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尿中溴氰菊醋、杀灭菊酯的气相色谱法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提出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接触者尿中溴氰菊酯及杀灭菊酯的原型。尿中这二种拟菊酯的原型化合物经正已烷二次萃取,层析柱净化后浓缩,用电子捕获鉴定器气相色谱测定。方法的检出限为0.2微克/升(取样10毫升)。全程平均回收率,溴氰菊酯、杀灭菊酯分别为95.3%、92.0%。该方法曾用于26例农药厂分装工人、3例病人及18例农田施药员尿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喷洒拟除虫菊酯杀虫剂作业的医学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告了16名棉田喷洒拟除虫菊酯(溴氰菊酯和杀灭菊酯)作业者的医学监测结果,观察到施药员呼吸带空气(溴氰菊酯0.35微克/立方米,杀灭菊酯1.04微克/立方米)和皮肤均受到拟除虫菊酯的污染,并引起作业者脸部烧灼感、咽干、头痛、胸闷等症状。皮肤污染较呼吸道污染严重,且四肢及背部重于身体其他部位。在绝大部分施药员尿中检出了溴氰菊酯和杀灭菊酯原型。调查结果表明,目前农村喷洒操作时,个人防护及药械使用等环节还存在不符合安全卫生要求之处,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12.5%溴氰菊酯乳油分装车间进行了劳动卫生学调查,结果表明工人呼吸带空气中溴氰菊酯的浓度为0.290~10.051μg/m~3,同时伴有皮肤表面溴氰菊酯的污染时,多数分装工人出现面部皮肤痒,有人还伴有粟粒样红色丘疹和刺激症状。但是没有观察到任何急性中毒的表现和观察指标的变化。分装工人尿中溴氰菊酯的含量低于0.20μg/L。  相似文献   

4.
空气中溴氰菊酯及杀灭菊酯的气相色谱测定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建立了空气中溴氰菊酯和杀灭菊酯气相色谱测定的条件。用聚氨酯泡沫塑料或玻璃纤维滤膜以2~10L/min的流量采样。样品用50ml正己烷提取4小时,提取液用气相色谱法电子捕获检测器分析。  相似文献   

5.
一、关于本病的诊断名称高浓度的氯丙烯对皮肤粘膜具有刺激性,当浓度达156~313毫克/立方米时,即可出现流泪、疼痛等刺激症状。浓度为783毫克/立方米时,接触者觉咽干、鼻子发呛、胸闷,有些人可出现头晕、头沉、嗜睡、全身乏力等神经系统症状。一般脱离后症状即可迅速消失,尚  相似文献   

6.
溴氰菊酯粉剂属拟除虫菊酯类农药,色灰白,粉状,按比例加水调成混悬液喷洒墙、地面作灭蝇,灭蚊及灭蟑螂,对蚊、蝇、蟑螂具有强大的杀灭作用,而对人体皮肤几乎无毒。接触较大量溴氰菊酯后1~48小时出现面部、咽喉部感觉异常(烧灼感、针刺感、蚁走感或紧麻感),明显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多汗,少数出现胸闷、心悸、视物模糊,瞳孔缩小。口服后10分钟至1小时首先出现恶心、呕吐、上腹灼痛、食欲减退;患者全血胆碱酯酶活性在正常范围。溴氰菊酯农药引起食物中毒尚未见报道。桐庐县  相似文献   

7.
杀灭菊酯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拟除虫菊酯杀虫剂,现广泛用以控制农业和储粮害虫,以及传播疾病与危害牲畜的昆虫。据报道职业性接触杀灭菊酯可引起麻木、瘙痒、烧灼感等皮肤感觉异常,但无红斑、水肿、起疱和其它任何皮肤刺激症状。为证实杀灭菊酯的这种作用,作者进行了双盲试验,比较局部应用杀灭菊酯工业品、杀灭菊酯重尾馏分及乙醇(载体)后受试者的皮肤感觉。前两种物质皆用乙醇稀释180倍。男女受试者共36人。一周内分三次在  相似文献   

8.
某厂杀灭菊酯分装工人8名,将其20%的乳剂由大桶装入瓶内。接触时间0.5~23天,平均15天,每天工作约4小时。戴手套及口罩,无通风设备。其中男性4名,女性4名,年龄20~45岁。潜伏期为2~24小时。症状为头晕、恶心,全身不适,流泪、口麻、  相似文献   

9.
(一)侵入人体的途径、体内代谢及排泄综前所述,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都是属于脂溶性物质。人的皮肤表而经常附有一定的脂肪,因此,这类物质如果沾染在皮肤上,就会很快地溶解在皮肤上的脂肪中,通过皮肤吸收进入体内。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家免或猫放在含有700毫克/立方米硝基氯苯的环境中,经过几小时即死亡;但是把动物的皮肤严密复盖起来,把它放入含有3000毫克/立方米同样物质的环境中(即浓度比前者高四倍以上);动物经过七小时仍不死。另据报告,人的皮肤对苯胺的吸收量每一平方厘米每小时为0.1~0.7毫克,当皮肤湿润时甚至能  相似文献   

10.
浓缩果汁中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用TRACE GC ULTRA气相色谱仪摸索建立了浓缩果汁中甲氰菊酯、联苯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氯菊酯、氰戊菊酯、溴氰菊酯等6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分析方法.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Florisil小柱净化,多级升温速率,气相色谱检测.结果:6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分离良好;当样品中添加浓度为0.5~2.0 mg/L时,回收率为84.2%~102.4%,6种菊酯类农药的最低检测限为0.0025~0.01 mg/kg.结论:方法操作简便,回收率、精密度好,灵敏度高,符合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近年来深圳市家蝇的抗药性发展状况,探讨大头金蝇对几种常用杀虫剂的抗性,为防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集深圳市区家蝇及大头金蝇,挑选实验室饲养1~2代后的雌性成虫,采用微量点滴法测定其对溴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氯菊酯、胺菊酯、DDVP和仲丁威6种杀虫剂的LD50(μl/虫).结果 家蝇对溴氰菊酯、氯菊酯、胺菊酯、DDVP、仲丁威的LD50分别为0.024 819、0.092 076、0.649 075、0.065 610和5.008 337 μg/虫,与1998年的抗性监测结果相比,分别增长8.27、7.25、3.45、0.11和0.54倍;大头金蝇对溴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氯菊酯、胺菊酯、DDVP和仲丁威的LD50分别为0.271 852、0.318 642、0.174 697、0.657 885、0.086 490和1.743 459 μg/虫.结论 家蝇对溴氰菊酯、氯菊酯、胺菊酯的抗性水平均有不同程度升高,但抗性增长速度较为缓慢,对DDVP与仲丁威的抗性呈现下降趋势;大头金蝇的抗性测定结果与家蝇有差异,需改进实验方法并制定相应的抗性级别标准.  相似文献   

12.
1临床资料 患者,女,58岁,因反复性头痛1年余,于2003年9月12日入院,平时对症治疗,症状时有缓解。入院后监测血压在140~160/90~100mmHg之间,结合心电图(Tv1~v4波低平)、心脏B超(室间隔略增厚,左室顺应性降低)、眼底(动脉硬化Ⅰ级)等辅助检查。诊断:高血压病1级(高危)。给予口服卡托普利25mg,3/d,双氢克尿塞12.5mg,2/d,第3d面部、双手出现鳞状样皮肤糜烂,瘙痒,呈对称性,无发热、咳嗽、心慌等,心肺听诊无异常,考虑为卡托普利所引起的不良反应。及时停服卡托普利、双氢克尿塞,改服北京降压0号并给予抗过敏及服用B族维生素1周,面部及双手皮肤颜色好转,血压降至120~130/70-80mmHg之间,继续观察1周,颜面部及双手皮肤颜色恢复正常,血压稳定出院。时隔1年后的2004年10月因为停服药物致血压不稳定,驻地医生给予口服卡托普利25mg,2/d,次日发现双手、面部出现上述症状后,及时来所咨询。停服卡托普利,给予门诊对症治疗1周,皮肤颜色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建立食物中毒样品鱼体中农药氯氰菊酯、氰戊聚酯、溴氰菊酯的气相色谱的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气相色谱法。以电子捕获检测器 ,3%ov - 1 0 1色谱柱 ,气化温度 2 6 0℃ ,检测器温度 2 6 0℃ ,柱温2 4 0℃为测定条件。结果 氯氰菊酯、氰戊菊酯、溴氰菊酯在 0~ 0 .4u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r =0 .9999、0 .999、0 .987)。方法的最小检出量氯氰菊酯 4× 1 0 -1 2 g、氰戊菊酯 5× 1 0 -1 2 g、溴氰菊酯 3× 1 0 -1 2 g ;最小检出浓度氯氰菊酯 4 .0ug/kg、氰戊菊酯 5 .0ug/kg、溴氰菊酯 3.0ug/kg。方法的回收率为氯氰菊酯 93.3%~ 1 0 1 .2 %、氰戊聚酯 98.0 %~ 1 0 1 .8%、溴氰菊酯 87.5 %~ 1 0 3.6 %。结论 本方法可适用于粮食、蔬菜等食品中拟除虫菊酯的测定 ,而且快速、准确、易操作  相似文献   

14.
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自七十年代初问世。1982年起我省各地已将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用于杀灭医学昆虫。为了掌握家蝇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敏感程度,我们于1985年7—10月用点滴法对采自兰州,靖远,西峰市等地区五个点家蝇进行了溴氰菊酯、二氯苯醚菊酯敏感度测定。材料方法和统计分析,均按全国家蝇抗性及防制协作组统一规定进行。测试结果家蝇对溴氰菊酯杀虫剂的LD_(50)在0.00055~0.00098μg/蝇  相似文献   

15.
棉农喷洒溴氰菊酯后正中神经兴奋性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凤生  邓海 《卫生研究》1990,19(4):37-40
本文对24名喷洒溴氰菊酯的棉农于喷药前、连续喷药三天后及停止喷药二天后应用肌电仪双刺激法测定正中神经兴奋性,并用气相及高压液相色谱法测定尿中溴氰菊酯原型及代谢物Br_2A。同时对29名对照者亦于间隔相同时间后用相同方法测定正中神经兴奋性。结果发现,两组正中神经绝对不应期和相对不应期以及对照组的正中神经超常期于重复检查时均恒定,未见明显变化,但喷药组正中神经超常期于喷药三天后较喷药前延长,停止喷药二天后延长更趋明显,多数喷药员于喷药三天后及停止喷药二天后尿中皆可检出溴氰菊酯及Br_2A,但与正中神经超常期的变化未见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6.
固相萃取-气相色谱法检测食品中农药残留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为寻求最佳食品中农药残留检测方法。方法:采用固相萃取作为农药残留检测前处理,然后采用GC法测定国家食品污染物监测要求的24种农药,包括有机磷13种:甲拌磷、马拉硫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毒死蜱、甲基毒死蜱、甲胺磷、久效磷、敌敌畏、乙酰甲胺磷、乐果、氧化乐果、乙拌磷;氨基甲酸酯3种:呋喃丹、甲萘威(西维因)、抗蚜威;菊酯5种:氰戊菊酯、氯氰菊酯、氯菊酯、溴氰菊酯、氟氯氰菊酯;有机氯3种:六六六、滴滴涕、百菊清。结果:将19种农药混合标准溶液在0.005 mg/L~0.05 mg/L0、.05 mg/L~0.5 mg/L和0.1 mg/L~1.0 mg/L三个水平添加到蔬菜和水果样品中进行方法的精密度试验,方法的添加回收率在70%~104%之间,变异系数小于15%。方法的检出限在0.0001 mg/kg~0.005 mg/kg。结论:固相萃取-气相色谱法检测食品中农药多残留方法精密度、回收率满意、确实可行。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24名喷洒溴氰菊酯的棉农于喷药前、连续喷药三天后及停止喷药二天后应用肌电仪双刺激法测定正中神经兴奋性,并用气相及高压液相色谱法测定尿中溴氰菊酯原型及代谢物Br_2A。同时对29名对照者亦于间隔相同时间后用相同方法测定正中神经兴奋性。结果发现,两组正中神经绝对不应期和相对不应期以及对照组的正中神经超常期于重复检查时均恒定,未见明显变化,但喷药组正中神经超常期于喷药三天后较喷药前延长,停止喷药二天后延长更趋明显,多数喷药员于喷药三天后及停止喷药二天后尿中皆可检出溴氰菊酯及Br_2A,但与正中神经超常期的变化未见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道61例急性拟除虫菊酯(以下简称拟菊酯)农药中毒的临床表现,其中生产性中毒42例,口服中毒19例;急性溴氰菊酯中毒39例,急性戊氰菊酯中毒22例。生产性中毒者早期以皮肤烧灼、刺痒感较为多见,而口服中毒者多先出现胃肠道症状。生产性与口服中毒的症状基本相似,均以神经系统症状为主,有乏力、头晕、头痛、肉跳等,较重的患者精神萎糜、抽搐及意识障碍,部分患者有白细胞增高、低热、血压、心率及心电图等改变,经对症治疗患者全部治愈,最后对本病的诊断分级,发病机理及治疗药物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87岁.患冠心病25年,高血压心脏病5年.近年来患者因心功能不全引起劳累性心慌气短,双下肢轻度水肿,给予降压、扩冠治疗,同时加服速尿及安体舒通各20mg,每周二、五早晨口服,无不适感.后将速尿改为双氢克尿塞25mg口服,服用时间同上,发现每次服药后均感全身皮肤瘙痒,尤以面部为著,以夜晚明显,次日症状渐消失,全身皮肤无皮疹及充血.自行将两种利尿药各减量一半服用,上述症状仍存在,将双氢克尿塞停服,恢复速尿的应用,上述症状未再出现.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同时测定水中甲氰菊酯、氯氟氰菊酯、溴氰菊酯、氰戊菊酯、氯菊酯5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污染物的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方法. [方法]水样经C18小柱富集,以异丙醇洗脱,采用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利用C18色谱柱分离,以乙腈溶液和纯水为流动相等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在波长205 nm进行测定,外标法定量. [结果]5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在0.0~5.0 mg/L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最低检测质量浓度为0.025~0.050 μg/L,回收率范围为88.0%~102.2%,相对标准偏差为1.0%~3.8%. [结论]该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灵敏、准确,适用于水源水及生活饮用水中痕量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的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