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2009年四川省绵阳市甲型H1N1流感疫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史映红  刘昌弟 《疾病监测》2010,25(5):372-373
目的了解四川省绵阳市2009年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和现场调查资料中收集绵阳市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相关信息,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结果。结果 2009年绵阳市共诊断甲型H1N1流感407例,其中,经实验室确诊甲型H1N1流感病例393例,疑似病例14例。重症病例20例,危重病例6例,死亡病例1例。绵阳市所辖9个县(市、区)均有甲型H1N1流感疫情发生,发病数居前3位的依次是涪城区(60.20%)、三台县(18.67%)和安县(6.88%)。发病高峰为9-10月。确诊病例平均年龄16.6岁,男女性别比为1.51∶1。结论绵阳市甲型H1N1流感防控形势严峻,应加强流感样病例监测和重症病例诊断治疗,加强重点人群甲流疫苗接种工作。  相似文献   

2.
2009-2010年河南省甲型H1N1流感疫情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河南省甲型H1N1流感流行病学特征,为控制甲型H1N1流感提供依据。方法利用2010年2月底前河南省甲型H1N1流感监测资料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对河南省甲型H1N1流感流行状况进行分阶段的描述比较分析。结果河南省2009年8月上旬以前的病例均为输入性或输入相关病例,发生地集中于郑州市,以外籍学生和回国度暑假的中国留学生为主;2009年8月中旬起,学校暴发相继发生,病例迅速增多,发病地区从局部扩散到全省,从城市扩散到农村,主要发病人群由学生转成农民,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大量出现;疫情12月中旬起迅速下降,至2010年2月底已基本平息。结论甲型H1N1流感流行初期采取的严格的监测及隔离防控措施,延缓了甲型H1N1流感的蔓延;各流行阶段发病地区和主要发病人群不同,重症病例发生率没有差异;学生是疫情扩散和甲型H1N1流感暴发的主要人群;甲型H1N1流感与既往季节性流感的流行规律不相符。  相似文献   

3.
本科2009年10月27日至2010年2月28日收治34例重症甲型H1N1流感(甲流)患者,对其中29例危重症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呼吸衰竭患者行机械通气治疗,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儿童危重甲型H1N1流感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特点,探讨救治措施.方法 前瞻性观察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3例危重甲型H1N1流感的临床表现、化验检查、诊断、治疗转归.结果 实时RCT-PCR检测3例患者均为甲型H1N1流感感染.以发热、咳嗽起病,全身性炎症反应相对轻.病程4~6 d病情突然恶化,出现口唇发绀,呼吸急促.X线片显示双肺多叶渗出或弥漫性炎症阴影.入院时已发展为ARDS.采用奥司他韦,小潮气量(6 mL/kg)、适当高PEEP通气策略和相对保守液体等治疗,3例患儿中存活2例,死亡1例.结论 儿童危重甲型H1N1流感患儿,突然咳嗽加重和呼吸急促时,应高度怀疑ARDS.及时氧疗及呼吸支持,保守液体管理,预防继发感染等可能是关键治疗措施.需要积累更多病例资料来明确危重甲型H1N1流感特征和评价救治手段.  相似文献   

5.
2009年上海市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分析2009年上海市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病学特征,探索疾病流行规律,为进一步完善相关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病例咽拭子开展甲型H1N1流感核酸检测,并采用流行病学描述方法对2009年5-9月上海市确诊病例开展流行病学研究及相关因素分析。结果2009年5月25日上海市确诊首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截至11月19日24时,上海市共报告1656例确诊病例,重症病例4例,无死亡病例。对最初315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以输入性为主(296例,93.97%),主要来源于澳大利亚(139例,44.13%)和美国(43例,13.65%)。病例的发现主要通过流感监测系统、口岸检疫、发热门诊和集中医学观察点4种途径,发病对象年龄段以10~29岁青少年为主(64.73%),有性别差异(P=0.003)。追踪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共5224人次,包括20名医务人员,无医务人员感染。结论疫情已进入快速增长期,甲流在上海社区间暴发的风险正在日益增加。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儿童危重甲型H1N1流感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特点,探讨救治措施.方法 前瞻性观察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3例危重甲型H1N1流感的临床表现、化验检查、诊断、治疗转归.结果 实时RCT-PCR检测3例患者均为甲型H1N1流感感染.以发热、咳嗽起病,全身性炎症反应相对轻.病程4~6 d病情突然恶化,出现口唇发绀,呼吸急促.X线片显示双肺多叶渗出或弥漫性炎症阴影.入院时已发展为ARDS.采用奥司他韦,小潮气量(6 mL/kg)、适当高PEEP通气策略和相对保守液体等治疗,3例患儿中存活2例,死亡1例.结论 儿童危重甲型H1N1流感患儿,突然咳嗽加重和呼吸急促时,应高度怀疑ARDS.及时氧疗及呼吸支持,保守液体管理,预防继发感染等可能是关键治疗措施.需要积累更多病例资料来明确危重甲型H1N1流感特征和评价救治手段.  相似文献   

7.
甲型H1N1流感是一种新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主要通过近距离飞沫和接触传播,临床早期症状与流感类似,重者可以出现呼吸衰竭、多器官功能衰竭,导致死亡.2009年10月我院收治1例甲型H1N1流感危重患儿,经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患儿痊愈出院.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李冬林  周红俊 《疾病监测》2010,25(8):603-605
目的揭示新出现的甲型H1N1流感在湖北省咸宁市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分别收集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甲型H1N1流感信息管理系统"、"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中,咸宁市2009年报告的甲型H1N1流感、流行性感冒(流感)、流感样病例(ILI)的流行病学监测数据(以发病日期统计),用Excel 2000软件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9年咸宁市共报告甲型H1N1流感41例,其中危重病例2例,无死亡病例。所有病例均为境内感染的本土病例。疫情发病高峰与当年普通季节性流感发病相当。发病集中于市区,暴发主要出现在学校,发病人群以学生为主,绝大多数病例属于轻症病例。流感网络实验室监测结果提示,随着疫情的进展,甲型H1N1流感病毒逐渐成为流感大流行的优势毒株。结论咸宁市甲型H1N1流感疫情流行特点与当地普通季节性流感不尽相同。由于防控得力,未造成疫情大面积传播,为进一步调整防控措施提供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2009年6月广东省江门市一所小学甲型H1N1流感暴发的流行特征,分析所采取防制措施的效果。方法采用现况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该甲型H1N1流感暴发的流行特征进行分析;用Real-time RT-PCR方法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进行核酸检测。结果全校1333人,有13名学生发病,罹患率为0.98%。采集41份现症患者咽拭子,13份检测出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阳性。该起疫情首发2009年6月19日,22日为高峰,6月23日结束;疫情局限于学校的六年(4)班;男女发病比例为1.6∶1,发病年龄在12~14岁,临床症状以发热、咳嗽、咽痛为主,无危重病例及死亡病例。结论该事件是由甲型H1N1流感病毒引起的暴发疫情,感染来源为社区获得;居家隔离治疗与住院治疗相结合,是控制该起甲型H1N1流感暴发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发热门诊在监控甲型H1N1流感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04-2009年友谊医院发热门诊日常工作中发热患者就诊数据及2009年友谊医院发热门诊甲型H1N1流感确诊例数,并进行分析。结果 2004-2009年期间,2009年因发热就诊的人次最多,共有25 882人次就诊。每年的1月和8月为发热患者就诊的高峰月,平均为2180人次和2001人次,而2009年的就诊高峰为11月,有6175人次就诊。在2009年5-12月的流感流行期间,发热患者就诊人次、流感样病例数、流感样病例数与发热就诊人次的百分比与发热甲型H1N1流感确诊人数密切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788(P=0.020),0.834(P=0.010),0.965(P=0.000)。将甲型H1N1流感高峰时2009年11月第1周的数据与2008年11月第1周的数据比较,学生占就诊人群的百分比,2009年为45.3%,显著高于2008年同期的36.5%(χ2=12.613,P=0.006)。结论北京友谊医院服务所辐射的地区范围内,正常情况下,发热患者的就诊高峰分别在1月、8月。单个哨点医院发热门诊的监测数据,如就诊人次、流感样病例数、以及二者的比值,可以反映出此地区的流感流行态势。  相似文献   

11.
在重症甲型H1N1流感病例中孕妇占很大比例,如果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则易导致死亡.现将本科成功救治的1例重症甲型H1N1流感并发ARDS孕妇的治疗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儿童危重甲型H1N1流感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特点,探讨救治措施.方法 前瞻性观察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3例危重甲型H1N1流感的临床表现、化验检查、诊断、治疗转归.结果 实时RCT-PCR检测3例患者均为甲型H1N1流感感染.以发热、咳嗽起病,全身性炎症反应相对轻.病程4~6 d病情突然恶化,出现口唇发绀,呼吸急促.X线片显示双肺多叶渗出或弥漫性炎症阴影.入院时已发展为ARDS.采用奥司他韦,小潮气量(6 mL/kg)、适当高PEEP通气策略和相对保守液体等治疗,3例患儿中存活2例,死亡1例.结论 儿童危重甲型H1N1流感患儿,突然咳嗽加重和呼吸急促时,应高度怀疑ARDS.及时氧疗及呼吸支持,保守液体管理,预防继发感染等可能是关键治疗措施.需要积累更多病例资料来明确危重甲型H1N1流感特征和评价救治手段.  相似文献   

13.
甲型H1N1流感是由变异后的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2009年6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将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警告级别提升为6级,全球进入流感大流行阶段[1].随之大量重症病例出现.甲型H1N1流感危重病人的诊断标准为:呼吸衰竭、感染中毒性休克、多脏器功能不全、出现其他需进行监护治疗的严重临床情况之一者[2].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孕产妇甲型H1N1流感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救治情况,以提高该类疾病的救治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4例孕产妇甲型H1N1流感并ARDS的临床资料.结果:4例患者均痊愈出院,平均住院时间13 d.结论:孕产妇甲型H1N1流感并ARDS的病情危重,除采取抗病毒、抗感染、尽早终止妊娠、生命支持等外,机械通气和持续血滤对抢救成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
何凡  徐旭卿  陈小娇 《疾病监测》2011,26(8):643-646
目的 研究浙江省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规律,为有效防控甲型H1N1流感疫情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利用浙江省2009 - 2010年的甲型H1N1流感发病资料,拟合Richards模型,估计流行拐点、预测发病总数和估算基本再生数R0。 结果 2009年5月至2010年3月,全省共报告甲型H1N1流感病例13 487例,发病率26.04/10万。浙江省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分两波峰,2009年9月22日为第一个小高峰下降的拐点,R0为2.44(95%CI:1.75~3.96)。2009年10月10日为第二波峰出现上升的拐点,2009年11月28日为全省疫情出现下降的真正拐点,该拐点在出现后的第16天即能被监测到。全省预测的总病例数为13 642.82例,实际报告13 706例,误差率仅为0.46%,模型拟合的确定系数R2为0.999,R0为1.33(95%CI:1.31~1.35)。 结论 Richards模型在实时预测甲型H1N1流感流行时效果良好,且能较为及时的监测到流行拐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及时了解北京市昌平区2009年流感样病例中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情况。方法依据《甲型H1N1流感病毒RT-PCR检测技术标准操作规程》,应用一组寡核苷酸引物和双重标记的TaqMan(探针,对呼吸道鼻咽拭子标本中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进行定性检测[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结果2009年5月18日至11月29日共检测流感样病例标本3647份,检测出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阳性标本214份(阳性检测率为5.87%),7月27日检出首例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阳性标本,9月14-27日阳性检出数最多(112例)。发病年龄集中在5~岁、10~岁、15~岁和20~岁组,发病人群学生占76.62%,97.40%的病例具有发热症状,其次为咳嗽(42.86%)和咽痛(31.17%)等。结论2009年昌平区流感样病例中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以学生为主,发病具有明显年龄、人群差异。开展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有助于了解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情况,为临床的诊治以及合理制定甲型H1N1流感病毒防控策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2009年3月墨西哥和美国暴发了甲型H1N1流感(甲型流感)疫情并迅速在全球蔓延.2009年5月11日我国确诊了内地首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1].世界卫生组织(WHO)于2009年6月11日将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警告级别提升为6级.截至2010年1月10日,中国内地已有12万4 764例甲型流感确诊病例(不包括临床诊断病例),其中死亡744例;除海南省外,所有省区都报告了死亡病例.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为最大限度地减少了重症和死亡病例的发生,卫生部于2009年9月10日下达了<关于开展采集甲型H1N1流感病毒抗体血浆采集工作的通知>[2](简称<通知>).本中心迅速组织浙江全省采供血机构采集甲型H1N1流感病毒抗体(抗-H1N1)血浆,至2010年1月18日,已从无偿献血人群中成功采集132份共31 270 ml的抗-H1N1血浆.现将这一过程做简要的回顾和思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到目前为止我院发热门诊筛查的甲型H1N1阳性与阴性流感患者的流行病学和临床表现有何差异.方法 2009-05-01~2009-11-30经我院发热门诊筛查的流感样病例2244例,其中甲型H1N1阳性患者337例,从流行病学和临床表现两方面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结果 2009年5~11月间甲型H1N1流感阳性患者在流感样病例中的比重逐渐上升,尤其到2009年11月其比例上升到将近当月流感样病例总数的1/3.流行病学方面,甲型H1N1阳性流感患者的接触史比例较甲型H1N1阴性流感患者略多.临床上,在伴随症状和体征方面两组基本相同,在病程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胸片改变、白细胞计数改变、重症和危重病例数及死亡例数方面,甲型H1N1阳性流感患者较甲型H1N1阴性流感患者比例明显增多.结论 我国已出现甲型H1N1流感病毒流行,甲型H1N1阳性流感病例在症状学和一般情况上与阴性病例很难鉴别,甲型H1N1阳性流感不论是从传染性还是毒力上看,其仍较甲型H1N1阴性流感为强,但其总体病死率仍较低.  相似文献   

19.
已知妊娠是甲型H1N1流感感染的高危因素[1-3].国外研究资料表明,孕妇感染甲型H1N1流感后易进展为重症,病死率较高[4].本研究中通过分析甲型H1N1流感合并呼吸衰竭(呼衰)孕产妇住院及1年期随访的临床资料,总结妊娠合并甲型H1N1流感的临床特点及对患者健康状况的影响. 1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2009年8月20日至2010年1月10日北京地坛医院共收治甲型H1N1流感确诊孕妇32例,其中轻症20例,重症4例,危重症8例.8例危重症患者均合并呼衰,并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治疗获得患者或家属知情同意.  相似文献   

20.
孕妇易感甲型H1N1流感,且病程进展快,容易发展为重症病例,病死率高.现就本院成功救治1例重症甲型H1N1流感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孕妇的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