉注射BMSCs),假治疗组(造模后尾静脉注射无菌生理盐水),每组10只。取大鼠胰腺组织进行病理学评分及纤维化程度评分,ELASA法检测胰腺组织中胰腺星状细胞(PSC)活化表达的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I型胶原蛋白,瓜型胶原蛋白水平,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qRT-PCR法检测胰腺组织中PSC凋亡基因BNIP3的表达,Western-blot法检测胰腺组织中TGF-β/Smad信号传导通路中TGF-β1、Smad2、Smad3、Smad4的表达水平。将CP大鼠PSC培养体系分为对照组(单纯PSC培养组)和治疗组(PSC和BMSCs共培养组),每组5份标本,ELASA法检测α-SMA,I型胶原蛋白,Ⅲ型胶原蛋白,IL-10的表达水平;qRT-PCR法检测PSC凋亡基因BNIP3的表达,Western-blot法检测TGF-β1、Smad2、Smad3、Smad4的表达水平。结果(1)治疗组大鼠胰腺病理学评分及纤维化程度评分均低于模型组与假治疗组,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α-SMA、I型胶原蛋白、Ⅱ型胶原蛋白水平,TGF-βl、Smad2、Smad3、Smad4的表达水平均低于模型组与假治疗组,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PSC凋亡基因BNIP3以及IL-10的表达水平高于模型组与假治疗组,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组α-SMA、I型胶原蛋白、Ⅰ型胶原蛋白水平,TGF-β1、Smad2、Smad3、Smad4的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PSC凋亡基因BNIP3以及IL-10的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MSCs可通过TGF-β/Smad信号传导通路抑制PSC增殖活化,减少胰腺纤维化的形成,进而控制慢性胰腺炎。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糖肾平胶囊对高糖环境下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刺激足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Smad7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以高糖、LPS刺激足细胞建立模型,分为正常组、高糖组、高糖+LPS组、厄贝沙坦组、糖肾平小、中、大剂量组和抑制剂组.采用Western-Blotting方法检测足细胞中TGF-β1、Smad7、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B,NF-κB)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高糖组和高糖+LPS组足细胞TGF-β1、NF-κB表达明显升高(P<0.01),Smad7表达明显降低(P<0.01);抑制剂组足细胞TGF-β1、NF-κB蛋白表达比高糖组和高糖+LPS组均明显降低(P<0.01),Smad7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厄贝沙坦组TGF-β1蛋白表达比高糖组和高糖+LPS组降低(P<0.05),NF-κB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Smad7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糖肾平胶囊大、中、小剂量组足细胞中TGF-β1蛋白表达比高糖组和高糖+LPS组均降低(P<0.05),大剂量组足细胞NF-κB蛋白表达比高糖组和高糖+LPS组均明显降低(P<0.01),中、小剂量组足细胞NF-κB蛋白表达比高糖组和高糖+LPS组均降低(P<0.05),糖肾平胶囊大、小剂量组Smad7蛋白表达比高糖组和高糖+LPS组均明显升高(P<0.01).结论:糖肾平能够降低足细胞TGF-β1、NF-κB蛋白的表达,增加Smad7蛋白表达,通过干预TGF-β1-smad7-NF-κB信号转导通路减少糖尿病肾病足细胞凋亡,可能是其防治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测定注射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后大鼠光老化皮肤Ⅰ、Ⅲ型胶原蛋白,转化因子β(TGF-β),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的表达量,观察PRP对大鼠光老化皮肤的改善作用。方法:通过紫外线照射大鼠背部皮肤建立皮肤光老化模型。将模型动物随机分为5组,A-PRP注射组注射激活的PRP(A-PRP);N-PRP注射组注射未激活的PRP(N-PRP);生理盐水注射组注射生理盐水;空白对照组仅照射建模;正常大鼠组仅剃除毛发。干预4周后,通过免疫组化法对大鼠皮肤Ⅰ、Ⅲ型胶原蛋白含量进行半定量分析;通过Western bolt法对大鼠皮肤TGF-β、MMP-1表达量进行测定。结果:Ⅰ型胶原表达:A-PRP注射组较N-PRP注射组、生理盐水注射组、空白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型胶原表达:A-PRP注射组显著高于生理盐水注射组、空白对照组(P0.05),与N-PRP注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GF-β表达:A-PRP注射组显著高于N-PRP注射组、生理盐水注射组、空白对照组(P0.05);MMP-1表达:A-PRP注射组显著低于生理盐水注射组、空白对照组(P0.05),与N-PRP注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PRP可以提高光老化大鼠皮肤Ⅰ、Ⅲ型胶原蛋白和TGF-β表达,降低MMP-1表达,其中A-PRP对Ⅰ型胶原和TGF-β表达的促进作用优于N-PRP。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升清降浊胶囊对腺嘌呤所致慢性肾衰竭大鼠的肾功能改善作用,以及对钙、磷、FGF-23及TGF-β1/Smads/BMP-7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72只SD雄性大鼠随机抽取62只用腺嘌呤灌胃造模28 d,另10只设为正常对照组正常饲养;造模成功后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分为5组:模型组,升清降浊胶囊低、中、高浓度组(剂量0.09、0.18、0.36 g/ml)、肾衰宁胶囊组(剂量0.225 g/ml),每组各10只。造模完成后第3天,每天8:00am给药治疗,观察实验第8周大鼠一般情况、肾脏病理形态学、血清中Scr、BUN、钙、磷的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FGF-23水平;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TGF-β1、Smad2、Smad6、BMP-7蛋白表达。结果:(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血清中BUN、Scr、磷、FGF-23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钙水平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BUN、Scr、磷、FGF-23水平均有不同程度下降(P0.05或P0.01),以升清降浊胶囊高剂量组最为显著;血钙水平上升,高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大鼠肾脏组织TGF-β1、Smad2、Smad6、BMP-7蛋白表达: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TGF-β1、Smad2蛋白表达增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蛋白表达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以高剂量组最为显著(P0.05);Smad6、BMP-7蛋白表达与上述因子相反(P0.05)。结论:(1)升清降浊胶囊有效改善慢性肾衰竭大鼠的肾功能,降低血清中磷、FGF-23的水平,提高血钙含量,以高剂量组明显。(2)升清降浊胶囊对慢性肾衰竭大鼠有良好的保护作用,通过干预TGF-β1/Smads/BMP-7信号通路达到抑制肾间质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7,(15):1416-1421
[目的]探讨大蒜素对兔膝骨关节炎的作用。[方法]将30只家兔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大蒜素组,每组10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2组按改良Hulth法建立模型,术后开始灌服药物,大蒜素组(大蒜素,128 mg/kg/d)、空白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等量生理盐水20 ml),连用8周。术后8周处死所有家兔取右膝股骨髁大体观察;苏木精-伊红(HE)和番红O(SA-O)染色对股骨髁关节软骨行Mankin评分;采用q RTPCR法检测股骨内侧髁负重区软骨组织interleukin-1β(白细胞介素-1β,IL-1β)、matrix metalloproteinase-3(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和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ases-1(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的m RNA相对表达量。[结果]三组之间比较,空白对照组的Mankin评分最低,IL-1β、MMP-3和TIMP-1 m RNA表达量最低,模型对照组和大蒜素组,分别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上述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大蒜素组Mankin评分降低,IL-1β、MMP-3、TIMP-1 m RNA表达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蒜素能够改善兔膝骨关节炎Mankin评分并能够下调股骨髁关节软骨中IL-1βm RNA、MMP-3m RNA表达,上调TIMP-1 m RNA表达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TGF-β1对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关节软骨起保护作用,探讨OA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9,MMP-9)、TGF-β1 mRNA和蛋白表达的相关性,为临床治疗OA寻找有效的干预靶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取自愿捐赠的关节软骨及滑膜标本,其中OA患者60例(实验组),外伤截肢、交叉韧带断裂、盘状软骨损伤与半月板损伤患者20例(正常对照组)。行HE染色观察关节软骨与滑膜的病理组织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测MMP-9及TGF-β1蛋白表达,原位杂交技术检测MMP-9及TGF-β1 mRNA表达;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HE染色显示实验组关节软骨细胞固缩、坏死、排列紊乱,细胞外基质断裂,关节滑膜细胞肥大增生、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多数小血管增生;正常对照组软骨细胞排列整齐、基质染色均匀,滑膜组织无慢性炎症表现、无明显增生。两组均可见MMP-9、TGF-β1 mRNA和蛋白阳性表达,阳性细胞包括软骨细胞、滑膜衬里层细胞及滑膜下层的血管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炎性浸润细胞等。实验组MMP-9及TGF-β1 mRNA和蛋白表达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实验组MMP-9 mRNA与蛋白表达成正相关(r=0.924,P=0.000),TGF-β1 mRNA及蛋白表达亦成正相关(r=0.941,P=0.000);实验组MMP-9及TGF-β1蛋白表达成负相关(r=—0.762,P=0.000),MMP-9 mRNA及TGF-β1 mRNA表达成负相关(r=?0.681,P=0.000)。结论 OA中TGF-β1的高表达下调了关节软骨与滑膜中MMP-9的表达,对OA关节软骨起保护作用,从而延缓OA进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3(IL-13)对胆管成纤维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s通路活性的影响及地塞米松(Dex)的干预作用。方法:分离、培养兔胆管成纤维细胞并鉴定后分别给予IL-13、IL-13联合不同浓度的Dex(0.01、0.05、0.25 mg/mL)干预48 h,以无处理的胆管成纤维细胞为空白对照,分别用CCK-8细胞计数法测定各组细胞增殖水平;real-time PCR检测各组细胞TGF-β1、Smad3及Smad4基因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TGF-β1及Smad4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在IL-13干预48 h后,胆管成纤维细胞增殖明显加速、TGF-β1、Smad3及Smad4 mRNA表达均明显上调,TGF-β1、Smad4蛋白表达明显上调(均P0.05),而Dex对IL-13引起的上述变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呈一定的浓度依赖趋势(部分P0.05)。结论:IL-13能增加胆管成纤维细胞TGF-β1/Smads通路的活性,削弱该通路的活化可能是Dex抑制良性胆道狭窄形成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多种不同人前列腺癌细胞株TGF-β/Smads信号通路的"开放"或"关闭"状态进行鉴定,初步探讨此通路在前列腺癌侵袭、转移中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LNCaP、PC-3、DU145及AR-CaP亚细胞系IF11、IA8细胞中TGF-β/Smads通路的关键蛋白TGF-βⅡ型受体(TβRⅡ)、Smad2/3、磷酸化Smad2(p-Smad2)、Smad4的差异表达。结果:TβRⅡ在PC-3、DU145、IF11、IA8中表达较高,在LNCaP中表达极低;Smad2/3在所有细胞中表达均较高,但活性成分p-Smad2仅在PC-3、DU145中表达;Smad4在LNCaP、PC-3、DU145中表达较高,IF11、IA8中表达缺失。结论:不同转移潜能的前列腺癌细胞株TGF-β/Smads通路的"开闭"状态存在差异,仅PC-3、DU145细胞处于开放状态;前列腺癌细胞可能通过不同的方式改变TGF-β/Smads通路状态参与晚期肿瘤的侵袭、转移过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Smad4特异性小分子干扰RNA(siRNA)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侵袭力及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构建Smad4 siRNA,将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Smad4 siRNA转染组,TGF-β处理组,Smad4 siRNA转染+TGF-β处理组。首先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转染Smad4 siRNA后细胞中Smad4蛋白的表达,以及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法检测TGF-β处理后细胞Smad结合元件(4xSBE)的活性;然后用Transwell小室模型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的黏附侵袭能力以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转染Smad4 siRNA后,乳腺癌细胞的Smad4蛋白表达及其TGF-β诱导的4xSBE活性增强均被明显抑制(均P<0.05);与对照组细胞比较,细胞经TGF-β刺激后的侵袭能力及MMP-9的表达量均明显增加(均P<0.05),但预先转染Smad4 siRNA的细胞的上述TGF-β刺激作用被明显抑制(均P<0.05),单纯Smad4 siRNA转染对细胞的侵袭能力及MMP-9的表达量无明显影响。结论:Smad4 siRNA能减弱TGF-β诱导的MDA-MB-231细胞的侵袭能力,该作用可能与其抑制MMP-9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