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5 毫秒
1.
无甲醛耐久阻燃剂的制备及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朱平  王炳  王仑  张建波 《纺织学报》2005,26(6):112-114
制备了一种磷系无甲醛阻燃整理剂,研究了阻燃剂的合成条件,红外分析确认了阻燃剂的结构,研究了阻燃剂应用于棉织物的整理工艺。该阻燃剂与多元羧酸及酸性催化剂构成阻燃整理体系,整理后得到无甲醛耐久阻燃棉织物。对整理织物差热分析结果表明,该阻燃剂可大大降低棉织物的热裂解温度,应用时不需要特殊工艺和设备,阻燃效果具有耐久性,可满足多领域对纺织品的阻燃要求。  相似文献   

2.
为了给磷系无甲醛阻燃剂在棉织物整理的工业生产和实验提供数据支持,用磷系无甲醛阻燃剂OP-MDPA对棉织物进行整理,并与其他的棉织物阻燃整理方法进行对比,得到最优整理工艺。采用无甲醛阻燃剂OP-MDPA和无醛交联剂GF-415按一定质量比配制成新的试剂对棉织物进行阻燃整理,研究阻燃剂质量浓度、处理温度、交联剂质量浓度对织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阻燃剂OP-MDPA质量浓度500 g/L、无醛交联剂GF-415质量浓度50 g/L、焙烘温度185℃、pH值5~6时,阻燃效果最为理想。  相似文献   

3.
棉织物的应用具有悠久的历史,而棉织物的阻燃研究也经历了从不耐久、半耐久到耐久性阻燃整理以及高效绿色阻燃整理的发展历程。以时间线为主线,介绍了棉织物阻燃整理技术的演变和发展历程,重点介绍了有机磷酸酯的铵盐类新型半耐久阻燃剂以及均三嗪类阻燃剂等无甲醛绿色阻燃整理技术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4.
棉织物用无甲醛阻燃剂的制备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甲基膦酸二甲酯、五氧化二磷和季戊四醇合成棉织物用无甲醛阻燃剂,分析了甲基膦酸二甲酯、五氧化二磷和季戊四醇的用量对阻燃剂的外观及应用性能的影响.采用阻燃剂、交联剂(柠檬酸/马来酸)、催化剂(次亚磷酸钠)对纯棉织物进行阻燃整理;探讨了阻燃剂用量、交联剂用量和催化剂用量对阻燃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棉用耐久磷硅阻燃剂的合成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雪  展义臻  朱平 《印染》2008,34(1):12-15
利用亚磷酸二甲酯和甲基乙烯基二氯硅烷,合成了一种棉用耐久性磷硅阻燃剂SP.研究了该阻燃剂的合成条件,用红外分析确认了其结构,测试了阻燃剂的酸值、含固量和磷含量等性能指标.将该阻燃剂应用于棉织物的阻燃整理,试验证明,该阻燃剂与多元羧酸及酸性催化剂构成阻燃整理体系,整理耐久性良好.  相似文献   

6.
采用磷系无甲醛阻燃剂对纯棉针织物进行阻燃整理,探究了最佳整理工艺以及整理棉织物各项性能。结果表明:当阻燃剂用量为450 g/L、催化剂用量为10 g/L、165℃焙烘2 min时,织物的阻燃效果和强力保留较好;经30次及50次水洗后整理棉织物的损毁长度分别为8.5 cm、8.6 cm,整理棉织物甲醛含量低于5 mg/kg;由TG和DTG知,相对于未整理棉织物,整理棉织物的残碳率提高29.95%、最大质量损失速率降至15.93%/min,阻燃剂在整理织物受热分解最快的高温段起到减缓分解的作用;活性红B-2BF、活性黄B-4RFN、活性深蓝B-2GLN染色棉织物阻燃前后的色差分别为1.52、1.89、4.22。  相似文献   

7.
为了明晰棉织物阻燃整理研究思路,结合棉织物结构特点,阐释了棉织物燃烧及阻燃机理,归纳了适用于棉织物的阻燃整理剂与阻燃整理工艺。结果表明:为了解决传统阻燃整理技术中的甲醛释放问题,棉织物低甲醛和无甲醛阻燃整理工艺成为研究重点;同时,针对传统棉织物阻燃工艺的环境污染问题,溶胶-凝胶、生物大分子沉积、超临界CO2流体等新型阻燃整理技术成为新的研究方向。指出,进一步揭示阻燃机理、研发新型高效阻燃剂与环保阻燃加工技术是未来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8.
棉用无甲醛阻燃剂FRC-P的制备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赵雪  朱平  董朝红  展义臻 《印染》2006,32(24):14-16
以亚磷酸二乙酯、丙烯酰胺和乙二醛为原料,经过两步反应合成了磷系无甲醛阻燃整理剂FRC-P,采用红外分析确定了该阻燃剂的结构。将FRC-P阻燃剂应用于棉织物,研究了各种工艺参数对阻燃效果的影响,确定工艺条件为:阻燃剂用量40%,催化剂硫酸铝用量3%,乙二醇用量10%,柔软剂用量3%,焙烘160℃×4min。  相似文献   

9.
阻燃整理技术最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近几年来国内外工作者在阻燃整理方面取得的成果,并就阻燃机理、新型阻燃剂及阻燃方法(微胶囊包覆阻燃剂法、物理处理诱导接枝阻燃整理)进行了阐述;指出了目前阻燃整理存在的问题:棉织物的耐久阻燃整理,低甲醛或无甲醛阻燃整理,无卤阻燃剂开发,低毒、抑烟阻燃剂的开发,混纺织物的阻燃整理等.指明了今后的发展方向:阻燃剂的开发、阻燃剂的整理技术必须符合环保要求.  相似文献   

10.
邱一民  吴磊  靳云平 《印染助剂》2023,(11):41-44+56
针对现有纯棉织物耐水洗阻燃整理技术存在的甲醛含量高、色变大、耐日晒色牢度低、车间刺激性气味大对工人伤害大、污水不易处理等缺点,研发了一种磷氮系无甲醛耐日晒阻燃剂NS-ZR-007,对纯棉织物进行阻燃整理。与经过Pyrovatex CP及Proban阻燃整理的棉织物相比,NS-ZR-007整理后的纯棉织物综合成本低,阻燃性好,耐洗性好,无甲醛,强力保持好,耐日晒色牢度高,颜色稳定艳丽,能够满足国内外纺织品安全技术要求及阻燃标准要求;NS-ZR-007无刺激性气味,生产环境友好,整理织物后排放的污水中COD和总磷、悬浮物含量均未超标,优势全面、性价比高,极具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无水脱皂工艺省去了脱水离心机,工艺流程缩短,便于生产操作控制,降低了投资成本;产品质量提高;用无水脱皂工序代替水洗脱皂工序,避免了工业废水的产生,减轻废水处理压力,有利于节能环保。综述了油脂无水脱皂工艺的工艺流程、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优势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索牵伸工艺方案的优化配置对控制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的影响,通过分析纺纱工艺流程牵伸功能的实现过程及其对产品质量的影响,探讨重定量、大牵伸工艺的基本原理,阐述了重定量、大牵伸工艺的技术特征,认为以高效工艺、陆S工艺为代表的重定量、大牵伸工艺,通过采用不同的技术途径来达到控制纤维运动状态,保证产品质量稳定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孙茂志 《上海纺织科技》2007,35(10):31-31,39
以C27.8tex纱为例,介绍了高效工艺流程,对相关工序提出了具体的工艺调整措施,并对普通工艺与高效工艺的细纱成纱指标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重定量高效工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陈玉峰 《纺织器材》2011,38(Z1):19-23
在重定量高效工艺中,如何使粗纱牵伸重定量适应梳理重定量带来的附加不均负效应,为细纱提供符合要求的粗纱,为此分析了重定量工艺对牵伸移距偏差、两对力、须条不匀的组成以及纤维运动的影响,重点从牵伸型式、牵伸工艺、钳口工艺、牵伸倍数、附加牵伸元件等方面阐述了重定量工艺对粗纱工序以及粗、细纱工艺配合的影响与控制.指出:重定量工艺...  相似文献   

15.
王强 《染整技术》2022,(2):41-44
针对当前传统的染色耗水量大、工艺耗时长、后处理水洗流程长、生产效率低下等问题,开发针织布染色后处理节水降耗短流程工艺.新工艺的后处理水洗工序使用SOR溢流水洗结合连续式溢流染缸洗涤方式,耗水量比传统染色后处理水洗方式大幅降低.新工艺后处理平均耗水为35.86 t/t布,较传统工艺节约34.7%的用水量,耗时节约11.5...  相似文献   

16.
从织针在网带炉中光亮化淬火过程的热传导分析入手,建立了反映网带炉织针淬火加热过程特点的物理模型,推导出了热传导方程,并合理地对边界条件进行简化;在此基础上编制程序,对织针淬火加热过程的温度场进行模拟,模拟结果与实际相符,为织针光亮化淬火工艺和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宁方峰 《金属制品》2012,38(6):17-19
钢帘线生产过程中,干拉工序的拉丝模质量对钢帘线表面质量和断丝率影响较大。钢丝干拉工序的工作锥角度在10°~14°,高碳钢丝的拉拔,要求定径带长度为钢丝直径的0.3~0.6倍,定径带处拉丝模芯粗糙度为0.025~0.050μm。未实施周期性换模时,干拉工序模耗每吨钢丝为0.15~0.20个,湿拉工序为35~45个。周期性换模时间为15 d时,干拉工序每吨钢丝模耗为0.23~0.32个,湿拉工序为25~28个;周期性换模时间为10 d时,干拉工序每吨钢丝模耗为0.30~0.35个,湿拉工序为17~21个。捻股断丝次数从未实施周期性换模时的每吨钢丝约12次减少到10 d周期性换模时的约3次,钢丝表面粗糙度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8.
Christian  Dorfler  Herbert  Bachus  Birgit  Holz  Bemd  Horrer  Mike  Flatau  Reinhard  Denning  邓琴 《印染》2007,33(20):35-36
介绍了iFlash间歇式前处理/染色系统的特点,如低温低碱漂白、高效皂洗等;就加工时间、处理效果及加工成本与常规前处理/染色工艺进行了比较。实践证明,iFlash系统具有省时、省水、节能、环保、改善织物性能等特点。  相似文献   

19.
计万平 《纺织器材》2013,40(4):36-39
为了探讨重定量高效工艺下如何实现"优质、高产、高效",分析了新形势下实施重定量高效工艺的创新思路。以纺R 9.8tex纱为例,围绕粗纱的定量创新实践,优化细纱工艺配置和牵伸工艺参数,分析并解决重定量高效工艺在生产中存在的生活和质量问题。提出:高效工艺和传统工艺采用相同的工艺流程,但前纺和细纱生产格局发生了根本变化———前纺机台少,用工少、工作量小、消耗降低,细纱机台多,用工多、工作大,消耗增加;企业应结合自身条件进行实践和探索,积极研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高效工艺。  相似文献   

20.
陈玉峰 《纺织器材》2011,38(4):51-56
介绍了棉纺工程用胶辊、胶圈的分类、技术要求、应用及发展方向,重点讨论了条卷工序、精梳工序、并条工序、粗纱工序及细纱工序中胶辊、胶圈对其半制品质量的影响,通过不同品种试纺对比分析了如何选用产品的原则;指出应系统进行胶辊、胶圈应用技术研究,稳定并提高其使用一致性,同时保证相关牵伸部件的一致性,从而提高器材工作效率,合理进行成本管理;牵伸胶辊、胶圈应适应现代纺纱技术重定量、高速度、大卷装的发展趋势,提高其耐磨性、耐高温性能,优化其弹性和硬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