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利用离子交换结合热处理方法,制备出Ag纳米颗粒掺杂硅酸盐玻璃复合材料。通过改进的Mie理论拟合了不同制备条件下Ag纳米颗粒的吸收光谱,得到了它们的尺寸和体积分数。拟合结果表明:在热处理条件相同时,离子交换时间越长,样品中Ag纳米颗粒的尺寸越大,体积分数越高;在离子交换条件相同时,随着后续热处理时间的延长或温度升高,样品中Ag纳米颗粒的尺寸变大,体积分数提高。相比于空气热处理,氢气热处理可以显著降低样品中Ag纳米颗粒的形成温度和时间。氢气气氛下形成的Ag纳米颗粒小于空气气氛下形成的Ag纳米颗粒,导致其等离子体共振吸收峰相对空气中热处理的样品发生蓝移。  相似文献   

2.
李哲  赵亚丽  鞠军燕 《应用化工》2013,(12):2188-2190
用射频磁控溅射法制备了Ag/SiO2复合薄膜,通过改变沉积顺序和退火时间,制备不同形貌的金属颗粒复合薄膜,分析了颗粒形貌对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吸收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SiO2纳米颗粒镶嵌在Ag膜中,同Ag纳米颗粒镶嵌在SiO2中一样,也同样产生明显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吸收。  相似文献   

3.
电场诱导银离子扩散硅酸盐玻璃的光致发光光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直流电场诱导银离子向硅酸盐玻璃基片内部扩散,并进行后续热处理.采用透射电镜观察玻璃基片中纳米颗粒形貌,测量了样品的吸收光谱和光致发光谱.结果表明:随着对玻璃基片热处理时间的延长,吸收峰的强度有明显的增强,峰的位置稍有蓝移,并在410 nm附近出现明显的等离子共振吸收现象;玻璃基体中出现尺寸为小于10 nm的银单晶颗粒.电场诱导银离子扩散后的玻璃在277 nm与325 nm光激发下,发光峰分别在380 nm和440 nm附近,其发光强度随着电场强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4.
银离子在二氧化硅粒子表面上的成核反应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在含有乙醇的SiO2溶胶中,Ag^2 不管在碱性、中性或在弱碱、弱酸情况下都能在SiO2粒子表面上还原成核,形成金属Ag颗粒.研究表明,银的等离子体共振吸收峰的移动是尺寸效应和表面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通过以Ag纳米颗粒为模板的置换和沉积反应,制备了Ag/Pt双金属复合纳米颗粒、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颗粒的形貌、尺寸和结构进行了表征,发现复合颗粒具有中空结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研究表明,Ag/Pt双金属中空复合纳米颗粒具有单峰的表面等离子共振吸收特征,随着反应溶液中氯铂酸和硝酸银摩尔比的增加,吸收峰先红移后蓝移.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实验结果表明,Ag/Pt双金属复合纳米颗粒对吡啶分子具有较好的增强效果.  相似文献   

6.
铜纳米颗粒在硅酸盐玻璃中的形成及其局部结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离子交换结合H2气氛热处理的方法制备出铜纳米颗粒/硅酸盐玻璃复合材料.利用光学吸收谱和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谱分析了铜纳米颗粒在玻璃中的形成机理及其局部结构.结果表明:提高H2气氛处理温度有利于提高Cu纳米颗粒在玻璃中的体积分数,在其它工艺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离子交换时间从0.5 h延长到1.0 h对cu纳米颗粒在玻璃中的体积分数影响不大.Cu在离子交换硅酸盐玻璃中仅存在Cu-O配位结构,热处理后铜原子在玻璃中存在2种局域结构环境:一是处于铜氧化物的配位环境:另一是处于金属铜的配位环境.玻璃中铜离子以-价存在,其周围存在2个氧配位,Cu-O键长在0.185~0.186 nm之间.随着Cu颗粒尺寸的降低和Cu小分子团簇质量分数的增加,Cu-Cu配位的无序度增大.含小分子铜团簇多的样品,Cu-Cu最近邻原子间距离与铜体材料中的Cu-Cu最近邻原子间距离(0.255 nm)相比发生收缩;含铜纳米颗粒较多的样品,Cu-Cu最近邻原子间距离与铜体材料中的Cu-Cu最近邻原子间距离相比发生膨胀.  相似文献   

7.
采用离子交换结合氢气热处理方法,制备出银铜双金属纳米晶玻璃复合材料。利用光学吸收谱,光克尔技术和泵浦探测技术研究了银铜纳米晶玻璃复合材料的线性和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能。结果表明,在400nm银的表面等离子共振吸收峰附近,测得复合材料的三阶非线性极化率为1.7×10-9esu,光响应时间为皮秒级;在800nm处泵浦探测结果表明,银铜纳米颗粒尺寸增大使得复合玻璃材料快过程时间缩短和慢过程时间延长。  相似文献   

8.
透明玻璃内部金纳米颗粒的空间选择性析出控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使用飞秒激光或X射线辐照和热处理相结合 ,在掺杂金离子的玻璃中成功诱导出金纳米颗粒。样品经飞秒激光或X射线辐照后产生暗化 ,高温热处理后显示不同深浅的红色。通过吸收光谱和透射电镜测试研究了激光和X射线辐照对诱导金纳米颗粒析出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飞秒激光或X射线辐照可以使玻璃内部金纳米颗粒析出的热处理温度降低 3 0℃和减小显色尺寸近 10nm。通过激光和X射线辐照 ,结合热处理可以在一块玻璃样品上实现多色显示。  相似文献   

9.
用3种方法制备了银纳米粒子-聚乙烯醇复合体系,其中用加热还原法所得体系中Ag纳米粒子的尺寸较大(15nm),其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吸收峰较宽,最大吸收波长位于420nm;用室温硼氢化钠还原法得到的复合体系的吸收峰蓝移至409nm,且峰形较窄,Ag纳米粒子的平均粒径为8.7nm;低温NaBH4还原法所得体系吸收峰进一步蓝移至397nm,此时Ag纳米粒子粒径最小(3.5nm).将室温还原法所得Ag-PVA复合体系旋涂成膜,所得薄膜光滑、透明、均匀性好,该法适用于制备多层薄膜,以调控薄膜的厚度和光谱性质.将Ag-PVA复合体系与钛酸四丁酯(Ti(OnBu)4)的乙醇溶液交替旋涂得到Ag-PVA/TiO2有机/无机复合薄膜,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研究表明,随着Ag-PVA层数的增加,薄膜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吸收强度呈线性增加,但是TiO2层数的增加对吸收光谱没有明显影响.Ag-PVA/TriO2有机/无机复合薄膜将金属纳米粒子、有机高分子与无机半导体材料结合在一起,这种多层纳米结构在光电、催化功能薄膜等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Ag-Cu双金属纳米颗粒在硅酸盐玻璃中的形成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两步离子交换结合H2气氛热处理的方法,制备出Ag-Cu双金属纳米颗粒/硅酸盐玻璃复合材料.结合吸收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研究了不同工艺条件下Ag、Cu在玻璃中的深度分布、价态变化及其玻璃网络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掺杂后的玻璃中银和铜的含量随深度不同有所不同.Ag+-Na+离子交换过程中,Ag+与非桥氧结合形成Si-O-Ag键,样品中的银主要以离子状态存在.H2气氛中热处理后,大部分与非桥氧相连的Ag+被还原,H+随即取代Ag+位置,与非桥氧形成-OH结构,还原出来的Ag0经成核和生长形成银纳米颗粒.第二次Cu+-Na+离子交换后,Cu+被引入硅酸盐玻璃,并有二价铜离子存在,再经过H2热处理后,铜离子被还原,在表层聚集生成铜纳米颗粒.  相似文献   

11.
电解法处理废水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周军  金奇庭 《水处理技术》2000,26(3):130-135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电解法处理废水的科研及技术进展 ,探讨了电解法水处理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The increase in refractoriness referred to here is usually termed freezing. The study was undertaken to overcome the tendency of pyrometric cones to set or freeze when subjected to prolonged heat treatment when the temperature is more or less fluctuating. The work includes a study of the freezing tendency of some natural clays, of several pottery bodies, and of pyrometric cones. A body was developed that does not freeze under the treatment that produces the phenomenon in the other materials tested but the cause is not established.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日本在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煤加氢热解,煤加氢液化和水煤浆等煤转化技术方面是最新进展及中度厂部分试验结果,同时也介绍了日本最近提出的煤气化联合燃料电池新转化工艺的方案。  相似文献   

14.
周政 《大氮肥》2016,(3):207-210
介绍煤化工装置空分氧泵变频器的电气控制原理,分析氧泵变频器因系统晃电而导致跳停的原因,通过对变频器增加直流支撑装置,确保空分氧泵变频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5.
中国海水淡化工程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本文介绍了中国已建成投产海水淡化装置的数量、产量及各种淡化方法所占比例。到目前为止,海水淡化技术主要应用于沿海岛屿和沿海地区电力、化工等企业。随着海水淡化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规模的扩大,淡化水生产成本将与市政供水价格接近,海水淡化技术将不仅用于沿海岛屿和企业供水,而且将大规模地应用于市政供水。  相似文献   

16.
汽车用塑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聚丙烯、尼龙、聚氨酯等几种主要塑料和其它塑料在汽车上的应用和研究进展。简述汽车用塑料的国内外应用发展状况,指出了汽车用塑料的发展趋势和今后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7.
18.
19.
A technique based on fluorescence scattering by microdroplets has been shown to be capable of measuring instantaneous rates of photochemical reactions in microdroplets. The technique has been applied to study trans -to-cis photoisomerization of thioindigo dye in single solution droplets suspended in an electrodynamic balance. Through an analysis it is shown that the concentration distributions of isomers remain uniform in a droplet under the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thus, the scattered fluorescence intensity from the droplet is proportional to the concentration of solely fluorescent trans isomer molecules. The steady-state scattered fluorescence intensity versus incident laser power data have been used to interpret the kinetics of the reac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ate constants can be determined from the scattered fluorescence intensity versus time data. The technique is particularly suitable when only one species fluoresces in the photo-reactive wavelength range while other species present in a droplet do not.  相似文献   

20.
我国汽车用塑料的技术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PP、PE、工程塑料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着重介绍了PP的改性及其PP汽车专用料的技术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