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叙述了2008年晋中市节能降耗取得的成效。指出,为实现“十一五”节能降耗目标,采取了健全能耗统计制度、创新能源调查方法、强化统计基础工作、提升统计能力建设、建立统计监测制度、提高统计服务水平等措施,有力地推动了全市节能降耗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2.
在今年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温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和“十一五”规划把解决能源问题放在突出位置,第一次把降低单位GDP能耗作为约束性的量化指标,与GDP增长率一起,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公诸于世。“十一五”期间,单位GDP能耗降低20%,2006年降低4%,是很有力度的指标。总理报告明确提出要把节能降耗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统计、评价考核体系,而且要公开发布。这充分体现了中央解决能源问题的决心。下面,我谈一下解决我国能源问题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正> 一、前言工业部门是最大的能源消费者。如何在发展工业的同时,尽可能的降低能源消费(即降低工业综合能耗),这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影响工业部门综合能耗变化的因素有两个:其一是“单耗效应”,即各工业部门的产值单耗的变化对其综合能耗的影响;其二称为“结构效应”,即工业生产的结构变化对工业部门综合能耗的影响。如何将这两种效应分解开来,并分别进行定量分析,以确定各自的贡献,对于制订工业部门的节能政策以及确定节能方向和节能重点都有其现实意义。目前国际上在这方面的研究中主要采用  相似文献   

4.
2008年,虹口区节能减排总目标是确保实现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4%、二氧化硫年排放量控制在25吨以内。其中,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6.2%、商贸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下降3.2%。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任务,该区将完善“政府——监管部门——用能单位”三级联动管理运行机制,进一步健全全区、街道、企(事)业单位三级能源统计网络,力争在年内完成近20家工商企业合同能源管理试点工作。  相似文献   

5.
2021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创造条件尽早实现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如何科学理解新增可再生能源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十四五”期间既有及新建可再生能源系统生产的电力和热力,都视为“新增”可再生能源,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的理解应该更为合理,即不是强调新增的装置,而是强调新增的利用量。而对于可再生能源消费量,包括电力和热力,在满足可计量、可统计、可核算要求的情况下,能源消费总量控制中都应予以扣除。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而且在管理上也分开考核,将有助于实施精细化管理。同时,在能耗“双控”管理机制中应加入降碳因素。“十四五”时期,在能耗“双控”管理中,建议要坚持效率(强度)优先,兼顾总量;聚焦降碳导向;统筹考核,留有弹性;同时要完善能源消费及碳排放计量统计标准等基础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能源效率及国际比较(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能源效率”的定义及衡量能源效率的指标。对单位产值能耗、能源成本效率、物理能源效率、单位产品能耗分别进行分析和解释并做了国际比较。  相似文献   

7.
1 解决能源问题的出路是节能和能源结构多元化 作为一名从事能源工作的科研人员,我特别关注政府工作报告和“十一五”规划中关于解决我国能源问题的方针、政策和措施。能源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报告和规划把解决能源问题放在突出位置,第一次把降低单位GDP能耗作为约束性的量化指标,与GDP增长率一起,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公诸于世。“十一五”期间,单位GDP能耗降低20%,2006年降低4%,是很有力度的指标。而且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把节能降耗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统计、评价考核体系,并且要公开发布。这充分体现了中央解决能源问题的决心。“八五”、“九五”期间我国的能源消费弹性指数平均在0.5左右,就是说用能源消费翻一番保证了经济总量翻两番。而2000年以后,这一系数年年大于1,2004年我国能源消费的弹性系数飙升到1.6。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能源效率及国际比较(上)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介绍“能源效率”的定义及衡量能源效率的指标。对单位产值能耗、能源成本效率、物理能源效率、单位产品能耗分别进行分析和解释并做了国际比较。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能源效率及国际比较(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能源效率”的定义及衡量能源效率的指标。对单位产值能耗、能源成本效率、物理能源效率、单位产品能耗分别进行分析和解释并做了国际比较。  相似文献   

10.
节约能源是中国基本国策,省委、省政府对节能工作高度重视,明确提出“十一五”末单位GDP能耗下20%的奋斗目标。随着江西省工业化、江西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国民经济增长对能源的依赖程度逐步增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能源,但能源高消费也将给社会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因此,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对促进国民经济向资源节约型社会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优化能源结构到底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到能源效率?文章根据1985—2008年江西能源消费数据,建立能源效率与能源消费结构的计量模型,定量分析煤品、油品、电力等能源结构对能源效率的影响,并根据模型结果,从能源消费结构的角度提出优化我省能源结构和提高能源效率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为了满足热力系统中疏水泵和疏水冷却器的节能效果分析的需要,建立了热力系统经济性评价的热平衡分析模型、等效焓降整体模型与等效焓降局部定量模型;以热平衡模型为基准,比较了3种算法模型的差异,计算结果表明:热平衡计算和等效焓降整体计算在本质上是一致的,而等效焓降局部计算存在可以接受的误差;对等效焓降局部计算模型进行了分析,指出了误差存在的原因,并给出了修正算法,计算结果表明,修正后的等效焓降局部算法模型可以在热力系统有不太大的局部变化情况下减少计算误差。此外,对热力系统不同疏水利用方式的效率比较,为热力系统的节能改造提供定量数据的支持。  相似文献   

12.
由于水工消能设施内水流流态复杂,当水流流态为恒定急变流和非恒定流时,现有消能率计算公式不能适用。为此,基于水工消能设施内流体能量消散的本质,通过能量方程推导出适用于恒定流和非恒定流计算消能率的一般公式,利用重积分数值计算方法和离散函数求导法则处理所提的消能率计算公式,并给出恒定均匀流、恒定急变流、非恒定流条件下消能率的具体计算方法。最后,以平原区某水闸为例,采用所提公式计算该闸闸门开启后10~40s内消力池的消能率。理论分析及计算案例表明,所提消能率计算公式可适用于复杂流态下消能率计算,通过重积分数值计算方法和离散函数求导法则处理后的计算公式具有实用性和可行性,可较好地解决恒定急变流和非恒定流条件下消能率无法计算或计算结果偏差较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吴智泉  周少祥  刘虹  安连锁 《中国能源》2011,33(6):33-36,42
不同的一次能源具有不同的品质和做功能力,在第一定律框架下的基于燃料低位热值的折算标准煤的统计方法存在着理论的缺陷和现实性矛盾。在分析第一定律折算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等价"原则的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一次能源折算方案,并对理想燃料和典型燃料的折算进行了计算和比较分析。该折算方案有利于揭示能源利用的本质过程,从而实现一次能源统计和核算上"质"和"量"的高度统一,并使得产品能源利用效率的考核和统计具备了现实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吕正林 《中国能源》2007,29(2):39-42
针对全球经济发展过程中能源的需求和环境污染带来的矛盾,分析了当前能源使用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未来能源使用的可持续发展角度,展望了能源使用的前景,并提出了多样性的未来能源体系使用方案。  相似文献   

15.
在能源分析中采用等效电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江亿  杨秀 《中国能源》2010,32(5):5-11
本文分析了目前使用的"当量热值法"和"等价值法"两种能源换算方法存在的问题。其中,当量热值法只看能源所含热量大小,忽略不同能源的品位和做功能力的差别,而导致节能评价中出现谬误;等价值法在评价二次能源时考虑实际对应的一次能源量,但由于采用的是全国平均值,在面临实际问题时仍然不能明确给出各个环节的能源损失大小,而在评价一些能源转换环节时出现逻辑矛盾。为了解决以上能源核算和节能措施评价中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综合了能源的数量和品位的"等效电法",某种能源换算为等效电,反映了其在当前工艺和技术水平下的最大做功能力。分析与大批实例表明,采用等效电法可以清楚地给出能源输送与转换各个环节的损失与流通状况,并能够满足能源统计平衡的要求,同时还可以对各种能源转换方式和用能方式做出较科学的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16.
赵玉柱  庞乐  梁绪 《热能动力工程》2017,32(11):113-116
基于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基本理论,以火电厂能量损失为研究对象,分析低压省煤器投入运行后对电厂各项能量损失的影响,建立了定功率条件下计算低压省煤器节能量的数学模型。该计算模型根据局部参数的测量就能较准确的评价低压省煤器的节能效果,简化了试验过程。将该方法应用在某国产330 MW机组上,并与热平衡图法和等效焓降法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证明了该方法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针对目前采用已有的网络静态等值方法在电网潮流计算不收敛时无法对网络进行等值化简的问题,提出了四种可在潮流结果未知的条件下对网络进行近似等值的方法,给出了每种等值方法的等值模型及计算过程,并通过算例对四种近似等值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进一步探讨了在电网不同负荷水平下各近似等值方法的适应性。结果表明,四种方法均能满足近似等值的精度要求,其中保留PV节点的节点功率转阻抗近似等值法在轻负荷和重负荷条件下均有较好的等值精度,外网近似等值对边界节点的潮流计算结果精度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8.
With the popularization of distributed energy systems among end users, the number of prosumers is increasing, and more agents now have the ability to produce energy commodities for themselves to consume or sell. The community energy market (CEM), which comprises local inhabitants and energy‐related organizations, is shaped by the energy trade among different stakeholders within the community. In this case, a credible measure of value to judge the different types of energy is necessary to analys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energy conversion system and determine the price of energy commodities. In this discussion, a typical multi‐energy system in a CEM is proposed as a targeted case, and physical products, energy, exergy, emergy, and currency serving as universal equivalents are compared and discussed in a case stud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uperiority of low‐grade heat energy in the design of the energy system of prosumers and in terms of market value is clear. The feasibility of hot/chilled water, which is selected as a universal equivalent for multi‐energy system design and energy merchandise trade in the CEM, is emphasized. This research discusses the feasibility of low‐grade heat energy as a universal equivalent in a CEM based on house heating and cooling, which is a preliminary exploration for a proper universal equivalent in CEMs.  相似文献   

19.
关于电力折标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官义高 《中国能源》2009,31(6):34-36
针对电力折标方法不同引发的节能管理问题,本文通过分析电力等价值和当量值2种折算方法的利弊,提出了电力折标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压缩空气储能是解决当前我国遇到的环境问题和能源问题的重要方式之一,其未来的发展方向至关重要。本文综述了不同压缩空气储能系统,通过能量循环效率公式分析了各系统的效率,简要介绍了等温压缩空气实现技术,并结合我国新能源利用率低的现状,提出了一种耦合可再生能源的等温压缩空气储能系统,该系统可作为未来我国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可持续的、清洁环保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