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造船工程学会首届节能学术会议于一九八二年十一月卅日至十二月五日在江苏省扬州市召开。会议由船舶设计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许学彦同志主持,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常务理事、船舶轮机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李铭慰同志代表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在会上讲了话。参加会议的135名代表来自全国70个单位。会议共交流论文61篇。其中船舶设计22篇,船舶力学16篇,船舶轮机  相似文献   

2.
正3月20日至24日,第18届亚太地区海事局长会议在马来西亚兰卡威召开,来自中国、澳大利亚等20个国家/地区海事机构局长及国际海事组织(IMO)、国际海道测量组织(IHO)及国际航标协会(IALA)等观察员共计60余名代表参加会议。按照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安排,中国代表团由来自部海事局、上海海事局、福建海事局的4名专家组成,福建海事局局长徐增福担任团长。  相似文献   

3.
国内动态     
<正>第十六届亚太地区海事机构首脑会议在深召开4月21日,第十六届亚太地区海事机构首脑会议在深圳召开,国际海事组织以及来自20个国家和地区的近70名海事官员及专家学者出席会议。中国海事参会代表做主题发言时表示将加深与周边海事主管机构的交流合作,增强互信、增进和谐,促进"一带一路"和海上互联互通建设。本次会议,中国海事参会代表针对"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海上应用"做了主题发  相似文献   

4.
正5月27日至6月2日,国际航标协会第19届大会在韩国仁川举行。大会的主题是"更成功的航行,可持续的星球——连接世界的航标新时代",中国海事局局长许如清率中国代表团赴韩参加会议,来自83个国家和地区的450名航标领域专家代表参加此次会议。同时,应大会邀请,我国首次派出大型航标船"海巡153"轮参会,该轮出访是我国航标船舶在国际舞台上的首次亮相,多形式、广角度、全方位展示了我国航海保障  相似文献   

5.
1988年10月20日至24日,管理科学学委会工业管理学组与船舶企业管理学组在南京联合召开研讨会。来自全国12个省市61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共收到论文38篇,在会议上交流了15篇。管理学委会副主任委员陈荣、胡生、陆云毅参加了研讨会并在会上讲了话。  相似文献   

6.
正11月5日-8日,亚太地区港口国监督备忘录委员会第29次会议在中国杭州召开。来自东京备忘录的19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际劳工组织、巴黎备忘录、美国海岸警卫队等8个其他国际及区域性组织共计70余名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由委员会主席Carlos Fanta先生主持,中国海事局局长许如清致欢迎辞。中国代表团向本届会议提交5份提案,提案内容涉及2017年度CIC工作  相似文献   

7.
2007年10月15日至19日,第16届国际海事调查官论坛(MAIIF)在北京举行。MAIIF是各国政府海事调查主管部门间研究、探讨国际海事调查合作、分析事故原因并向国际海事组织提出修改有关海上事故调查章程的会议。这是MAIIF第一次在中国举行,来自25个国家和地区的49名代表参加本届会议,会议由来自美国海岸警卫队的Doug Rabe先生(MAIIF主席)主持。交通部副部长徐祖远宴请了会议主席以及与会各国代表。中国海事局常务副局长刘功臣在开幕式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  相似文献   

8.
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船舶轮机学术委员会辅机学组和上海市造船工程学会学术委员会辅机学组联合于1991年12月21日至24日在江苏无锡举办了船舶辅机专业学术技术交流会。参加会议的有来自高等院校、研究设计和生产使用共27个单位的55名代表。会议共收到论文17篇,另有5个专题报告。  相似文献   

9.
轮机学术委员会动力装置学组第三次学术年会于一九八二年十月七日至十一日在浙江莫干山举行。出席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四十二个单位,六十七名代表。会议由学组付组长上海交通大学付教授任文江和船舶电站公司付总工程师彭惠平共同主持。会议共交流学术论文三十五篇,其中宣读三十四篇。讨论分余热利用节能、动力装置优选、可调桨的研制和应用三个小组进行。代表们畅所欲言,对不同观点的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充分  相似文献   

10.
由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机械加工专业网和国家机械工业委员会机床科技情报网联合主办的“数控机床(加工中心)应用技术研讨会”于今年五月四日至九日在洛阳召开,来自全国的有关科研单位、机床制造厂、用户以及高等院校共62个单位111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其中有多年从事数控机床科研、生产或教学工作的高级工程师、总工程师和副教授7名,会议代表遍布我国8个工业部  相似文献   

11.
由造船工程师学会(新加坡分会)、新加坡造船技师和造船工程师学会联合举办的国际海事技术(安全与环保)会议于1993年11月18日至20日在新加坡乌节大酒店举行,来自新加坡、中国、美国、英国、挪威和日本等十九个国家一百八十多位论文作者和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会议共宣读论文65篇,其中5篇作大会宣讲,其余60篇分船舶工程、船舶安全、海洋环境  相似文献   

12.
1992年7月6~8日,修船技术学术委员会第五次船舶维修理论学组学术论文研讨会在舟山市普陀山召开。来自军内外27个单位的装备维修系统专家、学者、工程技术人员共56名代表出席了这次研讨会。会议收到论文37篇,会上宣读23篇,有14篇书面交流。会议期间放映了表面工程有关录像,引起了与会者关注。  相似文献   

13.
<正>2019年10月14—18日,第28届国际海事调查官论坛(MAIIF)会议在意大利那不勒斯举行,由交通运输部海事局、上海海事局、江苏海事局等5名高级调查官组成的中国代表团与来自40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参加会议。本次会议围绕海员心理健康问题、通航密集水域事故调查等14项议题进行深入研讨。其中由中方主持的关于通航  相似文献   

14.
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轮机学术委员会涡轮机与锅炉学组和上海航海学会轮机专业委员会于1988年10月31日至11月6日在安徽省芜湖市召开了学术年会。来自全国14个单位的84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由轮机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涡轮机与锅炉学组组长周渭镐同志主持,上海市航海学会轮机专业委员会主任钱永年同志出席了会议。会议收到论文32篇,在大会上宣读了5篇,其余进行了分组交流并评选出优秀论文12篇。  相似文献   

15.
学会动态     
“全国修船经营管理技术进步研讨会”在广州召开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修船技术学委会与上海地区修船厂长联谊会、广东省造船工程学会,于3月10日至14日在广州文冲船厂召开“全国修船经营管理技术进步研讨会”。全国军内外77个单位,118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代表们来自机关、院校、科研单位和修船厂。会议收到论文45篇,评选出优秀论文10篇。研讨会围绕抓住有利时机,振兴我国修船事业;深化企业改革,不继提高修船企业的经营管  相似文献   

16.
第二届亚洲船东论坛船员委员会中期会议于1996年10月31日至11月1日在上海顺利召开,来自香港、日本、新加坡,中国台北、菲律宾、韩国、印度尼西亚、挪威、中国等九个国家和地区的32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就亚洲各国船东应如何贯彻执行新的STCW公约,如何进一步加强各国船公司、船员劳务代理公司、港监以及船员培训机构之间的合作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研讨。会议决定将进一步加强亚洲船东论坛船员委员会与青岛船员  相似文献   

17.
<正>由温哥华海事仲裁员协会主办的第18届国际海事仲裁员大会于2012年5月13日至5月18日在加拿大温哥华泛太平洋大酒店召开,来自17个国家和地区的130多名代表参加。会议举办了14场专业研讨会,主要有国际海事仲裁新发展、仲裁与防海盗、租约的仲裁、海事仲裁裁决执行、造船合同争议解决等专题,共有48位代表发言。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组团15人参会,主要由上海海事法院、宁波海事法院和广州海事法院的法官,中海集团法律总顾问,中国船舶工业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上海海事大学和大连海事大学教授,海事律师事务所律师和海仲秘书处人员组成。海事仲裁代表团向大会提交8篇论文,有7  相似文献   

18.
第四届国际海事技术会议和展览会于1987年12月7日~11日在沪召开。上海市副市长刘振元、国家科委副主任阮崇武、船舶总公司总经理胡传治、原国家经委副主任范慕韩、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理事长张有萱、海军装备技术部部长郑明、上海市造船工程学会理事长程望、上海市造船工程学会副理事长杨槱、美国世界银行亚太地区副总裁汉斯·彼得、英国纽卡斯尔大学教授R.V.汤姆逊,以及来自世界十九个国家、地区的近八百名中外海事界的代表和知名人士参加了开幕式。  相似文献   

19.
兵器工业晋冀档案协作组工作会议暨《机电兵船档案》晋冀地区通联站成立大会于7月2-3日在河北温塘召开,来自25个企事业单位的31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机电兵船档案》编委、兵器六院档案管理部李彦聪部长主持。  相似文献   

20.
《中国海事》2013,(11):61-61
10月9日-11日,国际海事组织(IM0)第二届国际渡船营运安全国际会议在南京召开。来自澳大利亚、印度、韩国、新加坡、缅甸、中国等16个国家的交通运输主管和海事当局、渡运企业以及IMO秘书处官员50名代表出席了会议,另有50余名国内海事和渡运业界的观察员列席会议。本届会议由交通运输部主办,江苏海事局承办,交通运输部国际合作司副司长唐国梅和中国海事局副局长翟久刚率中方代表团与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