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在养殖黄鳝池中配养泥鳅,放养量一般为8至10尾/米~2有以下好处: 1.泥鳅好动,其上下游动,可改善鳝池的通气通水条件,提高溶氧量。 2.配养泥鳅可以防止黄鳝密度过大而引起的混穴和相互缠绕观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泥鳅养殖管理、常见疫病防治关乎着泥鳅养殖户生活水平与泥鳅养殖效果,有着重要作用.但是,根据现阶段泥鳅养殖状态看,养殖户缺少科学养殖方法、对疫病防治不及时从而影响泥鳅养殖效果.鉴于此,笔者结合实践研究,就泥鳅养殖日常管理鱼常见疫病防治方法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3.
鳝池中混养泥鳅,已为广大养鳝户所接受并取得了很好的效益。但笔者发现养鳝在驯食人工饲料时不宜混养泥鳅,原因有三点: 一、黄鳝、泥鳅的食性不同。黄鳝属偏肉食性鱼类,虽也少量食用植物性饲料,但总是偏食动物性饲料,且喜食活饵;而泥鳅属杂食性鱼类,成鳅主要摄食植物性饲料。在一般的养殖时期混养的泥鳅可食黄鳝剩下的  相似文献   

4.
慢性乳房炎多因治疗不及时或不彻底导致发生,一般再用抗生素效果不明显,笔者用泥鳅土豆外敷治疗取得良好效果,土豆3个(选用无斑点的),泥鳅3条(约有10 cm长为佳),1次用量,一起放入器皿中捣烂,捣至粘腻沾手时取出做成饼状贴敷乳房,为防止掉下用布兜起,1日1次,一般两次见效.  相似文献   

5.
泥鳅人工养殖过程中易被忽视的技术要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国内消费者对泥鳅的认可以及泥鳅对韩国、日本等国家的出口拉动作用增强,泥鳅养殖在国内众多省市逐渐兴起,养殖面积不断扩大,在许多地区正成为特色产业,成为当地养殖户的致富主渠道.但由于泥鳅人工养殖时间不长,广大养殖户的经验也不足,大部分养殖户仍然依靠以往的养鱼技术养殖泥鳅,容易忽视泥鳅的习性,不清楚泥鳅养殖池塘水质管理,不知道该如何选择好苗种和饲料等.针对以上4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对泥鳅养殖进行阐述,以增进养殖户对泥鳅养殖的了解,引起养殖户时这几个技术要点的重视,促进泥鳅养殖成功.  相似文献   

6.
1.泥鳅:泥鳅对水温的变化相当敏感,当水温降至5℃以下时,泥鳅便钻入淤泥中越冬,越冬期长达2~3月.越冬期要做好防寒、保温工作,保持水深1.5米以上,使水温保持在2~8℃.稻田养殖的泥鳅在越冬前应将泥鳅集中于鱼溜内,并用稻草铺在鱼溜上,泥鳅便会潜入鱼溜底部的淤泥中越冬.  相似文献   

7.
陈潭 《饲料研究》2003,(8):25-25
近年来,泥鳅市场行情看好,不仅国内市场需求扩大,而且对韩、日等国出口增加。因此,利用青虾池混养泥鳅,可以增加泥鳅产量,提高经济效益。 泥鳅与青虾混养,在长江流域,一般在5月份向青虾池中投放抱卵虾,6月底7月初再放养泥鳅种苗,并在7月中旬以后,每1/15公顷搭配放养300条鲢鳙夏花,以改善水质。同时,还要在池中种植一些水草。  相似文献   

8.
1.泥鳅:泥鳅对水温的变化相当敏感,当水温降至5℃以下时,泥鳅便钻入淤泥中越冬,越冬期长达2~3月.越冬期要做好防寒、保温工作,保持水深1.5米以上,使水温保持在2~8℃.稻田养殖的泥鳅在越冬前应将泥鳅集中于鱼溜内,并用稻草铺在鱼溜上,泥鳅便会潜入鱼溜底部的淤泥中越冬.  相似文献   

9.
泥鳅原生态养殖,主要有稻田、慈菇田、荸荠田、茭白田、藕田等几种养殖模式。这些水田中有丰富的天然饵料,同时农作物也能起到很好的遮阳作用,水田深度也符合泥鳅的生长需要。一般每平方米水面可放养0.2kg鳅种,养殖半年可收取0.5kg成泥鳅,农作物与泥鳅二者可兼得。1水田整理养鳅所选水田要求水源充足。放鳅前,  相似文献   

10.
黄鳝、泥鳅味道鲜美 ,营养丰富 ,都是名贵淡水鱼中的佳品 ,近年来由于人为过度捕捞、农药毒害和环境污染 ,天然野生黄鳝、泥鳅资源减少 ,市场供不应求。因此发展黄鳝、泥鳅的人工养殖 ,前景广阔。麻城市名特水产研究所黄鳝、泥鳅项目组 ,通过8年研究实践 ,用配合饲料投喂黄鳝 ,黄鳝生长快 ,在黄鳝养殖池套养泥鳅 ,效益高 ,其高产养殖技术如下 :1建好养黄鳝、泥鳅池饲养黄鳝、泥鳅的池子 ,要选择在避风向阳 ,环境安静 ,水源方便的地方 ,采用水泥池、土池均可 ,也可在水库、塘、水沟、河中用网箱养殖。面积的大小一般为20~100平方米 ,…  相似文献   

11.
稻田养殖泥鳅,投本低,见效快,产效高。 1.稻田的选择: 养泥鳅的稻田一般要求保水性能好,渗漏速度慢,插秧前稻田水深保持20厘米以上。稻田的积雨面宜小不宜大,选择低洼田、塘田、岔沟田为宜。水原清新,无污染,排灌方便,光照充足。土质以粘性土壤、高度熟化、肥力较高的为佳。  相似文献   

12.
泥鳅属底层鱼类,常生活于水底的淤泥中。由于其体形小,成鳅一般体长10~20厘米,加之身体光滑,一般很难捕捉。这里介绍几种泥鳅的捕捞方法,供读者参考。 1.挖捕: 秋后水温逐渐降低,泥鳅畏寒纷纷钻入池底淤泥中,此时可逐渐放干池水,用铁锹等工具逐块翻泥捕捉。为了不使鳅体受伤,应尽量徒手捕捉,也可将含鳅的淤泥挖入铁筛中,再用清水冲击泥土而捕获。 2.网捕: 分为罾网(一种用木棍或竹竿做支架的方形鱼网)捕捞和张网捕捞两种。罾网捕捞是把网片铺设在注水口附近的鱼溜底部,然后注入新水,流水会诱集鱼群,可定时起网获鱼。或者把罾网沉入底部…  相似文献   

13.
泥鳅系淡水水域的温水性小杂鱼,生存水温15~30℃,最佳水温24~27℃。农家在庭院建池养殖泥鳅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简便易行的致富门路。1.建泥鳅池:在房前屋后,庭院周围选择水质良好,灌排方便,避风向阳的地方建泥鳅池。面积大小均可,以50~150平方米最适宜,池深1米以上。池底和四壁用石头、砖块或水泥板铺砌,并用水泥沙浆抹光。下游方距池底30厘米高处开排水口并安防逃设备,以免逃逸。2.投放准备:池底铺一层厚20~30厘米,富含腐植质的菜园土或其他肥土,按一般鱼池常规消毒方法消毒杀菌,1周后注水20~30厘米深,然后按每平方米水面500克的…  相似文献   

14.
稻田养殖泥鳅有两种方法:一、又种稻又养泥鳅:1.稻田每种5行水稻空一行养泥鳅,依次循环。2.水层保持30厘米深度,在进出水口处,用马口铁皮网或其它栏网围好,以防泥鳅潜逃。3.种完早稻即放养,饲养4个月可捕捞上市出售,一年可放养二次。4.饲料为经过发酵腐熟  相似文献   

15.
人工繁殖泥鳅苗的关键技术四川省水产研究所吴江1、选择种鱼。泥鳅二龄性成熟,4~9月分批产卵,其中5~7月为产卵旺季,因此人工繁殖鳅苗直在这段时间进行.当水温达20℃时,选择体质健壮、无病无伤、体表多粘液、腹部饱满或鼓胀的泥鳅作种鱼,一般要求雌鳅长10...  相似文献   

16.
泥鳅对环境适应能力强,饲料来源广,池塘、坑氕、稻田中都能养殖。 泥鳅属底栖小型经济鱼类,在二龄时性成熟,开始产卵。成熟的雌鳅肚大腹圆,胸鳍圆滑,个体大于雄鳅。泥鳅的生殖期一般在4~8月份,5月下旬到6月下旬,水温25℃左右时,是产卵盛期。泥鳅分批产卵。用做繁殖的亲鱼,要选择体色正常、体质健壮、无病无伤的,雌鳅最好选取体长15厘米以上、体重30克以上腹部膨大  相似文献   

17.
卫岗  丰培 《江西饲料》2005,(4):39-39
近年来,由于农药的大量使用以及捕捞强度加大等原因,导致泥鳅的天然资源减少,泥鳅的人工养殖已越来越为广大养殖户所看好。由于养殖泥鳅的水域一般较浅,且多为静水状态,水质容易恶化。因此,在病害预防方面,应注意科学合理投喂与施肥,且放养密度要恰当,经常加注新水,以保持水质清新。  相似文献   

18.
泥鳅系淡水水域的温水性小杂鱼,生存水温15~30℃,最佳水温24~27℃.农家在庭院建池养殖泥鳅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简便易行的致富门路.  相似文献   

19.
泥鳅的人工繁殖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泥鳅是分布于我国淡水水域的小型底栖经济鱼类.从亲鳅的选择、人工催产、人工授精、卵的孵化及管理等方面介绍了泥鳅的人工繁殖方法.  相似文献   

20.
泥鳅是适应性较强的杂食性鱼类,主要养殖品种有大鳞副泥鳅(又称黄斑鳅)和真泥鳅(又称泥鳅),肉质鲜美,营养价值高,销售量大,深受消费者喜爱。泥鳅营养需求是配制饲料的理论基础,但目前研究报道较少。为此,本文介绍了泥鳅基本营养需求研究概况,对泥鳅营养需求研究提出了一些看法,以期为建立和完善泥鳅的营养标准和高效配合饲料的开发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